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也是学习教育,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条件,他就会有所成长。养成积极学习心理在于发掘自信,激励情感,培育意志。学校教育梦在于实现有意义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学习 自信 情感 意志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1—0085—02
人类是在向自然、科学学习中得以生存、温饱与发展的。学而习之是人的本能,是天生具有的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也是学习教育。学习传统是“修炼”,是“对话学习”。学习也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学校,顾名思义指学的校正,古代私塾、书院即是有学习经验的师长给弟子传授人类经历过的生存、温饱与发展的经验。今天的小学、中学、大学,以班级授课制的课堂让学生接受学习,也就是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让学生经历由已知知识去掌握未知知识的记忆和思维的过程。教者,为掌握学习而教;学者,为掌握学习而学。
人类大脑发育,使人具有了初始的记忆、思维和情感。大脑固有的图像基因人人都具备,只是由于基因的链接不同,才有了多元的基因。这种多元的基因,不是后天的移植,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发掘使之激发,继而学而习之。所以,只要有适合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儿童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速度等方面是十分相近的。那种从观念上就把学生划成好的、中等的、差的,既是对人的学习素质的一个认识误区,也是为自己教不好的一种辩解。即使某些残疾的儿童,给他适合发展的基因,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他也会有所成长。
学习素质是一种心理的认知,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吸收并巩固新知识的过程。我们已经探索或还在寻觅的是课堂的教者,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科目内容是否适合;教者为学生指明的什么学习心向或叫学习目标是正确的;教者怎么去确认学生已知什么并已知到什么程度去同化,或者建构什么桥梁去顺应。只有提供这些合适的学习条件,而且这些合适的学习条件是必要的、充分的,这样的课堂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学习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持续发展,作为治疗学习心理疾病的实践难以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与学习的幸福。这个道理如同我们的讲课和补课,你在课堂上没把握正确的教学目标,你在讲课时,未能让学生听懂,也未能告诉他用在哪,怎么用,这才是应该追求的讲课第一效度。如果上课都解决不好他的学习效度,那么课后怎么努力补课,效度提高都是低效的,甚至无效。这样的教学实践当老师的经历太多了,他就像有了学习心理疾病,所以去治疗和养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学习的效度肯定是不同的。在学习心理维度中,学习自信、学习毅力是学习的美德,是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行为受到品质、情感、环境和习惯的影响,其中最厉害的就是习惯。成功和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习惯,好习惯就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向失败敞开的大门。”积极的学习心理养成就是发掘人的潜质,针对学习自信、学习毅力找到行为方式。要有激发学习评价的举措,这就是我们学习心理养成实验要达到的作为。我们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去养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
积极学习心理的养成就是从开发合适的学习条件,从而发掘学习自信力,激励学习情感力,培育学习意志力。
一、发掘自信
自信是获取成果的一个必要的学习心理素质,是胜利的内驱力,也是人类天生的内驱力。如何发掘并促使学习主体内在能力和倾向发生变化是掌握学习的一个前提。学习主体正确的学习目标,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动机、心向所驱使。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学习是从学习科目展开的,所以要教者去发掘。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正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把握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自信力的生长点。
读课标、研教材是发掘学习目标的有效途径。读课标、研教材,一是读懂课标的性质,二是领会课标对这个阶段学习的指向。但是现行的课标线条比较粗,教师难以把指向具体形态化。以语文学科为例,如语文阅读要求“在通读基础上”,通读的具体形态指教材的例篇是诵读,还是朗读或默读,这要根据教材做出指向。读课标、研教材,三是要对学习水平的界定精细化。如“理解内容”,理解有辨别、解释、推理、举例、比较等七个评价维度,只有什么学习内容要达到哪个学习水平的维度指向明确,才能确知学生达到哪个学习水平,才会滋生学习自信力。读课标、研教材,四是把教材信息价值转变为教学价值。如“理解思路”,每篇课文提供的是语言信息的表达,教学是要通过对信息的截取去培育传递信息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像说明文教学,课文说明的是此事物,你要教会的是如何运用学过的词语信息说明彼事物的概念、特征、作用。而不只是会填充、会选择、会归纳课文提供的文本信息。阅读教学要少做题,多阅读,扩大视野,在阅读中对比、感悟,读懂了才会产生学习自信力。
发掘自信力是在教师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中进行,问题在于你有了这个意识高度,注重目标的达成,才会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力,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信力,他就会有学习的成长和发展。
二、激发情感
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会喜欢上你教的这门学科的课,也会喜欢这个班级,喜欢这个学校。往往是学生个人好恶影响学习的选择,甚至改变他的人生。学生喜欢老师什么?首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你所教学科的才识。师生情感大于教学、教育,当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可以说是你教学教育成功的入门证,能当一名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是你教师生涯的卓越追求。激发学习情感力,不能靠说教,像我们教《小猫钓鱼》那样,问学生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然后追问,你为什么没有学习好,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自己不专心致志。这种教学情境在我们课堂中常见,然而,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厌恶学习的情感,甚至于当他意识到你这个当老师的欺骗了他的情感,他会滋长对教学的反感,只是学生没有话语权,常常是用抗拒学习的行为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激发学习情感力要求有平等的心态。教师一站在讲台上往往会剥夺学生的思考与表达,你又往往没有意识到这是“奴化型”的教学,只有教师学会耐心地倾听,学会对学生的学习启发,学生才会喜欢你这个老师。现代课堂中,教的重要在于听,学的重要在于说,教师要创设学生展示自己学习过程的情境,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体现师生话语的平等,体现了公民社会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这种教育的启蒙。
三、培育意志
意志是心理机制的一个要素,培育学习的意志力即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细化到每课、每天、每月、每年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比如写字,写不好字从生理学上讲是一种病,特别是幼儿,当他手的握力不够,把握不好笔,握笔的姿势不对,那么在幼儿时期养成的握笔习惯则会影响他一生的写字。从心理机制讲,一开始就规范写字握笔的姿势,通过严格的训练要求,让他在反复书写中写出一手好字,所以在练习毛笔书法时,常有书法老师在学生写字时,有意地从背后去抽毛笔,就是训练对毛笔握力的习惯的培养。握住毛笔才会运用好腕力,才会书写出笔画的力度。古语说,力能透纸。写好字还是一个心理习惯,他是在心理默认了字的笔端走势、间架布局,才能由心写出好字。不仅仅是机械地练字才会写出好字,这种书法心理习惯就是意志力的体现。要有意识去培育,要有训练日程化。还有考试作业,学生在这次做错的题,教师也讲评了,也指出了对错,他也认真地听了,但是听后依然在下次还出现同类错题,这就是缺乏一个做错了题重新做的习惯,只有让他把错题重新做对了,并在做对的过程中对照性地学习,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即是对学习意志力的培育。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少是在六周内往复训练,才会形成心理机制,才能培育学习意志力。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民族复兴离不开教育,中国的教育梦是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长”。那么,学校教育梦在于实现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意义的课堂才能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
素质教育也是学习教育,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条件,他就会有所成长。养成积极学习心理在于发掘自信,激励情感,培育意志。学校教育梦在于实现有意义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
学习 自信 情感 意志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1—0085—02
人类是在向自然、科学学习中得以生存、温饱与发展的。学而习之是人的本能,是天生具有的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也是学习教育。学习传统是“修炼”,是“对话学习”。学习也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学校,顾名思义指学的校正,古代私塾、书院即是有学习经验的师长给弟子传授人类经历过的生存、温饱与发展的经验。今天的小学、中学、大学,以班级授课制的课堂让学生接受学习,也就是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让学生经历由已知知识去掌握未知知识的记忆和思维的过程。教者,为掌握学习而教;学者,为掌握学习而学。
人类大脑发育,使人具有了初始的记忆、思维和情感。大脑固有的图像基因人人都具备,只是由于基因的链接不同,才有了多元的基因。这种多元的基因,不是后天的移植,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发掘使之激发,继而学而习之。所以,只要有适合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儿童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速度等方面是十分相近的。那种从观念上就把学生划成好的、中等的、差的,既是对人的学习素质的一个认识误区,也是为自己教不好的一种辩解。即使某些残疾的儿童,给他适合发展的基因,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他也会有所成长。
学习素质是一种心理的认知,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吸收并巩固新知识的过程。我们已经探索或还在寻觅的是课堂的教者,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科目内容是否适合;教者为学生指明的什么学习心向或叫学习目标是正确的;教者怎么去确认学生已知什么并已知到什么程度去同化,或者建构什么桥梁去顺应。只有提供这些合适的学习条件,而且这些合适的学习条件是必要的、充分的,这样的课堂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学习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持续发展,作为治疗学习心理疾病的实践难以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与学习的幸福。这个道理如同我们的讲课和补课,你在课堂上没把握正确的教学目标,你在讲课时,未能让学生听懂,也未能告诉他用在哪,怎么用,这才是应该追求的讲课第一效度。如果上课都解决不好他的学习效度,那么课后怎么努力补课,效度提高都是低效的,甚至无效。这样的教学实践当老师的经历太多了,他就像有了学习心理疾病,所以去治疗和养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学习的效度肯定是不同的。在学习心理维度中,学习自信、学习毅力是学习的美德,是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行为受到品质、情感、环境和习惯的影响,其中最厉害的就是习惯。成功和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习惯,好习惯就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向失败敞开的大门。”积极的学习心理养成就是发掘人的潜质,针对学习自信、学习毅力找到行为方式。要有激发学习评价的举措,这就是我们学习心理养成实验要达到的作为。我们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去养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
积极学习心理的养成就是从开发合适的学习条件,从而发掘学习自信力,激励学习情感力,培育学习意志力。
一、发掘自信
自信是获取成果的一个必要的学习心理素质,是胜利的内驱力,也是人类天生的内驱力。如何发掘并促使学习主体内在能力和倾向发生变化是掌握学习的一个前提。学习主体正确的学习目标,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动机、心向所驱使。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学习是从学习科目展开的,所以要教者去发掘。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正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把握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自信力的生长点。
读课标、研教材是发掘学习目标的有效途径。读课标、研教材,一是读懂课标的性质,二是领会课标对这个阶段学习的指向。但是现行的课标线条比较粗,教师难以把指向具体形态化。以语文学科为例,如语文阅读要求“在通读基础上”,通读的具体形态指教材的例篇是诵读,还是朗读或默读,这要根据教材做出指向。读课标、研教材,三是要对学习水平的界定精细化。如“理解内容”,理解有辨别、解释、推理、举例、比较等七个评价维度,只有什么学习内容要达到哪个学习水平的维度指向明确,才能确知学生达到哪个学习水平,才会滋生学习自信力。读课标、研教材,四是把教材信息价值转变为教学价值。如“理解思路”,每篇课文提供的是语言信息的表达,教学是要通过对信息的截取去培育传递信息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像说明文教学,课文说明的是此事物,你要教会的是如何运用学过的词语信息说明彼事物的概念、特征、作用。而不只是会填充、会选择、会归纳课文提供的文本信息。阅读教学要少做题,多阅读,扩大视野,在阅读中对比、感悟,读懂了才会产生学习自信力。
发掘自信力是在教师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中进行,问题在于你有了这个意识高度,注重目标的达成,才会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力,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信力,他就会有学习的成长和发展。
二、激发情感
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会喜欢上你教的这门学科的课,也会喜欢这个班级,喜欢这个学校。往往是学生个人好恶影响学习的选择,甚至改变他的人生。学生喜欢老师什么?首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你所教学科的才识。师生情感大于教学、教育,当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可以说是你教学教育成功的入门证,能当一名影响学生一生的老师,是你教师生涯的卓越追求。激发学习情感力,不能靠说教,像我们教《小猫钓鱼》那样,问学生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然后追问,你为什么没有学习好,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自己不专心致志。这种教学情境在我们课堂中常见,然而,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厌恶学习的情感,甚至于当他意识到你这个当老师的欺骗了他的情感,他会滋长对教学的反感,只是学生没有话语权,常常是用抗拒学习的行为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激发学习情感力要求有平等的心态。教师一站在讲台上往往会剥夺学生的思考与表达,你又往往没有意识到这是“奴化型”的教学,只有教师学会耐心地倾听,学会对学生的学习启发,学生才会喜欢你这个老师。现代课堂中,教的重要在于听,学的重要在于说,教师要创设学生展示自己学习过程的情境,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体现师生话语的平等,体现了公民社会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这种教育的启蒙。
三、培育意志
意志是心理机制的一个要素,培育学习的意志力即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细化到每课、每天、每月、每年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比如写字,写不好字从生理学上讲是一种病,特别是幼儿,当他手的握力不够,把握不好笔,握笔的姿势不对,那么在幼儿时期养成的握笔习惯则会影响他一生的写字。从心理机制讲,一开始就规范写字握笔的姿势,通过严格的训练要求,让他在反复书写中写出一手好字,所以在练习毛笔书法时,常有书法老师在学生写字时,有意地从背后去抽毛笔,就是训练对毛笔握力的习惯的培养。握住毛笔才会运用好腕力,才会书写出笔画的力度。古语说,力能透纸。写好字还是一个心理习惯,他是在心理默认了字的笔端走势、间架布局,才能由心写出好字。不仅仅是机械地练字才会写出好字,这种书法心理习惯就是意志力的体现。要有意识去培育,要有训练日程化。还有考试作业,学生在这次做错的题,教师也讲评了,也指出了对错,他也认真地听了,但是听后依然在下次还出现同类错题,这就是缺乏一个做错了题重新做的习惯,只有让他把错题重新做对了,并在做对的过程中对照性地学习,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即是对学习意志力的培育。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少是在六周内往复训练,才会形成心理机制,才能培育学习意志力。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民族复兴离不开教育,中国的教育梦是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长”。那么,学校教育梦在于实现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意义的课堂才能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