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强化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学科作用,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改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坚待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快推进赏识教育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61-01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教师应增强赏识教育的应用性,对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具有差异性的学生应用赏识教育,以赏识的角度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在接受教师的评价后,对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赏识教育中赏识评价具有的改善学生学习情况的功能,是赏识教育中主要的组成,教师应重视赏识评价,力求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挖掘学生是潜力,让学生根据热爱语文知识的学习。
1.以赏识目光角度对待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身还处在成长时期,对任何的新鲜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尽管学生的认识体系尚未完善,但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教师应给予这个时期学生的认同和鼓励,引导学生在赞扬和欣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以赏识的目光对待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加快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速度。
1.1 转变教学观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中积极的应用赏识教育,降低身段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尊重学生并给予各项权利,让学生在平等健康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学生愿意与教师接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发现学生优点
教师应用赏识教育应积极的挖掘和发现学生体现出的优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差异特征,每個学生的优点都不相同,教师应避免以成绩要求学生,根据学生展示出的优点,进行合理化的赏识,并评价学生的优点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帮助,这样促使学生可以从优点中获得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1.3 营造和谐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活泼好动的时期,若教师采用沉闷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天性的释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积极的心态,避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减少不利因素对学生的学习造成的影响。教师应用赏识教育,应多增加对学生的鼓励,强化学生优点的同时,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2.阅读和作文中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应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增强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感受,理解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即使学生在学习时出现问题,教师也不能进行严厉的评判,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内心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形成独有的阅读和写作思维。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加快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应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通过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的方法和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将观察到的细节以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内容的范围,以此感受阅读内容富有的情感,并在写作时借鉴方法和词语,进而对作文产生辅助写作效果。
3.教学活动中强化赏识评价功能
在赏识教育中赏识评价功能是教师应重点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应以鼓励的态度评价学生,并在教学中融入赏识评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文时,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黄山秀丽的风光,鼓励学生对黄山上的奇石展开想象。学生在想象过程中既能拓展形象思维的空间,还能加深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描写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体现出的想象能力进行评价,从鼓励的角度评价学生的想象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不会限制自己想象空间的发展,还能促使学生语文写作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4.善于使用激励评价
尽管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多以基础知识为主,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能力,都无法转换成有效的教学效果,若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遇到学生出现的问题时,应在赏识教育中善于使用激励评价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深切的希望,通过教师的激励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学习的热情,进而努力学习语文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的同时,会使学生尽快感受到学习成果带来的幸福感。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赏识教育中评价功能的作用,同时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受到束缚,在课堂学习时尽情展现自己的优点,力求在学习中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为语文素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效玉.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融入研究[J].名师在线 .2019(22):553.
[2]杨丽红.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融入[J].文教资料.2019(04):41.
[3]李亚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47-50.
关键词: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061-01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教师应增强赏识教育的应用性,对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具有差异性的学生应用赏识教育,以赏识的角度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在接受教师的评价后,对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赏识教育中赏识评价具有的改善学生学习情况的功能,是赏识教育中主要的组成,教师应重视赏识评价,力求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挖掘学生是潜力,让学生根据热爱语文知识的学习。
1.以赏识目光角度对待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身还处在成长时期,对任何的新鲜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尽管学生的认识体系尚未完善,但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形成。教师应给予这个时期学生的认同和鼓励,引导学生在赞扬和欣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以赏识的目光对待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加快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速度。
1.1 转变教学观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出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中积极的应用赏识教育,降低身段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尊重学生并给予各项权利,让学生在平等健康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学生愿意与教师接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发现学生优点
教师应用赏识教育应积极的挖掘和发现学生体现出的优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差异特征,每個学生的优点都不相同,教师应避免以成绩要求学生,根据学生展示出的优点,进行合理化的赏识,并评价学生的优点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帮助,这样促使学生可以从优点中获得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1.3 营造和谐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活泼好动的时期,若教师采用沉闷的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天性的释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积极的心态,避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减少不利因素对学生的学习造成的影响。教师应用赏识教育,应多增加对学生的鼓励,强化学生优点的同时,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2.阅读和作文中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应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增强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感受,理解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即使学生在学习时出现问题,教师也不能进行严厉的评判,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内心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形成独有的阅读和写作思维。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加快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应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通过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的方法和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将观察到的细节以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内容的范围,以此感受阅读内容富有的情感,并在写作时借鉴方法和词语,进而对作文产生辅助写作效果。
3.教学活动中强化赏识评价功能
在赏识教育中赏识评价功能是教师应重点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应以鼓励的态度评价学生,并在教学中融入赏识评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文时,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黄山秀丽的风光,鼓励学生对黄山上的奇石展开想象。学生在想象过程中既能拓展形象思维的空间,还能加深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描写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体现出的想象能力进行评价,从鼓励的角度评价学生的想象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不会限制自己想象空间的发展,还能促使学生语文写作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4.善于使用激励评价
尽管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多以基础知识为主,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能力,都无法转换成有效的教学效果,若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遇到学生出现的问题时,应在赏识教育中善于使用激励评价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深切的希望,通过教师的激励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学习的热情,进而努力学习语文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的同时,会使学生尽快感受到学习成果带来的幸福感。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赏识教育中评价功能的作用,同时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受到束缚,在课堂学习时尽情展现自己的优点,力求在学习中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为语文素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效玉.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融入研究[J].名师在线 .2019(22):553.
[2]杨丽红.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融入[J].文教资料.2019(04):41.
[3]李亚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