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又处在一个独特的教育体系中,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群体特殊性。高职学生心理特征极为复杂,应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监管。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心理特征;个性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121-01
高职教育的对象是一批不同于本科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理、心理方面都处在不成熟阶段,从不定型到定型的剧烈变化期。通常表现为失落、焦虑、厌倦、自卑等一系列的综合反映。这就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一定要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高职学生心理特征
(一)失落感
学生在进入高级职业学院学习时,心理往往有很大的触动。一些高职院校多数都在大城市中,这让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的生活环境与之前相比差距太大。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与高中的管理模式又存在较大区别,再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缺少应试压力,绝大多数都用在了技能操作教育方面。他们的毕业证书在招聘上几乎没有价值,所以他们在毕业后的找工作方面的心理极为失落。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
(二)自卑感
大多数高职学生在高考时的成绩都是非常不理想的,在报考本科无效的情况下,才无奈报考了高职院校,心理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升学前后与同学巨大的落差也是产生自卑感的主要原因。此外,也有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自农村或小城镇,家庭条件比较贫穷,这也是一些高职院校产生了特有的家庭条件带来的自卑感。
(三)焦虑感
目前社会竞争日趋紧张,招聘公司在企业选拔人才时更加考虑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而在这一切的条件下的敲门砖竟然是一份毕业证书。高职学生在文凭上比不上本科生,而且理论知识欠缺,知识深度不够,这就在找工作方面产生差距,从而产生焦虑感,精神方面的负担不断加重。
二、高职生心理特征的影响因素
(一)高职生本身的因素
高职生在从高中升学时,自我意识的不成熟造成心理困扰。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掌握的知识并没有全面的认知和正确的评价。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导致他们极易产生自卑感。因为学习能力不足,高职生在与本科生进行对比时,极大的差距又会使他们心理不平衡,造成心理的失落感。
(二)学校的影响
在高职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心理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其主要表现在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好、情绪不稳定等方面。同时,所在高职学校学的专业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相差甚远,造成了学生毕业难就业、就业质量不高的情况。严重地影响了高职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高职学校应该加强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社会发展的影响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再加上各种方面的影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社会环境的发展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家长的高期待和社会用人单位招聘盲目追求高学历形成反差,再加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某些不认可,这些因素都让高职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思想,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个性化管理措施
(一)关注学生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高职学生需要各界来关注他们的需求,他们也需要尊重,大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高职授课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尽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习能力本来就比较差的高职生能够直观地将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实用化直接吸收。多安排他们需要的活动,从中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他们的需求,从而摆脱失落、消极的悲观心理。
(二)丰富课外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在高职生空闲的时间中,他们都在想毕业后该怎么办,甚至会有一些消极的想法。他们没有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丰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由此学校就应该多举办一些课外活动,充实他们的课外时间,让他们转移注意力,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举办各种比赛,让高职学生在比赛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调整学生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测试,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聘请心理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机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找出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原因,使其摆脱自己心理问题的困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应从高职教育的整体出发,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本院校内努力创造出良好健康的心理教育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健康成长和发展。总而言之,高职学生复杂心理的挫败感的缓解与消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领域都应该认真分析、研究,做出有效缓解高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方法和对策。保证他们能够抱着健康的心态从学校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吴建斌.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
[2]古志华.试论新时期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J].世纪桥,2013(3).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心理特征;个性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121-01
高职教育的对象是一批不同于本科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理、心理方面都处在不成熟阶段,从不定型到定型的剧烈变化期。通常表现为失落、焦虑、厌倦、自卑等一系列的综合反映。这就需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一定要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高职学生心理特征
(一)失落感
学生在进入高级职业学院学习时,心理往往有很大的触动。一些高职院校多数都在大城市中,这让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的生活环境与之前相比差距太大。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与高中的管理模式又存在较大区别,再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缺少应试压力,绝大多数都用在了技能操作教育方面。他们的毕业证书在招聘上几乎没有价值,所以他们在毕业后的找工作方面的心理极为失落。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
(二)自卑感
大多数高职学生在高考时的成绩都是非常不理想的,在报考本科无效的情况下,才无奈报考了高职院校,心理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升学前后与同学巨大的落差也是产生自卑感的主要原因。此外,也有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自农村或小城镇,家庭条件比较贫穷,这也是一些高职院校产生了特有的家庭条件带来的自卑感。
(三)焦虑感
目前社会竞争日趋紧张,招聘公司在企业选拔人才时更加考虑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而在这一切的条件下的敲门砖竟然是一份毕业证书。高职学生在文凭上比不上本科生,而且理论知识欠缺,知识深度不够,这就在找工作方面产生差距,从而产生焦虑感,精神方面的负担不断加重。
二、高职生心理特征的影响因素
(一)高职生本身的因素
高职生在从高中升学时,自我意识的不成熟造成心理困扰。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掌握的知识并没有全面的认知和正确的评价。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导致他们极易产生自卑感。因为学习能力不足,高职生在与本科生进行对比时,极大的差距又会使他们心理不平衡,造成心理的失落感。
(二)学校的影响
在高职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心理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其主要表现在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好、情绪不稳定等方面。同时,所在高职学校学的专业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相差甚远,造成了学生毕业难就业、就业质量不高的情况。严重地影响了高职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高职学校应该加强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社会发展的影响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再加上各种方面的影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社会环境的发展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家长的高期待和社会用人单位招聘盲目追求高学历形成反差,再加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某些不认可,这些因素都让高职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思想,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个性化管理措施
(一)关注学生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高职学生需要各界来关注他们的需求,他们也需要尊重,大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高职授课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尽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习能力本来就比较差的高职生能够直观地将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实用化直接吸收。多安排他们需要的活动,从中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他们的需求,从而摆脱失落、消极的悲观心理。
(二)丰富课外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在高职生空闲的时间中,他们都在想毕业后该怎么办,甚至会有一些消极的想法。他们没有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丰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由此学校就应该多举办一些课外活动,充实他们的课外时间,让他们转移注意力,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举办各种比赛,让高职学生在比赛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调整学生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测试,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聘请心理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机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找出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原因,使其摆脱自己心理问题的困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应从高职教育的整体出发,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本院校内努力创造出良好健康的心理教育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健康成长和发展。总而言之,高职学生复杂心理的挫败感的缓解与消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领域都应该认真分析、研究,做出有效缓解高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方法和对策。保证他们能够抱着健康的心态从学校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吴建斌.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
[2]古志华.试论新时期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J].世纪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