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锦江黄牛 锦江黄牛生产于江西省高安市、上高县等地。该牛体型偏小,骨骼粗,关节显露,皮薄而富有弹性。毛色一致,短而密,黄色居多。公牛角粗大,以叉角为主,颈粗短,垂皮稍大;母牛角细小,以鹰爪角为多,颈细长,垂皮较小。肩峰明显,背宽平直。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慢。成年公牛体高为110厘米,体重为269公斤;成年母牛体重为202公斤。最大挽力为186.6公斤。在农村粗放饲养条件下,屠宰率为45.9%,净肉率为39.7%。公牛2岁性成熟(彩图参见86页图7)。
2.凉山黄牛 凉山黄牛主产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
该牛体小灵活,体躯较短,结构匀称,紧凑结实。被毛颜色多种,以黄、花、红紫和黑色比例较高。公母均有角,角形有抱紫角、尖角、芋头角、照阳角等,头颈长度适中。公牛肉垂发达有褶皱,肩峰较高,前躯高于后躯;母牛肉垂较小,髻甲低薄,后躯高于前躯,胸宽深,背腰平直,尻长中等,多斜尻,乳房小,乳头匀称。一般3~4岁开始使役,使役年限15~18年,全年使役60~130天。屠宰率为50.9%。母牛配种季节性强,多集中在4~10月,一般3年产2胎(彩图参见86页图8)。(江西省农业厅畜牧局1315房 吾豪华 李洁 邮编:330046)
家蚕新品种“华秋×明昭”
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赵远、何斯美等完成的“耐热双限性夏秋用蚕品种‘华秋×明昭’的育成和推广”项目,曾荣获2004年度镇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华秋×明昭”是根据国家863攻关课题要求,首次自行育成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耐热双限性夏秋用蚕品种。1997、1998两年攻关点联合鉴定及2001年全国蚕品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结茧率93%l~2上,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万头产丝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5%~10%、10%~19%、12%~18%,茧层率23%~25%,茧丝长1000~1305米,解舒率70%~88%,解舒丝长800~1100米,生丝率16%~19%,净度95~97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超过国家考核标准。
该品种具有体质强健、好养、耐氟、抗高温、丝质优、蚕茧产量高、产卵数多、繁育系数高、抗NPV等综合性状优良的特点。适合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饲养,珠江流域可以全年饲养。目前该品种已在四川、江苏、山东、安徽等省推广应用。(江苏镇江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王福海 邮编:212018)
2.凉山黄牛 凉山黄牛主产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
该牛体小灵活,体躯较短,结构匀称,紧凑结实。被毛颜色多种,以黄、花、红紫和黑色比例较高。公母均有角,角形有抱紫角、尖角、芋头角、照阳角等,头颈长度适中。公牛肉垂发达有褶皱,肩峰较高,前躯高于后躯;母牛肉垂较小,髻甲低薄,后躯高于前躯,胸宽深,背腰平直,尻长中等,多斜尻,乳房小,乳头匀称。一般3~4岁开始使役,使役年限15~18年,全年使役60~130天。屠宰率为50.9%。母牛配种季节性强,多集中在4~10月,一般3年产2胎(彩图参见86页图8)。(江西省农业厅畜牧局1315房 吾豪华 李洁 邮编:330046)
家蚕新品种“华秋×明昭”
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赵远、何斯美等完成的“耐热双限性夏秋用蚕品种‘华秋×明昭’的育成和推广”项目,曾荣获2004年度镇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华秋×明昭”是根据国家863攻关课题要求,首次自行育成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耐热双限性夏秋用蚕品种。1997、1998两年攻关点联合鉴定及2001年全国蚕品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结茧率93%l~2上,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万头产丝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5%~10%、10%~19%、12%~18%,茧层率23%~25%,茧丝长1000~1305米,解舒率70%~88%,解舒丝长800~1100米,生丝率16%~19%,净度95~97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超过国家考核标准。
该品种具有体质强健、好养、耐氟、抗高温、丝质优、蚕茧产量高、产卵数多、繁育系数高、抗NPV等综合性状优良的特点。适合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饲养,珠江流域可以全年饲养。目前该品种已在四川、江苏、山东、安徽等省推广应用。(江苏镇江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王福海 邮编:2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