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语文老师的都知道,语文教学有三难:一是文言文,二是周树人,三是写作文。那么,有没有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内容大意,从而真正读懂文言文呢?有,那就是“补白法”。本文笔者以《卖油翁》为例,从“常识补白,帮助理解文章主题”“行为补白,帮助理解人物形象”“文题补白,帮助深化文章主旨”三方面初探“补白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补白法 文言文 卖油翁 运用
在实施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学习常规的文言文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而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领悟到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最起码要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大意,读懂文言文。而文言文毕竟是古文,它产生的时代和我们相隔久远,再加上其高度浓缩性与概括性统一的文言文语言特点,更加难以让学生走进文本,读懂文言文。如果把读懂文言文看做一道菜,字——词——句——篇就是这道菜的工序,我觉得它更需要增加一些除了字、词、句翻译之外的“调味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从而更好地领悟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而我初步找到的这个“调味料”就是“补白法”。
“补白”,即“填补空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现在也作为书画作品的专用语,是指在作品留有空白的地方“润色”。而我觉得文言文就是一副书画作品,由于其语言过于凝练或者先哲有意无意的略而不写,形成了很多“留白”,而我们就可以运用“补白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
因为我所任教班级为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语文基础功底本来就弱,别说理解文言文,理解现代文就已经很困难了,更谈不上为文言文中的“留白”进行“补白”,所以只能是我们教师为文言文进行“补白”,以帮助学生读懂文章。以下仅以本人教学《卖油翁》为例,初探“补白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卖油翁》选自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主要记叙了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答,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善射不以为然,并演示倒油绝活,以此讽喻因善射而自负的陈尧咨,精湛的技艺无非是反复练习的结果,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阐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要骄傲自满。
一、常识补白,帮助理解文章主题
本文中有好几个古文的文学常识,比如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陈康肃公善射”,文本下面注释:“陈康肃”即陈尧咨,谥号康肃;“公”,对男子的尊称。在讲到主题理解时,我就会回归文章开头进行补白——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再经继位者认可,臣下的谥号则由天子赐予。而“康肃”就含有“表扬”之意,而古人又是讲究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的,由此可引导学生知道,陈尧咨是一个已经去世的被表扬的达官贵人,而且死者为大,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尊重之意。但如此一个大人物,为什么会被用来作为一个小人物卖油翁的衬托绿叶呢?由此可引导学生明白,一个小人物有倒油绝活都没有骄傲自满,只不过是“手熟尔”,你康肃公一个大人物“善射”也并没有多么了不起。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熟能生巧”和“即使有长处,也不要骄傲自满”的主题。
除此之外,还有“汝亦知射乎”中的“汝”和“尔安敢轻吾射”中的“尔”的文学常识补白。虽然两者都是“你”的意思,但“汝”是泛指,语气较温和,可以用在平等地位,而“尔”带有轻慢不敬之意,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长辈对晚辈的称呼。由这两个称呼可知,陈尧咨原先虽然有不客气,但还保持着长幼有序的起码修养,但到了第二个称呼,毅然已是咄咄逼人的怒斥,更加表达了他为自己“善射”这个长处的骄傲自满。
二、行为补白,帮助理解人物形象
文言文由于其语言简洁、凝练,它并没有过多运用现代文那些具体形象生动的动作心理神态语言肖像等人物描写方法,这就为我们留下了很好的“补白”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空间来进行“补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例如,在“康肅问曰:汝亦知射乎”中,作者并没有写出康肃“如何”问,这就给我们“补白”的机会了。我们可以补白神态变成“康肃(脸带愠色)问曰”,也可以补白动作变成“康肃(圆目一睁)问曰”,还可以加入心理变成“康肃(颇有微词)问曰”等,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陈尧咨的生气,从而加深对整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除此之外,还有卖油翁示范完倒油绝活后的“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中,也可以加入一个动作补白为“因(笑)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卖油翁为什么会“笑”,他的“笑”中包含了什么内容?这个补白的“笑”和文未最后“康肃笑而遣之”的“笑”又有何不同?从而突出了卖油翁的沉着、冷静和自信。
三、文题补白,帮助深化文章主旨
文言文的题目一般来说都已经非常凝练了,但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我们也可以在文章的标题进行“补白”。例如,在讲《卖油翁》的主旨时,我先把题目补白为“陈尧咨与卖油翁”,然后问学生,这样的题目和原来的哪个好,为什么?让学生理解,卖油翁这个小人物才是文中的主角,而陈尧咨只是文中的配角,反衬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作为学习黄金时段的初中生,更加不要有骄傲自满之心,应该虚怀若谷,谦虚学习;接着,我又把题目补白为“卖油翁——熟能生巧”,让学生和原文题目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明白,用补白的题目只是单方面强调了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的重要性,即注重实践,但在实际生活中,在注重实践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学会不断观察、思考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熟能生巧”,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优点。
以上是本人在《卖油翁》一课中对“补白法”的初步探索运用,对于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大意,读懂文言文确实有了很大的帮助,也间接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但这也对任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教者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打牢文言文知识功底,才能更好地运用“补白法”之剑,破文言文教学之难。
参考文献
[1]张洪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关键词:补白法 文言文 卖油翁 运用
在实施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不仅让学生学习常规的文言文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而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领悟到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最起码要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大意,读懂文言文。而文言文毕竟是古文,它产生的时代和我们相隔久远,再加上其高度浓缩性与概括性统一的文言文语言特点,更加难以让学生走进文本,读懂文言文。如果把读懂文言文看做一道菜,字——词——句——篇就是这道菜的工序,我觉得它更需要增加一些除了字、词、句翻译之外的“调味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从而更好地领悟文言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而我初步找到的这个“调味料”就是“补白法”。
“补白”,即“填补空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现在也作为书画作品的专用语,是指在作品留有空白的地方“润色”。而我觉得文言文就是一副书画作品,由于其语言过于凝练或者先哲有意无意的略而不写,形成了很多“留白”,而我们就可以运用“补白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
因为我所任教班级为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语文基础功底本来就弱,别说理解文言文,理解现代文就已经很困难了,更谈不上为文言文中的“留白”进行“补白”,所以只能是我们教师为文言文进行“补白”,以帮助学生读懂文章。以下仅以本人教学《卖油翁》为例,初探“补白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卖油翁》选自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主要记叙了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答,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善射不以为然,并演示倒油绝活,以此讽喻因善射而自负的陈尧咨,精湛的技艺无非是反复练习的结果,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阐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要骄傲自满。
一、常识补白,帮助理解文章主题
本文中有好几个古文的文学常识,比如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陈康肃公善射”,文本下面注释:“陈康肃”即陈尧咨,谥号康肃;“公”,对男子的尊称。在讲到主题理解时,我就会回归文章开头进行补白——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再经继位者认可,臣下的谥号则由天子赐予。而“康肃”就含有“表扬”之意,而古人又是讲究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的,由此可引导学生知道,陈尧咨是一个已经去世的被表扬的达官贵人,而且死者为大,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尊重之意。但如此一个大人物,为什么会被用来作为一个小人物卖油翁的衬托绿叶呢?由此可引导学生明白,一个小人物有倒油绝活都没有骄傲自满,只不过是“手熟尔”,你康肃公一个大人物“善射”也并没有多么了不起。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熟能生巧”和“即使有长处,也不要骄傲自满”的主题。
除此之外,还有“汝亦知射乎”中的“汝”和“尔安敢轻吾射”中的“尔”的文学常识补白。虽然两者都是“你”的意思,但“汝”是泛指,语气较温和,可以用在平等地位,而“尔”带有轻慢不敬之意,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或者长辈对晚辈的称呼。由这两个称呼可知,陈尧咨原先虽然有不客气,但还保持着长幼有序的起码修养,但到了第二个称呼,毅然已是咄咄逼人的怒斥,更加表达了他为自己“善射”这个长处的骄傲自满。
二、行为补白,帮助理解人物形象
文言文由于其语言简洁、凝练,它并没有过多运用现代文那些具体形象生动的动作心理神态语言肖像等人物描写方法,这就为我们留下了很好的“补白”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空间来进行“补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例如,在“康肅问曰:汝亦知射乎”中,作者并没有写出康肃“如何”问,这就给我们“补白”的机会了。我们可以补白神态变成“康肃(脸带愠色)问曰”,也可以补白动作变成“康肃(圆目一睁)问曰”,还可以加入心理变成“康肃(颇有微词)问曰”等,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陈尧咨的生气,从而加深对整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除此之外,还有卖油翁示范完倒油绝活后的“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中,也可以加入一个动作补白为“因(笑)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卖油翁为什么会“笑”,他的“笑”中包含了什么内容?这个补白的“笑”和文未最后“康肃笑而遣之”的“笑”又有何不同?从而突出了卖油翁的沉着、冷静和自信。
三、文题补白,帮助深化文章主旨
文言文的题目一般来说都已经非常凝练了,但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我们也可以在文章的标题进行“补白”。例如,在讲《卖油翁》的主旨时,我先把题目补白为“陈尧咨与卖油翁”,然后问学生,这样的题目和原来的哪个好,为什么?让学生理解,卖油翁这个小人物才是文中的主角,而陈尧咨只是文中的配角,反衬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作为学习黄金时段的初中生,更加不要有骄傲自满之心,应该虚怀若谷,谦虚学习;接着,我又把题目补白为“卖油翁——熟能生巧”,让学生和原文题目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明白,用补白的题目只是单方面强调了不停地重复一个动作的重要性,即注重实践,但在实际生活中,在注重实践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学会不断观察、思考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熟能生巧”,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优点。
以上是本人在《卖油翁》一课中对“补白法”的初步探索运用,对于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大意,读懂文言文确实有了很大的帮助,也间接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但这也对任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教者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打牢文言文知识功底,才能更好地运用“补白法”之剑,破文言文教学之难。
参考文献
[1]张洪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