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法构建人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x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性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课堂教学也逐渐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的学校课程教学过程已经有一个单纯的知识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知情意相统一的知识体验过程。而高中历史是高中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科目,也是以培养学生历史文化修养为目的的人文性学科。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优化历史教学方法,加快其人文性建设步伐。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性;教学方法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也是人文的历史。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客观的、不可逆的,但同时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件也都是由主观的人主导的,是体现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因此,要想更好地展开历史学科知识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和社会知识之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而教学方法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想实现高中历史的思想文化教学目标、构建人文性的高中历史课堂,就要转变历史教学方法。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才能构建人文性的历史教学课堂呢?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 讲解历史故事,重现历史情境
  历史是人类的历史,是由千万人的人生经历组成的,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故事。利用这些故事资源展开历史知识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还原历史情境,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讲解历史故事的方式展开历史知识教学,促进高中历史课堂的人文性建设。
  例如:在《夏商制度与西周的建立》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历史故事导入课堂教学的。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出示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图片。然后,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禹是谁吗?”“大禹是古代神话中治水的英雄,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一个学生回答。“嗯,很好,那你们知道大禹除了治水还做过什么事情吗?”我继续问道。看着学生们迷茫的样子,我解释道:“大禹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把‘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下吧!”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大禹治水的典故导入历史课堂教学,既削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陌生感,也丰满了学生脑海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同时还引起了学生对夏朝政治制度出现时的历史情境的探究,体现了历史知识的人文性,促进了人文性历史教学课堂的构建。
  二、 小组合作教学,落实主体地位
  要想构建人文性的高中历史课堂就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而小组合作教学法就是切合这一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构建人文性的高中历史课堂,就要以小组教学方式组织历史知识教学活动。
  例如:在《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展开历史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
  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了人数适宜的历史知识学习小组。然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如下问题进行探究:
  1. 我国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是怎樣的?请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2. 观察表格说一说,专制集权的强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3. 说一说专制集权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展开历史知识教学活动,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还给学生,丰富了学生从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推动了人文性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
  三、 组织课堂活动,培养历史思维
  实践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最直接的、最有效的途径。适当组织历史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历史课堂体验,促进人文性历史教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组织课堂辩论活动的方式展开历史知识教学的。
  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了正方和反方两支队伍,然后让他们分别以“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论点,搜集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充足的历史资料的支撑之下展开了激烈的课堂辩论活动,在观点的提出和批驳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组织历史知识辩论活动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历史知识教学课堂,提升了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体现了人文性原则。同时以辩论的形式展开历史知识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的历史观,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总之,要想构建人文性的高中历史课堂,就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丰富学生的历史课堂体验,落实历史学科的情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8(30):21.
  [2]孙欣媛.在历史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J].林区教学,2018(10):84-85.
  作者简介:田维宏,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黔西南(施达)赛文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转变目前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化学课堂教学,使老师和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学习,掌握高中化学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笔者主持了甘肃省重点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高效课堂;核心素养;策略  一、 课题核心
摘 要:课堂组织管理是课堂教学的纽带。良好的组织管理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管理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艺术;实践  一、 课堂教学的教师管理艺术  课堂教学管理是师生共同参与和彼此交往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也是建立有效教学的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
摘 要:语文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初中生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传统文化;渗透  一、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指一个民族世代传承下来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年深入,教育功利也在逐步地浮出水面。由于家长和老师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教育的功利也愈演愈烈。教育的功利性既包括学校教育的功利性也包括家庭教育的功利性。我们应该坚守教育阵地,摒弃教育功利的思想,让教育恢复本真,从培养人才着眼,培养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教育;压力;功利  从字面上看,压力与功利分属于两个范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压力与功利实则是一对孪生姊妹:人们在面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永春县农村中学地理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并做出简要的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中学地理课程开发与利用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学;地理;课程资源  一、 引言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新课改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没有好的课程资源的支持,再好的课程改革设想都难以实现。与此同时,农村中学现有的地理课程资源短缺,潜在的地理课程资源却非常丰富,
摘 要:高中数学解题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力求通过解题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类,会一片”的数学解题目标。本文通过一道高考立体几何题展示如何利用波利亚的解题思想中“怎样解题表”的四步骤进行解题教学,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怎样解题表”;解题教学;思维习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中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于阅读有了兴趣之后,学生在阅读时会用心思考,会努力寻求阅读的机会。对于寄宿学校的学生而言,寄宿学校的学生课外活动较少,外界对于学生的诱惑相对较少,容易让学生发现阅读的兴趣,比较容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寄宿学校;阅读兴趣;兴趣培养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长时间待在学校,不在父母身边,心理上得不到慰藉,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抚慰,通过阅读来舒缓自己的心理是一种很好的
摘要:伴随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正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教学课堂已经得到了广大同仁的认同。通过整合生活素材的精华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生活素材   一、 生活素材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都忽略了生活素材在该门学科中的重要性,从
摘 要:《百合花》的清淡、精致、美丽,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它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部队一个年轻的通讯员与一个才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之间近于圣洁的感情交流。作家的创作目的很明确也很坚定,那就是表现战争中令人难忘的,而且只有战争中才有的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与通过这种关系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关键词:情境纯美;情节精致;情感纯朴  《百合花》这篇短篇小说,以花为题,讲述了战争年代
摘 要: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而主题班会是其中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是组织开展大学生德育活动的有效手段,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主题班会的开展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校;主题班会;意识形态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主题班会更是其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和主阵地,是组织开展大学生德育活动的有效手段,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