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隐喻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德四年,为整治币制混乱,唐高祖参照西汉五铢标准进行货币改制,易铢为宝,唐代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实实在在加了一码。因“铢”而现的贞观盛世之年,以财富之盛被誉为“金铢年”。贞观之治恰逢丁亥猪年,“金铢年”便被民间流传并等同于“金猪年”。
  也是始于唐代,殿试及第的进士们,如果其间有人在今后任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以“朱书”即红笔题名于雁塔。因“猪”与“朱”同音,“蹄”于“题”音谐,所以猪成了青年学子金榜题名的吉祥物。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就会馈赠红烧猪蹄,预祝赶考人“朱笔题名”。后来,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得以发扬光大,人们在新年来临之时互赠火腿,只因火腿是用猪蹄以焰火烤制而成。民间还有“肥猪拱门”一说,肥猪俨然成为传送福气、传送吉祥的使者,故有俗语云:“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
  在古代天文观念中,亥猪配位北方、冬天、十月,象征收藏万物。也就是说,亥是一个巨大的容器。《淮南子·天文》说,亥就是收藏,为万物作为将来的种子。《尔雅·釋天》说,亥为核,表示收藏万物,正如果实之核繁殖不息。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叶舒宪先生认为,古人将“亥”字来结束十二地支的循环,似乎和母猪与大地母亲相认同的神话观念吻合。宇宙间能够承担起“收藏万物”之职能的,恐怕非地母神莫属。叶舒宪先生还说,英语中指代猪的“pig”一词,同时又有“土器”、“瓦罐”、“水壶”之类器皿的意义,他认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猪形陶器可以引证容器与猪的隐喻关联。
  最早的猪文物之一,是郧县猿人时代的野猪、小猪化石。这时的猪还属于野生动物,未经驯化。在随后不久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逐步把野猪喂养成家畜,猪成了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哺乳类动物,共居一个屋檐下。汉字“家”字的上面像一个屋顶,下面的“豕”指的就是猪,只有住处养得起猪才称得上是有了“家”。一个“家”字,说明猪已经成为人类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古时期,猪更是衡量勇敢的尺码。不但“家”的含意是在房屋内养猪,就连当时的社会活动,也以与猪有关的事为中心,例如“事”在甲骨文中,像双手举长柄网捕捉猪或野猪之状。而人的素质,也以猪事为坐标来衡量,如“敢”字,有徒手捉猪以示勇敢之意,不能捉猪便为怯懦。上古时期没有家猪,只有生存于自然环境中的野猪,野猪性情凶暴,善于搏击,基于这一特性,猪便有了“勇往直前”的意味。
  时至今日,我国民俗文化中,猪依然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杀年猪祭灶神的乡村习俗,用以祈求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收、人畜兴旺。庄户人家一般在腊月二十五日前杀年猪,二十六日为封刀日。民间习俗中,猪的各个部位都寄寓有吉祥之意。至今有不少地方,猪头称为“利市”;猪舌头叫“赚头”,猪耳朵叫“顺风”……猪与诸同音,隐喻年年丰收、财富满贯、诸事圆满、事事大吉。
  程应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等刊签约作家,湖北省文联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  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论语·乡党第十》  这一段是讲孔子吃东西的问题,读这一段对我们养生很有意义。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期刊
一片甲骨惊天下  人生聪明识字始,字从何来?来自殷墟。  刀耕火种的汗水,划过龟甲、牛骨,篝火旁刻下的一笔一划,开启了整个民族的文明历程。  汉字,线条流畅;汉语,字正腔圆。  祖先的智慧从一片片甲骨中传承,文明信史从此落于笔端。  古朴中蕴藏智慧,隽永里绽放辉煌。  一件青铜传百世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鼎为何物?国之重器。  四足双耳的厚重,是礼仪之邦的气度;  雷纹为地,盘龙叱咤,饕餮威武,
期刊
《见字如面第2季》第11期:的主题是成长,姚晨作为朗读嘉宾选择了台湾作家简媜写的《给孔子的一封信》。文章中简媜替代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母亲,给孔子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情真意切,讨论的教育问题发人深思。  孔子先生您好:  很不好意思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我是您的崇拜者,现在在做家庭主妇,我一共生了三个孩子,有一个老公。  实在是很不得已的啦,我也不知道您家电话(一O四说没有登记),只好写信;我也没有念
期刊
近阶段,有意无意地读了不少唐代的“访不遇”诗,出于好奇,我将《全唐诗》中的“访不遇”诗随便数了一下,竟有99首之多。最早的一首“访不遇”诗当是宋之问的《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唐代以后,逐渐减少,笔者查阅了一下《宋诗钞》,宋代的“访不遇”诗仅有12首,元明清以来,就更少了。  但我总觉得,古人的“访不遇”,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情志,一种幸福。我羡慕他们的“访不遇”
期刊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有一位范姓古董商携带了一些有神秘字符的甲骨到北京,给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看。王氏鉴定甲骨上的文字应是三代古文,并让古董商替他大量收购。甲骨文的发现,随即引发了民间对甲骨的私掘热潮。一时间,古董商、药贩子、考古学者、金石学家都纷纷涌向河南安阳市的一个小村庄。  甲骨文——中国汉字的鼻祖  最初,小屯村当地居民在耕地、挖地基等生产、建筑等活动中不断发现这种有字的甲骨。挖
期刊
“戊子贞,其烄于洹泉。”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孕育了安阳儿女,也滋养了灿烂的古都文明。在洹河之滨这片战略要地上,发生过无数次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随着考古发掘,被湮灭3000余年的古都遗址重现于世人面前。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建筑的先进水平。  考古发掘 聚焦殷墟遗址坐标  殷墟古称“北蒙”,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甲骨卜辞中又称其为“商
期刊
泥封也称为“封泥”。泥封的出现,源于古代的人们处理公务的需要。在古代,人们因为处理公务的需要,把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简或木札上,封发的时候,装在固定形式的斗槽或口袋里,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塞进去一块胶泥,然后在这块胶泥上盖上印章,作为信验,也就是凭证,以防私拆。这种钤有印章的胶泥块称为“泥封”,泥封的使用在秦、汉时期很流行,魏晉以后渐废。  由此看来,泥封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印
期刊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1959年游访安阳殷墟时,赞美安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时留下的诗句。  翻开华夏史册,处处可见安阳源头文明的踪迹——甲骨文在安阳发现、颛顼帝喾二帝生活并葬于安阳、《周易》诞生于安阳,安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字之根、人祖之根、文化之根。  这里的故事,从三千年前讲起  据《尚书》《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距今3000
期刊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39年春天出土于安阳市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鼎,是中国乃至世界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是青铜铸造史上的璀璨明珠,为“世界之最”。  该方鼎厚重典雅,气势
期刊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瓊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国风·卫风·木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