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①语文教师承担的是母语教学的任务。语文教学,首先就是语言教学,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一般教学语言的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使之具有示范性和感染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这些问题略做分析。
【关键词】 课堂语言;课堂效率;学生收获
每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极富感染力的,充满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诗,那么教学语言无疑是流动着的韵律;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乐,那么教学语言无疑就是跳动着的音符。教学语言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它的艺术魅力,无疑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不仅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过:“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而且能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言,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②
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必须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具体建议如下:
1 要言不繁,一语中的
《文心雕龙·熔裁(篇)》说:“重复的辞句是文章的累赘”,它强调“议论要精深,而语言不宜繁复”;它批评一些人写起文章来不忍割爱,弄得文章拖泥带水,使人无法卒读。为使课堂语言凝炼,这就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住每句话,每个问题,每节课的重点,在备课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注意详略得当,对于较难的问题可适当作铺垫,分散难点又不会造成语言重复罗嗦,力争用语简要精炼、高度概括,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
2 幽默风趣,不失高雅
“一些例证说明,幽默并非直接影响重大成就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能有意识地记住了更多的概念。”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和愁眉苦脸地或惶惑畏惧地学习,其接受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善于幽默的语言艺术来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如坐春风般地感受、认识、理解和应用知识。如讲《草地晚餐》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吃晚饭。”一句话,出人意料,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但我们应该把课堂幽默语同庸俗的插科打诨划清界限,跟毫无价值的贫嘴饶舌区分开来。在使用幽默语时,一定要有正确的知道思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使语言幽默而年卑俗。
3 倾注情感,亲切生动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这句话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教师在课前对文本的深研中一定被作者传达出来的真情打动了,教师个体此前体验到的审美愉悦一定期待着课堂上学生与之产生共振共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满激情,用自身体验到的真情实感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愫。
倾注感情,不仅仅是对文本及文本作者,还要倾注一片爱生之情。善待学生,不批评训斥,多表扬鼓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中也会加深学生尊重、信赖、热爱老师的感情。课堂上学生一次正确的回答,一段流畅的朗诵,一句精彩的辩词,都是表扬的契机,教师要抓住这瞬间的闪光,给学生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太好了,你真棒!”
4 事半功倍,润物无声
赞可夫指出:“扎实的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诱因,靠学习的情趣状态的达到。”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往往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更有说服力。语文教师应该有丰厚的古文底子,“唐诗”、“宋词”、“汉文章”都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灿烂的瑰宝。语文教师要善于从我国古典诗文中吸取语言的精华,多储存,底蕴足,教学时才会根据需要信手拈来,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大放光彩。
我尝试了在课堂教学语言上的改变——或采用打比方,或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或揣摩词句,或用饱含哲理、激趣引导的语言等来调动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耳濡目染,使之于“细无声处”得到启迪。我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做了这样的导语设计:“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是伤春悲秋的,有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号,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萧瑟,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描写秋的诗句吗?”
结果所有的同学都踊跃发言,课堂沸腾了!而这正好让我于无声处启发、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了中国古典诗文的学习。
好的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对语文教师来说,更要充分发挥驾驭语言的优势,教学语言不仅要规范化,也要艺术化;不仅表意上要严谨清楚,而且声音要悦耳动听;不仅要准确流畅,而且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或妙语连珠,或简要深刻。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要在优化课堂教学用语上多下功夫,力求以自身的语言魅力,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乐而忘返,乐此不疲。
注释
① 《语文教育学引论》第14页
② 于漪.“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第12期.第3页
③ 《美国中学的讲授法》肯尼思·T·汉森·第25页
参考文献
[1] 主编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 徐溪.“谈语文'兴趣教学'”.“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第1期.第31页.
[3] 张先华著.“先进的教育策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彭钢、蔡守龙主编.“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2004年版.
[5] 于漪.“让课堂精彩起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第12期.第3页.
收稿日期:2008-4-18
【关键词】 课堂语言;课堂效率;学生收获
每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极富感染力的,充满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诗,那么教学语言无疑是流动着的韵律;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乐,那么教学语言无疑就是跳动着的音符。教学语言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它的艺术魅力,无疑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不仅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过:“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而且能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言,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②
教师要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必须下苦功学习语言,锤炼教学用语,讲究语言艺术。具体建议如下:
1 要言不繁,一语中的
《文心雕龙·熔裁(篇)》说:“重复的辞句是文章的累赘”,它强调“议论要精深,而语言不宜繁复”;它批评一些人写起文章来不忍割爱,弄得文章拖泥带水,使人无法卒读。为使课堂语言凝炼,这就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住每句话,每个问题,每节课的重点,在备课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注意详略得当,对于较难的问题可适当作铺垫,分散难点又不会造成语言重复罗嗦,力争用语简要精炼、高度概括,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
2 幽默风趣,不失高雅
“一些例证说明,幽默并非直接影响重大成就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能有意识地记住了更多的概念。”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和愁眉苦脸地或惶惑畏惧地学习,其接受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善于幽默的语言艺术来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如坐春风般地感受、认识、理解和应用知识。如讲《草地晚餐》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吃晚饭。”一句话,出人意料,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但我们应该把课堂幽默语同庸俗的插科打诨划清界限,跟毫无价值的贫嘴饶舌区分开来。在使用幽默语时,一定要有正确的知道思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使语言幽默而年卑俗。
3 倾注情感,亲切生动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这句话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教师在课前对文本的深研中一定被作者传达出来的真情打动了,教师个体此前体验到的审美愉悦一定期待着课堂上学生与之产生共振共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满激情,用自身体验到的真情实感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愫。
倾注感情,不仅仅是对文本及文本作者,还要倾注一片爱生之情。善待学生,不批评训斥,多表扬鼓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中也会加深学生尊重、信赖、热爱老师的感情。课堂上学生一次正确的回答,一段流畅的朗诵,一句精彩的辩词,都是表扬的契机,教师要抓住这瞬间的闪光,给学生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太好了,你真棒!”
4 事半功倍,润物无声
赞可夫指出:“扎实的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诱因,靠学习的情趣状态的达到。”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往往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更有说服力。语文教师应该有丰厚的古文底子,“唐诗”、“宋词”、“汉文章”都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灿烂的瑰宝。语文教师要善于从我国古典诗文中吸取语言的精华,多储存,底蕴足,教学时才会根据需要信手拈来,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大放光彩。
我尝试了在课堂教学语言上的改变——或采用打比方,或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或揣摩词句,或用饱含哲理、激趣引导的语言等来调动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耳濡目染,使之于“细无声处”得到启迪。我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做了这样的导语设计:“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是伤春悲秋的,有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哀号,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萧瑟,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描写秋的诗句吗?”
结果所有的同学都踊跃发言,课堂沸腾了!而这正好让我于无声处启发、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了中国古典诗文的学习。
好的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对语文教师来说,更要充分发挥驾驭语言的优势,教学语言不仅要规范化,也要艺术化;不仅表意上要严谨清楚,而且声音要悦耳动听;不仅要准确流畅,而且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或妙语连珠,或简要深刻。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要在优化课堂教学用语上多下功夫,力求以自身的语言魅力,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乐而忘返,乐此不疲。
注释
① 《语文教育学引论》第14页
② 于漪.“课要追求'三动'的境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第12期.第3页
③ 《美国中学的讲授法》肯尼思·T·汉森·第25页
参考文献
[1] 主编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 徐溪.“谈语文'兴趣教学'”.“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第1期.第31页.
[3] 张先华著.“先进的教育策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彭钢、蔡守龙主编.“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2004年版.
[5] 于漪.“让课堂精彩起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第12期.第3页.
收稿日期:200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