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的法律知识,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利益。随着时代的进步、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学者和专家都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初中 道德与法治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45-01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探索意识,但是其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判断能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青少年犯罪、校园霸凌等问题。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初中生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此在中学阶段需要不断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1.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并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还是把升学作为学校的重点任务,并没有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阶段,学校倾向于把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主科”,把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副科”。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因此在该学科上分配的师资力量较小,安排的课时也比较短,因此教师一直都没有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门课程越來越边缘化,教师丧失了教课的兴趣,学生也觉得这门课程“用途”不大,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提高。
(2)教师讲课形式过于单一
由于学校没有给予这门课程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也是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进行教学,上课缺乏新意,还是以念课本、写板书为主,学生对这种上课方式已经失去了兴趣,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缺乏交流和互动,教师就没有办法将课本上的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
(3)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在教师教课过程中教师总是强调书上如何说、书上如何做,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课程、设计上课的环节,并没有结合实际去问学生如何做,学生是如何想的,因此学生一直被灌输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仅学习效率不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提高。
2.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措施
(1)创设教学情景
道德与法治课是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情景教学。一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回答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思考。比如在学习《美好集体有我在》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在进行歌唱比赛时的经历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让学生回忆集体生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二是,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创设情境。还以《美好集体有我在》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放一段《流浪地球》的片段,当地球出现问题时,全世界是怎么联合起来的,这种集体意识有什么作用。通过设置情景的方式能够引发学生对“集体”的思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集体的意义,以及个人在面对集体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办。
(2)把学生放在首位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讲课时不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同时与学生之间也很少沟通,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课堂上也只是听听,并没有将知识应用于自身。比如在讲到《走进法治天地》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举“校园霸凌”或者“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并让学生进行讨论,“校园霸凌”是不是违法了,学生未满16周岁是不是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了。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知法守法,不仅不做出伤害别人的事,而且当被人遇到伤害时也应该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同时在讨论“青少年”犯罪的事件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法庭,让学生担任相应的角色,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3)教学要贴合实际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它的课程设置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贴合实际生活,把实际生活作为教学的素材。比如在讲解《交友的智慧》时,学生可以询问学生交友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让你帮忙隐瞒你会怎么做。这种实际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如何交友,在交友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教师把实际生活与课本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本中的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中教师要不断地开发新的教学方式,把道德与法治课与生活结合起来,在讲课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把道德与法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提升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侯翔.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6):141-142.
[2]林海建.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益——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J].新课程,2018(8):108-108.
[3]侯立波.试论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8,No.366(18):69-70.
[4]周笃刚.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措施研究[J].好家长,2017(66):15-15.
初中 道德与法治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45-01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很强的探索意识,但是其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判断能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青少年犯罪、校园霸凌等问题。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初中生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此在中学阶段需要不断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1.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并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还是把升学作为学校的重点任务,并没有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阶段,学校倾向于把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主科”,把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副科”。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因此在该学科上分配的师资力量较小,安排的课时也比较短,因此教师一直都没有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门课程越來越边缘化,教师丧失了教课的兴趣,学生也觉得这门课程“用途”不大,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很难得到提高。
(2)教师讲课形式过于单一
由于学校没有给予这门课程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也是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进行教学,上课缺乏新意,还是以念课本、写板书为主,学生对这种上课方式已经失去了兴趣,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缺乏交流和互动,教师就没有办法将课本上的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
(3)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在教师教课过程中教师总是强调书上如何说、书上如何做,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课程、设计上课的环节,并没有结合实际去问学生如何做,学生是如何想的,因此学生一直被灌输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仅学习效率不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提高。
2.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措施
(1)创设教学情景
道德与法治课是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情景教学。一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回答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思考。比如在学习《美好集体有我在》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在进行歌唱比赛时的经历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让学生回忆集体生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二是,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创设情境。还以《美好集体有我在》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放一段《流浪地球》的片段,当地球出现问题时,全世界是怎么联合起来的,这种集体意识有什么作用。通过设置情景的方式能够引发学生对“集体”的思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集体的意义,以及个人在面对集体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办。
(2)把学生放在首位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讲课时不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同时与学生之间也很少沟通,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课堂上也只是听听,并没有将知识应用于自身。比如在讲到《走进法治天地》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举“校园霸凌”或者“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并让学生进行讨论,“校园霸凌”是不是违法了,学生未满16周岁是不是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了。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知法守法,不仅不做出伤害别人的事,而且当被人遇到伤害时也应该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同时在讨论“青少年”犯罪的事件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法庭,让学生担任相应的角色,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3)教学要贴合实际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它的课程设置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贴合实际生活,把实际生活作为教学的素材。比如在讲解《交友的智慧》时,学生可以询问学生交友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让你帮忙隐瞒你会怎么做。这种实际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如何交友,在交友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教师把实际生活与课本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本中的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中教师要不断地开发新的教学方式,把道德与法治课与生活结合起来,在讲课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把道德与法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提升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侯翔.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6):141-142.
[2]林海建.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益——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J].新课程,2018(8):108-108.
[3]侯立波.试论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8,No.366(18):69-70.
[4]周笃刚.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措施研究[J].好家长,2017(66):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