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突发事件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Wak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切菜,伤了手,血冒了出来,直呼“创可贴,创可贴”。家里备得最多的就是创可贴,经常切菜时胡思乱想就伤了手。喊声惹出的动静是,先后有三个人涌向厨房:儿子,老公,老母亲。
   “我的天,老妈,人肉不能吃,这是基本常识。不管谁的肉,一律都不能吃,哪怕亲妈的!”儿子装出一脸夸张的惊恐,对于我的低能行为,他已见怪不怪了。
   “赶紧把你不要的肉皮挑出来扔掉,不敢因为一点皮坏了一盘菜。”老公又开始贫嘴,他已经习惯了我笨手笨脚经常弄伤自己,“我知道我老婆吝啬得很,只会扔一点皮,绝对舍不得肉。”
   老母亲手里拿着创可贴,神色紧张。她瞪了那两位一眼,嗔怒道:“没眼色,都流血了还开玩笑?”拉过我的手就开始处理。
   最亲的人最无忌,所以儿子调侃;最熟悉的人知深浅,因而老公贫嘴;最爱的人最紧张,结果只惊吓了老母亲。
   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儿时的往事——
   在后院鸡舍,我捡到一枚鸡蛋,举在阳光下看到俩蛋黄。双黄蛋?老人们都说捡到双黄蛋会遇到幸运事。我手里高举着鸡蛋,嘴里喊着“双黄蛋”,撒腿跑向前院跑向厨房。在跨厨房门槛时被绊了一下,摔倒在地。依然为了鸡蛋的完整高举着手,没有撑地保护自己,下巴被磕破了。父亲笑了,说摔得有水平,鸡蛋没破。母亲气得抬手要打我,骂道:“你比一地鸡蛋都值钱。”后来,母亲边给我处理伤口边叮咛,遇到啥事,第一个护的是你自家,你比啥都金贵。
   毛手毛脚的我摔碎了碗。父亲怪我不小心又把几毛钱摔没了,母亲只问:“收拾碎瓷片时没把手划伤吧?”其实母亲过日子很仔细的,总将说好了的“炒菜”变成“水煮”,可对我们,咋样都是心疼。
   更有一次,我慌里慌张将案板上的油罐撞倒了。大半年的油啊,倒了一案板,我自己都吓愣在那里。母亲边收拾边说,倒都倒了,我扇你一耳光就能把油扇进去?以后小心點就是。
   儿时的我,在厨房里,在母亲的眼皮子底下,净惹事,母亲却从没责怪过。如今想来,厨房就是母亲给家人,特别是孩子们,暖心的地儿。
其他文献
办公室在四楼,免不了每日上楼下楼。每天临到上下班点,各种体型体重、各个职务级别的同事们紧赶慢踱,各种姿态、各种材质的鞋子与大理石接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女人高跟鞋的咯吱声,男人牛筋皮鞋底的嗞嗞声,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伙碎步急蹬的咔咔声,急性子人三阶并作一阶奔跑的咚咚声,慢性子人哼歌且行一阶一停的哗哗声,肥胖者步步为营的嚓嚓声以及有人顺着楼梯扶手上下时发出的嗖嗖声等,形成一支独特的上下班交响曲。初听甚
期刊
语言是非常有意思的心理现象,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以“老”开头的词,通过歧视人的年龄,达到贬低对方的目的。假如双方价值观一致,也都认可“老”是一种奇耻大辱,那么被叫做“老东西”或“老女人”,心理暴击度便是百分之一百,男的开始入天价保健品,女的再也离不开医美和美颜滤镜。   我从二十出头活蹦乱跳的年纪,就天天被人叫老师,对“老”这个字习以为常。记得有次学生来,办公室里看了圈后失
期刊
有件小事一直在我心里。   16年前,我在北京,要写一个跟奶品有关的采访,联系了一家牛奶企业的员工,她的职责是在各地超市培训销售员。当时正是严冬,我转了好几道车才找到她的住处,要先穿过一个放着巨大音量音乐的超市,上楼后再经过一个震天动地的游戏机厅,昏黑的楼道里,前面又出现一个陡峭楼梯,直通阁楼。   她在阁楼房间门口招呼我,一进门,灯一开,我意外地放松下来:全色調是带着暖意的橘黄色,像一只睡得
期刊
常读史书,偶见清官格外钦羡,因为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时代,清官委实是凤毛麟角。近览《明史》,杨溥和范理的清廉事迹值得一书。   杨溥(1372年-1446年),字弘济,号南杨,谥文定,明朝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兼英殿大学士,是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之一,与杨荣、杨士奇史称“三杨”,共同“俾辅帝王,天下清平,朝无失政”。《明史》如此评价杨溥:“溥质直廉静,无城府,性恭谨。时谓士奇有学行,荣有才
期刊
时常可以在小区花园里听到两个阿婆聊天:侬退休工资多少?我4000出头一点。我跟侬差不多,4400。啊呀,够用就可以了,阿拉心又不黑。是呀是呀,够用就可以了,要钞票多,是没有底的,过年前政府还发了650块,够用了。   我在小学门口等候放学的小孩,却从来没有听见两个白领妈妈在一起谈论“够用就可以了”之类的话题。有两位妈妈聊天如下:我领了儿子还要赶到外头补课,一节课200块,两节课400块就没了,补课
期刊
朱长官要做两个样式规格相同的橱柜,找来了张木匠和李木匠,要他俩一人做一个。   张木匠因家务脱不开身,拿了图纸,运了木料,在自己的家中加工,李木匠在朱长官的府邸做活。   朱长官一天到晚看在李木匠身边,嘴巴唠叨没完,一会儿说尺寸长了,要缩;一会儿说尺寸短了,要换料;一会儿又说式样不妥,要翻工,经常弄得李木匠左右为难,哭笑不得。   一个星期后,张木匠给朱长官送来了橱柜。朱长官看了,称心如意,
期刊
让了解的人和关心的人参与评判  吴兰友(山东聊城)   2020年12月下《杂文月刊》刊登一文《莫让变味的网络评比空耗基层精力》,批评目前广泛存在的网络投票评比现象。文末呼吁,变味的网络评比之风当刹,别再让这种形式主义噱头徒增基层负担,消耗基层干部的干事精力。   说实话,网络投票对被评对象的客观评价有多大意义,评比组织者也未必认可,因为投票者多是参评者拉来的,即便有少数自愿投票者,又对参评者
期刊
在女儿的语文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可不是嘛,读一本书,就是去串门儿。   读一本新书,是串门儿。就像对门搬来了新邻居,常常怀着好奇的心张望着,假装在楼道里邂逅,期望能聊上几句。终于,有一天,相视而笑,打了招呼,相互认识。又终于,邻居邀请你进门小坐。读一本新书,我往往首先要打量一番——封面、内页,粗略地看看目录、序言以及后记。等到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翻看,就像是听邻
期刊
作家张曼菱曾在某大学对学生们说:“并不是你们真的比你们的同学优越,聪明,有天才,有前途,你们才坐在这里。而是你们比你们的同学更能够接受压抑,配合压抑,与压抑你们的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配合、服从,压抑了你们青春的个性,是这种对压抑的服从,使你们通过了考试机器,使你们得了高分……我称之为‘压抑的胜利’。”  這种“压抑的胜利”,不仅限于考大学。学场、职场、官场、社会,哪个不压抑?哪个不是压抑的胜利?
期刊
午间,逛商场。邂逅一位面善的老年男士,彼此点头,赶在他露出微笑前我想起“他是谁”——同在一个小区,但不同的大楼,几天前我在小区门口找快递件时,帮他搬动过一个大纸箱,但无进一步交往。他说:吃了没?我顺口说:谢谢!吃了,你呢?他说,也吃了……   其实我没吃。客套而已,即使我说“还没呢”,对方也不会请我进五步外的“酸菜鱼快餐”。他这一提醒,倒让我马上感到饿,遂在一家以“现做饺子”为号召的小馆子落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