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勤奋离不开深度思考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宁愿做“低效勤奋者”,也不愿意深度思考。
  以下这个故事,人们常常用来说明执行力的问题,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着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张三升职加薪,李四却没有,于是李四找老板理论。老板对他说:“李四,你现在帮我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不一会儿,李四从集市回来,向老板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老板问:“有多少?”李四不知道,于是赶紧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老板又问他:“价格呢?”李四说:“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啊。”
  于是老板让李四先坐下休息,并把张三叫来,吩咐他去做同一件事。 张三回来,向老板汇报:“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一定能赚钱。”
  此时老板转向了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从执行力角度看是李四做事没有责任心,但再深入地分析,他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他有两个方面不如张三:一是不愿多动脑筋深入思考,二是釆取低级思考方式,很多方面想不到。观察我们身边不少看似勤奋的人,却混得不行,为什么?因为他们是“低效勤奋者”。
  “低效勤奋者”有两个特征:不愿深入思考,釆取低级思考。学渣与学霸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深度思考,普通员工与卓越员工之间的差别也在于深度思考,小老板与大老板之间的差别更在于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需要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升级。大多数人从学校开始,就习惯了被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计划牵着鼻子走;到了工作单位后,被上级的指令与监督驱使着行动。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学习与被动思考。而主动学习不是这样的。比如一些学霸他们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节奏,以自学为主。在他们眼里,学校统一的学习计划与老师,只是其中之一的辅助途径。
  深度思考要选择“高成长区”,避开“低成长区”。一家公司下面有个电话销售部门,不少销售人员业绩平平,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增长,而有一部分优秀销售人员,其业绩经常大幅超出平均水平。开始时管理层分析,认为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是因为电话打得不够多,不够勤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大多数人的电话量并不比优秀员工少,有的还超过了优秀员工。
  那他们业绩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原来,造成他们业绩差距的原因在打电话的潜客户名单上。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的做法是一直使用公司提供的潜客户名单,日复一日从上班机械地按照话术打到下班,业绩没有突破,就抱怨公司提供的名单不好。而优秀销售人员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好公司名单,开动脑筋,每天下班后对客户进行分析,然后区别对待,对成单可能性大的潜客户多花时间并自己设计针对性强的话术,且不依赖公司的名单,自已去开拓新客户。
  所以说,影响一个人成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在于你将时间、精力投入到哪里,是选择“低成长区”还是“高成长区”。“低成长区”:一是指岗位上那些你熟悉与熟练的并长期重复进行的工作及工作习惯。这种工作往往改进少,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绩效突破与提升。二是指杂乱分散的工作范围,由于缺乏专注聚焦与深入也无法进步。不少人不愿意面对陌生的、需要投入新的学习努力、费脑力担风险的事情,所以宁愿呆在“低成长区”。因此,“低成长区”成为一种使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舒适区”。殊不知,他们由于进步缓慢,正逐渐被另一种每天都在“高成长区”高速成长的人远远甩开。“高成长区”包括:可以驱动职业发展与专业进步的新工作;原有工作的改进、学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行动。从“低成长区”进入“高成长区”,是深度思考的进一步升级。
  (編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人才是企业共同的诉求,人才的获取与培养是企业家们一直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现实却是很多企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人才是一切的核心,是企业的驱动力。人才的困局,往往是企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一般来说,企业的人才困境主要体现在“三难”,即招人难、用人难和留人难。这需要政府从宏观上构建人才培育机制,提升求职者的整体素质,让人才的總量跟着水涨船高。企业自身也需苦练内功,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系统,包括
期刊
江苏省目前迫切需要加紧、加强对新经济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要突出新经济对人才的新要求。  如今的招聘市场,一边是各种急需员工的企业,甚至出了只需要介紹合格的应聘者,就有奖励的广告;另一边却又挤满了苦苦寻觅工作的人。如此矛盾的场景也引出了企业人才招引难的话题。造成企业人才招引难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人才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新冠肺炎疫情又对就业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此,《青商》记者专访了江苏省社
期刊
许多著名的企业家都认为,商战即人才之战。  在商战中,企业能否争得市场一席之地,保持胜者的地位,人才已成了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国际上许多著名的企业家都认为,商战即人才之战。  破除门第观  驰名全球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提拔山下俊彦为总经理是个慧眼识人才的生动故事。山下俊彦原是一个普通的雇员,他被擢升为松下分公司部长时只有39岁,后来又历任要职并当了公司的董事。他的经营管理成绩卓著,具
期刊
企业运行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一个是经营客户,另一个是经营人才。所有的企业最终都要落实到这两个最核心的问题上。那么,企业应当如何经营客户?又如何经营人才呢?  经营客户最核心的逻辑在于经营人。我们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背后是人,是人力资源的效能,是人才的素质与能力。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的背后是人才,人才的背后是企业的人才机制、人才制度、人才系统。从这个角度我们提出,在所谓共享经济和产业互联网
期刊
夫妻之间应持续进行坦诚沟通,本着夫妻关系可持续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不断调整;反之,则可能造成夫妻关系、企业经营多输的局面,岂不可惜?  2020年7月7日,李国庆带人到公司,拿走资料。其后,“当当网董事长”俞渝发文称:“大家不要抹黑夫妻创业,不要抹黑有股东争议的公司。”此前的4月,李国庆带人取走当当网的公章,“自封”董事长,解除俞渝的职务;前者对后者有诸多指责。夫妻争斗包括2019年开始的离婚
期刊
企业在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果组织不愿共同学习、不愿一起改变,将会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个知识革命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坚持改变、学会创新,才能创造未来。  大企业的寿命很少超过人类寿命的一半。20世纪70年代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企业”排行榜的公司,有三分之一已经销声匿迹了。大部分失败的企业,所出现的问题会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差。  组织学习能力不佳有其来由,
期刊
建立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可信任的雇主名声。  企业需要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理性控制制度很昂贵,而且永远无法百分之百地涵盖员工的工作行为,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尤其如此,所以需要企业文化这个塑造人的行为方式的软性工具。  企业文化问题的重心和难点往往在其社会性维度:解决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好(一般人说企业文化时指的就是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难的是如何建
期刊
创业至今,南哲用互联网改造口腔行业,在不断探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数字化隐形牙齿矫正的创新之路。  7月3日,微适美对外宣布,其已于今年年初完成了1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从北大毕业,到做口腔急诊医生,再到开诊所,进行运营管理工作……微适美创始人、CEO南哲从焦虑走向从容。创业至今,他用互联网改造口腔行业,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走出了一条数字化隐形牙齿矫正的创新之路。  探索线上口腔诊疗平台  南
期刊
职前教育市场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解决学生毕业前的焦虑,提高求职的技能,而是在于市场化的运作会从早期改变学生的职业意识。  金九银十,馬上又到了新一年的求职招聘季。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很多人在大三就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计划毕业后去求职、读研、留学、考公务员甚至创业。选择求职找工作的学生,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比如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不知道如何定位第一份职业,比如选择第一份工作时过于随心所欲,或者
期刊
经过五年时间发展,如今的木牛流马公司在机器人行为控制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技術优势。  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世界不再囿于科幻故事,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一天天靠近。如徐州木牛流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木牛流马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张宁所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让机器人越来越渗透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  张宁和另外四位小伙伴于2014年创立了木牛流马公司,他们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