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离不开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说,评价一堂好课,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课堂中的对话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地展开,学生语言和情感不断得以提升,这是优秀的语文对话课堂最直观的体现。而要达成这样的对话课堂,精心设置话题必不可少。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由头。那么,语文课堂可以设置怎样的“话题”呢?笔者以北京名师王文丽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一课中的几则片段为例来加以分析,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理解式话题
【片段一】
师:(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我发现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强调了“终于”这个词语,什么叫“终于”呢?
生:终于就是说百合没开花的时候受到别人的鄙夷,但最后它还是开花了。
师:你的意思是说“终于”是最后的意思,那么百合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最后呢?
生:经历了别人的嘲笑和讥讽。
生:经历了风霜雨雪。
生:经历了很多的不容易。
生: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欢喜的泪滴。
师:读得真好!想一想,人们通常是在什么时候流泪?
(生答:感动、激动、伤心)
师:可是课文中说,那是百合欢喜的泪滴,这时候百合心里想的是什么而充满了欢喜呢?
生:我觉得它想的是“我”现在终于开花了。
生:它原本就是一株花,现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的确值得欢喜。
生:别人再也不敢嘲笑“我”了。
师:哦,“我”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尊严,这也是值得欢喜的。
生:百合花终于完成了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师: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这就叫喜极而泣,来,让咱们一起读出百合的欢喜。
【品评】理解式话题,其作用就是为了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这类话题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主话题”,用一个话题统领对整篇课文的理解,一种是“微话题”,用各自独立又前后串联在一起的话题,构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以上片段,正是通过“百合经历了怎样的最后”“百合心里想的是什么而充满了欢喜”这两个微话题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通过话题,启发学生走进文本,读懂文本内容,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展开教学对话。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理解式话题,常常是“主话题”和“微话题”相互配合进行,并不是简单的内容问答,同样需要学生思考探究,收集并整理从文本中收获的信息,相互碰撞和融合,表现阅读的个性化特点。
二、体验式话题
【片段二】
师:同学们,人们就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百合的欣赏,我们读了这篇课文,知晓了百合花开的过程,又该用心来欣赏百合的什么呢?(板书:欣赏)请同学们自己默读全文,想一想:你最欣赏百合的什么?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
(学生默读,批注。反馈,汇报)
生:我欣赏百合不放弃开花的精神。(板书:不放弃)
生:我欣赏百合坚持不懈的精神。(板书:坚持不懈)
生:我欣赏百合花的自信。(板书:自信)
师:那是一种源自骨子里的自信。
生:我欣赏百合花的执着。(板书:执着)
生:我欣赏百合花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持之以恒)
师:我和你一样欣赏它的不离不弃。
生:我欣赏百合花那种隐忍的精神。(板书:隐忍)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是隐忍的呢?
生:对于杂草和蜂蝶的嘲笑它都不在乎,很宽容,只专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师:你们说得多好啊!每一句话都闪着光亮。有了执着的信念,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能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同学们,你们又是从哪些文字当中获得这样的感悟呢?请你们来读一读。(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指名反馈)
【品评】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了文本中的语句,而这时的话题指向的是学生自己的感受,对文本内容的体验和启迪。学生从多个角度抒发自己对于百合的认识,这是立足于文本内容基础之上的体验式表达。所以说,“你最欣赏百合的什么”这一体验式话题,打开了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又一个视角,这一视角帮助课堂教学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的内心情感表达提供一个平台。这时课堂对话的氛围是轻松的,师生互动的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可见,当我们的对话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敞开学生的心门,课堂教学就会闪现一个又一个亮点。体验式话题,无疑为课堂对话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是,只有当学生对文本内容真正读懂读透时,这一话题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三、整合式话题
【片段三】
师:这篇课文的原文并不叫这个名字,叫作《心田上的百合花》,选编入我们教材的时候,编者改成了《百合花开》。你更欣赏哪一个?
生:我比较欣赏《心田上的百合花》,因为这更能够表现出百合花坚持不懈、不放弃的精神。
师:我还是不太明白,百合花不是开在山谷、开在断崖、开在草原吗,你为什么觉得叫《心田上的百合花》更好呢?(生继续交流自己的理解)
……
师:看来,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位同学就认为用《百合花开》做题,直接表达出百合开花不容易,从而让我们想象那一幅盛景,完全可以。王老师自己呢,更欣赏《心田上的百合花》这个题目,但是我的理由和前面两位同学不同。我认为,作者用这个题目是想告诉我们,这百合花不仅仅是开在他自己的心里,还要开在——
生:每个人的心上。
生:所有人的心上。
师:王老师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就这样把这株百合种在了自己的心里。请你们跟着我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文字投影,师生齐读,内容略)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这篇课文后有着怎样的感受,接下来就请用你的文字作种子,在你的心田上也种下一株纯洁的百合。(学生写感受,教师巡视)
生: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总是遭到别人的嘲笑,但它心中纯洁的念头没有忘,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它终于开花了,用花来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那些曾经嘲笑它的人都被它内心强大的力量所震撼,最后满山遍野都长出了百合,它们都把第一株百合的坚强和信念铭记在心中……
【品评】顾名思义,整合式话题,既体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注重对文本情感的体验,还关注于学生的倾吐表达。这一话题,是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体现学生理解、提炼、整合及对自己内心情意进行诠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与思、思与说、说与写是整合进行的,所以,整合式话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意义。以上片段,对于课文题目更欣赏哪一个,这仍是偏重于理解式的话题,而在教师有感而发的小诗启发下,让学生也试着就自己读了课文后有怎样的感受进行表达,这样的两个微话题,巧妙地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整合,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收获。同样需指出的是,整合式话题,一定要立足于文本内容展开,不能旁逸到文本之外进行展开。
正因为重视对课堂中话题的设置,王文丽老师的这节课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这一课同样在启发着我们,一节好课,一定是从精心设置“话题”开始,这值得我们今后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研究和实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215021)
一、理解式话题
【片段一】
师:(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我发现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强调了“终于”这个词语,什么叫“终于”呢?
生:终于就是说百合没开花的时候受到别人的鄙夷,但最后它还是开花了。
师:你的意思是说“终于”是最后的意思,那么百合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最后呢?
生:经历了别人的嘲笑和讥讽。
生:经历了风霜雨雪。
生:经历了很多的不容易。
生: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欢喜的泪滴。
师:读得真好!想一想,人们通常是在什么时候流泪?
(生答:感动、激动、伤心)
师:可是课文中说,那是百合欢喜的泪滴,这时候百合心里想的是什么而充满了欢喜呢?
生:我觉得它想的是“我”现在终于开花了。
生:它原本就是一株花,现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的确值得欢喜。
生:别人再也不敢嘲笑“我”了。
师:哦,“我”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尊严,这也是值得欢喜的。
生:百合花终于完成了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师: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这就叫喜极而泣,来,让咱们一起读出百合的欢喜。
【品评】理解式话题,其作用就是为了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这类话题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主话题”,用一个话题统领对整篇课文的理解,一种是“微话题”,用各自独立又前后串联在一起的话题,构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以上片段,正是通过“百合经历了怎样的最后”“百合心里想的是什么而充满了欢喜”这两个微话题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通过话题,启发学生走进文本,读懂文本内容,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展开教学对话。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理解式话题,常常是“主话题”和“微话题”相互配合进行,并不是简单的内容问答,同样需要学生思考探究,收集并整理从文本中收获的信息,相互碰撞和融合,表现阅读的个性化特点。
二、体验式话题
【片段二】
师:同学们,人们就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百合的欣赏,我们读了这篇课文,知晓了百合花开的过程,又该用心来欣赏百合的什么呢?(板书:欣赏)请同学们自己默读全文,想一想:你最欣赏百合的什么?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
(学生默读,批注。反馈,汇报)
生:我欣赏百合不放弃开花的精神。(板书:不放弃)
生:我欣赏百合坚持不懈的精神。(板书:坚持不懈)
生:我欣赏百合花的自信。(板书:自信)
师:那是一种源自骨子里的自信。
生:我欣赏百合花的执着。(板书:执着)
生:我欣赏百合花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持之以恒)
师:我和你一样欣赏它的不离不弃。
生:我欣赏百合花那种隐忍的精神。(板书:隐忍)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是隐忍的呢?
生:对于杂草和蜂蝶的嘲笑它都不在乎,很宽容,只专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师:你们说得多好啊!每一句话都闪着光亮。有了执着的信念,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能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同学们,你们又是从哪些文字当中获得这样的感悟呢?请你们来读一读。(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指名反馈)
【品评】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了文本中的语句,而这时的话题指向的是学生自己的感受,对文本内容的体验和启迪。学生从多个角度抒发自己对于百合的认识,这是立足于文本内容基础之上的体验式表达。所以说,“你最欣赏百合的什么”这一体验式话题,打开了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又一个视角,这一视角帮助课堂教学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的内心情感表达提供一个平台。这时课堂对话的氛围是轻松的,师生互动的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可见,当我们的对话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敞开学生的心门,课堂教学就会闪现一个又一个亮点。体验式话题,无疑为课堂对话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是,只有当学生对文本内容真正读懂读透时,这一话题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三、整合式话题
【片段三】
师:这篇课文的原文并不叫这个名字,叫作《心田上的百合花》,选编入我们教材的时候,编者改成了《百合花开》。你更欣赏哪一个?
生:我比较欣赏《心田上的百合花》,因为这更能够表现出百合花坚持不懈、不放弃的精神。
师:我还是不太明白,百合花不是开在山谷、开在断崖、开在草原吗,你为什么觉得叫《心田上的百合花》更好呢?(生继续交流自己的理解)
……
师:看来,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位同学就认为用《百合花开》做题,直接表达出百合开花不容易,从而让我们想象那一幅盛景,完全可以。王老师自己呢,更欣赏《心田上的百合花》这个题目,但是我的理由和前面两位同学不同。我认为,作者用这个题目是想告诉我们,这百合花不仅仅是开在他自己的心里,还要开在——
生:每个人的心上。
生:所有人的心上。
师:王老师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就这样把这株百合种在了自己的心里。请你们跟着我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文字投影,师生齐读,内容略)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这篇课文后有着怎样的感受,接下来就请用你的文字作种子,在你的心田上也种下一株纯洁的百合。(学生写感受,教师巡视)
生: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总是遭到别人的嘲笑,但它心中纯洁的念头没有忘,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它终于开花了,用花来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那些曾经嘲笑它的人都被它内心强大的力量所震撼,最后满山遍野都长出了百合,它们都把第一株百合的坚强和信念铭记在心中……
【品评】顾名思义,整合式话题,既体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注重对文本情感的体验,还关注于学生的倾吐表达。这一话题,是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体现学生理解、提炼、整合及对自己内心情意进行诠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与思、思与说、说与写是整合进行的,所以,整合式话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意义。以上片段,对于课文题目更欣赏哪一个,这仍是偏重于理解式的话题,而在教师有感而发的小诗启发下,让学生也试着就自己读了课文后有怎样的感受进行表达,这样的两个微话题,巧妙地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整合,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收获。同样需指出的是,整合式话题,一定要立足于文本内容展开,不能旁逸到文本之外进行展开。
正因为重视对课堂中话题的设置,王文丽老师的这节课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这一课同样在启发着我们,一节好课,一定是从精心设置“话题”开始,这值得我们今后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研究和实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