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师合唱课教学的看法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唱是声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容纳了人声全部的歌唱音域,运用了所有的声乐技巧,充分展现了人声的和美音色和恢宏气势。合唱作为一种相互配合的集体歌唱形式,可以培养人的音乐听觉、修养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合唱课作为音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得到了普遍的开展和推广。
  关键词:高师;合唱;教学
  引言
  合唱教学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一门必修课程,它集理论、实践、创作、审美为一体,涵盖及辐射各个学科,是最具综合性特点的课程。近些年,高校合唱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凸显弥多。
  一、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目标不明确
  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总是或多或少效仿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模式,课程目标不明确,没有体现师范性的特点。受其影响,高师学生存在“重技轻理”的倾向,表现为重技能技巧训练,轻文化理论学习;重技能小课,轻技能大课;重声乐、钢琴等单科技巧的“高、精、深”,轻专业知识技能的均衡发展。不仅学生认为声乐、钢琴是主课,应重视和抓紧,没有认识到合唱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而且教师也普遍缺乏科学的合唱教学理念和方法,主观上不够重视,造成“教不用心”、“学不尽心”的恶性循环。这样的思想意识,造成在师生心目中合唱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明确,片面地认为合唱教学仅仅是声乐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没有真正认识到该课程的实际内涵。
  1.2教学内容无系统
  教学内容无系统、无统一规范和标准是多年来困扰高师合唱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院校将合唱课变成排练课,不注重合唱学知识的讲授和梳理,导致学生在合唱课上仅仅学会唱几首合唱作品,甚至只会哼唱合唱作品中的某一声部旋律,而对合唱相关的其他知识与合唱排练的常识知之甚少;有的院校在合唱教学中过于强调合唱理论的讲授,缺乏与合唱作品的结合度,无异于“纸上谈兵”,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还有的学校由于将合唱和合唱指挥分成两门课程并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造成教学内容衔接上的脱节。此外,一些教师在合唱选曲时随意性大,往往局限于自身认知领域,导致选曲不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使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远不能满足音乐师资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教学效果令人堪忧。
  1.3教材问题较突出
  目前,全国较为通用教材涉及合唱理论知识篇幅甚少,如同合唱曲目汇编,不能体现合唱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又缺乏新的合唱信息和曲目的及时补充,愈来愈不能满足合唱教学发展的需要。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部分院校陆续组织教师编著合唱教材,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材单一、内容欠全面的矛盾,对拓展和充实该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意义,但我们对这些教材进行认真分析便会发现仍存在众多的不尽人意之处,表现在质量不过关,乐谱错误率较高、缺少正谱伴奏;所选曲目局限性大,以中国作品居多,缺乏体现合唱艺术在西方发展各重要时期的代表作品;没有体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缺少适合中小学教学的典型范例。
  1.4师资状况不均衡。
  各高师合唱师资状况参差不齐,其中不乏,在专业音乐学院接受过系统规范的合唱与指挥训练,或在职接受过专业进修培训的教师,但有的院校却没有专职的合唱指挥师资,多由本校声乐、器乐或教学任务相对较轻的其他课程教师兼任或者聘请外聘教师,往往专业素质结构欠合理,不能很好地完成合唱教学任务,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如:很多院校会安排声乐课教师兼任合唱教学,因其具有较高的声乐技巧,对声音的训练和声乐方面的要求固然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未经过专门的合唱指挥法学习,无法用系统的合唱教学方法教授,对组织合唱教学与训练更显得力不从心。而外聘教师则由于在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其敬业程度通常令人堪忧。可见,各地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状况不平衡,严重影响着合唱课程的健康发展。
  二、相应的对策
  2.1准确定位,明确目标。
  “高师合唱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具有初级合唱教学能力为目标”。合唱课是培养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适应集体課教学的有效途径,积极参与合唱与指挥训练,不但能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培养组织能力,而且是将来胜任课堂集体式歌唱教学的最有力的保障。高师合唱课的训练不仅仅是声乐教学的一种补充,因为仅从声乐课上获得声乐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教师除需掌握个别的歌唱技能技巧外,还必须懂得集体歌唱训练的基本方法,方能胜任中小学唱歌课或合唱课的教学工作。同时,合唱训练也是对视唱练耳课程的进一步深化,因为在高师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较少有机会作四声部练习,而合唱课却可以进行大量四声部的视唱练习,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际的和声听觉,有利于提高全面的综合音乐感觉。合唱作为一项专业技能,同样具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合唱的各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形成均需经过一个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因此,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对合唱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与知识,主动参与到合唱实践中,培养学生胜任集体唱歌教学、组织校内外群众歌咏的能力。
  2.2统一设置,整合内容
  针对目前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的合唱与合唱指挥课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分别进行教学,而出现合唱课只排合唱、指挥课只练指挥,造成两门学科互相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不论从二者的学科特点还是实际教学需要来看,都不应将其分割。合唱是指挥的基础,而指挥则是合唱排练的最高形式,能使学生实现参与合唱者到合唱排练者的角色转变,有利于合唱与指挥综合能力的培养,可见,二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不可孤立进行。《合唱与指挥》课程,包含合唱与合唱指挥两部分,教学内容体现理论教学讲授与实践操作技能并重。一方面,以系统的合唱学、指挥学知识体系为线进行理论讲授,另一方面,以各时期合唱作品的排练和技巧训练为点进行技能训练。不可只讲合唱理论或指挥理论,而要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整合在音乐作品中进行,突出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实践性、基础性、师范性、综合性等多重性质。在课程设置和学分设定上笔者认为至少开设2年,计8学分,有条件的可适当延长开课年限,增加学分。   2.3科学选曲,优化教材
  任何形式音乐艺术的研究和推广均离不开音乐作品。合唱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和训练的中心内容是合唱作品排练,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基础技术训练、相关知识的学习、合唱技巧的掌握等均围绕这一中心内容展开。因古今中外合唱作品浩如烟海,而高师合唱教学时间有限,故合唱教学曲目的选择和编排是一个重要问题。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在这一问题上强调:“……应具备永恒的音乐质量;应与学校合唱教学方案的目标直接联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包括各种音乐风格、文化和历史阶段的平衡的合唱方案;……能保持师生的兴趣……”笔者通过多年的合唱教学实践,认为合唱选曲要遵循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循序性和发展性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实用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原则;要有精品意识、多元意识和时代意识;应将高师合唱教学的曲目分为必唱、参考和自学三个层次。这样便能有效兼顾该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和可选择性,增强教师的能动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教材建设方面,尽管现在提倡各地办学要有自己的特色,教材选择要体现地方的本土资源,但从学科发展、课程建设的长远角度考虑,全国各高校理应有一本统一的、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合唱教材,地方的、特色的教材可作为补充和延续,这样才能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保证合唱教学改革科学、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合唱作为一门群众性的综合艺术形式,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音乐普及程度和發展水平,同时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合唱从学习音乐的意义来看,在于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合唱经验;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合唱的价值在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和“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著名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认为:“在合唱中,人们学会倾听、配合。对于艺术和谐、完美的追求和自觉形成的统一意志,取代了行政的约束。它所形成的纪律性来自艺术的内在表现和对于美感体验的自觉要求,而不是外在的压力。”可见,高师合唱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和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相接轨。
  参考文献
  [1]刘才喜.高师《合唱指挥》教学中声乐课的改革与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2(19):66+40.
  [2]张燕燕.谈合唱课教学中的教法问题[J].文教资料,2005(23):167-169.
  [3]祝仰东.高师合唱课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中国音乐教育,2003(11):37-38.
  [4]徐晓慧.高师合唱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11):22-23.
  [5]韩德森.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综合改革构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0(11):9-11.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其他文献
一、实施背景  当前多数初中学校对学生评价方式普遍存在重分数轻能力培养;注重结果轻视过程;重视质的表象轻视量的积累等问题。如何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使之更好地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亟待初中学校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一项课题。  二、评价体系中三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智能预警平台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多是从不良行为开始,有一个由劣迹、违纪到违法、犯罪的演变过程。要有效预防未成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简单、直观并且形象的图像或者是图形把要学内容展现出来,从而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解读,思维导图的使用不仅能够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还能够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思维导图  初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的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期刊
摘 要:语言课程的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化的学习,外语课程的学习更是如此。实际外语教学过程中,老师想要不断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就需要加强对外国文化教育及其对外语教学影响的分析,唯有如此,才可以确保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将来所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本文笔者先分析了外国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然后从外国文化教育意义及目的视角着手,对外国文化教育对外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
期刊
一、意象造型的书写性  意象造型是指中国画中主要表达的造型状态。就是画家在描绘一个客观存在的景象或者事物之前,先通过自己主观想法的思考在大脑中重新组织创造造型,然后作画。用自己对艺术的了解和感悟能力来创造作品。主要追求的是意境、思想,而不是形状多么的精准,强调东方绘画意向这种美学特征。作画是笔笔有所思,一边作画一边想象,遵循“意境在含义中得到真源,”这一创作思想心得。又指出心在绘画形成中呈现出“意
期刊
摘 要:在声乐演唱中,要想获得成功,离不开正确的呼吸,呼吸是演唱中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因素。正确的呼吸能够帮助演唱者在演唱时更加自如、情感抒发更加强烈,因此,本文对声乐演唱中呼吸的方法、运用技巧进行了探讨,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技能,使艺术效果达到最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声乐演唱;呼吸;方法;运用技巧  声乐演唱需要呼吸为动力和基础,演唱者能够实现发声准确、情感饱满、声音优美等都与
期刊
摘 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教学内容,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情感和学习兴趣,让多媒体教学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从而不断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抽象;激发;实验;多媒体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路,增强语文教学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在轻松
期刊
摘 要: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有效促进了我国声乐的发展,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首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把我们的民族声乐与科学的西方美声艺术相互结合互融,不仅不会淡化我们本土的民族风格,相反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民族唱法的演唱艺术。对于我国今天的声乐现状和声乐艺术表现形式既有现实意义,还有借鉴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中西结合;声乐;优势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代表西洋声乐的美声唱法和代表中国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有序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工作,并且也在不断地深化当中。“课堂创生”是源于国外的一种关于课程改革的取向,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工作带来很大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学前教育的课程改革,其中就具有丰富的创生成分,但是到目前为止,“课堂创生”在我国学前教育中被运用的时间还较短。“课程创生”对学前教育极具现实意义,所以在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中,怎样将“课程创生”与学前教育有效结合起来非常的关
期刊
摘 要:职业化建设、专家化发展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向已十分明确。当前,高校辅导员发展处于特有的生态环境中,应从系统内外两个方面解析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借鉴阿里原则、生态位法则和限制因子定律探索辅导员队伍发展规律,主动适应高校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准入机制、流动机制和保障机制,从而维护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专家化发展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辅导员;辅导员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生态位法则  
期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学识以外,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教师渊博的学识也会失去光彩。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我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这一点。  记得那是2011年秋季开学时,我任学校第一届职高班的班主任及美术老师。上第一堂美术课的时候,我却看到不少学生是行动缓慢地"挪"进教室,表现出兴趣缺缺的样子。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大部学生来自农村,受教育的水平有限,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