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探讨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管理模式传统,制度过于形式化,管理太过封闭等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异校访学等方法进行改革,以达到培养现代化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
  一、引言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为高职高专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实用型人才。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核心环节,只有认真做好教学管理,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各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并且专业技术过硬,才能达到现代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目标,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稳定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认真做好改革的充分准备,培养全体师生的创新意识,为师生能力的提高提供机会,为学校更好地发展做出贡献。学校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参与,这也能体现学校内部的人心一致与文化底蕴。
  二、高职高专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模式传统化
  现有的高职高专院校有一部分是由原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教师还是原来的教师,课程安排还是原来的课程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带来了影响,使得教学管理模式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由于这种惯性思维的影响,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沿袭了家长式的管理制度,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困扰。
  (二)模式单一化
  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的教学安排与教学计划几乎是有次序进行,二者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是传统管理的继承性表现。学校班级人数固化,学生进校后不能够按照自我意识转换专业,这种班级人数的固化特征,一致的班级教学内容和较少的教学手段,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够按照自我兴趣进行学习,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也会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有的学校开设什么类型的课程甚至由专业教师所决定,似乎一些原有的专科课程安排再加上一两门专业实用技术或增加一些实践课就成了高职高专教育。
  (三)制度形式化和管理封闭化
  高职高专院校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会给学生较多的限制性并且会抑制学生个性发展。其实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危害不仅在于此,由于它的封闭管理,会给学校甚至学生的信息造成封闭。在这种情况下,会失去一些学校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再加上教育资源共享较少,自我问题封闭,专业交流经验不足,也反映了教育管理模式问题。有的现有制度也只是形式而已。
  三、高职高专教学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
  (一)重视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当今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对学校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个人就业的影响。因此,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是高职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方面。学生的积极性包括学习积极性、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相互协作的积极性、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性等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直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领导力、组织力和行动力,能够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一个人拥有足够的积极性,便能自内而外焕发自信的魅力。
  (二)重视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培养
  学生身处于一个班级中,一个班级的学风会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这意味着个人必须学会人际交往。注重班级精神风貌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便于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在每个学期应该尽量组织班级活动,这样既能帮助同学之间增进感情,也能促使内向学生融入集体,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学习兴趣,最终实现能力的提高,这才是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积极进取的集体。学校所有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学校的基础力量在于班级,而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都与学生的个人成长密切相关。班级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对此,需要明确教学工作目标,取长补短,这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管理需从学生年龄、思想状况与自我管理能力等多个角度出发编制具有针对性的学生培训方案,實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和责任感培养目标。对此,一方面学生需掌握自我评价与自我教育的本领。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注重学生行为的管理和规范化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需定期开展自我管理活动,通过自我教育与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形成准确的自我定位,发现自身在班级建设与管理活动中的能力和位置,积极调节情绪,自觉管控行为。另一方面,班级管理需实施民主合作全员式模式,方可达到培养学生全体责任感的目的。该模式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人格,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学校与教师都注重观察与发现学生的特长,将管理工作交给学生完成,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到自身行为对于班集体的影响,也能够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感和重要性,使得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这便是同学们一个共同的家,这种情感的升温不仅能够让每个人自觉遵守班规条例,而且能够让每个人都有班级责任感。在任何班集体活动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应对。情感凝聚的集体可以更好地为团体创新活动注入活力,在这个创新的集体中,同学们都能够大显身手,学习互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是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参与学习。在班级管理中,为学生成才提供一切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能在学术气氛浓郁、宽松活跃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注重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
  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影响学生对科目的学习兴趣,因此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师资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申报课题和撰写论文上,对待自身的本职教学工作有懈怠心理,无心研究学科的教学工作。注重高职高专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让教师更加丰富自己的学识,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说奠定了教师层面的基石。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因此,教师是榜样的存在。教师的工作是属于脑力劳动,积极鼓励他们开展脑力工作,使他们从自己的创新工作与拓展学科知识中获得成就感并且找到兴趣,能够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四、高职高专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探讨
  (一)异校访学模式的实行
  异校访学模式的实行有利于学校各个方面的进步,能够给予学校以及教师对自身工作的反思与提升空间。虽然这种异校访问的时间有限,但是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交流提供平台。比如双方可以派遣学生分别到对方院校进行学习与生活,实现优秀资源的共享。院校交流可以互相借鉴好的地方,互相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可以帮助院校提升办学水平。这种思想的相互碰撞可能会有新的教学火花,能为各自院校更好地发展打下基础,有助于共同发展。
  (二)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改革指明正确的方向。原则一:以就业为目标的学习。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技术人才。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因而各个专业课程的设立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结业后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才能保证就业水平。比如,在暑假或者寒假期间,安排学生进入专业对口的单位实践,这是对学生专业技术充分的考验,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能够让他们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原则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升学生能力。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注重专业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高职高专院校更加注重输出人才的应用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可以运用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的模式开展教学,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实训课堂,使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直接而有效,对所学专业知识的领悟和融会贯通也将更为生动形象,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学习成长。这种工学模式可以提前让学生知道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技术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业热情,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是當今时代的大势所趋,只有不断学习与发展,才能跟上现代社会的脚步。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有助于高职高专院校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不仅是学校的发展方向,也是国家号召的趋势。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所以国家鼓励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开展创新事业,为国家未来事业的发展注入动力,使得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进而不断发展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赖汉深.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改革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S2):184.
  [2]陈锁庆.高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思考[J].教学研究,2013(05):20-24.
  [3]刘萍.论高职高专文学概论课程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5(01):101-103.
其他文献
养鸡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鸡病,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鸡病的发展速度较快,若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鸡业的技术人员要具
【摘要】创设情境教学法作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十分符合新时代下社会对教育教学的需求。同时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实践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要求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才是学习
期刊
【摘要】当常规教学模式遇到瓶颈时,需要积极求变,用更加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改变陈旧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完成课程目标,为更高层次学校输送优秀人才。走班制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走班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利弊。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扬长避短,需要不断地实践探索与改进。  【关键词】走班制;初三英语;实践探索  一、前言  当常规教学模式遇到瓶颈,甚至走入死胡同,改革成为空话
作为一名幼儿师范学校的数学老师,“幼师生为什么要学数学?学什么样的数学?”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非常浅显,幼师生所具有的那些初中数学知识已经足
【摘要】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互动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文章对语文课堂互动性生成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旨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互动生成;有效途径  一、将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新型的师生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渎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的掌握知识的、”美国教育家德金认为:“儿童的智力越低,早期阅读的好处就越大。”阅读能力的核心足理解
【摘要】文章以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重点阐述对象,从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提高阅读效率、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以及“激起学生阅读兴趣,进行科学分组”“制定教学目标,展开积极探究”“仔细研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旨在提高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意识  一、引言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
前苏联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送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发生的“社会共享”的认知。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理论也在进一步的完善和进步,并且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也在不断改进。文章主要就新基础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新策略  新基础教育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小学数学教学在开发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