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学院教学科研优势,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研究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a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尊重本科生创新教育规律,开展多层次的创新教育实践,初步构建了符合学院实际的具有鲜明的生命科学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03-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和人才竞争趋势[1],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所赋予的崇高使命[2],面对现代大学所必须跨越的历史差距,面对钱学森老人临终前所发出的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强烈呼吁,如何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3],如何创建一流大学[4],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得到人民群众对大学教育的满意,是所有高校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学院在开展大学生创新研究方面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在充分利用学院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搭建本科生创新培养的有效的时空上,学院也进行了有意的尝试。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上力求遵循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及循序渐进规律。在培养的敏感时期及时引导,在培养的关键时期强化训练提高,力求突出的培养效果。充分挖掘学院潜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实践探索中初步构建了符合我院实际的具有鲜明的生命科学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
  1 加强本科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打造浓厚的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氛围
  生命科学学院从大一新生入校开始就积极培育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兴趣。在入学教育、重点实验室参观等环节用学院浓厚的科研氛围去感染学生,通过专家讲座激发学生的创新渴望,通过学生科技社团丰富多彩的小科研项目和活动吸引学生尝试创新研究,通过配备业务精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进行贴身传教,通过鼓励提前进入科研实验室接受正规的科学研究的熏陶,通过生命科学学院教师踏实认真的科研精神鼓舞学生,营造出多数学生“我要创新”的浓厚的基础氛围,营造出我在生命科学学院学习就要“创造生命科学特色”的光荣的使命感,从而建立本科生参与创新研究的扎实的群众基础和渴望创新研究的坚定的思想基础。
  2 创新实践循序渐进,分阶段稳步推进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育
  本科生有了创新的愿望不等于学生掌握了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生命科学学院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遵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理念,积极利用全院的教育资源做足做好各个时期的创新教育的扎实工作。
  在入校初及第一学期大学生教育敏感的时期,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基础课实验,鼓励学生到教学实验室参与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更鼓励学生到科研实验室参与力所能及的辅助性工作,同时配合“第二课堂”和科技协会活动尝试设计一些小实验、小探索进行研究,使学生熟悉实验室的基本环境,使学生初享科研的乐趣,培育科学研究的信心,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活动,在一年级末学生和学院教师建立了初步的沟通和联系,学生具备了做基础实验的技能,也部分了解了教师的科研情况,这时学生可通过社会调研或上网查资料等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探索实验,拟准备申请学校和学院资助的SRT项目。
  在第1学年末,学院积极动员学生申请学校SRT项目。学院要求教师积极辅导学生申请SRT项目,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互信、了解和积极交流组成SRT项目小组,教师担任项目的指导教师,有2-4名学生组成SRT项目组成员。学院大力支持学生SRT研究,未被学校资助的项目,由学院统一资助,使有心创新、敢于创新的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第2学年,通过立项的SRT项目按照学校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心、教师的科研实验室积极开展研究。
  第2学年末,在已开展的SRT 项目中,根据中期考核情况、研究进展和科研苗头遴选一部份项目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第3学年,伴随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的修读,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快速提升,再结合《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一类的科研动态讲座课程和专家讲座,进一步开阔本科生的科研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在此过程中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面展开,学生的科研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为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完成奠定了实验技能和专业素养支持。
  当然,这一过程也可延续到第4学年,也可进一步与毕业实习相衔接,这需要我院进一步研究探索。
  这一循序渐进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心同步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得到空前的提高,使本科生的创新研究可持续进行。
  3 科学选题,构建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实施的坚实基础
  仅有创新的梦想和舞台还不能实现创新,还需要强劲的科学的导火索引燃创新之火。巧立创新性计划之题是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实施的科研灵感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探索实验,目的是通过科研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科研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因此,项目立题既不可太难也不宜泛泛的验证实验。应以学科在经济建设中的某些热点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研究方向或立题依据,这样既能突出应用又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目前,生命科学学院在第二课堂项目、学生社团项目、科技协会项目、实验中心创新项目、实验中心科学探索项目、院级SRT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立项了一大批有层次的递进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已有4项获得经费支持,2008年立项项目是叶宝兴副教授指导的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代新仁主持的“金雀花碱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的研究”和白吉刚副教授指导的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贾雪菲主持的“利用菠菜磷脂酰基转移酶基因创造抗寒矮牵牛花卉品种”,2009年的立项项目为王衍安副教授指导的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邓俊霞主持的“苹果根系锌离子吸收动力学参数测定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和李滨副教授指导的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张海满主持的“泰山野生蕈菌生物多样性及有价值菌类驯化研究”。这4个项目是在前期的60多项SRT项目中选拔出来继续深入研究的项目。目前这些项目科研进展形势良好。
  4 注重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的大学生创新性计划管理体系
  创新性实验的开展从宣传、立项、开始、中期检查直至结题验收 ,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作 ,尤其是从立项、中期检查直至结题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问题 ,否则项目就可能中途夭折。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监控体系 ,是保证创新性实验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学院在总结多年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的监控体系 ,保证了创新性实验的良好开展。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研究领导小组,保证了项目的协调和稳妥实施。
  5 充分发挥社团、团委、实验中心的积极作用,构建立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
  生命科学学院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选题、立项、实施、管理等环节重点围绕大学生的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创新性”开展工作,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会科技社团、团委 、农业生物学国家实验教学中心、生物技术与工程教学中心的积极作用开展创新研究工作,使创新研究落于实处。充分利用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结合SRT项目、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发挥学术社团的积极性,初步构建了符合我院实际的具有鲜明的生命科学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
  6 发挥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引领作用,强化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院是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参加单位,我院教师也是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的主力军,因此有独特的坚实的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平台,我院教师指导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有机会利用这一强大的科研平台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计划研究。因此,在这一平台中开展的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计划将在硬件条件如仪器设备,软件条件如科研思路、勇攀高峰的浓厚科研氛围、活跃的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良机,在一批踏实工作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的周围进行科学研究,必然会带来本科生创新的灵感、热情和干劲。如白吉刚副教授指导的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贾雪菲主持的“利用菠菜磷脂酰基转移酶基因创造抗寒矮牵牛花卉品种”项目组就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转基因专项”科研课题搭建的科研平台进行本科生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计划研究,项目研究起点高、研究氛围好、创新意识强、研究方法得当,无疑在这一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受益最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必将得以大幅度提升。
  生命科学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本科生的大学生创新性计划研究的开展,将继续坚持“教学是立院之本,科研是强院之路”的发展思路,强调科学竞胜于奉献精神,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整合学科实力,强化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改革,为本科生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计划研究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吴元喜,谢青,周蓬蓬等.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27-229
  [2] 王国强,吴敏,陆庆等.研究型大学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 26(8):65-68
  [3] 惠泱河,林光彬.创新教育——21 世纪大学教育的主流理念[J].高等理科教育. 2001, 4:1-4
  [4] 喻立森.“一流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J].教育研究.2009,7:22-25
  
  The full display institut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uperiority, carries out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study positively
  Peng Qingcai Guo Xingqi Zheng Chengchao Zhang Xiansheng
  【Abstract】Respects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 to innovate the laws of education, carries out the multi-level innovations to educate practices, constructed initially has conformed to the institute actual to have the bright life sciences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 Innovative experiment; Research
其他文献
【摘要】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源泉。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生活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
期刊
【摘要】 所谓学习指导卡是指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使用的指导卡片,也可叫它“预习指南”。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预习程序和作业及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它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程序去预习下一节课要学的内容,它真实地记录着学生的每一个学习经历。  我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后探索出学习指导卡使用的一般规律,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实践,从而凸显学习指导卡应有的价值,为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打下扎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4-01  课题:《物质的量浓度》  教师:浪春英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探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一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专业顶岗实习成功的实践案例,阐述了成功实施顶岗实习的关键因素,为推动教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开拓了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顶岗实习;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10-02    1 引言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生源素质薄弱校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旨在探讨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使高一新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获得高中三年英语学习的信心。  【关键词】素质薄弱校;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25-02    1 引语  随着高中新课程地全面实施,领悟并渗透《课程标准》日
期刊
【摘要】 当前我国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愈演愈烈等现状受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约。正确认识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促进青少年早日成材等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本文试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  【关键词】 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教育;预防网络  【中图分类号】G812.45 【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29-01    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德育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现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做法和体会。  1 班规班纪的制定来愿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8-01    新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教师有必要从知识的权威拥有者变成知识的组织者,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要关注学生真实需要,多与学生开展对话。不要老是给学生呈现现成的结论和答案,要教给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找寻分析能力,让他们在自主合作
期刊
【摘要】 英语课堂教学中热身活动环节举足轻重。笔者通过教学尝试与调查研究,提出了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实施热身活动教学的具体建议,对提高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热身活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85-02    1 引言  英语热身活动环节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学生情况和教学现状后,试图从教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不断的探索,逐渐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11-02    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