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学生情况和教学现状后,试图从教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不断的探索,逐渐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11-02
随着世博会在上海的顺利举办,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进出口贸易和旅游业得到了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因此对英语人才,特别是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相当重视,因为他们急需一批既精通语言知识,又具有国际商务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实用型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现状又不尽如人意。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当前的学生学习情况、翻译教学状况及课程改革使命作一浅析。
1 学生学习情况
经过多年的教学,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中文基础也很薄弱。在学习方面缺乏科学钻研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对商务英语翻译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基本商务知识匮乏。
1.1 英语基础不够扎实
(1)英语朗读、口语能力较差。在商务英语翻译课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往往不能流利地朗读一个英语单词、词组或句子。经常是连一些常用词都不会读或读错,主要由于平时不肯读英语,习惯了哑巴英语,对提高英语口语没有紧迫感,导致恶性循环。平时不愿用英语交流,在课上提问或回答时也就不能流利地用英语表达。
(2)英语词汇、专业术语贫乏。由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词汇量也相对比较少。而翻译需要大量的词汇,他们在翻译时不得不过于依赖词典(文曲星和手机),缺乏对整体文章的理解,大大影响翻译质量。学生们都不得不去查找字典,大大影响了翻译的速度和质量。若遇到长句,大部分学生更加无从下手。
1.2 中文基础知识薄弱:如把英语翻译成中文,就需要扎实的语文功底,但现在的高职生中文基础很薄弱,不知道怎样用规范地道的中文来表达英语句子。更有甚者,他们对中国自己的文化了解不多,如一些历史典故、重要人物也知之胜少,因此,翻译中不能有效地运用中文谚语、习语和成语。在检查翻译作业时,往往会发现很多文理不通、表达不规范的句子。
1.3 科学钻研精神欠缺:不少在校学生怕吃苦,把翻译想象得比登天还难。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知识面狭窄,英语词汇有限,不得不过分地依赖字典,机械地抄写字典的解释,很少主动地反思、研究自己的译文是否准确通顺。因此,总会出现词不达意、生搬硬套的现象,但可悲的是,学生却不愿意理会。
1.4 基本商务知识匮乏:《商务英语翻译》和一般的翻译课程不同,具有独特的双重性。它是翻译课程,但区别于普通的文学类文本翻译,它专注于商务情景,商务交流的层面,如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商务报告等商务语境。如果学生缺乏相关的商务知识,他们在翻译时就无法把握正确的含义,也会经常曲解原文的意思,不能很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2 翻译教学状况
当前大多数高职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与社会和企业脱节,在学校学的知识,甚至技能,到企业后发现没有用处,而企业需要的东西我们又不知道,或不会教。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2.1 教材严重滞后。由于编书的也是普通教师,没有到企业实践过,没有职场意识,只是从一本书抄写到另一本书,没有任何新意,甚至完全与职场和企业脱节。更有些编者为了省钱省时,直接从网络下载资料编进教材,出现许多低级错误。
2.2 教学方法老套。翻译课上教学方法老套、陈旧的例子比比皆是。先传授翻译理论,再翻译几句例句,最后学生自己翻译,老师给予批改。翻译过程中缺乏语言与语言、文化与文化的交流沟通。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句英文配一句中文翻译,缺乏多样性。
2.3 教师知识陈旧。由于老师本人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没有企业经历,也没有企业经验,没有第一手资料,都是二手货,不是过时的就是与企业没联系的,这对学生来说正是牺牲品。
3 课程改革使命
为了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之中,因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商务英语翻译》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商务日益频繁的现在,其作用日显突出。本文将重点围绕学生的学情和课程的现状,从教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设计和课程改革。
3.1 转变翻译教学理念:以就业市场调研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实训为手段”,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教、学、做密切结合。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网络辅助技术进行教学,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2 改革翻译课程建设:《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与之相关的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英美文化》、《商务英语函电》、《国际商务单证》和《商务现场口译》。《商务英语翻译》与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互为提高。
《国际贸易实务》为翻译打下商务基础,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商务知识和常用商务术语,使译文更加准确、地道。
《英美文化》为翻译打下文化基础,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和中西语言的差异,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译文更加通顺、规范。
《商务英语函电》为翻译课程中的核心单元商务信函翻译、商务合同翻译、商务报告翻译和公关文稿翻译等提供背景知识,学生在翻译这些商务语篇时,使译文更加流利、通顺。
《国际商务单证》为翻译课中的单证翻译奠定基础,对准确翻译单证起到积极作用。
《商务现场口译》为翻译的后续课程,《商务英语翻译》应为口译在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
3.3 革新翻译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上,“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1]教学活动重心要从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行动,导致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 通过讲练、评练、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变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为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领悟翻译,教师只起指导和讲评作用,进一步完善学生翻译能力的自我建构。此外,还在课堂教学上采取模拟翻译实战情景的形式,变传统的翻译练习为翻译“实习”,培养学生的翻译职业意识。
3.4 改革翻译评价体系:在课堂翻译评价上,变传统的教师“独白”点评为“互动评价”,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师生间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来提高翻译评价的质量,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教学考评上,实施形成性考核,取消期末考试。形成性考核包括五次综合实训(80%)、课堂表现(10%)、出勤率(10%),注重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考核。
3.5 重视翻译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学目标要从教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向传授翻译能力转变,让学生学习翻译,参加各种翻译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提供翻译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与翻译公司合作,把翻译公司的资料作为实训材料,接受专业翻译公司和外贸企业的检验,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确实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能力。
4 结束语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乐于学习,急于学习,主动学习,并学有所成,成为社会和企业所急需的具有较强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2] 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J].
[3]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8-0011-02
随着世博会在上海的顺利举办,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进出口贸易和旅游业得到了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因此对英语人才,特别是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相当重视,因为他们急需一批既精通语言知识,又具有国际商务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实用型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现状又不尽如人意。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当前的学生学习情况、翻译教学状况及课程改革使命作一浅析。
1 学生学习情况
经过多年的教学,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中文基础也很薄弱。在学习方面缺乏科学钻研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对商务英语翻译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基本商务知识匮乏。
1.1 英语基础不够扎实
(1)英语朗读、口语能力较差。在商务英语翻译课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往往不能流利地朗读一个英语单词、词组或句子。经常是连一些常用词都不会读或读错,主要由于平时不肯读英语,习惯了哑巴英语,对提高英语口语没有紧迫感,导致恶性循环。平时不愿用英语交流,在课上提问或回答时也就不能流利地用英语表达。
(2)英语词汇、专业术语贫乏。由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词汇量也相对比较少。而翻译需要大量的词汇,他们在翻译时不得不过于依赖词典(文曲星和手机),缺乏对整体文章的理解,大大影响翻译质量。学生们都不得不去查找字典,大大影响了翻译的速度和质量。若遇到长句,大部分学生更加无从下手。
1.2 中文基础知识薄弱:如把英语翻译成中文,就需要扎实的语文功底,但现在的高职生中文基础很薄弱,不知道怎样用规范地道的中文来表达英语句子。更有甚者,他们对中国自己的文化了解不多,如一些历史典故、重要人物也知之胜少,因此,翻译中不能有效地运用中文谚语、习语和成语。在检查翻译作业时,往往会发现很多文理不通、表达不规范的句子。
1.3 科学钻研精神欠缺:不少在校学生怕吃苦,把翻译想象得比登天还难。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知识面狭窄,英语词汇有限,不得不过分地依赖字典,机械地抄写字典的解释,很少主动地反思、研究自己的译文是否准确通顺。因此,总会出现词不达意、生搬硬套的现象,但可悲的是,学生却不愿意理会。
1.4 基本商务知识匮乏:《商务英语翻译》和一般的翻译课程不同,具有独特的双重性。它是翻译课程,但区别于普通的文学类文本翻译,它专注于商务情景,商务交流的层面,如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商务报告等商务语境。如果学生缺乏相关的商务知识,他们在翻译时就无法把握正确的含义,也会经常曲解原文的意思,不能很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2 翻译教学状况
当前大多数高职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与社会和企业脱节,在学校学的知识,甚至技能,到企业后发现没有用处,而企业需要的东西我们又不知道,或不会教。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2.1 教材严重滞后。由于编书的也是普通教师,没有到企业实践过,没有职场意识,只是从一本书抄写到另一本书,没有任何新意,甚至完全与职场和企业脱节。更有些编者为了省钱省时,直接从网络下载资料编进教材,出现许多低级错误。
2.2 教学方法老套。翻译课上教学方法老套、陈旧的例子比比皆是。先传授翻译理论,再翻译几句例句,最后学生自己翻译,老师给予批改。翻译过程中缺乏语言与语言、文化与文化的交流沟通。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句英文配一句中文翻译,缺乏多样性。
2.3 教师知识陈旧。由于老师本人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没有企业经历,也没有企业经验,没有第一手资料,都是二手货,不是过时的就是与企业没联系的,这对学生来说正是牺牲品。
3 课程改革使命
为了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之中,因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商务英语翻译》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商务日益频繁的现在,其作用日显突出。本文将重点围绕学生的学情和课程的现状,从教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设计和课程改革。
3.1 转变翻译教学理念:以就业市场调研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实训为手段”,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教、学、做密切结合。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网络辅助技术进行教学,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2 改革翻译课程建设:《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与之相关的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英美文化》、《商务英语函电》、《国际商务单证》和《商务现场口译》。《商务英语翻译》与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互为提高。
《国际贸易实务》为翻译打下商务基础,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商务知识和常用商务术语,使译文更加准确、地道。
《英美文化》为翻译打下文化基础,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和中西语言的差异,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译文更加通顺、规范。
《商务英语函电》为翻译课程中的核心单元商务信函翻译、商务合同翻译、商务报告翻译和公关文稿翻译等提供背景知识,学生在翻译这些商务语篇时,使译文更加流利、通顺。
《国际商务单证》为翻译课中的单证翻译奠定基础,对准确翻译单证起到积极作用。
《商务现场口译》为翻译的后续课程,《商务英语翻译》应为口译在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
3.3 革新翻译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上,“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1]教学活动重心要从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行动,导致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 通过讲练、评练、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变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为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领悟翻译,教师只起指导和讲评作用,进一步完善学生翻译能力的自我建构。此外,还在课堂教学上采取模拟翻译实战情景的形式,变传统的翻译练习为翻译“实习”,培养学生的翻译职业意识。
3.4 改革翻译评价体系:在课堂翻译评价上,变传统的教师“独白”点评为“互动评价”,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通过师生间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来提高翻译评价的质量,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教学考评上,实施形成性考核,取消期末考试。形成性考核包括五次综合实训(80%)、课堂表现(10%)、出勤率(10%),注重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考核。
3.5 重视翻译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学目标要从教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向传授翻译能力转变,让学生学习翻译,参加各种翻译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提供翻译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与翻译公司合作,把翻译公司的资料作为实训材料,接受专业翻译公司和外贸企业的检验,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确实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能力。
4 结束语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乐于学习,急于学习,主动学习,并学有所成,成为社会和企业所急需的具有较强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2] 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J].
[3]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