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被推向一个新高度。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语言基础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充分顺应时代的要求,树立以幼儿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思想,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通过课堂活动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做好铺垫。针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绘画活动;开展策略
众所周知,幼儿阶段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多数幼儿的思维都是比较活跃的,由于生活体验非常少,所以对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在此阶段幼儿的记忆力也非常强。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组织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注意因材施教,保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顺利培养。
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幼儿沉迷于游戏或动画片,不愿意与他人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出现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部分幼儿往往沉迷于其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其次,很多教师比较重视幼儿对知识的接受,过于强化幼儿对表达的模仿和对知识的背诵,忽略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导致大部分幼儿一定程度上缺乏语言的应用能力。大部分幼儿园都比较重视集体的语言教学活动,忽略各领域的语言渗透和日常语言交流,割裂语言和生活之间的关系,降低幼儿语言表达的诉求。
再次,部分教师用语不规范。很多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幼儿学习环境的建设,却忽略了教师的培训。一些教师的认识不足,没有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用语不规范,错误的示范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随着不稳定因素的增多,很多家长告诉幼儿“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这严重抑制了幼儿自主交流和表达的欲望。还有的家庭气氛过于严肃,幼儿逐渐失去表达的欲望和信心,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1、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重视发展幼儿的色彩视觉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周围色彩视觉环境,丰富幼儿对颜色的种类、深浅、协调、变化给人带来的愉快感觉,让五彩斑斓的世界,留在幼儿的心中和作品中。因此,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室内外环境和装修要注意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强烈的刺激。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观察美丽,欣赏美丽并感受到美丽。可以组织儿童以游戏的形式玩色,通过吹画,和印画,喷洒画,手指画,手印造型等有趣的形式,孩子们感知颜色的美丽和变化,激发孩子对颜色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了“我要绘画”的愿望。
2、运用绘画活动,发展孩子观察能力
幼儿美术创作的第一步,要学会观察。观察就是从客观生活人手,它为幼儿发挥想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培养了幼儿们热爱生活、探索自然的精神而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应先从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人手,增强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学会欣赏美,表达美。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有很多局限性。儿童对事物的理解主要限于教师教学中。在孩子的心中,他们有自己对事物的意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注意引导孩子体验和感受自己。在外部世界中,教师可以运用审美直觉来增强儿童对美的发现,理解和欣赏,让他们走进自然,进行不受束缚的生活活动,观察周围的动态环境,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發展,让孩子们可以通过亲自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的动作中感知事物的形成和结构联系,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并从微小的变化和差异中寻找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体验到大自然中事物的特征,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从而不断的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范围。
观察内容可以说非常广泛,例如,引导孩子观察沿途的建筑物,人们的活动,走路时周围环境的变化,定期组织孩子观察种植园中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每种植物的特性,并使用绘画记录,日常观察,日记和其他形式,这些有助于儿童养成兴趣和习惯,使他们注意事物并积累绘画创作的材料,使幼儿有丰富的内容可说、可画。
3、趣味绘画题材,创设幼儿语言表达平台
趣味化的内容人人都喜欢,特别是生活体验还非常少的幼儿。因此,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加入很多趣味性强的学习材料,让幼儿可以积极参与表达,满足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教育幼儿学会热爱周围环境、尊重大自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来搭建语言表达平台。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画一幅“光头强又去森林里砍树,熊大、熊二和森林中的很多小动物法阻止他”的图画。然后,教师问幼儿“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看过的动画片,森林里的小动物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阻止光头强砍树的?为什么要阻止呢”。幼儿听到自己熟悉的动画片之后,情绪都非常激动,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在幼儿非常想表达,但又因为太激动而表达出现问题时,教师要进行耐心引导:“如果光头强把森林里的树木砍光了,小动物们怎么生活呢?它们会不会没有东西可以吃,没有家可以住?”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幼儿梳理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路,激活表达思维,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幼儿的思路清晰,可以更好的进行绘画的创作。
总之,教师应当发挥绘画活动的优势,积极开展适当的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并通过发展孩子观察能力、创设语言平台等手段,使得幼儿在不断丰富自身语言结构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燕华.依托"绘画记事本"提高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11):115.
[2]高磊.学前儿童绘画和语言表达的内在联系及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287.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绘画活动;开展策略
众所周知,幼儿阶段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多数幼儿的思维都是比较活跃的,由于生活体验非常少,所以对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在此阶段幼儿的记忆力也非常强。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组织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注意因材施教,保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顺利培养。
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幼儿沉迷于游戏或动画片,不愿意与他人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出现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部分幼儿往往沉迷于其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其次,很多教师比较重视幼儿对知识的接受,过于强化幼儿对表达的模仿和对知识的背诵,忽略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导致大部分幼儿一定程度上缺乏语言的应用能力。大部分幼儿园都比较重视集体的语言教学活动,忽略各领域的语言渗透和日常语言交流,割裂语言和生活之间的关系,降低幼儿语言表达的诉求。
再次,部分教师用语不规范。很多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幼儿学习环境的建设,却忽略了教师的培训。一些教师的认识不足,没有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用语不规范,错误的示范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随着不稳定因素的增多,很多家长告诉幼儿“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这严重抑制了幼儿自主交流和表达的欲望。还有的家庭气氛过于严肃,幼儿逐渐失去表达的欲望和信心,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 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绘画活动开展策略
1、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重视发展幼儿的色彩视觉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周围色彩视觉环境,丰富幼儿对颜色的种类、深浅、协调、变化给人带来的愉快感觉,让五彩斑斓的世界,留在幼儿的心中和作品中。因此,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室内外环境和装修要注意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强烈的刺激。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观察美丽,欣赏美丽并感受到美丽。可以组织儿童以游戏的形式玩色,通过吹画,和印画,喷洒画,手指画,手印造型等有趣的形式,孩子们感知颜色的美丽和变化,激发孩子对颜色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了“我要绘画”的愿望。
2、运用绘画活动,发展孩子观察能力
幼儿美术创作的第一步,要学会观察。观察就是从客观生活人手,它为幼儿发挥想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培养了幼儿们热爱生活、探索自然的精神而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应先从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人手,增强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学会欣赏美,表达美。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有很多局限性。儿童对事物的理解主要限于教师教学中。在孩子的心中,他们有自己对事物的意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注意引导孩子体验和感受自己。在外部世界中,教师可以运用审美直觉来增强儿童对美的发现,理解和欣赏,让他们走进自然,进行不受束缚的生活活动,观察周围的动态环境,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發展,让孩子们可以通过亲自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的动作中感知事物的形成和结构联系,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并从微小的变化和差异中寻找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体验到大自然中事物的特征,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从而不断的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范围。
观察内容可以说非常广泛,例如,引导孩子观察沿途的建筑物,人们的活动,走路时周围环境的变化,定期组织孩子观察种植园中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每种植物的特性,并使用绘画记录,日常观察,日记和其他形式,这些有助于儿童养成兴趣和习惯,使他们注意事物并积累绘画创作的材料,使幼儿有丰富的内容可说、可画。
3、趣味绘画题材,创设幼儿语言表达平台
趣味化的内容人人都喜欢,特别是生活体验还非常少的幼儿。因此,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加入很多趣味性强的学习材料,让幼儿可以积极参与表达,满足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教育幼儿学会热爱周围环境、尊重大自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来搭建语言表达平台。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画一幅“光头强又去森林里砍树,熊大、熊二和森林中的很多小动物法阻止他”的图画。然后,教师问幼儿“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看过的动画片,森林里的小动物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阻止光头强砍树的?为什么要阻止呢”。幼儿听到自己熟悉的动画片之后,情绪都非常激动,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在幼儿非常想表达,但又因为太激动而表达出现问题时,教师要进行耐心引导:“如果光头强把森林里的树木砍光了,小动物们怎么生活呢?它们会不会没有东西可以吃,没有家可以住?”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幼儿梳理自己的语言表达思路,激活表达思维,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幼儿的思路清晰,可以更好的进行绘画的创作。
- 结语
总之,教师应当发挥绘画活动的优势,积极开展适当的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并通过发展孩子观察能力、创设语言平台等手段,使得幼儿在不断丰富自身语言结构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燕华.依托"绘画记事本"提高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11):115.
[2]高磊.学前儿童绘画和语言表达的内在联系及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