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教学改革与学风建设的关系,提出了以教改培育优良学风建设的途径,即改革教法,采取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基于因材施教的分层次目标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制度。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学风建设 教学管理
当前,生源减少与本科学校向应用本科转型给高职院校办学带来严峻考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面临生存危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把握职业教育核心原则,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推动优良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严峻的生存竞争形势下抓住发展机遇,化危为机。
一、教学改革与学风建设相辅相成
教学改革与学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学风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学风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是学风建设的动力,能够为学风建设注入新内涵和活力,教学改革的深化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优良学风的建设,没有优良学风,教学改革最终目标难以实现。
二、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开展的一体化教学是顺应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学、做一体化,即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学、做的一体化过程中自主学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以主体的地位自觉地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针对学生特点,实施基于因材施教的分层次目标教学
因材施教是中外教育家普遍推崇的教育规律,高等职业教育比其他类别教育相比,具有生源结构多样性和毕业生就业岗位多样性等特点,更应该且必须针对学生实际和毕业生岗位需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设计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模式。
分层次目标教学承认并充分考虑学生间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从学生客观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量体裁衣”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出不同教学目标与要求,设计不同教学内容,通过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課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层次上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应对学生差异,走出困惑,提高教育效益的必然选择和最终结果。
实施基于因材施教的分层次目标教学,应从学校、学生与教师三方面着手:从学校层面讲,制定政策给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必要经济支持和精神奖励,营造教师分层次教改的氛围,强化竞争意识;从教师层面上来说,教师要全面熟悉、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实际,针对差异确定多元化培养目标,组织不同层次学习内容,施以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对低层次学生更应耐心辅导。同时,分梯队管理和安排学生课堂、作业及相关实习;从学生层面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教育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向更高层次学习目标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改革考核方式,构建高职特色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传统考核方式脱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本质特征,从而影响了教学改革成效。因此,有必要改变以往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构建知识和能力兼顾,突出职业能力考核为特色的技能考核体系。
应结合专业特点、学生情况,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着重考核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在考核方式上,选择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不同课程采取不同考试方法,可实行笔试、口试、讨论、答辩、实践操作等相结合,百分制、等级制和学期评语相结合的多种考试方法。考核结果由结论性考核向生成性考核转变,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加大平时成绩比例。
五、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分层次人才培养要求教学管理必须根据差异化学生实际,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分层次教学管理运行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相关纪律,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全面推行学分制,给予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自主选择权,以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和灵活性。学校各部门要树立“大学风”的观念,以一切工作都有利于学风建设的目的出发,把学风建设与日常管理、各项奖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项考核约束机制,促进学生优良学风的形成。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培育优良学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结合本校实际,从各个层面、环节上常抓不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1(12).
[2]王晴.基于教学管理视角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学风建设 教学管理
当前,生源减少与本科学校向应用本科转型给高职院校办学带来严峻考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面临生存危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把握职业教育核心原则,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推动优良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严峻的生存竞争形势下抓住发展机遇,化危为机。
一、教学改革与学风建设相辅相成
教学改革与学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学风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学风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是学风建设的动力,能够为学风建设注入新内涵和活力,教学改革的深化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优良学风的建设,没有优良学风,教学改革最终目标难以实现。
二、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开展的一体化教学是顺应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学、做一体化,即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学、做的一体化过程中自主学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以主体的地位自觉地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针对学生特点,实施基于因材施教的分层次目标教学
因材施教是中外教育家普遍推崇的教育规律,高等职业教育比其他类别教育相比,具有生源结构多样性和毕业生就业岗位多样性等特点,更应该且必须针对学生实际和毕业生岗位需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设计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模式。
分层次目标教学承认并充分考虑学生间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从学生客观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量体裁衣”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出不同教学目标与要求,设计不同教学内容,通过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授課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层次上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应对学生差异,走出困惑,提高教育效益的必然选择和最终结果。
实施基于因材施教的分层次目标教学,应从学校、学生与教师三方面着手:从学校层面讲,制定政策给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必要经济支持和精神奖励,营造教师分层次教改的氛围,强化竞争意识;从教师层面上来说,教师要全面熟悉、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实际,针对差异确定多元化培养目标,组织不同层次学习内容,施以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对低层次学生更应耐心辅导。同时,分梯队管理和安排学生课堂、作业及相关实习;从学生层面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教育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向更高层次学习目标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改革考核方式,构建高职特色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传统考核方式脱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本质特征,从而影响了教学改革成效。因此,有必要改变以往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构建知识和能力兼顾,突出职业能力考核为特色的技能考核体系。
应结合专业特点、学生情况,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着重考核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在考核方式上,选择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不同课程采取不同考试方法,可实行笔试、口试、讨论、答辩、实践操作等相结合,百分制、等级制和学期评语相结合的多种考试方法。考核结果由结论性考核向生成性考核转变,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加大平时成绩比例。
五、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分层次人才培养要求教学管理必须根据差异化学生实际,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分层次教学管理运行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相关纪律,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全面推行学分制,给予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自主选择权,以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和灵活性。学校各部门要树立“大学风”的观念,以一切工作都有利于学风建设的目的出发,把学风建设与日常管理、各项奖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项考核约束机制,促进学生优良学风的形成。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培育优良学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结合本校实际,从各个层面、环节上常抓不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1(12).
[2]王晴.基于教学管理视角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