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S大学作为研究个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大学生对共青团育人工作的满意度与需求入手分析了共青团育人工作的现状,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创业等工作模块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S大学
高校共青团工作以育人为核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有力抓手。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工作按照党的要求、顺应历史时期的变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受高校办学环境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校园特色”的烙印。如何更好地发挥共青团职能,开展共青团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个案情况描述
S大学共青团组织以推动学生人格培育体系为统领,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高品味、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结合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
为了进一步了解S大学共青团系统在育人工作方面的现状、问题以及改进的办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一项有关共青团育人工作的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如下。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基本信息描述
为保证问卷调查的科学性,我们采取等据抽样、科学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0个学院共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8%。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男生为114人,占总调查者的38.8%;女生为180人,占总调查者的61.2%。具体的专业分布为:文科90人,占30.6%;理科56人,占19.0%;工科94人,占32.0%;医科54人,占18.4%。其中大一43人,占14.6%;大二140人,占47.6%;大三92人,占31.3%;大四19人,占6.5%。共青团员为271人,占92.2%;中共党员为23人,占7.8%。
(二)对共青团育人工作的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共青团系统作为在整个高校系统中直接与学生接触,最贴近学生的一个系统,其育人工作对高校总体系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当前S大共青团系统育人工作方面的现状的调查,有利于我们发现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为下一步发扬优点、改善不足提供切实的参考。以下是学生对于共青团育人工作的各方面的评价和建议。
1.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共青团系统众多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共青团为主体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专题报告;传统授课;以重大节日、实践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演讲、辩论、看电教片;社会实践;分发宣传材料等。对于这些独具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们认为的最有效的方式排在前三位的为:以重大节日、实践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34%);演讲、辩论、看电教片(27.2%);社会实践(26.9%)。由此可见,在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做好这三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们认为有效的教育方式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对认可率较低的其他三種方式进行改善和发展使其能够切实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当前S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有着不同的评价,其中认为“有创新精神,很成功”的占9.5%;“贴于实际,易于接受”的占31.6%,“流于形式”的占38.8%;“空洞说教,不易于接受”的占20.1%。有部分学生认为效果很好,很成功且易于接受,但是还应该注意到同时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的效果不好,有“流于形式”和“不易接受”的评价。
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志愿服务能够推动“无私奉献、互助友爱、共同进步”的精神发展,传播文明,对大学生的思想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校共青团系统在这两方面也开展了相应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
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274人,占92.8%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仅有21人,占7.2%的学生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而这21人均为大一新生,还未到得到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在对于以何种方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发现,“个人自发进行”(134人,占45.39%)和“通过学校团组织安排参与”(135人,占46.08%)的比例相当。调查结果说明目前我校学生能够积极地寻找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同时也表明团组织在学生社会实践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实践机会。
同时,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201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占调查总体的68.4%。虽然这一比例低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比例,但是这一结果仍然表示大部分同学参加了非常有意义的志愿活动。同时调查显示“学校志愿者组织”是最主要的方式,其中有141人,占48%的学生选择了此选项。
同时在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最缺乏哪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最为主要的两项是“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对志愿服务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分别有86人,占29.3%的和70人,占23.8%的学生选择了这两项(具体见图表二)。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着重加强这两方面的培养和支持。
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切实的感受活动所带来的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发现在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们所反映的问题,正是以后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在调查中,学生所反映的主要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活动过于形式化”、“活动受到太多限制”和“资金缺乏”,选择此三项的人分别有149人、133人和123人。
通过调查发现,在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率较高,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物质支持。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有效性,即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切实的提高能力和发展素质,而不是趋于形式化和有太多的限制。目前的本科学生多为90后,其尤其强调个性。如果活动过于表面化或是限制过多,学生们就会直接的有部分不友好的反映,这是不同于以往学生的方面。 3.校园文化活动
在大学期间学习虽然依旧是学生的主要和首要任务,但是课外生活和活动同样是大学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发展多方面兴趣丰富生活,同时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校园文化活动向来是共青团系统工作中最为传统和重视的方面。对于此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首先,在学生最常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调查中,结果显示“社团活动”以145人,占总调查对象49.3%的比例成为学生最常参加的活动,其次是“社会实践”(67人,占22.8%)和文体活动(58人,占19.7%)。社团活动已经是学生课外最为主要的活动来源,每年开学之际,热热闹闹的社团纳新活动就可以看出,学生倾向于在社团活动中找到与自己兴趣和爱好相同的人。
其次,通过参加各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们对于文化活动对于自身的发展的影响有着切身体会。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还是肯定了文化活动对于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分别有8.8%和87.1%的学生选择了“决定性的”和“有一定影响”,仅有4.1%的学生选择了“基本没影响”。这样的结果坚定了我们继续做好校园文化活动的信念。
再次,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进一步的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建议发展文化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发挥文化活动的最大效用。在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着重点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从而使得学生迫切的希望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竞争力,所以说对于个人能力培养的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其次在关于限制文化活动发展的因素的调查中,被调查反映“学生缺乏积极性,创新力不足”(占46.3%)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其次是“学校的重视与宣传力度不够”(占22.4%)和“学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占24.8%)。虽然选择的比例不同,但是这些方面都是下一步工作中需要注意和加强的方面。
4.基层组织建设
团支部是基层团组织的核心,团支部的建设对于严格组织生活,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个班级的团支部是共青团系统与学生进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团日活动是形式多样,如召开团员大会,组织团员青年参观访问,开展娱乐游戏,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以及进行各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等。在对于学生是否经常参加团支部组织的团日活动的调查中,结果显示49.7%,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积极参与”,39.5%的学生选择了“偶尔”参加,但是我们还要主要到有10.9%的学生“从未参加”并且在调查中表示不知道团日的概念。由此可见,团日活动还需加大宣传力度,使之得到广大学生认识和参与。
同时,在对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的评价调查中,有48.2%接近一半的学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选择了“满意”和“较满意”。但是还应该注意到有5.4%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而他们的意见是做好下一步工作的指导。通过对选择“不满意”的学生的调查,他们普遍表示“团组织的设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团组织的活动内容与基层的实际情况、团员青年需求不相符”和“团日活动形式单一或者活动内容过于形式化”。
5.创新创业
当今信息时代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拥有创新思维,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为此学校组织了各种学术、科技竞赛,为学生创造机会,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在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为了提高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以及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支持,学校也积极的开展了多项有利于创业的活动。在此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首先,在对于是否参见过学校的各种学术、科技竞赛的调查中,只有5.78%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43.2%的学生选择“偶尔参加”,同时又高达34.01%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参加过”,以及17.01%的学生表示“想过,但觉得实力不够”。
其次,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学校开展的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的评价较高,有57.5%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很满意”和“满意”。这是对于当前工作的积极肯定。但是还应当注意到有4.4%的学生认为“不满意,不能满足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调整工作的内容,以其满足学生的要求,真正的达到服务学生的目的。
三、个案大学共青团育人工作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在当前育人工作中,共青团工作总体来说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起到了引导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和肯定。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学生所反映的某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学生们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各方面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
虽然目前我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采取了多样的方式,但是在这众多的方式中,形式灵活的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和演讲辩论等方式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传统的相对欠缺灵活性的专题报告和传统授课是需要进行改进以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时基于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和缺乏创新的评價,要注意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多样,打造“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主题活动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教育引导与青年需求相结合”的三结合教育体系。
目前S大已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机会、给予了支持,但是这些仍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同时由于这类活动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提供专业性支持和专业性指导是以后此方面工作的重点,使得学生能在此类的活动中增强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二)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兴趣
校园文化活动是一个高校学生活力的反映,虽然S大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是学生的活力和热情仍然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部分学生对此缺乏积极性。这就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发展迎合学生口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释放年轻的激情。构建以S大精神为核心,具有时代特色和S大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与时俱进
团支部活动是共青团系统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宣传力度有所欠缺,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团日”的概念。同时团日活动也应该与时俱进,要与实践情况和团员的需求相符合,否则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四)创新创业——增加支持,创造机会
鼓励学生创新和支持学生创业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最重要的工作方面。目前在此两方面,S大已经做了相应的努力和工作,但是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大力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开展创业活动,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祥龙.多校区大学文化的重构与优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98-101.
[2]于海洋,杨淑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理念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7,11:85-87.
[3]罗海.依托高校共青团优势培养创新人才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01:64-66.
作者简介:
林竹(1983—),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共青团工作、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
注:本文系2010年度山东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基于多校区办学环境下的高校共青团育人模式构建》的成果之一。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S大学
高校共青团工作以育人为核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有力抓手。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工作按照党的要求、顺应历史时期的变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受高校办学环境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校园特色”的烙印。如何更好地发挥共青团职能,开展共青团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个案情况描述
S大学共青团组织以推动学生人格培育体系为统领,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高品味、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结合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
为了进一步了解S大学共青团系统在育人工作方面的现状、问题以及改进的办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一项有关共青团育人工作的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如下。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基本信息描述
为保证问卷调查的科学性,我们采取等据抽样、科学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0个学院共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8%。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男生为114人,占总调查者的38.8%;女生为180人,占总调查者的61.2%。具体的专业分布为:文科90人,占30.6%;理科56人,占19.0%;工科94人,占32.0%;医科54人,占18.4%。其中大一43人,占14.6%;大二140人,占47.6%;大三92人,占31.3%;大四19人,占6.5%。共青团员为271人,占92.2%;中共党员为23人,占7.8%。
(二)对共青团育人工作的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共青团系统作为在整个高校系统中直接与学生接触,最贴近学生的一个系统,其育人工作对高校总体系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当前S大共青团系统育人工作方面的现状的调查,有利于我们发现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为下一步发扬优点、改善不足提供切实的参考。以下是学生对于共青团育人工作的各方面的评价和建议。
1.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共青团系统众多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共青团为主体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专题报告;传统授课;以重大节日、实践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演讲、辩论、看电教片;社会实践;分发宣传材料等。对于这些独具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们认为的最有效的方式排在前三位的为:以重大节日、实践为契机开展主题活动(34%);演讲、辩论、看电教片(27.2%);社会实践(26.9%)。由此可见,在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做好这三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们认为有效的教育方式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对认可率较低的其他三種方式进行改善和发展使其能够切实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当前S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有着不同的评价,其中认为“有创新精神,很成功”的占9.5%;“贴于实际,易于接受”的占31.6%,“流于形式”的占38.8%;“空洞说教,不易于接受”的占20.1%。有部分学生认为效果很好,很成功且易于接受,但是还应该注意到同时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的效果不好,有“流于形式”和“不易接受”的评价。
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志愿服务能够推动“无私奉献、互助友爱、共同进步”的精神发展,传播文明,对大学生的思想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校共青团系统在这两方面也开展了相应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
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274人,占92.8%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仅有21人,占7.2%的学生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而这21人均为大一新生,还未到得到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在对于以何种方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发现,“个人自发进行”(134人,占45.39%)和“通过学校团组织安排参与”(135人,占46.08%)的比例相当。调查结果说明目前我校学生能够积极地寻找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同时也表明团组织在学生社会实践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实践机会。
同时,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201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占调查总体的68.4%。虽然这一比例低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比例,但是这一结果仍然表示大部分同学参加了非常有意义的志愿活动。同时调查显示“学校志愿者组织”是最主要的方式,其中有141人,占48%的学生选择了此选项。
同时在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最缺乏哪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最为主要的两项是“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对志愿服务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分别有86人,占29.3%的和70人,占23.8%的学生选择了这两项(具体见图表二)。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着重加强这两方面的培养和支持。
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切实的感受活动所带来的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发现在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们所反映的问题,正是以后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在调查中,学生所反映的主要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活动过于形式化”、“活动受到太多限制”和“资金缺乏”,选择此三项的人分别有149人、133人和123人。
通过调查发现,在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率较高,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物质支持。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内容的有效性,即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切实的提高能力和发展素质,而不是趋于形式化和有太多的限制。目前的本科学生多为90后,其尤其强调个性。如果活动过于表面化或是限制过多,学生们就会直接的有部分不友好的反映,这是不同于以往学生的方面。 3.校园文化活动
在大学期间学习虽然依旧是学生的主要和首要任务,但是课外生活和活动同样是大学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发展多方面兴趣丰富生活,同时还能够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校园文化活动向来是共青团系统工作中最为传统和重视的方面。对于此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首先,在学生最常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调查中,结果显示“社团活动”以145人,占总调查对象49.3%的比例成为学生最常参加的活动,其次是“社会实践”(67人,占22.8%)和文体活动(58人,占19.7%)。社团活动已经是学生课外最为主要的活动来源,每年开学之际,热热闹闹的社团纳新活动就可以看出,学生倾向于在社团活动中找到与自己兴趣和爱好相同的人。
其次,通过参加各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们对于文化活动对于自身的发展的影响有着切身体会。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还是肯定了文化活动对于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分别有8.8%和87.1%的学生选择了“决定性的”和“有一定影响”,仅有4.1%的学生选择了“基本没影响”。这样的结果坚定了我们继续做好校园文化活动的信念。
再次,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进一步的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建议发展文化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发挥文化活动的最大效用。在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着重点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从而使得学生迫切的希望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竞争力,所以说对于个人能力培养的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其次在关于限制文化活动发展的因素的调查中,被调查反映“学生缺乏积极性,创新力不足”(占46.3%)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其次是“学校的重视与宣传力度不够”(占22.4%)和“学业负担重,课余时间少”(占24.8%)。虽然选择的比例不同,但是这些方面都是下一步工作中需要注意和加强的方面。
4.基层组织建设
团支部是基层团组织的核心,团支部的建设对于严格组织生活,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个班级的团支部是共青团系统与学生进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团日活动是形式多样,如召开团员大会,组织团员青年参观访问,开展娱乐游戏,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以及进行各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等。在对于学生是否经常参加团支部组织的团日活动的调查中,结果显示49.7%,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积极参与”,39.5%的学生选择了“偶尔”参加,但是我们还要主要到有10.9%的学生“从未参加”并且在调查中表示不知道团日的概念。由此可见,团日活动还需加大宣传力度,使之得到广大学生认识和参与。
同时,在对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的评价调查中,有48.2%接近一半的学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选择了“满意”和“较满意”。但是还应该注意到有5.4%的学生选择了不满意,而他们的意见是做好下一步工作的指导。通过对选择“不满意”的学生的调查,他们普遍表示“团组织的设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团组织的活动内容与基层的实际情况、团员青年需求不相符”和“团日活动形式单一或者活动内容过于形式化”。
5.创新创业
当今信息时代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拥有创新思维,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为此学校组织了各种学术、科技竞赛,为学生创造机会,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在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为了提高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以及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支持,学校也积极的开展了多项有利于创业的活动。在此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
首先,在对于是否参见过学校的各种学术、科技竞赛的调查中,只有5.78%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43.2%的学生选择“偶尔参加”,同时又高达34.01%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参加过”,以及17.01%的学生表示“想过,但觉得实力不够”。
其次,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学校开展的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的评价较高,有57.5%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很满意”和“满意”。这是对于当前工作的积极肯定。但是还应当注意到有4.4%的学生认为“不满意,不能满足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调整工作的内容,以其满足学生的要求,真正的达到服务学生的目的。
三、个案大学共青团育人工作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在当前育人工作中,共青团工作总体来说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起到了引导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和肯定。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学生所反映的某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学生们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各方面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
虽然目前我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采取了多样的方式,但是在这众多的方式中,形式灵活的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和演讲辩论等方式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传统的相对欠缺灵活性的专题报告和传统授课是需要进行改进以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时基于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和缺乏创新的评價,要注意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多样,打造“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主题活动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教育引导与青年需求相结合”的三结合教育体系。
目前S大已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机会、给予了支持,但是这些仍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同时由于这类活动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提供专业性支持和专业性指导是以后此方面工作的重点,使得学生能在此类的活动中增强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二)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兴趣
校园文化活动是一个高校学生活力的反映,虽然S大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是学生的活力和热情仍然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部分学生对此缺乏积极性。这就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发展迎合学生口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释放年轻的激情。构建以S大精神为核心,具有时代特色和S大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与时俱进
团支部活动是共青团系统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宣传力度有所欠缺,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团日”的概念。同时团日活动也应该与时俱进,要与实践情况和团员的需求相符合,否则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四)创新创业——增加支持,创造机会
鼓励学生创新和支持学生创业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最重要的工作方面。目前在此两方面,S大已经做了相应的努力和工作,但是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大力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开展创业活动,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祥龙.多校区大学文化的重构与优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98-101.
[2]于海洋,杨淑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理念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7,11:85-87.
[3]罗海.依托高校共青团优势培养创新人才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01:64-66.
作者简介:
林竹(1983—),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共青团工作、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
注:本文系2010年度山东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基于多校区办学环境下的高校共青团育人模式构建》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