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探索形声字的奥秘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打通教材前后的识字内容,有效设置相应的识字情境,连接学生积累与课堂教学,引导學生在趣味体验中发现形声字的奥秘。具体路径有: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故事、动画等进行导入,让学生在初步体验中生发兴趣;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体验中真实感知,在字理探究中深化思维;链接相似知识点,挖掘语言文字及符号图表中隐藏的内在规律,在深度反思中自主建构。
  关键词:初体验真感知深反思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是中国汉字的主要表现形式。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一、二年级的教材中,与形声字有关的识字内容数量不少,旨在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感受汉字的奇妙与魅力。教材中的识字内容只是简单地出示了几组相关的词组及要求认识的生字,有时会配几首儿歌帮助学生学习,内容仍显简单。很多教师也习惯于按照“程序”,带着学生认识生字、新词,读一读、背一背儿歌。这样草草了事的做法,没有充分挖掘出形声字的构字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意,致使学生的认知往往停留于表面。
  如何打通教材前后的识字内容,有效设置相应的识字情境,连接学生积累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趣味体验中发现形声字的奥秘,值得教师思考。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为例,谈谈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在形声字教学中的运用。
  一、初体验:在游戏中生发兴趣
  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搭建相关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课前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期待,以便为下面的知识建构打下基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故事、动画等进行导入,能够有效吸引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
  教学《识字8》一课前,我把一个形声字大转盘(如图1)搬到教室,“呼啦啦”一下,学生全涌了过来,都迫不及待地想摸一摸,转一转。我神秘地对他们说:“今天课上我们会用到它,老师会带你们去做游戏,去发现奥秘!”听了这话,学生眼中写满期待。课上,我对学生说:“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大转盘上面有很多部首,它们有些是咱们的老朋友了,还记得它们吗?”应对熟悉的学习内容,学生的积极性总是很高,都争先恐后举起了小手。之后,我请几位学生先后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偏旁就大声读出来,以带领全班快速复习“日” “氵”“虫”“讠”,并认识新偏旁“目”“忄”。
  在这样的转盘游戏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兴致盎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复习效率很高,而且很快掌握了新偏旁“目”“忄”。
  二、真感知:在字理中深化思维
  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进而在学习体验中真实感知,掌握原理和规律,形成认知结构,无疑是深化思维,提升学习效率的捷径。
  (一)懂理识字,溯源寻根
  汉字因义赋形,以形示义,部分汉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以形示音。汉字由几笔几画或由什么偏旁构成不是任意的,而有其内在的道理或根据。以形体揭示意义,形与义往往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部分以形体表示读音的汉字,形与音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些都是字理,即汉字的构形之理,演变之理。教学形声字,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根据字理去教,让学生理解字的构形、读音、表义的道理,无疑是抓住了其中的重要规律,能使生字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使识字学习充满快乐,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教学《识字8》中的“虫”“讠”“忄”以及相关生字时,我会相机出示带有这些偏旁部首的词,如学习“虫”,就出示“蜻蜓”“蝴蝶”“蜜蜂”;学习“讠”,就出示“说话”“讲读”“议论”;学习“忄”,就出示“心情”“快乐”“怀抱”。学生根据之前习得的知识进行逆向思维,很快就联想推理出:带有“虫”的字大都和昆虫有关;“讠”同“言”多和语言表达相关;“忄”由“心”演变而来,被称为“竖心旁”或“竖心”,多与心情有关。此时,我又适时补充相关字理,如“心”字的字理:古代人认为心脏主管人的思想,故带有“忄”的字多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依据这样的寻根识理法,学生不仅明白了每个偏旁的意思,还能溯源寻根,根据一类字知晓某一偏旁的含义。
  另外,《识字8》中的某些汉字虽说是形声字,但又有其特点:有几个生字的偏旁是象形字,如“清”中的“氵”,“晴”中的“日”,“睛”中的“目”。因此,教学时,我便借助这一特点,通过展示形象的画面,在物象和汉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与“日”“氵”“目”相关的图片、象形字及偏旁对应出示(如图2),直观醒目,学生一下子就想到,这三个偏旁其实就是由“水”“日”“目”字演变而来。
  (二)链接生活,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识字教学脱离了语境,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干瘪无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识字内容,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的生活情境,搭建识字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深化学生认知,活学活用。
  如教学“晴”“清”“情”字时,我出示了与生字相关的三幅图(如图3、图4、图5),为学生创设了“户外郊游”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按照“今天,我们到郊外游玩,我看见,我们”的模式练习说话,尽量用上本课的生字。
  看着三幅熟悉的画面,学生积极调用已有认知进行勾连想象,有的说:“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到郊外游玩。我看见‘清澈’的池塘里有各种形状的石头,游动着各种颜色的小鱼。我的‘心情’大好!”有的说:“今天是个大‘晴天’,太阳公公笑眯眯。天气这么好,张老师带我们到小池塘看一看,池塘里的水真‘清’啊!里面的鱼虾长什么样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的‘心情’真好,在这里做了很多‘事情’。”在这样熟悉、具体的语境中,学生明白了“晴天”“晴朗”“清水”“清澈”“心情”“事情”的意思。“看图读句”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必然能让学生学得有趣,记忆深刻。   (三)角色体验,实践认知
  “行動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生的理论,为的还是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实践性原则。设计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学习,有助于深化其认知,
  如在本课教学中,我出示句式“小()蜓长着一对大眼()。青蛙()朋友来做客。青蛙的心()真好呀!”请学生扮演“青蛙”,邀请朋友来作客,其中融入“你会怎么说?怎么做?”“青蛙的心情怎样?”等表演细节进行角色表演。还创设了“青蛙妈妈下班回家又累又渴,小青蛙赶紧为妈妈做家务事”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你会怎么做?”进行角色表演。也让学生扮演“过生日的小主人”,邀请好朋友来家作客,围绕自己为朋友做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心情等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角色体验中自己总结出向别人发出邀请、表达关心等时需要的语言,其中有机融入了对“蜻”字、“睛”字、“请”字、“情”字的运用,不仅有效提高了识字效率,还让学生产生了自己寻找方法,总结经验的主动性。
  三、深反思:在链接中自主建构
  体验式教学重视“反思性学习”,这是对当时学习情境的经验总结,是使经验深入内心,并依赖概念解释或符号描述进行深入认知的过程。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要能结合已知,链接相似知识点,挖掘出语言文字及符号图表中隐藏的内在规律,最终“学会学习”。
  形声字主要是由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声旁表音,形旁表意。区分几个相似的形近字,最重要的是要能准确区分偏旁的作用。教学本课生字,我给学生留足了观察时间,学生很快就发现今天学的几个字“请”“晴”“清”“情”“睛”的读音和“青”相同或相似,字意都和它们的偏旁有关。尤其让我感到惊喜的是,竟然有学生能迅速进行知识链接,想到“精”“婧”“菁”“靖”几个和本课生字相似的字。
  另外,一年级下册《识字4》的学习内容以“也”为字根,要求掌握“地”“他”“驰”“池”;《练习5》中有以“丁”为字根的一组字:盯、灯、钉、叮;二年级上册《识字8》的学习内容以“包”为字根,要求掌握“饱”“苞”“泡”“炮”,同样在文本学习中也常遇到类似结构的字,如以“少”为字根的字:沙、炒、吵、抄等。因此,在课堂反思性学习环节中有机融入“我来试一试(生字开花)”活动,将教材中的形声字内容进行拓展链接,将课堂学习与课外积累相连,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积极碰撞,并在热烈、愉悦的氛围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高效完成识字任务。具体操作形式如图6所示。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概念教学需要“瞻前顾后”,让学生经历更充分的概念学习过程。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旧知铺垫,引入概念;本质把握,形成概念;变式辨析,理解概念;应用练习,巩固概念;体系构建,升华概念。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一课为例来说明。  关键词:数学概念;学习过程;《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当下的数学概念教学,依然存在“一个定义,几项注意,反复练习”的“重结果、轻过程”“重讲解、轻探究”现
期刊
一、教学实录  师 据郭沫若先生统计,李白流传到现在的900多首诗歌当中,有170多首是写酒的。而这170多首当中,世人公认写得最好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歌。我想请一位同学先来读一下,你来读一下好吗?【点评:简洁的导语,突出酒在李白诗歌中的分量,也突出了酒在李白生活中的分量。】(一位女生朗读。)  师 很好,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流利。但是,还有一个作者李白的特征暂时没能读出来,是什么特征呢? 
期刊
摘要:“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这一教学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发展分数概念有着特殊的意义——既要唤起学生前期感知的经验基础,又要为今后进一步抽象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性质奠定基础。基于教材解读和学情分析,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顺利地从“一”走向“多”,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概念,打通理解“量”与“率”的通路。  关键词: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整体;量;率;平均分  一、教材解读  分数是
期刊
摘要:课堂生成具有动态性和随机性,有效的生成是可以因势利导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规定时间内,时刻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活用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方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呈现”“交流”“角色”“评价”“拓展”五个方面寻求改变,催化课堂上的精彩生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角色;评价;课堂生成  课堂生成具有动态性和随机性,有效的生成是可以因势利导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规定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感悟符号表征可以让数学表达更简洁、让数学思维更简化、让数学结论更一般化等价值,明确符号表征的时机有理解概念时、表达规律时、解决问题时等,经历从通俗的自然语言到规范的统一语言的符号表征过程。  关键词:符号表征;符号意识;数学表达;数学思维  著名数学家罗素曾说:“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準(2011年版)》也将“符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引领与精神塑造的重要资源。文言文教学旨在以文言文独特的教育价值涵养具有文化自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扎实而有创新地推进文言文教学,可以选取的策略有:以“三大主题”为导向,拓展解读视野;以视角提炼为抓手,把握教学维度;以“化”“融”和合为载体,优化教学情境。  
期刊
摘要:统编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实现了教学内容从“读什么”向“如何读”的转变,以及教学方式从“分散性”向“集中型”的转变。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要把握“策略教学”的方向不游移,统筹“整体规划”的思路不偏离,坚持“巩固运用”的实践不放松。以预测单元为例,运用“激活—建构—巩固”的教学方法来整体规划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习得预测策略,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定位;“预测”单元;小
期刊
摘要:“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负”既是减轻学生生理表象的负担,也是舒缓学生心理层面的压力,具有多重积极意义。通过教师预做评估作业总量、家校协同监控作业时长来控量减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提升数学作业质量的创新增效举措有:渗透文化,让数学作业更有高度;融入生活,让数学作业更有温度;调动多感官,让数学作业更有维度;合理分层,让数学作业更有梯度;突出探究,让数学作业更有深度;关注情感,让数学作业更
期刊
摘要:数学思考题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以“结构化学习”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思考题教学,要合理设计主线,突出“整体关联”;融通探索过程,凸显“动态建构”;聚力数学思考,促进“思维进阶”。让学生在系统中感受整体,在结构中实现建构,在思维中学会思维。  关键词:结构化学习;数学思考题;整体关联;动态建构;数学思维  所谓“结构化学习”,是指建立在数学知识系统和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以“整体关联
期刊
摘要:体验式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个人亲身经历获得认知、生发情感,在体验中检验反思,从而丰富生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具体路径有:通过游戏、猜谜等教学方式,营造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感受、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分享成果,提升认知,实现“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通过反思领悟,对已有认知进行深度建构,进而能迁移运用到后来的学习中,达到“学会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