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5 年 习总书记提出“以劳动梦托起中国梦”,劳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中学的教育水平对比市中心地区的中学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但是农村地区中学教育在进行劳动教育渗透,有更好的空间。本文将通过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方式,对树立初中学生的劳动素养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探析。
關键词:语文教学;劳动素养
前言
2019 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通过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应该如何渗透劳动的教育思想,下文将进行分析。
一、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的核心素养可以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点学习、课文赏析、教师为学生进行拓展教学等方式,语文课上课下都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语文的核心素养。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中,文化修养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的重要内容。
(二)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指人类进步的基础。劳动是创造一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必要实践活动。劳动在社会发展进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互联网,娱乐平台发展逐渐把劳动的含义曲解,初中生对社会理解不深,很容易对劳动观念产生误解。为了培养出新一代的优质劳动力,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劳动教育指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让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并且掌握一定的劳动的方法,达到培养一批有正确的劳动观并且会劳动的人才的目标。
(三)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可能性
初中也有开设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传授学生劳动技巧和方法。但是在专门劳动课程中,对学生讲述劳动的重要性等,树立劳动观念的内容学生往往不感兴趣。加之专业劳动课程受到重视的程度不深,所以很难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人文性,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修养,渗透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
二、农村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方法探析
(一)基于语文课本人文素养渗透劳动教育方法
教师单纯说教灌输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学生会存在戒备心理,并且不容易也没有兴趣接受老师的理念。所以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讲授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课文中先进的劳动模范的榜样的影响。例如:让·乔治的《植树的牧羊人》文中,五十多岁到了退休年龄的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主人公,在阿尔卑斯山的荒原有双手和辛勤的劳动,创造出了绿洲,给村庄带来富强。在讲授此篇文章时,教学针对主人公的分析,让学生走进课本,了解人物内心。并且传输文章内涵中,应该重点讲解用双手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理念,借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趣味性教学,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加入尊重劳动内容
初中的语文课堂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大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学方式依旧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并且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知识教育更新更慢,造成教学方式墨守成规。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过于枯燥的学习方式很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所以语文素养培养教学需要开展趣味性教学。
语文课堂中,通过小游戏,如:成语接龙、知识点接力等形式学习语文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开设与劳动相关的专题。比如:在进行知识点接力时,可以以你知道的赞美劳动的句子,成语为题目进行接力游戏,允许学生自主创作赞美劳动的句子和词语。通过此种形式的教学,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还能帮助他们形成劳动是值得赞美和尊重的观念。
(三)项目教学法学习语文过程中渗透劳动知识
教师针对某一个专题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渗透劳动光荣的观念。例如:语文学习写作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互助小组,每个小组对一个语文题目进行讨论,并且写出大家讨论之后的文章。在此过程中,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脑力劳动,并且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见解,写出文章,最终得到他们的劳动成果。教师鼓励学习小组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分享,给与评价以及正面的鼓励。让小组推选最优秀的小组,并且各个小组成员推举出本组的优秀成员,教师给予表扬并且可以适当给予鼓励。如:一块糖,一个纸质的奖状等。
进行项目教学,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在学生们分组写作过程中,暗中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教师给予学生作品以点评,正面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从而更加热爱劳动。此外教师给予优秀小组奖励,优秀小组成员奖励,就会树立崇尚努力劳动的班级氛围,在此种氛围下的学生会更加热爱学习,并且喜欢共同劳动,尊重劳动。
结语
劳动教育重要的是劳动观念的养成,语文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语文教学借助课本知识联系实践、趣味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新时代培养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肖仕佳.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人物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李琦. 语文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21(09):152-153.
關键词:语文教学;劳动素养
前言
2019 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通过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应该如何渗透劳动的教育思想,下文将进行分析。
一、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的核心素养可以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点学习、课文赏析、教师为学生进行拓展教学等方式,语文课上课下都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语文的核心素养。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中,文化修养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的重要内容。
(二)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指人类进步的基础。劳动是创造一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必要实践活动。劳动在社会发展进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互联网,娱乐平台发展逐渐把劳动的含义曲解,初中生对社会理解不深,很容易对劳动观念产生误解。为了培养出新一代的优质劳动力,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劳动教育指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让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并且掌握一定的劳动的方法,达到培养一批有正确的劳动观并且会劳动的人才的目标。
(三)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可能性
初中也有开设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传授学生劳动技巧和方法。但是在专门劳动课程中,对学生讲述劳动的重要性等,树立劳动观念的内容学生往往不感兴趣。加之专业劳动课程受到重视的程度不深,所以很难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人文性,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修养,渗透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
二、农村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方法探析
(一)基于语文课本人文素养渗透劳动教育方法
教师单纯说教灌输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学生会存在戒备心理,并且不容易也没有兴趣接受老师的理念。所以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讲授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课文中先进的劳动模范的榜样的影响。例如:让·乔治的《植树的牧羊人》文中,五十多岁到了退休年龄的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主人公,在阿尔卑斯山的荒原有双手和辛勤的劳动,创造出了绿洲,给村庄带来富强。在讲授此篇文章时,教学针对主人公的分析,让学生走进课本,了解人物内心。并且传输文章内涵中,应该重点讲解用双手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理念,借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趣味性教学,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加入尊重劳动内容
初中的语文课堂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大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学方式依旧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并且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知识教育更新更慢,造成教学方式墨守成规。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过于枯燥的学习方式很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所以语文素养培养教学需要开展趣味性教学。
语文课堂中,通过小游戏,如:成语接龙、知识点接力等形式学习语文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开设与劳动相关的专题。比如:在进行知识点接力时,可以以你知道的赞美劳动的句子,成语为题目进行接力游戏,允许学生自主创作赞美劳动的句子和词语。通过此种形式的教学,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还能帮助他们形成劳动是值得赞美和尊重的观念。
(三)项目教学法学习语文过程中渗透劳动知识
教师针对某一个专题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渗透劳动光荣的观念。例如:语文学习写作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互助小组,每个小组对一个语文题目进行讨论,并且写出大家讨论之后的文章。在此过程中,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脑力劳动,并且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见解,写出文章,最终得到他们的劳动成果。教师鼓励学习小组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分享,给与评价以及正面的鼓励。让小组推选最优秀的小组,并且各个小组成员推举出本组的优秀成员,教师给予表扬并且可以适当给予鼓励。如:一块糖,一个纸质的奖状等。
进行项目教学,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在学生们分组写作过程中,暗中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教师给予学生作品以点评,正面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从而更加热爱劳动。此外教师给予优秀小组奖励,优秀小组成员奖励,就会树立崇尚努力劳动的班级氛围,在此种氛围下的学生会更加热爱学习,并且喜欢共同劳动,尊重劳动。
结语
劳动教育重要的是劳动观念的养成,语文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语文教学借助课本知识联系实践、趣味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新时代培养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肖仕佳.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劳动人物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李琦. 语文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21(09):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