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初中生物教材的编写,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产生动机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人们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原动力。我认为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娱乐的心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作为重要任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导言引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引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设计的引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
例如在设计《人的性状和遗传》时,我通过展示著名影星成龙及他儿子房祖名的照片,设计问题:成龙和房祖名他们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成龙和房祖名在外貌特征上有哪些相同点?成龙的眼皮为双眼皮,而房祖名的眼皮为单眼皮,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名人效应及学生对成龙的崇拜,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设计“拒绝毒品”时,我通过展示几幅吸毒人员患病的照片及相关背景资料,引起学生强烈震撼,激发学生想了解毒品的危害及吸毒为什么会成瘾的欲望和兴趣。
二、情境生趣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教学无关的活动得到抑制,把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学习中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并使之保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之愉快地接受学习的课题,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一)创设激奋情境,激发兴趣。
激奋情境主要是一种对学生的学习起激励作用的氛围。在生物学教学中,这种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老师的语言渲染、电教媒体的烘托等途径产生。激奋情境可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学习热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一节的教学中,我利用计算机创设了如下情境:首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充满生机、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栩栩如生的动物,色彩鲜艳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使学生想进一步探索生物界的奥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兴趣。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那种带有矛盾的学习情境,老师适时提出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答不了的,而又与新课具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可提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却能由低处流向高处,这是为什么?”通过激疑、设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引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以其画面丰富、多变、画质优美受到学生的喜爱,使学生有兴趣上课,还能够用于创设情境,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介绍《种子植物》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有关种子植物的一段视频,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在讲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时候,我从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播种前农民整理土地的资料和图片,上课时让学生欣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同时让学生自由讨论翻耕土地、播种后浇灌的原因和后果,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竞争、合作激趣
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如教师巧设问题,学生竞赛答题、当场评定,既有利于分散教学重难点,又有利于兴趣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消除学习中的紧张、枯燥、厌烦的情绪,体现学习的“易”、“趣”、“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可以通过表达、交流,将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材料、思维方式、思维成果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还可以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共享。在合作过程中,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收获,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五、探究生趣
生物学探究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课中许多实验、探究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如:大豆、花生、玉米、塑料瓶、鼠妇、刀片、洋葱、塑料袋、青菜、塑料板、面粉、不同颜色的纸、小鱼,等等,让学生自己准备这些材料,既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先提出问题:“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身体结构有什么特征?”引起学生观察思考。再引导学生将蚯蚓放置在硬纸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体上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结论。最后还可以提问:“活动结束,我们为什么要将蚯蚓放入大自然?”探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形成,计划的制订,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易于形成创新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成功后的快感又将内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学生当然会兴趣浓厚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六、实验增趣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正是因为喜欢做实验才爱学生物学。
生物实验中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未知的魅力,必然会使学生兴趣大增。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创新演示实验,增加设计实验,布置家庭实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兴趣。实验,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类似科学家般的成功感受,诱发学生产生研究生物现象的强烈欲望。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利用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言引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导入新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引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设计的引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
例如在设计《人的性状和遗传》时,我通过展示著名影星成龙及他儿子房祖名的照片,设计问题:成龙和房祖名他们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成龙和房祖名在外貌特征上有哪些相同点?成龙的眼皮为双眼皮,而房祖名的眼皮为单眼皮,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名人效应及学生对成龙的崇拜,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设计“拒绝毒品”时,我通过展示几幅吸毒人员患病的照片及相关背景资料,引起学生强烈震撼,激发学生想了解毒品的危害及吸毒为什么会成瘾的欲望和兴趣。
二、情境生趣
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教学无关的活动得到抑制,把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学习中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并使之保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之愉快地接受学习的课题,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一)创设激奋情境,激发兴趣。
激奋情境主要是一种对学生的学习起激励作用的氛围。在生物学教学中,这种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老师的语言渲染、电教媒体的烘托等途径产生。激奋情境可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学习热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一节的教学中,我利用计算机创设了如下情境:首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充满生机、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栩栩如生的动物,色彩鲜艳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使学生想进一步探索生物界的奥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兴趣。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那种带有矛盾的学习情境,老师适时提出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答不了的,而又与新课具有密切联系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可提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却能由低处流向高处,这是为什么?”通过激疑、设问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引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以其画面丰富、多变、画质优美受到学生的喜爱,使学生有兴趣上课,还能够用于创设情境,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介绍《种子植物》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有关种子植物的一段视频,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在讲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时候,我从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播种前农民整理土地的资料和图片,上课时让学生欣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同时让学生自由讨论翻耕土地、播种后浇灌的原因和后果,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竞争、合作激趣
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如教师巧设问题,学生竞赛答题、当场评定,既有利于分散教学重难点,又有利于兴趣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消除学习中的紧张、枯燥、厌烦的情绪,体现学习的“易”、“趣”、“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可以通过表达、交流,将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材料、思维方式、思维成果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还可以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共享。在合作过程中,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收获,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五、探究生趣
生物学探究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课中许多实验、探究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如:大豆、花生、玉米、塑料瓶、鼠妇、刀片、洋葱、塑料袋、青菜、塑料板、面粉、不同颜色的纸、小鱼,等等,让学生自己准备这些材料,既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先提出问题:“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身体结构有什么特征?”引起学生观察思考。再引导学生将蚯蚓放置在硬纸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体上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结论。最后还可以提问:“活动结束,我们为什么要将蚯蚓放入大自然?”探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形成,计划的制订,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易于形成创新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成功后的快感又将内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学生当然会兴趣浓厚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六、实验增趣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正是因为喜欢做实验才爱学生物学。
生物实验中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未知的魅力,必然会使学生兴趣大增。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创新演示实验,增加设计实验,布置家庭实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兴趣。实验,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类似科学家般的成功感受,诱发学生产生研究生物现象的强烈欲望。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利用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