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热力设备安装检修”课程开发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night12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热力设备安装检修”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从工作岗位归纳整理形成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分解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出学习情境。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设计;学习情境
  作者简介:秦光耀(1982-),男,河南林州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动力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厂热力设备运行和检修;李丽萍(1971-),女,河南郑州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动力系,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火电厂集控运行与热力系统节能理论。(河南 郑州 450004)
  
  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方针和任务,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实践,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模式”、“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模式”、“基于实践本位的课程改革模式”之一,它代表着世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难题,引起了我国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关注。
  一、行业分析和课程现状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和技能密集的特点,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当前,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都要求发电企业要安全、高效、清洁生产。为了适应这些要求,新建火力发电机组的参数和容量不断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对机组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是一个技术适应性很强的专业,主要服务企业是火力发电厂。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电企业对机组运行的安全和经济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受聘人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上手快、动手能力强。
  “热力设备安装检修”课程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是学生们学习电厂热力设备检修技能的主要课程,也是汽轮机本体检修工、管阀检修工、水泵检修工等职业技能鉴定的证书课程。该课程在学生学习过“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等专业核心课程之后安排。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电厂热力设备安装、维护与检修的方法。但在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知识定位不清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由于原有开发方法缺少知识解构过程,教师也缺乏对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深入了解,造成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不完全吻合,课程知识点重复,缺少优化配置,理论学时过长,“适度、够用”掌握不好,前后课程延续性较差,缺少贯穿基本职业技能的主线。
  2.学科体系色彩浓厚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受传统学科体系影响,专科的课程往往成为本科压缩型,多数高职教师没有企业经历和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转变原有观念,忽视开发过程。
  3.教学标准粗放
  只有教学大纲,没有单元课程的细化标准。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大多由教师个人编写,没有经过论证,没有体现教师队伍的智慧。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因此,在有针对性地分析相关工作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后,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热力设备安装检修”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将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实践有机融合,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
  如何解决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岗位适应性,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呢?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有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突破口,其基本特点是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紧密结合,重视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过程中,遵循“岗位导向、注重过程(工作过程和开发设计过程)、多能(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重、细化标准”的原则,按照由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学习情境(教学过程的方案设计)的步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有效、有用的教育。
  三、课程教学体系设计
  “热力设备安装检修”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相关专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教学应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注重发电厂热力设备安装、维护和检修职业技能的学习,配合“锅炉设备及运行”、“汽轮机设备及运行”、“发电厂电气设备及运行”等相关课程学习,共同完成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1.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理念
  “基于工作过程”理念:课程学习情境以发电厂设备大修和节能技术改造等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重点,在实践教学环境和氛围上营造“工作过程”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过程。
  “项目导向”理念:在教学中突出“项目驱动”教学法,基于工作过程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成不同项目、“教学做”有机结合,利用3个项目11个学习情境(见表1)囊括课程要求掌握的全部知识点,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表1 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 情境
  项目一:发电厂汽轮机设备安装检修 汽轮机本体结构认知 汽轮机主要静止部件的检修 汽轮机转子的检修 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与找平衡
  项目二:发电厂锅炉设备安装检修 锅炉设备结构认知 锅炉设备本体的检修 炉墙与保温的检修 弯管
  项目三:发电厂管阀及辅机设备安装检修 阀门检修 泵类机械检修 风机类机械检修
  
  “必需够用”理念:根据学习情境将原有课程体系内容分解重组,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岗位工作需要为依据。
  2.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应当根据国家职业能力标准,坚持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必需够用”原则。实践教学针对性、实用性要强,结合现场调研、现场专家意见,基于工作过程,参照专业要求进行课程内容取舍,最终形成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内容。
  课改后的课程内容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将电厂热力系统及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热力系统的节能改造作为主要内容,主要知识点分为专业理论模块和专业实践训练模块。并将电厂实际工作过程、当前热力系统运行和节能分析的新科技成果、最新发展动态融合到教学当中,力求理论模块简单实用,实践模块针对性强。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对课程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重新整合,以三个教学项目驱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见表2)。
  3.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加强其职业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主要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现场教学法。学生在课程前期进行电厂认识实习和检修现场的参观学习,通过现场教学,可以将课堂课件演示和现场实物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完成理论教学和仿真训练之后,进行现场运行实习。
  启发式教学法。课堂上巧妙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并带着问题听课,将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校园之外。
  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电厂的相关技术改造,如怎样提高泵与风机运行效率等实际问题提出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得出分析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
  4.教学手段
  “热力设备安装检修”课程与电厂实践紧密相连,在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检修录像等,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热力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热力设备检修过程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资源。在校外实习基地,学生以准职业人身份参与生产,可以得到车间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强化人才培养的职业特征,并在校内实训基地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分组检修操作,促进了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教学内容指向具体职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模拟发电企业真实场景和氛围,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习得,为学生的“零距离”就业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小琨,侯俊凤.工作过程导向的集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9-41.
  [2]李丽萍,杨小琨,李建刚.基于工作过程的“热力发电厂”课程教学体系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09,(8):93-94.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电机与拖动”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介绍了依照研究型教学的思路,组织学生开展变压器空载实验的实践。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研究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实践动手的同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关键词:电机与拖动;研究型教学;教学改革;变压器空载实验  作者简介:杨晓梅(1988-),女,四川成
期刊
摘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但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较为淡薄。本文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该种状况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多种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影响;思想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王廷彦(1980-),女,河南原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助教,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
期刊
摘要:针对数据库课程的特点,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建议。给出了教学内容安排、教师与学生开放沟通的方法、课程的教学方式,并对实验内容安排进行改进,提出了“建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并结合实例探讨了数据库的教学方法。将上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据库;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林川(1979-),男,湖北汉川人,广西工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讲师,工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的内容、挑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实践教学内容上涵盖ARM体系结构、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和应用编程,方法上选取关键项目开展实验及学生参与搭建开发环境,并给出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实例。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开发环境  作者简介:曾炼成(1974-),男,湖南隆回人,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逃课现象在大学中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对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的大二学生进行的调查,分析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引发对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率;隐性逃课  作者简介:张丽(1988-),女,河北廊坊人,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本科生;苏丹(1988-), 女,河北承德人,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本科生。(河北 唐山 063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学
期刊
摘要: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是教育的核心,现在研究生教育中,现行教育教学模式是否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是否适应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的要求,学生对此满意度如何。本文以河北省部分高校研究生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KPCA)找出影响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相关因素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最后根据以上统计分析的结果给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教育教学;核主成分分析;导师
期刊
摘要: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现代社会的交际交往需要人们较好地驾驭公共语言。应社会之需,高等院校普通话教学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已开展多年。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中我们发现,普通话教学过于注重声、韵、调的发音辨正而忽略口语表达训练,使应试者在“说话”项测试中失分较多,也暴露了我们的普通话教学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不足。本文旨在总结归纳“说话”项测试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口语表达训练方案,让学生“能说”、“敢说
期刊
摘要:《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主要用于核定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规模,确定限制、停止招生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并对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测。本报告第一部分分析了近6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办学条件指标情况,这些指标数据的变化动态地反映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新的情况;第二部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同时也对同类高校全面分析办学条件
期刊
摘要:尝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结合权变管理思想,分析校企合作框架下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变革的必要性、条件和意义,为其优化内部管理环境、深化改革进行理论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变革;交易成本;制度变迁  作者简介:王毓(1977-),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严振(1965-)
期刊
摘要: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官员问责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责任型政府建设的“加速剂”,是法治型政府建设的“制衡阀”,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保障器”。  关键词:官员问责;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作者简介:李丽红(1976-),女,湖南益阳人,广州大学社科部,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王敏(196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