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们白发苍苍的老者平静的回答:“在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学习要多思考等等。”诚如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言,幼儿教育让他终身受益。他所列举的平常“小事”,实际上是最为重要的多种好习惯。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认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什么?主要看的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看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真谛所在。3——7岁正是学前教育年龄,可见在学前教育阶段,坚持不懈的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多么重要。
长期以来,农村幼儿的行为养成教育一直未受到教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训练轻行为培养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幼儿家长问孩子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因此在幼儿教师的心里,这种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笔者就我园幼儿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融养成教育于一日生活中
幼儿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对幼儿园的生活还不适应,生活习惯还没形成。因此,幼儿的生活课程显得十分重要,我园在一日活动中十分注重幼儿的养成教育,针对幼儿的特点,我们尝试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习惯养成。
1.通过表扬的形式,强化幼儿良好行为
为培养刚入园幼儿的动手能力,我园设计了“我会……了”的主题活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于强化孩子良好行为有很大的帮助。在活动室的墙上有一棵大大的“成长树”,树上有一朵朵的七色花,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小花,并配有自己的照片。我准备了七种颜色的贴纸,七种颜色分别代表一日活动中的七种行为规范要求。如,橙色代表文明礼貌,幼儿入园如做到了主动问好,就让幼儿把橙色贴纸贴在自己的花上。这样,幼儿就能很直观的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从而自然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游戏的形式,规范幼儿良好行为
游戏中,幼儿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乏责任心、自制力差等。这时应该对幼儿适时进行教育。如,有的小朋友没把拼图收好就跑去玩赛车,看到这类情况,我就会说:“小朋友,这些拼图真可怜,它回不了家了,请你把它送回家去,好吗?”这样幼儿就慢慢地养成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让孩子学习待人接物,教师也不必苦口婆心的讲大道理,只要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让幼儿在“小主人、小客人”的游戏里,做到客人来了要有礼貌,为客人沏茶,陪小客人玩自己心爱的玩具等。
二、融养成教育于环境创设中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一句,说明的正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环境的教育作用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园非常重视环境创设。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幼儿学习的途径应是具体直观的。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幼儿园从走廊、墙面布置、各区域的操作材料都注入养成教育的内容。师生共同布置一个听、说、看、玩的养成教育环境。给孩子营造良好氛围。把“老师让我们这样做”内化成“我想这样做”。不断引发幼儿对自身行为提出新的要求。
1. 利用室内环境创设,引导幼儿行为养成
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的动态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在班级所有电源插座旁,我们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喝水、盥洗区我们都划分了等待区域,并配备了相应的标志。在盥洗区我们把洗手和入厕步骤图贴在墙上,提醒幼儿如何入厕、洗手。幼儿日常生活通过排一排、念一念、练一练的过程,轻松愉快地养成了好习惯。
2、利用室外环境创设,引导幼儿行为养成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用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表达出来,粘贴在楼道、设施旁边。如,上下楼梯靠右走,我们就在楼梯的右边画上了一行向上的脚印,在楼梯的左边画了一行向下走的脚印,幼儿跟着脚印上下楼梯,自然而然的就养成了靠右行的习惯。
三、融养成教育于家园合作中
幼儿的养成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家园教育同步,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我园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逐步形成教育共识。
1.通过各种形式,达成家园教育共识
托班幼儿入园时,如何把幼儿园的工作重点、工作意图传达给家长,把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真实地告诉家长,请家长配合班主任教师实施养成教育计划,帮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规避风险?主要是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和家访等形式来实现。
如我园托班的孩子是这学期刚入园的,他们对幼儿园的环境、老师都不太熟悉。早上来园后总会有哭闹的现象。早上送孩子来园后,这些爷爷奶奶围在教室窗外舍不得离开,孩子看到了哭闹就更厉害了。这里我们一方面,给托班的窗户装上了窗帘,另一方面,请来摄像师把托班幼儿一日的场景一一拍摄下来,然后,在家长会上播放:当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离开后就去和小朋友去玩了;当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自己端着小碗吃着午饭;当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脱了鞋子上床睡午觉……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孩子的变化。自此,早上家长把孩子一送到教室,都放心的离开了。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儿童吃、穿方面关注较多,但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及行为习惯却容易忽视,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仅需要给孩子语言上的要求与期待,更重要的是做行动上的楷模。如一位家长在孩子被人打了后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他们打了你,你就打来还,打坏了医药费爸爸会出的。由于这个幼儿比较小,肯定打不过欺负过他的那个大个子的孩子,可是,有一天,那个大个子被另外的人推到在地,他冲上去,在大个子的肚子上狠狠踩上了两脚。很明显,家长的不当语言,给幼儿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召开家长会,交流幼教理念,创办德育小报,“六一”爱心展示会,我和宝宝同成长等一系列的家园活动策略,极大的转变了家长的思想及做法。从隐瞒幼儿拿玩具回家到主动要求幼儿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教唆幼儿打架到教育幼儿团结友爱;从一味顺从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到主动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形象地点明了早期教育实施的时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紧紧抓住孩子3至7岁这个教育的关键期,有计划、有准备地实施自己的教育计划,为孩子将来的成功做充分准备。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认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什么?主要看的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看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真谛所在。3——7岁正是学前教育年龄,可见在学前教育阶段,坚持不懈的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多么重要。
长期以来,农村幼儿的行为养成教育一直未受到教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重智育轻德育,重技能训练轻行为培养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幼儿家长问孩子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因此在幼儿教师的心里,这种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笔者就我园幼儿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融养成教育于一日生活中
幼儿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对幼儿园的生活还不适应,生活习惯还没形成。因此,幼儿的生活课程显得十分重要,我园在一日活动中十分注重幼儿的养成教育,针对幼儿的特点,我们尝试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习惯养成。
1.通过表扬的形式,强化幼儿良好行为
为培养刚入园幼儿的动手能力,我园设计了“我会……了”的主题活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于强化孩子良好行为有很大的帮助。在活动室的墙上有一棵大大的“成长树”,树上有一朵朵的七色花,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小花,并配有自己的照片。我准备了七种颜色的贴纸,七种颜色分别代表一日活动中的七种行为规范要求。如,橙色代表文明礼貌,幼儿入园如做到了主动问好,就让幼儿把橙色贴纸贴在自己的花上。这样,幼儿就能很直观的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从而自然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游戏的形式,规范幼儿良好行为
游戏中,幼儿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缺乏责任心、自制力差等。这时应该对幼儿适时进行教育。如,有的小朋友没把拼图收好就跑去玩赛车,看到这类情况,我就会说:“小朋友,这些拼图真可怜,它回不了家了,请你把它送回家去,好吗?”这样幼儿就慢慢地养成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让孩子学习待人接物,教师也不必苦口婆心的讲大道理,只要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让幼儿在“小主人、小客人”的游戏里,做到客人来了要有礼貌,为客人沏茶,陪小客人玩自己心爱的玩具等。
二、融养成教育于环境创设中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一句,说明的正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环境的教育作用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园非常重视环境创设。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幼儿学习的途径应是具体直观的。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幼儿园从走廊、墙面布置、各区域的操作材料都注入养成教育的内容。师生共同布置一个听、说、看、玩的养成教育环境。给孩子营造良好氛围。把“老师让我们这样做”内化成“我想这样做”。不断引发幼儿对自身行为提出新的要求。
1. 利用室内环境创设,引导幼儿行为养成
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的动态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在班级所有电源插座旁,我们都贴上了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喝水、盥洗区我们都划分了等待区域,并配备了相应的标志。在盥洗区我们把洗手和入厕步骤图贴在墙上,提醒幼儿如何入厕、洗手。幼儿日常生活通过排一排、念一念、练一练的过程,轻松愉快地养成了好习惯。
2、利用室外环境创设,引导幼儿行为养成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用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表达出来,粘贴在楼道、设施旁边。如,上下楼梯靠右走,我们就在楼梯的右边画上了一行向上的脚印,在楼梯的左边画了一行向下走的脚印,幼儿跟着脚印上下楼梯,自然而然的就养成了靠右行的习惯。
三、融养成教育于家园合作中
幼儿的养成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家园教育同步,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我园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逐步形成教育共识。
1.通过各种形式,达成家园教育共识
托班幼儿入园时,如何把幼儿园的工作重点、工作意图传达给家长,把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真实地告诉家长,请家长配合班主任教师实施养成教育计划,帮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规避风险?主要是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和家访等形式来实现。
如我园托班的孩子是这学期刚入园的,他们对幼儿园的环境、老师都不太熟悉。早上来园后总会有哭闹的现象。早上送孩子来园后,这些爷爷奶奶围在教室窗外舍不得离开,孩子看到了哭闹就更厉害了。这里我们一方面,给托班的窗户装上了窗帘,另一方面,请来摄像师把托班幼儿一日的场景一一拍摄下来,然后,在家长会上播放:当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离开后就去和小朋友去玩了;当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自己端着小碗吃着午饭;当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脱了鞋子上床睡午觉……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孩子的变化。自此,早上家长把孩子一送到教室,都放心的离开了。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儿童吃、穿方面关注较多,但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及行为习惯却容易忽视,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仅需要给孩子语言上的要求与期待,更重要的是做行动上的楷模。如一位家长在孩子被人打了后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他们打了你,你就打来还,打坏了医药费爸爸会出的。由于这个幼儿比较小,肯定打不过欺负过他的那个大个子的孩子,可是,有一天,那个大个子被另外的人推到在地,他冲上去,在大个子的肚子上狠狠踩上了两脚。很明显,家长的不当语言,给幼儿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召开家长会,交流幼教理念,创办德育小报,“六一”爱心展示会,我和宝宝同成长等一系列的家园活动策略,极大的转变了家长的思想及做法。从隐瞒幼儿拿玩具回家到主动要求幼儿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教唆幼儿打架到教育幼儿团结友爱;从一味顺从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到主动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古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形象地点明了早期教育实施的时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紧紧抓住孩子3至7岁这个教育的关键期,有计划、有准备地实施自己的教育计划,为孩子将来的成功做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