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中外历史纵横联系,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级是初级中学的最高年级,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毕业、升学。所以,九年级历史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综合过程,也是由基础到能力提升的综合过程。学习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历史教学的最后效果和质量。所以,如何将中外历史进行纵横联系,有机结合,在比较中学习、复习,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下面将我在世界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大家交流。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将相似事件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对同一事件多角度、多思维的认识。
  一、政治改革变法内容的纵横联系
  中外历史上改革、变法事件比较多。我们知道成功的改革是一个国家转折的必由之路,它可以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由弱变强。在学习世界史上的改革中,可联系相关改革。如:
  1.性质意义相似。商鞅变法、大化改新是中日两国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均改变了无偿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这是相似之处。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都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转折,在改革后两国都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社会上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背景相似的改革。如日本大化改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外国侵略,都是闭关、落后的封建国家。学生了解了它们相似的背景,就会兴致勃勃地学习这两次改革的内容,更可以为他们自主探究两次改革的不同后果及成败原因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样,既开拓了学生视野,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当然,学习改革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能让学生认识到改革的积极意义。
  除改革可进行纵横向比较外,对于重要历史人物、文化、战争也可进行比较。
  二、历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比较
  在中外历史上,不同的历史时期,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进行联系比较的有:
  1.秦皇汉武与华盛顿、毛泽东等联系,他们对国家的建立奠定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做出的贡献世人皆知,分别开创了中国封建制度、美国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对本国的历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用这些人物取得的成就和典型事例,挖掘思想教育因素,鼓舞学生立志,树立信心,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可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学习。
  2.将杰出的改革家进行比较。如美国的罗斯福与中国的邓小平,他们都在本国经济处于低谷中实行改革,使国家度过危机,并得到发展。罗斯福通过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本国的资本主义,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更加充满了生机,所以将他们进行比较,既可深化学习内容,也可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将林肯与中国历史上的岳飞、文天祥进行比较。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是为国家、民族利益而战,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他们与民族英雄还是有区别的。
  三、文化中中外历史的比较学习
  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有思想、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等诸多方面。世界各地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人类历史文明,古今中外的文明成就是全世界人类所拥有的共同财富,既要让学生了解本国杰出的民族文化,也要能吸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中外不同文化中兼容并蓄、健康成长。
  1.多角度比较文化名人
  (1)思想方面。一般而言,杰出人物取得杰出成就与他们的思想修养是分不开的,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学习文化史,必须从中挖掘到思想教育因素,体现人文教育。如张衡、牛顿、爱迪生、瓦特等,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尤其是他们勤于观察、动手实践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2)音乐家。如贝多芬、冼星海、聂耳的比较。
  (3)戏剧方面。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比较。他们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在戏剧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从成就上比较。
  (4)绘画方面。中国绘画艺术大多为山水画、风俗画,西方多为油画。所以讲画家时可将赵孟頫、张择端、达芬奇、梵高等联系比较,在对比中引导学生领略中外绘画艺术的异同。
  2.宗教文化的中外联系
  世界三大宗教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为道教,但三大宗教与中国的联系也是源远流长。在世界史学习中,将三大宗教与中国道教联系,从中国宗教的现状出发,从他们产生的背景、教义、传播、影响来比较,学生们对宗教的产生、发展会有全面的认识。
  中外历史纵横联系不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在教学中,中外历史纵横比较还有战争方面、经济模式发展等诸多方面,要通过比较,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规律性,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发挥历史教学古为今鉴的作用。所以说,只有将历史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进行整理比对,才能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论语·述而》中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学生如果不经过一番认真思考而又苦于想不明白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琢磨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重新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堂体系,另辟蹊径,用“问题教学法”突破课改“瓶颈”,将会受益无穷。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
期刊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 “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而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理想的物理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
期刊
“教学”二字看来很平常,但要做好绝不是轻松的事。有些教师时间没少用,力气没少使,效果却不佳,他们很困惑。他们不懂得课堂教学是“主导”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是师生心流的沟通。心流不通畅,教学就会阻滞,其主要原因是缺少课堂的教学艺术。  遍览古今中外许多名家课堂教学成功的经验,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的艺术,概括起来有五个字:“爱、趣、需、合、美”。我们称其为课堂教学的“五
期刊
一、加强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经常不断地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产生不断追求新知的强大学习动力,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兴趣爱好、强大的进取动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坚持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作为提高合格率、优秀率的关键来抓。每当接任新班的第一课,我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阐
期刊
美国教育学家卢布姆说:“目标是预定的教学成果。”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就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学目标就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达到的某种程度和变化,它是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中的具体化,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应达到的水平标准。而目标教学,就是将教学目标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语文课的目标教学,就是语文
期刊
要想做好高考数学题,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取决于临场发挥。怎样才能使我们在高考中考出更加理想的成绩呢?或者说怎样做到超水平发挥呢?下面我们交换一些看法:  一、 做好考前准备  考前两三天内不要再做数学题目了,应早睡早起,在头脑清醒时,可将下列内容自我回忆一下:(1)各考点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2)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有哪些? (3)高中课本各章主要内容分别涉及哪些基本问题和基
期刊
如何让农村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呢?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结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本人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图书馆  许多农村小学图书馆资源少,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如我镇各村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陈旧,很多图书是几年前“两基”、“普实”工
期刊
摘 要: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总结、实践、改革,形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评价体系,达到评价的最终目的,让评价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关键词:评价 发展 进步  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
期刊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学科特色决定了生物教学方法要不同于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同时由于课时相对较少,学生不够重视,这些都给教学增加了难度。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看法。  一、以“纲”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
期刊
在以科学思维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要根据创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与语言学,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模仿创造法  模仿是“以他为主”,创造是“以我为主”。创造离不开模仿,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那样的同等必要。”要引导孩子从模仿开始,然后再进入独创。  如教学《詹天佑》(十册),学生在理解描述“人”字形线路设计的一段文字后,可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