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科学思维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要根据创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与语言学,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模仿创造法
  模仿是“以他为主”,创造是“以我为主”。创造离不开模仿,克鲁普斯卡娅曾说过:“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那样的同等必要。”要引导孩子从模仿开始,然后再进入独创。
  如教学《詹天佑》(十册),学生在理解描述“人”字形线路设计的一段文字后,可要求学生模仿“人”字形线路的设计,设计出火车过两个或三个有一定距离但又不很远的陡坡时应怎么办,然后要求学生模仿“人”字形线路的设计说明语言,用文字和图示说明自己设计的目的、根据、方法。这样学生从模仿开始,步入创造,培养了学生学习别人之长,来个发展和突破,创造出自己独特办法的能力。
  二、多向思考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时,不仅要运用顺序思维,而且要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进行逆向思维,确立中间事物,以这个事物为中心,向前后两个方向思考的背向思维。这样学生有了多向思维能力,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鲁班学艺》(十册)时,可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后来的人都尊称他为木工的祖师”,提出:为什么后来的人尊称鲁班为木工的祖师呢?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末尾,由下而上,层层追问,寻根究底,进行逆向思维,理解鲁班刻苦学艺的表现,以及前因后果,弄清鲁班之所以成为木工祖师,是他尊敬师傅、下定决心、刻苦学艺的结果。逆向思维,能培养学生寻根究底的能力。背向思维能培养学生从一点出发瞻前顾后考虑问题的能力。多向思维的综合运用,能培养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探索问题,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深入观察法
  观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窗口。可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实质的观察、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如指导三年级同学观察《送水》图时,可采用五步观察法:1.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看清画面上有哪些人、物和景;2.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看清事物发生在怎样的天气、什么地方、什么季节以及人们在干什么;3.由景到人、由人到景看清人和景发生着什么联系;4.从人物形象的组合看大家在干什么,从人物形象的大小看主要人物是谁,推断出中心事物是什么,为图命题;5.从人物组合表象边看边想像人们的语言、行动、神态,理解意图,概括出画的主题。这样在引导学生观察中进行分析、概括、联想、推理,从而获得了创造力。
  四、缺点列举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课文中的事物进行挑剔(也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倾向、谋篇布局,甚至一个标点),通过分析列举出事物的缺点,然后针对这些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并设法付诸实施。
  如教学《东郭先生和狼》(六册)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评论,可围绕“东郭先生在对待狼的问题上有什么缺点和错误”进行评论。
  五、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往往能成为创造发明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内容,从本人或他人的意愿出发,提出各种新的设想而进行创造发明。
  如教学《捞铁牛》(六册)时,学生知道怀丙和尚是利用浮力把铁牛捞起来的。教师可以提问:你们想除了怀丙和尚的办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铁牛一头一头捞起来?学生就会提出一个又一个设想。学生根据本人的希望和意愿,在提出各种新设想的过程中,培养了创造能力。
  六、检核表法
  在语文教学中,可抓住有些课文的特点,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创造发明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然后一个一个来核对讨论,在核对讨论验证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发明的设想。
  以上所述只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六种主要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还将探索出许多更切实可行的方法。
其他文献
俗话说“亲其师,进其道”, 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尤其是当今生物实行会考,更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
期刊
《论语·述而》中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学生如果不经过一番认真思考而又苦于想不明白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琢磨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重新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堂体系,另辟蹊径,用“问题教学法”突破课改“瓶颈”,将会受益无穷。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
期刊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 “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而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理想的物理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
期刊
“教学”二字看来很平常,但要做好绝不是轻松的事。有些教师时间没少用,力气没少使,效果却不佳,他们很困惑。他们不懂得课堂教学是“主导”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是师生心流的沟通。心流不通畅,教学就会阻滞,其主要原因是缺少课堂的教学艺术。  遍览古今中外许多名家课堂教学成功的经验,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的艺术,概括起来有五个字:“爱、趣、需、合、美”。我们称其为课堂教学的“五
期刊
一、加强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经常不断地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产生不断追求新知的强大学习动力,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兴趣爱好、强大的进取动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坚持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作为提高合格率、优秀率的关键来抓。每当接任新班的第一课,我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阐
期刊
美国教育学家卢布姆说:“目标是预定的教学成果。”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自己解决问题。教,就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学目标就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达到的某种程度和变化,它是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中的具体化,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应达到的水平标准。而目标教学,就是将教学目标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语文课的目标教学,就是语文
期刊
要想做好高考数学题,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取决于临场发挥。怎样才能使我们在高考中考出更加理想的成绩呢?或者说怎样做到超水平发挥呢?下面我们交换一些看法:  一、 做好考前准备  考前两三天内不要再做数学题目了,应早睡早起,在头脑清醒时,可将下列内容自我回忆一下:(1)各考点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2)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有哪些? (3)高中课本各章主要内容分别涉及哪些基本问题和基
期刊
如何让农村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呢?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结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本人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图书馆  许多农村小学图书馆资源少,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如我镇各村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陈旧,很多图书是几年前“两基”、“普实”工
期刊
摘 要: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总结、实践、改革,形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评价体系,达到评价的最终目的,让评价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关键词:评价 发展 进步  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
期刊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学科特色决定了生物教学方法要不同于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同时由于课时相对较少,学生不够重视,这些都给教学增加了难度。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看法。  一、以“纲”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