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高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从目前的情况上看,我国当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种种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教学的发展,使得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为此,合理的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课程体系;构建
1.引言
从当前的科技发展中看,计算机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使得它逐渐成为了一个学科。所以说,其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从当前的情况上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制定一系列构建方法,以解决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现状
2.1过于重视核心学科
过于注重核心内容是当前高校计算机与技术课程的一大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在设置专业时,往往会设置一个核心学科,然后再将这门学科视为一个点来设置其他学科。不过在实际过程中,大部分课程是以社会发展作为依据的,而过于重视核心学科则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愚钝,并且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是必须的。
2.2课程设置比例不协调
部分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不协调。所谓的专业基础课,就是专业课程的根本,其作用是为专业课程打基础。不过从当前的情况上看,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分配比例很小,并且课时也很短,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上与基础知识脱节,最终影响学习积极性;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不相衬。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设置上,必修课占的比重很大,并且种类很多,而选修课只是那么几节而已,且课时非常短;课程整体结构比例不协调。从调查分析中发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在设置上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实践却占很小的比重,进而影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
2.3课程标准不明确
大多数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始终没有明确的目标,这种情况就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受到制约。关于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要有以下两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没有一个鲜明的编写目标,其编写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部分学校都在用的综合性教材,另一种是自主编写的部分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缺少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教材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后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3.1能力培养原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囊括的内容广泛,所以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让相关人员掌握好软件的使用方法,还要让学生掌握各种操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各种重点知识、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要然学生在掌握各种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延伸,掌握好新机型和新软件的使用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2以市场为基准
课程是连接社会与学校的纽带,学校是面向社会和市场的,所以在设置课程方面必须按照社会和市场的要求来进行。要想在设置课程方面适应市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适应社会的产业结构要求。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下,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影响之下,第三产业成了社会经济的支撑点,也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方向。所以,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的发展相联系,并根据这点设置课程,以便让学生最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准。企业事业单位的是收纳人才的地方,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应当考虑企业的要求。从当前的情况上看,企业需要学生具备以下几种素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有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有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等。高校方面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这些要求,设置与企业要求相契合的课程。
3.3课程的创新性
创新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可言。为此,高校创建建立在课程的创新之上。从分析上看,传统课程结构最大的问题就是将学科作为了中心,进而背离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技术专业课程必须拥有创新性,并且符合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课程的设置上,不仅要注重专业发展的连续性,更要注意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职业的需要。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考虑在内,并处理好课程与教材之间的矛盾、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矛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以便让学生在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4.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设置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问题,大部分高校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问题还是专业核心课程不明确,无章可循。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方面无法知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掌握什么样的内容。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IEEE/ACM CC2004的计划中明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其中有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和信息技术等。这份报告还提出了计算机科学知识体的相关概念,从而为核心课程的详细设置提供了基础。
从当前的《中国大学教学》中看,其赞同国外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建议实施“培养规格分类”,让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教学计划与研究方案。改论述认为,只要学校在这三个方面中,有一个是有成就的,那么这所学校就是合格的学校。除此之外,教育部门还提出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基础教育,以便培养出类型更多的人才。
所以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模块与方向”进行,其包括公共平台、专业基础、专业课三大模块,在方向上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与开发等。在课程上设置四大系列,这四大系列分别为基础理论、程序设计与算法、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后又根据这四大系列课程制定了相关课程,如专业核心课、特色课、基础课、专业实验课和独立实验课等等。 4.2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
通识教育的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不仅如此,通识教育在教学生做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高校方面应当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语文、可持续发展等,囊括文学、美学、书法和音乐等人文素质类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分设置中,应当不低于10分。除此之外,还应当要求学生于阅读国内外经典名著,让学生多多参加社团的文体活动,以便让学生得写作能力、口语能力和演讲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并了解社会,学会思考人生,学会如何做一名好公民。关于学生的这方面培养,相关人员应当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选修其中的一门课程,让人文学科与理工基础相结合,进而实现文理渗透的文化素质培养目标。
4.3教材建设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体系建设当中,教材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其特点是能很快与其他领域和学科互相融合。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教材专业上看,高校方面应当根据地方的特色来选用教材。从调查研究上看,21世纪的教材均是结合西部地区特点来拟的。最近几年,国内很多的出版社引进一些比较新的教材,这类教材均是计算机界的精英编写的,为此十分受用。不过有一点不好的是,这类教材由于来自国外,所以与当前的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不符合。所以,应当以计算机原版作为教学的参考资料,并组织教师重新编写教材,以便让教材满足学校专业课程的实际需要。
4.4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实际性很强,所以其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应当着重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为此,学校方面应当根据多样化、综合性、创新性和分层性的原则来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在设置上需要注重专业实践与课程设置的结合、加强对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综合性课程等,以便实现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
5.结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专门研究计算机的一门学科,其涉及范围较广,发展比较迅速,为此十分重要。不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体系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上面所述方面入手,以便达到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庆伟,刘婷.新升本科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4):12-13+16.
[2]郭风,朱韶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1):92-93.
[3]郝红英.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66-69+82.
[4]钟乐海,谭斌.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143-145.
[5]钟乐海,王朝斌,唐新国.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9-1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课程体系;构建
1.引言
从当前的科技发展中看,计算机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使得它逐渐成为了一个学科。所以说,其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从当前的情况上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制定一系列构建方法,以解决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现状
2.1过于重视核心学科
过于注重核心内容是当前高校计算机与技术课程的一大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在设置专业时,往往会设置一个核心学科,然后再将这门学科视为一个点来设置其他学科。不过在实际过程中,大部分课程是以社会发展作为依据的,而过于重视核心学科则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愚钝,并且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是必须的。
2.2课程设置比例不协调
部分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不协调。所谓的专业基础课,就是专业课程的根本,其作用是为专业课程打基础。不过从当前的情况上看,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分配比例很小,并且课时也很短,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上与基础知识脱节,最终影响学习积极性;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不相衬。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设置上,必修课占的比重很大,并且种类很多,而选修课只是那么几节而已,且课时非常短;课程整体结构比例不协调。从调查分析中发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在设置上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实践却占很小的比重,进而影响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
2.3课程标准不明确
大多数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始终没有明确的目标,这种情况就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受到制约。关于教学目标不明确主要有以下两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没有一个鲜明的编写目标,其编写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部分学校都在用的综合性教材,另一种是自主编写的部分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缺少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教材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后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3.1能力培养原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囊括的内容广泛,所以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让相关人员掌握好软件的使用方法,还要让学生掌握各种操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各种重点知识、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要然学生在掌握各种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延伸,掌握好新机型和新软件的使用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2以市场为基准
课程是连接社会与学校的纽带,学校是面向社会和市场的,所以在设置课程方面必须按照社会和市场的要求来进行。要想在设置课程方面适应市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适应社会的产业结构要求。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下,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影响之下,第三产业成了社会经济的支撑点,也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方向。所以,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的发展相联系,并根据这点设置课程,以便让学生最终能为社会提供服务;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准。企业事业单位的是收纳人才的地方,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应当考虑企业的要求。从当前的情况上看,企业需要学生具备以下几种素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有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有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等。高校方面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这些要求,设置与企业要求相契合的课程。
3.3课程的创新性
创新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可言。为此,高校创建建立在课程的创新之上。从分析上看,传统课程结构最大的问题就是将学科作为了中心,进而背离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技术专业课程必须拥有创新性,并且符合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课程的设置上,不仅要注重专业发展的连续性,更要注意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职业的需要。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考虑在内,并处理好课程与教材之间的矛盾、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矛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以便让学生在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4.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设置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问题,大部分高校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问题还是专业核心课程不明确,无章可循。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方面无法知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掌握什么样的内容。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IEEE/ACM CC2004的计划中明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其中有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和信息技术等。这份报告还提出了计算机科学知识体的相关概念,从而为核心课程的详细设置提供了基础。
从当前的《中国大学教学》中看,其赞同国外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建议实施“培养规格分类”,让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教学计划与研究方案。改论述认为,只要学校在这三个方面中,有一个是有成就的,那么这所学校就是合格的学校。除此之外,教育部门还提出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基础教育,以便培养出类型更多的人才。
所以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模块与方向”进行,其包括公共平台、专业基础、专业课三大模块,在方向上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与开发等。在课程上设置四大系列,这四大系列分别为基础理论、程序设计与算法、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后又根据这四大系列课程制定了相关课程,如专业核心课、特色课、基础课、专业实验课和独立实验课等等。 4.2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
通识教育的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不仅如此,通识教育在教学生做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高校方面应当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语文、可持续发展等,囊括文学、美学、书法和音乐等人文素质类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学分设置中,应当不低于10分。除此之外,还应当要求学生于阅读国内外经典名著,让学生多多参加社团的文体活动,以便让学生得写作能力、口语能力和演讲能力得到提升。
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并了解社会,学会思考人生,学会如何做一名好公民。关于学生的这方面培养,相关人员应当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选修其中的一门课程,让人文学科与理工基础相结合,进而实现文理渗透的文化素质培养目标。
4.3教材建设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体系建设当中,教材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其特点是能很快与其他领域和学科互相融合。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教材专业上看,高校方面应当根据地方的特色来选用教材。从调查研究上看,21世纪的教材均是结合西部地区特点来拟的。最近几年,国内很多的出版社引进一些比较新的教材,这类教材均是计算机界的精英编写的,为此十分受用。不过有一点不好的是,这类教材由于来自国外,所以与当前的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不符合。所以,应当以计算机原版作为教学的参考资料,并组织教师重新编写教材,以便让教材满足学校专业课程的实际需要。
4.4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实际性很强,所以其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应当着重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为此,学校方面应当根据多样化、综合性、创新性和分层性的原则来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在设置上需要注重专业实践与课程设置的结合、加强对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综合性课程等,以便实现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
5.结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专门研究计算机的一门学科,其涉及范围较广,发展比较迅速,为此十分重要。不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体系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上面所述方面入手,以便达到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庆伟,刘婷.新升本科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4):12-13+16.
[2]郭风,朱韶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1):92-93.
[3]郝红英.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66-69+82.
[4]钟乐海,谭斌.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143-145.
[5]钟乐海,王朝斌,唐新国.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