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字内涵,传承文化精神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当中既有豪迈的诗情画意,也有感人肺腑的真情实感。要想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意蕴,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研究阅读教学方法,以服务学生、引领学生为理念,使学生能够弄懂、学透,抓住学习的重点,把握教学主要内容,使文化内涵得以代代传承。只有不断引导学生由形入神、从外而内地深入挖掘文章,才能够使学生把握中华文化内涵,培育深厚的民族文化情感。学生不断进步与成长是教师不断奋斗的目标,教师要用更多优秀的语文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传承文化精神。
  一、 保护童真,激发童趣
  小学语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心学生真正的内心需求,保护学生的童真,激发学生的童趣,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获得个性的全面发展。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例如,学生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其会发展成不同的个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发展其特长,尊重学生的想法、特点,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分析能力,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客观条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不能盲目地提高要求。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古诗《江雪》时,需理解诗中所描绘的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上,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学生要理解表面意思比较容易,但难以理解诗人的主观心情:比较寂寞、孤独、冷清。
  二、题目入手,联通内外
  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感悟文章中所包含的意境和内涵。文章题目是文章的文眼,能够表明文章的内涵,是作者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够体现文章的广度和深度。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文章主旨大意,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通过研究题目,可以从中发现文章传递出的中心思想、表达的核心理念,找到深刻领悟文章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要问需于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要阵地,但是,想要持续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从全方位入手,打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限制,使学校、家庭、社区串联起来,让阅读精神从课堂内传到学校活动、家庭活动、社会活动之中,从而传承中华文化,使中华精神发扬光大,实现文字阅读与精神滋养的同频共振。比如,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联系生活中的事迹,触发学生的创意火花,使学生能够探究更多的知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
  三、充实内容,丰富形式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加快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征程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教学实践,努力钻研课题,全部破解新时期阅读教学中面临的核心性、关键性问题,师生共同谱写阅读篇章。因此,在阅读时代,不仅要提倡阅读内容的全面性,同时也提倡阅读形式的丰富化。第一,“1+1”形式就是一个学生、一个家长,由家长陪伴学生进行阅读,家长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讲解阅读内容,与学生共同进入阅读的世界当中。例如,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古诗 《元日》时,可以引导小学生感悟古代诗歌的风韵,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庆祝活动: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古人烧竹子时,竹子爆裂,发出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第二,“1+n”形式就是指一个学生与多个学生共同组成合作小组,进行角色化阅读。在合作小组当中,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商讨阅读的内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特点,也可以共同编写故事的后续发展,这样的小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融入阅读氛围当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7课《维生素C的故事》时,学生们可以分角色扮演当时哥伦布发现维生素C的场景,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表演欲、表达欲,提高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第三,“网络+纸质”形式。在网络时代,教师不可能让小学生完全不接触网络,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纸质图书的同时阅读网络上优质的读书资源,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接触网络上的优质资源,练习发音吐字,学习朗读的课程内容能够使小学生更快地掌握朗读的技巧。同时,家长也可以帮助小学生录音,在一次次的录音当中感受小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媒体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丰富,提高学生阅读的愉悦性。
  四、深刻思悟,培育品格
  如今,提倡“阅之,思之,悟之”的思想。阅之就是了解文章的行文结构、主旨大意,弄懂词汇,认识字词;思之就是通过文字阅读了解文章所传达的内涵与精神;乐之就是培养学生爱阅读、爱思考的习惯,并且能够享受其中的乐趣。拥有一定的阅读量和会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掌握以阅读活动或比赛为主的结构化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文化品德,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倡导的重点。
  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知识、能力、品格、情操的重要载体,在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之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引导学生领悟中华理念、中华精神、中华气度、中华神韵,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继续稳固中华文化的历史根基。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后训练题《徐悲鸿励志学画》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徐悲鸿在面对外国人的侮辱和挑衅时是怎样给对方漂亮的反击的,他内心坚信,口头上的争论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于是他只有用自己的实力纠正别人的偏见,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國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摒弃他人的鄙视与轻视,努力奋发图强,像徐悲鸿一样不知疲倦地努力学习,像日夜奔驰的骏马一样勇往直前。
  总之,小学生在个人成长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内部规律。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因此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具体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与美好,成为幸福的阅读者。
  (责编 杨 菲)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教与学”的关系,或许这是很多青年教师刚走进课堂都思考过的问题。美术课的知识点和绘画技能的传授不仅仅只是为了有趣,也能仅用有趣的课来吸引学生,初中美术课中我们可以激趣,这是一种手段,却不是目的。在讲授要求必须掌握的美术会考知识点的时候,我无法保证都用有趣的方式来传授每个知识点,因为美术知识点也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但这个时候,我希望给学生塑造出一种内驱力,让学生想上美术课、爱上
期刊
观察要有序,表达才有条理  学生不善于观察,往往会东看一眼,西看一眼,感知事物的时候显得乱七八糟,所以写的时候也就不成体系,导致“东一榔头,西一棒”。因此在教学看图作文时,我注意训练学生按顺序地、有条理地、连贯地说。如果看的是单独的一幅图,我会让学生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再看看四周的人与环境,与这个人有没有联系?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图的意思。学生在
期刊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无不困扰着每个语文教师。我们几经尝试,做法种种,还是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路子。翻阅学生的作文,常常令人感到头疼。经过几年的辛苦训练,我们虽然也培养出了不少出色的“小作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处在语言表达不通顺的现状,不得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不算成功。是练的量不够吗?不是。是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也不是。学校和家庭一直很重视阅读引导,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追
期刊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所有地市、县(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为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够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积极稳慎推进多校划片,并要求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在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 摘自《经济日报》  点评:后年取消特长生招生,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番热议。有论
期刊
如果你控制住你自己的舌头,多说一些安慰人的话、激励人的话和鼓励人上进的话,自然就会受到欢迎了。  我的儿子汤姆,虽然只有6 岁,但小朋友们都说他是一个话多而又不中听的人。他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因而惹出许多麻烦。  比如,有一天上写字课,汤姆写得很认真,每个字母都写得很工整。他握铅笔的姿势非常正确,把字母“L”写得横平竖直。可当他看到小伙伴玛丽用她的整个小手掌攥着铅笔时,他想
期刊
把“ 手表定理”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或者说家长双方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相互矛盾。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给某个人一块手表,当别人问这个人时间时,这个人能够快速而且自信地说出时间;然而,当给这个人两块指示不同时间的手表时, 这个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说出时间了。 因为两块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 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心理学家把这种
期刊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其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变革,对教育的内容和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目前教育的核心。数学是一门集科学性、逻辑性、探索性、抽象性等众多特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为此,各级数学教师都在积极探索高效课
期刊
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打交道必须注意策略,努力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建立融洽和谐的良好关系,促进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作为班主任,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怎样与家长打交道,这确实是一门大学问。如果分寸把握得较好,不但能形成教育合力,巩固与家长的同盟军关系,还能提高教育效率,将教育效益最大化。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与学生家长打交道?本文结
期刊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科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在科学领域里面还包括数学和科学两个方面,是幼儿(小、中、大班)成长重要部分。我们要挖掘更多的人力资源,通过不同知识面的人员来带领幼儿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把有限的人力变成无限的人力。  一、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园教师资源  滨江幼儿园的教师们心灵手巧,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教师们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和平时生活经验,掌握了许多不同的科学知识,她们利用这些科学知识自创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融合德育素养,常见方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润物细无声”,我个人认为更应该是“心动不如行动”,利用语文每学期一两次的综合性学习,为孩子们全面发展提供平台,找准切入点,培育孩子们的德育素养。本文以语文综合性学习“爱的教育”为例进行论述,开展综合实践小组活动,利用成果汇报等方式整合德育。  一、借助课堂阅读教学设题,让德育萌芽生长  首先,在上第一课《可贵的沉默》一文中就有谈到怎样从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