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内化。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启发、引导和交流,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文就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优势及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和反思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个人简介和主张。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基础会计;优势;运用;反思
基础会计课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动手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基础会计课教学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是一种符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内化。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启发、引导和交流,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优势
1 使学生更易掌握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围绕如何完成某个具体任务进行。比如在“会计凭证——原始凭证”教学中,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要讲的内容设计成“填制原始凭证”以及“审核原始凭证”这一具体的任务。首先,教师演示备课时做好的原始凭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凭证的各部分内容,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学生自主去了解各部分内容的具体制要求,结合具体的业务让学生自己进行模仿填制,最后让学生交换进行审核。这样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学得快、记得牢,不论教师教还是学生学,整个教学过程都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如。
2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会计课实践性很强,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的教学,是将所学新知识和技能蕴涵在“任务”中,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3.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次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在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或通过阅读教材解决,或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有的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完全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由于教师主要是方法上的指导,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具体操作,很多功能不再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容易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4 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布置任务后,教师不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自由创作留有充分的余地,学生的作品也就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但掌握了教师要求掌握的内容和方法、而且在很多操作细节上还能举一反三、自由发挥。实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分层次教学和弹性教学。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中的运用
1 情境设定
情境设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现实情境类似,让任务的解决过程与现实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全部课程均安排在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并在必要时带学生去参观工厂,了解工厂的运作过程。
2 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阶段的活动主要是在情境已设定的前提下,分析教学大纲和课程结构,导出各个知识模块的教学主题,并根据教学主题设计符合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教学计划,设计任务驱动的方案,將知识点融入其中。它是任务驱动教法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呈现整体性的总任务,教师明确指出任务要求。任务可以是教材中的热点,也可以是教材内容的延伸,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然后对总任务作分析,发现完成总任务所必须完成的分任务,以及完成各级分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解决各个子任务,而各个子任务的完成都要为整体任务做准备。这样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分层推进,最终完成一个整体性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务”的设计非常重要,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因此,“任务”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实用性:设计任务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因此设计任务时要以实用性为重点。例如:在讲到填制原始凭证时,先发一些关于工厂运作的视频和图片以及各种原始凭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布置填制原始凭证的任务。
(2)难易适度性和层次性: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设计任务的难度应具有层次性。注意把新知识点的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把前面任务的知识点综合到后面的任务中。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不会因为新知识点突然增多,而对完成任务失去信心与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新任务时,对前面任务中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和综合。例如,在“会计账簿”这一内容中,应结合前面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内容来完成。
(3)开放性与挑战性:设计的任务要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教师在明确任务的前提和提供完成任务必需的条件外。最好不要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例如在一章讲完后,可设计一个综合性的任务,将本章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老师只对涉及的知识点做出要求,至于学生如何设计则由学生去实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事实证明,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3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任务驱动教法的本质所在。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自主学习,通过钻研教材、利用教学软件、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任务设置中给学生提供了多层次不同水平的任务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任务,因材施教。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任务,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任务的要求和需要在 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和知识,在实践中遇到问题首先是自己通过学习课本、利用教学软件、查阅资料等方式尝试解决,如果有困难可以采取跟小组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请教的方式解决。总之,学生的活动以“做”为主,以任务为驱动,以完成任务和掌握课程知识为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
4 任务评价
任务评价既是总结、提高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当学生完成某项任务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这时教师需要通过对其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讨论、分析、点评,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另外,学生每独立完成一项任务,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时教师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在不断建构与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自身的认识与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四)对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務驱动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一些需要思考和不断完善的地方。
1 任务设计合理有效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任务要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任务的难度要适中,太难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太容易又可能使学生丧失兴趣。
2.刻意设计缺陷
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设计适当的缺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同时能够从另外一个侧面教学,达到正面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的。例如,在布置“入账”这一新任务前,把有缺陷的凭证投影出来,让学生来评判哪些地方错了,并进行纠正。缺陷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被发现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循序渐进
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可以把一个大的教学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的任务,并且注意小任务之间的层次,使得知识的掌握过程是层层递进的。
4 任务的开放性
任务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分析、探索、交流和拓展的空间。每项任务都要有简单的基本要求,学生完成任务的步骤不受限制,鼓励学生在主动求知过程中即兴创作,突破预定目标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5 任务驱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有些教师认为在“任务驱动”中,学生应尽可能地独立自主地去完成任务,教师应尽可能少地去干预学生,这样才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特点。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未必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活动中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在布置任务后,应适当地进行巡视并介入到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
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任务驱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总结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基础会计;优势;运用;反思
基础会计课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动手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基础会计课教学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是一种符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内化。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启发、引导和交流,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优势
1 使学生更易掌握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围绕如何完成某个具体任务进行。比如在“会计凭证——原始凭证”教学中,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要讲的内容设计成“填制原始凭证”以及“审核原始凭证”这一具体的任务。首先,教师演示备课时做好的原始凭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凭证的各部分内容,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学生自主去了解各部分内容的具体制要求,结合具体的业务让学生自己进行模仿填制,最后让学生交换进行审核。这样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学得快、记得牢,不论教师教还是学生学,整个教学过程都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如。
2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会计课实践性很强,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的教学,是将所学新知识和技能蕴涵在“任务”中,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3.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每次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在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或通过阅读教材解决,或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有的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完全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由于教师主要是方法上的指导,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具体操作,很多功能不再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容易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4 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布置任务后,教师不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自由创作留有充分的余地,学生的作品也就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但掌握了教师要求掌握的内容和方法、而且在很多操作细节上还能举一反三、自由发挥。实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分层次教学和弹性教学。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中的运用
1 情境设定
情境设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现实情境类似,让任务的解决过程与现实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全部课程均安排在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并在必要时带学生去参观工厂,了解工厂的运作过程。
2 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阶段的活动主要是在情境已设定的前提下,分析教学大纲和课程结构,导出各个知识模块的教学主题,并根据教学主题设计符合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教学计划,设计任务驱动的方案,將知识点融入其中。它是任务驱动教法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呈现整体性的总任务,教师明确指出任务要求。任务可以是教材中的热点,也可以是教材内容的延伸,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然后对总任务作分析,发现完成总任务所必须完成的分任务,以及完成各级分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解决各个子任务,而各个子任务的完成都要为整体任务做准备。这样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分层推进,最终完成一个整体性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务”的设计非常重要,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因此,“任务”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实用性:设计任务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因此设计任务时要以实用性为重点。例如:在讲到填制原始凭证时,先发一些关于工厂运作的视频和图片以及各种原始凭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布置填制原始凭证的任务。
(2)难易适度性和层次性: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设计任务的难度应具有层次性。注意把新知识点的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把前面任务的知识点综合到后面的任务中。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不会因为新知识点突然增多,而对完成任务失去信心与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新任务时,对前面任务中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和综合。例如,在“会计账簿”这一内容中,应结合前面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内容来完成。
(3)开放性与挑战性:设计的任务要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教师在明确任务的前提和提供完成任务必需的条件外。最好不要限定实现任务的方法和思路。例如在一章讲完后,可设计一个综合性的任务,将本章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老师只对涉及的知识点做出要求,至于学生如何设计则由学生去实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事实证明,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3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任务驱动教法的本质所在。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自主学习,通过钻研教材、利用教学软件、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任务设置中给学生提供了多层次不同水平的任务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任务,因材施教。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任务,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任务的要求和需要在 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和知识,在实践中遇到问题首先是自己通过学习课本、利用教学软件、查阅资料等方式尝试解决,如果有困难可以采取跟小组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请教的方式解决。总之,学生的活动以“做”为主,以任务为驱动,以完成任务和掌握课程知识为目标,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
4 任务评价
任务评价既是总结、提高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当学生完成某项任务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这时教师需要通过对其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讨论、分析、点评,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另外,学生每独立完成一项任务,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时教师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在不断建构与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自身的认识与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四)对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務驱动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一些需要思考和不断完善的地方。
1 任务设计合理有效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任务要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任务的难度要适中,太难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太容易又可能使学生丧失兴趣。
2.刻意设计缺陷
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设计适当的缺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同时能够从另外一个侧面教学,达到正面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的。例如,在布置“入账”这一新任务前,把有缺陷的凭证投影出来,让学生来评判哪些地方错了,并进行纠正。缺陷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问题被发现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循序渐进
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可以把一个大的教学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的任务,并且注意小任务之间的层次,使得知识的掌握过程是层层递进的。
4 任务的开放性
任务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有思考、分析、探索、交流和拓展的空间。每项任务都要有简单的基本要求,学生完成任务的步骤不受限制,鼓励学生在主动求知过程中即兴创作,突破预定目标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5 任务驱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有些教师认为在“任务驱动”中,学生应尽可能地独立自主地去完成任务,教师应尽可能少地去干预学生,这样才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特点。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未必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活动中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在布置任务后,应适当地进行巡视并介入到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
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任务驱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总结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