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辉:我愿成为照亮你的光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青春美文作家,生活中的他自信乐观,温暖明媚;他也是倡导“灵性作文”的老师,用文字治愈了很多孤独的孩子。从青春文学起步,陈晓辉在字里行间展现着身边的风景、细微的生活、平凡的生命,陪伴孩子们将手中的笔时时指向内心。
  心美,一切皆美
  《教育家》:有生命力的作品尊重感性体验,真实且打动人心。近年来,您主张带孩子们写出有“灵性”的作文。引导孩子去发现每种生命的美的过程中,您认为最难的是什么?
  陈晓辉:我觉得最难的有三点:第一,捕捉生活琐碎与细节之美的能力;第二,培养美学的思维方式,草木情深,万物有美;第三,将美的发现、思索和体验,淋漓尽致表达出来。不论哪个环节“卡壳”或稍微欠缺,美的呈现便会被阻挠。
  《教育家》:融入美育价值的写作对儿童青少年人格培养、情感丰盈的作用何在?
  陈晓辉:这个作用非常大且影响青少年一生。
  现在的青少年处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抗挫折能力差,如果孩子们自身不能给予自己价值感、获得感,反而把这种价值感嫁接在老师和父母的评价上或同学间的成绩比对上,那么价值感有多大,随之而来的失落感就会有多强。因为外界的嫁接点可能是随时变化的——老师会批评,父母会唠叨,成绩会不好,同学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只有一个真正内心丰盈、对美有认知和感受能力的少年,才能从正在经历的挫折里、琐碎的生活细节里、他人的言语与行为里,觉察出美、觉察出生命的力量、觉察出人性的温暖和尊重,从而鼓励和激励自己,变得更温暖、独立、自信、乐观。
  这种情感力量并不是靠教师、父母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就能产生的,而是需要孩子们不断地用心感受、接受熏陶、写作表达,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让美的思索和体验能力慢慢积淀下来。当遇到生活与学习上的挫折,尝试用美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对困难的认知,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美的情感力量就真正形成了。
  教育是自我成长,更是彼此欣赏
  《教育家》:心理健康是一个完整和谐生命的必需品。通过写作,您与很多孩子拥有了更多的心灵对话。在接触到的孩子里面,他们主要存在哪些困扰?
  陈晓辉:厌学、逃学是最多的。孩子们也期待自己能够被表扬和肯定,可是付出多次努力后,成绩依然上不去,学习压力大,加之父母的不理解、唠叨甚至是责骂,他们开始变得敏感脆弱,开始在意他人的言语,开始因为一点点质疑而患得患失,开始走向自我封闭,甚至有抑郁的心理倾向。而有些孩子则是开始反抗现实,故作独特,叛逆,抽烟、打架、早恋等等,找不到精神上的引领,不论何种问题,都是源自内心力量的缺失。
  这个时候,孩子其实还是希望有人能帮助他的。他们渴望在一片无垠的黑暗里,找到一束希望的光,希望有一双有力量的双手,将他们拉向光明。
  《教育家》: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且不可代替的教育者。近来,以典型的专制型或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为代表的“鸡娃”现象受到广泛关注,面对父母“鸡娃”以及普遍存在的学业焦虑、亲子沟通问题有哪些思考?有何建议?
  陈晓辉:父母应该把精神寄托放在自己身上,活出自己的喜悦和芬芳,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温暖美好的磁场后,自身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愉快。不然,孩子除了自己学好功课,潜意识里还要替父母完成精神寄托,压力很大,几次考试不理想就想逃避了。对此,我有几点思考与家长朋友们分享。
  一是重过程淡结果。凡事不能只看结果,要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抓住好的细节重点表扬,弱化不完美的细节表示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这样,孩子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二是细化目标。不要经常告诉你的孩子要考重点高中、重點大学,类似的目标有点远且有些沉重,孩子尝试努力一段时间后发现再如何努力似乎也实现不了,挫败感就会增加,从而生发厌学情绪。来看看生活中的场景:孩子,你今天多运动了十分钟,太棒了……看书多看了十分钟,太棒了……能够主动减少游戏时间,主动完成作业,进步了0.5分,做到了早睡……哇,实在是太棒了。这样被细化的目标他们很容易做到,加上父母的鼓励,孩子就体验到了一个闭环的成功机制。长期进行下去,他们不断尝试新的目标,增强自信心,提升综合能力。
  三是停止唠叨。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可以参考如下过程。找个彼此都相对愉悦的环境,尝试开始沟通。积极、认真肯定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辛苦和努力。学会示弱,说出父母自身存在的困惑,并恳请孩子帮忙,把存在的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给予建议并尝试解决。抛出问题后,请说出孩子目前内心的感受、存在的压力,表示理解和支持,愿意和孩子一起努力解决。孩子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要及时给予积极肯定,表扬孩子,相信孩子。共同制定实施计划,拉钩生效。
  孩子是艺术品,而不是工艺品。分数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符号但不是唯一。孩子未来的成长潜力和父母的认知培养有直接关系。分数培养、能力培养、情商品质培养、文学艺术培养、气度格局培养等都是一种方式。有了自己的深度认知适配的教育资源,教育孩子便不再是一件焦虑的事,而是一个彼此欣赏的过程。
  拥抱山野自然,感受生命的力量
  《教育家》: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何以精准把握?对您的创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陈晓辉:大学毕业后我全身心投入写作,每天保持5000-8000字左右的创作,然后投稿,坚持了三个月,结果一篇文章也没能发表,一分稿费也没有拿到。亲身经历的至暗时刻让我与正在面对学业压力的青少年拥有很多共鸣,听过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我觉得自己更懂孩子了。
  写作的人是敏锐和细腻的,他能捕捉到山野自然间的温暖——每一朵花、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生命属性与气质,它们也能给自己以心灵的力量。所以,面对孩子,我也能迅速捕捉到他们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及情绪变化等,不断根据孩子的情绪改变沟通与交流方式。
  这对我的创作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我的使命感会更强烈,希望能够通过温暖的作品,呈现向善向上的力量,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唤醒心灵,作品也就有了现实的意义。
  《教育家》:如何认识写作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的创作与教育生涯里,有何愿景及期待?
  陈晓辉:写作和素描很像,我们要写好一篇文章,其实在这之前要观察体验、布局谋篇。写作能力强的孩子其情感体验与审美表达能力肯定好,而这种能力的养成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遇见的挫折、打击等具有消解作用。
  而我一直倡导培养孩子的审美思维与哲学思辨能力,凡事从哲学与美学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孩子品德优良,能够直面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助益。
  从创作角度出发,我希望自己可以回归山野自然,回归清淡简单,踏踏实实、朴朴素素过日子,修一颗自由而丰盈的心灵;从教育角度出发,我希望能够以自己的点滴力量传递灵性作文美学价值,温润心灵,自愈愈人。
其他文献
广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广州外校”)始办于1963年,是以储备、培养外交人才为目标的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曾因历史原因两度停办。2010年,广州外校重新打开校门拥抱四海之才,成为广州市唯一的市属公办外语特色完全中学,以多元、开放的国际化办学格局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精英人才。  李子越在广州外校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20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用他的话说,“广州外校放
期刊
融汇了梁祝文化、重阳文化、车舆文化、冶铁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驻马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坐落在这座千年古城的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驻马店高中”),即将迎来百年华诞。这里先后走出施一公、张泽民、季新生、王宇、张磊、宋新宇等著名科学家、企业家,把“行仰浩气,学驰天下”的校训散播在世界各地。学校近百年的历史,既是一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又是一部满怀激情、气势恢宏的发展史。  学校发
期刊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年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在信息化时代,学校将扮演更为基础性的角色,正成为教育改革发生和创新的策源地。增强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途径。  如何看待校长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如何使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如何构建民主参与、多元共建的学校治理体系?本期《教育
期刊
“爸爸,这个芭比娃娃好可爱,我想要。”男孩专注地摆弄着手里的玩具说道。  “男孩要有男子气概,怎么能玩女孩的玩具呢?让人笑话!”  被拒绝的男孩,只能跟着家长离开,恋恋不舍地回望。  这样的情景并不陌生。为人父母的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我的男孩拿起了芭比娃娃,自己能接受吗?  从脱口秀中关于男生“他明明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吐槽,到歌手乃万因“给心爱的男孩子一些宽容和理解”言论在微博上掀起了一个个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任职的帕夫雷什中学以其宁静朴素享誉世界,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几十年来的教育事业。七十多年过去,在北京城深处,也有这样一所学校,抱持环境育人、全面育人的理念,默默地守护着教育的本真。  隔断城西市语哗——园林般的学校  晨光熹微,幽静的万寿路西街上,两排行道树身形渐显,温柔俯瞰着匆匆前行的身影。身著校服的少年们奔向同一个目的地,一所园林般美丽、有着“京城最美校园”之称的北京市育英学校。
期刊
青岛因海而生,因海而兴。作为海洋事业发展中的基础一环,海洋教育对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储备未来海洋人才意义重大。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按照“学科渗透,校本深化,文化提升,实践助推”的思路,形成了“幸福教育”体系下的“大海洋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海洋素养、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用心打造海洋特色品牌。  加强海洋特色课程架构。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
期刊
幼师基本功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很多幼兒园重视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北京一幼海晟实验园城市副中心园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用科学有趣的无结构方式引导幼儿提升音乐基础能力。  在游戏性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为避免节奏活动成为枯燥的技术训练,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幼儿的兴趣是第一位的,教师需要设计富有情感的活动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其次,节奏游戏需要幼儿多种感
期刊
植物界有一种“共生效应”,即某种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枯萎死亡,与另一种植物一起生长时,两者却都生机勃勃。植物的“共生效应”给予浙江省杭州市滨江第一小学以启示,让我们多了一重哲学思考:如何让处于共生系统中的成员获得更多的利益?结合学校管理实际,我们发现,让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是某位教师的个体能力,而是全体教师的整体实力。因此,寻找合理的团队发展评价模式是学校管理者首要探索的问题。  制定能激发人的主动性、
期刊
低年级“占坑”才能顺利进入高年级的培训班,进了头部教培机构的金牌班就等于拿到了民办校面谈的入场券,为了一个培训班名额全家上阵“疏通”渠道……日前,热播剧《小舍得》将补习班的剧场效应和“养娃难”展现得淋漓尽致。商业化、应试化、低幼化的课外补习,已经成了当前多少家庭面前绕不过去的大山,似乎孩子的校外教育途径,就只剩下补习这一条路。  当无休止的“补课风”愈演愈烈,如何从困境中寻找突围之道?如何理清校外
期刊
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孩子情感交织、知识增长和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时,家庭会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受到影响。对家庭教育来说,这既是对平时教育成果的一个检验,又是增进亲子感情、共同成长的一个契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对亲子相处方式和关系产生了影响。  为反映不同地区、情况的家庭所呈现的变化特点,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家长学习网共同发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