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为此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本人认为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与学的交融中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理念。下面以“可能性”一课教学为例,谈些体会。
导入:“同学们,你们去逛过商场、买过东西吗?你发现商场经常搞哪些活动?”(说起商场搞活动,学生们的眼睛顿时一亮,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1:“商场经常搞促销活动。”
生2:“经常打折。”……看到学生们的表现,我十分高兴。看来,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来源于生活,而且还得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
学生的情绪上来了,我趁热打铁,“星期天老师去逛了欢乐超市(点击课件),发现那里正推出一个假日有奖销售活动(教师向学生介绍此超市推出的有奖销售活动),请大家猜一猜老师去摸奖会中哪个奖?”生:“我猜老师会中一等奖,因为老师运气好。”“我猜老师会中二等奖。”“我猜老师会中三等奖。”师:“你们觉得我还会中哪个奖?”
学生的猜测都有自己的理由,我是考虑到后面的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多说会中鼓励奖,但学生的注意力还没转移到鼓励奖,只好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以保证教学能够按预先设计的教学计划环环相扣,顺利进行下去。于是学生开始专注于鼓励奖,不一会儿,许多学生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我想老师会中鼓励奖。”这个学生的回答正是我早已期望的回答。其实,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要急于用导向性语言,让学生各抒己见比较有利,反之是违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也剥夺了学生发现、探索和创造的机会。“好,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因为鼓励奖设置得多,中奖的几率很高……”教师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可能性的基础和起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经验性,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一听要做游戏,学生们非常兴奋。(摇袋)“听,袋里有什么?”“乒乓球。”“我们就利用这些球来进行一次摸球比赛。”学生们并不知道袋子里装着什么颜色的球,需要大家猜一猜。听说是比赛,学生们的热情更高涨了。尽管教师只抽了十个同学上去比赛,可下面没被抽到的学生仍然保持强烈的兴奋感,因为他们有事可做,那就是参与“猜”的活动。摸球的要求是:在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为赢,赢了就停止摸。“先摇一摇袋子,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袋子里装着什么颜色的球,所以只能开个小口子不准偷看,摸一个再放回袋子!”小组代表1:“我摸到了!我赢了!”“恭喜你!还想再摸吗?好,组内轮流摸吧!一摸到黄球就停止!”
“黄球!黄球!白球!白球!”坐在下面的学生兴奋地喊着,全班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了……
只剩下小组代表4还在摸球。渐渐地,喊“黄球”的声音越来越小,喊“白球”的声音越来越大了,原来学生们发现小组代表4摸出的都是白球。学生们不想参与“猜”的活动了,各行其是,课堂秩序有些混乱。“咦,你怎么把球拿出来了?”小组代表4:“老师,我袋子里全都是白球,我不要摸了。”“老师,你不公正。”“老师,他哭了。”第四小组的代表是一个平时很胆小的学生,此时的他挺愤愤不平的,然而更多的是游戏带给他的委屈,他竟然哭了。由于我把这个游戏作为一次比赛来进行,而且第四小组永远都不能摸到黄球,学生体验不到成功,还委屈地哭了,那是我始料不及的。我们的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很强烈,这固然是好,说明学生们积极上进,但为这小小的一个游戏哭了,不难看出学生经不起挫折。现在看来我想得太乐观了。
看到学生这么激动,我又继续说:“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句话?”话音刚落,学生们的小眼睛一下子变得神采奕奕。
“今天有可能会下雨,也有可能不会下雨。”
“其他星球上可能有外星人。”
“今天是晴天,明年的今天可能是晴天。”……
新教材的内容大多贴近学生们的生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一个个跃跃欲试。我深深地感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有价值的,一旦将它较好地利用起来,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学习也就轻松了……
这堂课的另一个高潮部分便是课的最后一个教学活动,即通过转盘游戏深入探究,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可能性的大小与区域的大小有关。(出示转盘)“这是一个转盘,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颜色鲜艳的转盘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转盘表面有不同颜色的三块。”“转盘上有1、2、3三个数字。”“还有指针。”“红色部分最大,蓝色部分最小。“观察真仔细!转盘可以自由转动,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指向哪个数字?有几种可能?”“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1,可能会指着2,还可能会指着3。有这么三种可能。”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出来。“指向哪个数字的可能性最大?又为什么?”“指向数字1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数字1所在的红色部分最大。”这时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进一步考察一下学生的估测能力。于是我让学生从观察中分析并猜测任意转三次(每次得到一个数字)后组成的三位数的情况。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这一时刻,学生的思维闸门完全打开了,他们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自由联想,畅所欲言。最后学生们一致认为‘111’这个三位数可能性最大。“真了不起!”我情不自禁地夸奖学生。
回味这一段,感慨:让学生猜一猜,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权,另一方面又重视了学生估计能力,正是生生、师生间的积极、有效的互动不断地将估测活动引向深入,使学生爆发出不可低估的估测能力。
“想玩一玩转盘吗?”我神秘地说。一听玩转盘,学生们的兴致来了,争先恐后地拿出组内转盘。要求:四人小组轮流轻轻拨动转盘,每个同学转三次,记下停止后指针指着哪个数字,转三次后组成的三位数是几?我看着他们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做着游戏,正准备提问,一个学生有些懊恼地说了:“老师,我们只会转到数字1。”紧接着学生们纷纷议论开了:“老师,我们怎么老转到2呀?怎么转不到1去?”“老师,我们的转盘很滑稽的,只要指针朝上竖着拿转盘,指针一定指着1的,指针朝下,一定指着2的。”“老师,我们的也是这样的。”学生的热情与困惑并存,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教学出现了意外。
为了体现参与,更为了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与区域的大小有关,我在课前花了大量的精力制作学具,又化了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但由于在制作学具时我是先在转盘的整个表面贴好红色粘纸,再在上面贴黄色粘纸和蓝色粘纸,致使黄蓝两色的区域有两层粘纸而显重了,所以只要指针朝上竖拿,指针一定指向数字1,再不可能指向数字2、3了;如果指针朝下竖拿,指针一定指向数字2或3,再不可能指向数字1了;如果转盘平放的话,指向1的可能性最大。“哦,那请看老师电脑里的转盘,你们指挥,老师操作。”多次实验证明,指针指向数字1的可能性最大。”“老师你作弊的,我们喊停,你没有马上停。”“老师电脑里老早设计好的。”……我甚是惊讶,由于我的疏忽,课堂教学出现了预想不到的问题。
这一环节给我一个警示:有效教学这个问题永远值得教师深度思考。教师在课堂中对交代不清晰的要求能及时提示,也能及时注意到学生情感上的变化,并对自己的遗憾做圆满的处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尽管如此,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还保持着旺盛的探究热情。
(责编 黄桂坚)
导入:“同学们,你们去逛过商场、买过东西吗?你发现商场经常搞哪些活动?”(说起商场搞活动,学生们的眼睛顿时一亮,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生1:“商场经常搞促销活动。”
生2:“经常打折。”……看到学生们的表现,我十分高兴。看来,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来源于生活,而且还得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
学生的情绪上来了,我趁热打铁,“星期天老师去逛了欢乐超市(点击课件),发现那里正推出一个假日有奖销售活动(教师向学生介绍此超市推出的有奖销售活动),请大家猜一猜老师去摸奖会中哪个奖?”生:“我猜老师会中一等奖,因为老师运气好。”“我猜老师会中二等奖。”“我猜老师会中三等奖。”师:“你们觉得我还会中哪个奖?”
学生的猜测都有自己的理由,我是考虑到后面的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多说会中鼓励奖,但学生的注意力还没转移到鼓励奖,只好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以保证教学能够按预先设计的教学计划环环相扣,顺利进行下去。于是学生开始专注于鼓励奖,不一会儿,许多学生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我想老师会中鼓励奖。”这个学生的回答正是我早已期望的回答。其实,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要急于用导向性语言,让学生各抒己见比较有利,反之是违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也剥夺了学生发现、探索和创造的机会。“好,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因为鼓励奖设置得多,中奖的几率很高……”教师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可能性的基础和起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经验性,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一听要做游戏,学生们非常兴奋。(摇袋)“听,袋里有什么?”“乒乓球。”“我们就利用这些球来进行一次摸球比赛。”学生们并不知道袋子里装着什么颜色的球,需要大家猜一猜。听说是比赛,学生们的热情更高涨了。尽管教师只抽了十个同学上去比赛,可下面没被抽到的学生仍然保持强烈的兴奋感,因为他们有事可做,那就是参与“猜”的活动。摸球的要求是:在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为赢,赢了就停止摸。“先摇一摇袋子,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袋子里装着什么颜色的球,所以只能开个小口子不准偷看,摸一个再放回袋子!”小组代表1:“我摸到了!我赢了!”“恭喜你!还想再摸吗?好,组内轮流摸吧!一摸到黄球就停止!”
“黄球!黄球!白球!白球!”坐在下面的学生兴奋地喊着,全班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了……
只剩下小组代表4还在摸球。渐渐地,喊“黄球”的声音越来越小,喊“白球”的声音越来越大了,原来学生们发现小组代表4摸出的都是白球。学生们不想参与“猜”的活动了,各行其是,课堂秩序有些混乱。“咦,你怎么把球拿出来了?”小组代表4:“老师,我袋子里全都是白球,我不要摸了。”“老师,你不公正。”“老师,他哭了。”第四小组的代表是一个平时很胆小的学生,此时的他挺愤愤不平的,然而更多的是游戏带给他的委屈,他竟然哭了。由于我把这个游戏作为一次比赛来进行,而且第四小组永远都不能摸到黄球,学生体验不到成功,还委屈地哭了,那是我始料不及的。我们的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很强烈,这固然是好,说明学生们积极上进,但为这小小的一个游戏哭了,不难看出学生经不起挫折。现在看来我想得太乐观了。
看到学生这么激动,我又继续说:“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句话?”话音刚落,学生们的小眼睛一下子变得神采奕奕。
“今天有可能会下雨,也有可能不会下雨。”
“其他星球上可能有外星人。”
“今天是晴天,明年的今天可能是晴天。”……
新教材的内容大多贴近学生们的生活,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一个个跃跃欲试。我深深地感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有价值的,一旦将它较好地利用起来,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学习也就轻松了……
这堂课的另一个高潮部分便是课的最后一个教学活动,即通过转盘游戏深入探究,感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可能性的大小与区域的大小有关。(出示转盘)“这是一个转盘,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颜色鲜艳的转盘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转盘表面有不同颜色的三块。”“转盘上有1、2、3三个数字。”“还有指针。”“红色部分最大,蓝色部分最小。“观察真仔细!转盘可以自由转动,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指向哪个数字?有几种可能?”“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1,可能会指着2,还可能会指着3。有这么三种可能。”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出来。“指向哪个数字的可能性最大?又为什么?”“指向数字1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数字1所在的红色部分最大。”这时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进一步考察一下学生的估测能力。于是我让学生从观察中分析并猜测任意转三次(每次得到一个数字)后组成的三位数的情况。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这一时刻,学生的思维闸门完全打开了,他们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自由联想,畅所欲言。最后学生们一致认为‘111’这个三位数可能性最大。“真了不起!”我情不自禁地夸奖学生。
回味这一段,感慨:让学生猜一猜,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权,另一方面又重视了学生估计能力,正是生生、师生间的积极、有效的互动不断地将估测活动引向深入,使学生爆发出不可低估的估测能力。
“想玩一玩转盘吗?”我神秘地说。一听玩转盘,学生们的兴致来了,争先恐后地拿出组内转盘。要求:四人小组轮流轻轻拨动转盘,每个同学转三次,记下停止后指针指着哪个数字,转三次后组成的三位数是几?我看着他们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做着游戏,正准备提问,一个学生有些懊恼地说了:“老师,我们只会转到数字1。”紧接着学生们纷纷议论开了:“老师,我们怎么老转到2呀?怎么转不到1去?”“老师,我们的转盘很滑稽的,只要指针朝上竖着拿转盘,指针一定指着1的,指针朝下,一定指着2的。”“老师,我们的也是这样的。”学生的热情与困惑并存,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教学出现了意外。
为了体现参与,更为了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与区域的大小有关,我在课前花了大量的精力制作学具,又化了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但由于在制作学具时我是先在转盘的整个表面贴好红色粘纸,再在上面贴黄色粘纸和蓝色粘纸,致使黄蓝两色的区域有两层粘纸而显重了,所以只要指针朝上竖拿,指针一定指向数字1,再不可能指向数字2、3了;如果指针朝下竖拿,指针一定指向数字2或3,再不可能指向数字1了;如果转盘平放的话,指向1的可能性最大。“哦,那请看老师电脑里的转盘,你们指挥,老师操作。”多次实验证明,指针指向数字1的可能性最大。”“老师你作弊的,我们喊停,你没有马上停。”“老师电脑里老早设计好的。”……我甚是惊讶,由于我的疏忽,课堂教学出现了预想不到的问题。
这一环节给我一个警示:有效教学这个问题永远值得教师深度思考。教师在课堂中对交代不清晰的要求能及时提示,也能及时注意到学生情感上的变化,并对自己的遗憾做圆满的处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尽管如此,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还保持着旺盛的探究热情。
(责编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