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陶冶和他的“陶身体剧场”,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圈里,是独特的存在。2008年,23岁的陶冶从北京现代舞蹈团出走,成立了“陶身体剧场”。此后的7年,“陶身体剧场”共创作演出了7部作品,在国际市场赢得了傲人的赞誉。他们是美国林肯艺术节、美国舞蹈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座上宾,和各国一流的艺术机构合作,巡演的脚步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亦曾四次登上《纽约时报》。在国内,他们拥有一支数目不太大但具有极高艺术鉴赏力的忠实观众,这其中包括雕塑家向京、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等。
面对种种赞誉,“陶身体剧场”始终坚持着不媚俗、不迎合的独立姿态,从未针对大众传媒做出任何娱乐化的投机。延续创始人陶冶一以贯之的气息,“陶身体剧场”专注而认真,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姿态践行自己的艺术思考,并对待演出细节持有明察秋毫的严苛——这意味着,他们走得并不容易,但却走得很踏实。
2015年10月23日,陶身体剧场新作——现代舞《8》世界首演专场在上海华山路的上戏剧院举行。这是陶身体剧场第一次把首演放在国内,而不是国外。显然,这是颇具冒险和挑战意味的。7点半,《8》开演了。全无装饰的舞台、纯白色的地面、略显冰冷的白光照射下,8名身着灰衣的舞者并排躺成一条直线。舞者肢体全部被限制在地面上,只有脊椎做出绵延不断的运动,连成了如同移动雕塑一般丘峦起伏的流畅舞动。配乐来自“鬼才音乐家”小河,风格亦克制、冷静而略显诡谲。整场演出并没有任何“情节”和“意象”,观众席因此略感焦躁,席间不断传来婴儿的哭闹声、疑惑的窃窃私语,间或有人中途离席。
演出结束,陶冶和演出策划人方美昂走上舞台举行“演后谈”。一位中年男性观众站起来,愤怒地质问陶冶:“为什么你的作品和观众完全没有交流,为什么不给予观众一些情节和内容?你这样的演出不负责任。”随后,观众们抛出了更多尖锐的问题:“为什么只有演后谈,没有演前谈?”“演出这样的形式,演员很辛苦,但又没有丝毫情绪的抒发,你这样对他们公平吗?”
“情节”“情绪”“内容”“故事”“高潮”,这些名词是观众在问题中反复提到和要求的,陶冶不厌其烦地解释:他很清楚如何设计一场有起承转合、感官刺激强烈的演出,操控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在该哭的地方哭,该笑的地方笑——但他就是不想这样做。
陶冶认为现代舞的“现代性”恰恰在于它的“批判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莎多拉·邓肯以浪漫和感性的表达挣脱了传统芭蕾的桎梏;20世纪后四分之一,皮娜·鲍什拒绝一切粉饰,以残酷而极具真实表现力的舞蹈展现人的恐惧、抗拒、伤害。一切挣脱都伴随着挣扎和伤痛,所以姿态都不会是“友好的”。
但身处被移动互联网“点赞社交”大潮席卷的中国,这样的“批判性”并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对于“陶身体剧场”来说,这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好的时代”。
用“身体”诠释“当代”
在中国 “当代艺术”的大脉络里,“现代舞”是声量很小的一个分支,对比美术、戏剧,略显弱势。追溯历史,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行健、孟京辉等人引领了中国实验戏剧的潮流,“85美术新潮”“星星美展”及肖鲁、何成瑶等人的行为艺术实践冲破了苏联模式的桎梏。以上种种,共同建构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大语境,但“现代舞”在其中的身份和面目尚属模糊。这或是因为,舞蹈以舞者的身体为材料,而中国人的“身体”在整个20世纪深受战争、政治运动的影响,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身体记忆”。
改革开放后,舞蹈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慰问军队的现场演出、电视文艺晚会、选秀节目。在商业和政治的裹挟下,舞蹈不可避免地桎梏于华丽的服饰、“民粹”的立场和戏剧化的情感表达,这也同样影响了舞者的教育和职业状态。
出生于重庆的陶冶从小进入舞蹈学校,却一直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心存怀疑:为什么要扮演别人的角色?为什么跳民族舞要摆出那种很假的笑容?他始终无法对传统的舞蹈教育和演出方式产生认同感,直到现代舞为他打开一扇窗户。
“不再拘泥于身份符号模式化的禁锢,要找到自己的内容。你动,为何而动?这个行动决定了你作为个体是谁。‘身体’就是对‘当代’这个概念最具意义的解读。‘我’的行动,就是动作本身。”
在反复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中,陶冶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专注于身体自然次序的重复仪式。通过重复,动作的变化被删减,尽可能在形式上达到极简的纯化状态。因为在叠加动作中所产生的惯性和重力,影响和消耗着舞者的体力;而要保持动作的一致性,也持续考验着舞者的意志力;重复循环的节奏,挑战着观看者的专注力。
舞蹈像戏剧一样,作为时空艺术,势必在特定空间(剧场)内发生观演关系,而观演关系本身就是作品的一部分。“陶身体剧场”的观演要义在于,“在这个(观演)过程中,动作所承受与传达的重量在不断地增加”。于是,身处现场,很多观众会感到“兴奋”,感到“自己的骨骼起了化学反应”,想要和舞者一起运动,但也有一些观众感到烦躁、无聊,想要起身离开。
在传统的戏剧观演关系里,“第四堵墙”限制了观众的地位——被动、安静地接受舞台上发生的故事。20世纪,戏剧实践者们开始努力“打破第四堵墙。20世纪50年代,“教育戏剧”在西方诞生,将戏剧作为教育手段,在戏剧中塑造参与者的角色模式,把戏剧作为一种“身体力行”改造社会的手段,开发它的教育和治愈功能。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诞生了“身体剧场”的概念,认为身体作为生活/舞蹈最基本的手段或载体,它本身就可以是一个“剧场”。“身体剧场” 将艺术家的目光带到身体躯干,令他们发现,美,不单只在四肢的动作出现或文本的诠释,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可以进行艺术表述与普适沟通。
在尼采与巴赫之间
陶冶和他的“陶身体剧场”,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圈里,是独特的存在。2008年,23岁的陶冶从北京现代舞蹈团出走,成立了“陶身体剧场”。此后的7年,“陶身体剧场”共创作演出了7部作品,在国际市场赢得了傲人的赞誉。他们是美国林肯艺术节、美国舞蹈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座上宾,和各国一流的艺术机构合作,巡演的脚步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亦曾四次登上《纽约时报》。在国内,他们拥有一支数目不太大但具有极高艺术鉴赏力的忠实观众,这其中包括雕塑家向京、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等。
面对种种赞誉,“陶身体剧场”始终坚持着不媚俗、不迎合的独立姿态,从未针对大众传媒做出任何娱乐化的投机。延续创始人陶冶一以贯之的气息,“陶身体剧场”专注而认真,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姿态践行自己的艺术思考,并对待演出细节持有明察秋毫的严苛——这意味着,他们走得并不容易,但却走得很踏实。
2015年10月23日,陶身体剧场新作——现代舞《8》世界首演专场在上海华山路的上戏剧院举行。这是陶身体剧场第一次把首演放在国内,而不是国外。显然,这是颇具冒险和挑战意味的。7点半,《8》开演了。全无装饰的舞台、纯白色的地面、略显冰冷的白光照射下,8名身着灰衣的舞者并排躺成一条直线。舞者肢体全部被限制在地面上,只有脊椎做出绵延不断的运动,连成了如同移动雕塑一般丘峦起伏的流畅舞动。配乐来自“鬼才音乐家”小河,风格亦克制、冷静而略显诡谲。整场演出并没有任何“情节”和“意象”,观众席因此略感焦躁,席间不断传来婴儿的哭闹声、疑惑的窃窃私语,间或有人中途离席。
演出结束,陶冶和演出策划人方美昂走上舞台举行“演后谈”。一位中年男性观众站起来,愤怒地质问陶冶:“为什么你的作品和观众完全没有交流,为什么不给予观众一些情节和内容?你这样的演出不负责任。”随后,观众们抛出了更多尖锐的问题:“为什么只有演后谈,没有演前谈?”“演出这样的形式,演员很辛苦,但又没有丝毫情绪的抒发,你这样对他们公平吗?”
“情节”“情绪”“内容”“故事”“高潮”,这些名词是观众在问题中反复提到和要求的,陶冶不厌其烦地解释:他很清楚如何设计一场有起承转合、感官刺激强烈的演出,操控观众的情绪,让观众在该哭的地方哭,该笑的地方笑——但他就是不想这样做。
陶冶认为现代舞的“现代性”恰恰在于它的“批判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莎多拉·邓肯以浪漫和感性的表达挣脱了传统芭蕾的桎梏;20世纪后四分之一,皮娜·鲍什拒绝一切粉饰,以残酷而极具真实表现力的舞蹈展现人的恐惧、抗拒、伤害。一切挣脱都伴随着挣扎和伤痛,所以姿态都不会是“友好的”。
但身处被移动互联网“点赞社交”大潮席卷的中国,这样的“批判性”并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对于“陶身体剧场”来说,这可能是“最坏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好的时代”。
用“身体”诠释“当代”
在中国 “当代艺术”的大脉络里,“现代舞”是声量很小的一个分支,对比美术、戏剧,略显弱势。追溯历史,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行健、孟京辉等人引领了中国实验戏剧的潮流,“85美术新潮”“星星美展”及肖鲁、何成瑶等人的行为艺术实践冲破了苏联模式的桎梏。以上种种,共同建构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大语境,但“现代舞”在其中的身份和面目尚属模糊。这或是因为,舞蹈以舞者的身体为材料,而中国人的“身体”在整个20世纪深受战争、政治运动的影响,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身体记忆”。
改革开放后,舞蹈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慰问军队的现场演出、电视文艺晚会、选秀节目。在商业和政治的裹挟下,舞蹈不可避免地桎梏于华丽的服饰、“民粹”的立场和戏剧化的情感表达,这也同样影响了舞者的教育和职业状态。
出生于重庆的陶冶从小进入舞蹈学校,却一直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心存怀疑:为什么要扮演别人的角色?为什么跳民族舞要摆出那种很假的笑容?他始终无法对传统的舞蹈教育和演出方式产生认同感,直到现代舞为他打开一扇窗户。
“不再拘泥于身份符号模式化的禁锢,要找到自己的内容。你动,为何而动?这个行动决定了你作为个体是谁。‘身体’就是对‘当代’这个概念最具意义的解读。‘我’的行动,就是动作本身。”
在反复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中,陶冶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专注于身体自然次序的重复仪式。通过重复,动作的变化被删减,尽可能在形式上达到极简的纯化状态。因为在叠加动作中所产生的惯性和重力,影响和消耗着舞者的体力;而要保持动作的一致性,也持续考验着舞者的意志力;重复循环的节奏,挑战着观看者的专注力。
舞蹈像戏剧一样,作为时空艺术,势必在特定空间(剧场)内发生观演关系,而观演关系本身就是作品的一部分。“陶身体剧场”的观演要义在于,“在这个(观演)过程中,动作所承受与传达的重量在不断地增加”。于是,身处现场,很多观众会感到“兴奋”,感到“自己的骨骼起了化学反应”,想要和舞者一起运动,但也有一些观众感到烦躁、无聊,想要起身离开。
在传统的戏剧观演关系里,“第四堵墙”限制了观众的地位——被动、安静地接受舞台上发生的故事。20世纪,戏剧实践者们开始努力“打破第四堵墙。20世纪50年代,“教育戏剧”在西方诞生,将戏剧作为教育手段,在戏剧中塑造参与者的角色模式,把戏剧作为一种“身体力行”改造社会的手段,开发它的教育和治愈功能。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诞生了“身体剧场”的概念,认为身体作为生活/舞蹈最基本的手段或载体,它本身就可以是一个“剧场”。“身体剧场” 将艺术家的目光带到身体躯干,令他们发现,美,不单只在四肢的动作出现或文本的诠释,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可以进行艺术表述与普适沟通。
在尼采与巴赫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