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的义利观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yemei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其20年创业史,正是对“义”的坚持与“利”的有效运用,令众多老臣跟随他从珠海到上海再到纽约,在“义利”观上,史玉柱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义”,但是他没有忘记给员工“利”。
  
  连地球都勒紧裤腰带的时候,巨人网络全体员工的薪水平均涨了14%,最高加薪幅度达30%,这一举措符合史玉柱的行事风格,他说过:“有利益的时候不要忘记他们(员工),给他们的报酬要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
  这位富于传奇色彩的企业家在大众心湖投下了复杂的石子,人们再次琢磨他对人性的把握。
  相比同时代的IT英雄,出生于安徽怀远的史玉柱身上洋溢着截然不同的气质。气质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是否打高尔夫球上,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史玉柱说他遵循的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赏必加倍,罚要彻底,这是他的奖惩方式。观其20年创业史,正是对“义”的坚持与“利”的有效运用,令众多老臣跟随他从珠海到上海再到纽约,在“义利”观上,史玉柱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义”,但是他没有忘记给员工“利”。
  史玉柱不认为自己是“老大式”的人物,但这并不妨碍他崇敬毛泽东与邓小平。或许,能够控制“利”的人会超脱很多东西,同样,以下的对话也不仅仅关乎“利”。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巨人网络全员加薪,这一决策的理由是什么?你是怎样作出这一决策的?
  
  史玉柱:首先是公司的盈利水平能够给予员工更好的待遇,其次也是想使公司薪酬达到行业最高水平,用更优厚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薪酬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公司专门聘请德勤做顾问,并在行业、员工等层面进行调查,所有信息汇总后,管理层再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决策就是在这些工作基础上做出的。
  
  CBR:谈到薪酬问题,巨人网络现在有“老巨人”和“新巨人”之分,怎样平衡这些人的利益?史玉柱:巨人网络的高管团队由三拨人组成。第一拨人是“老巨人”,即在1997年以前进入巨人的,比如总裁刘伟,负责人力资源和媒体的汤敏,负责营销的陆永华,负责行政、政府关系和打击私服事务的费拥军,还有COO张旅。还有一部分人,是2004年底到2005年初加入公司的,比如CTO宋仕良,主管研发的副总裁袁晖,巨人事业部总经理丁国强,征途事业部总经理纪学锋。第三部分是后来“空降”来的,最典型的是CFO何震宇,万王之王事业部总经理张志宏。后两拨人都是网游领域的专业人才。应该说大家之间融合得还是比较好,关键是评价业绩和能力的标准要一致,标准一致也就意味着对大家都是公平的,这种时候就不存在新老巨人的问题了。
  
  CBR:那么当内部出现利益纷争的时候,你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你会怎样处理?
  
  史玉柱:在巨人网络我主抓研发,日常管理主要由刘伟负责,但我也会在与团队接触的过程中做一些工作,营造一种氛围,让大家融合起来。我觉得关键是要让员工知道公司文化的核心和根本是什么,因为企业文化是土壤。巨人的企业文化都是我自己总结,自己写出来的,巨人网络现在的企业文化“说到做到、只认功劳、严己宽人、敢担责任、艰苦奋斗”,是有一次在黄山太平湖向柳传志请教后定下的,一直沿用到现在。我们新招的人很容易记住这五条,企业文化统一了,内部利益的调整就有了基础,万一碰到什么利益纷争,也能拿到办公会上讨论,大家来协调。
  
  CBR:“说到做到”是巨人企业文化的第一条,你如何看待惩罚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史玉柱:公司一定要有严格的业绩考核,要根据业绩奖优罚劣,这方面要心狠。我经常提醒刘伟他们,不能心软,一定不能心软,要说到做到,要下得去手。
  但惩罚的条款,特别是标准,必须经过广泛讨论后再制定,只有大家认可,才可能严格执行。广泛参与、充分讨论、共同协商制定管理办法,这个过程本身也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或者体现了人情。奖励条款同样也是如此,有的时候,我们针对某个具体项目制订奖惩标准时,会问负责人如果目标实现,希望得到什么奖励,制订条款时,这些愿望会得到充分尊重。
  
  CBR:说到人情,很多人从珠海开始就跟着你,为什么你能让他们觉得跟着你比单干要好?
  
  史玉柱:我下海19年,跟着我的团队工龄普遍在1 5年以上,彼此都很了解,100多个干部,共同经历成功失败,信任度高。创业这么多年,我自己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团队要自己培养。
  我是1989年8月开始创业的,最初就4个人,最后留下了2个,到1990年时我的公司规模还很小,只有十几个人。公司开始要上100人的台阶时,进来了一些之后成为骨干的员工——比如刘伟,她现在做到了巨人网络的总裁。公司从创业到现在,走掉的人很多,其中也有优秀的,但留下的人中优秀分子更多。当然现在能干的人到外面找也能找出来,但很难有那种默契,后者是靠多年磨合获得的。
  培养团队,首先要尊重他们,不能因为自己是老板就觉得他们比你低。对员工一定要诚信,对自己的团队,一定要说到做到。这么多年以来,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我答应的股份和期权,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只要有承诺,就一定做到。他们有困难的时候要帮助解决,有利益的时候不要忘记他们,给他们的报酬要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人在扎扎实实做事业,而他们也能在这些事业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和物质回报,而且有这么多年彼此建立起来的信任做基础,一起干是很正常的事情。
  
  CBR:我们都知道对人性把握得很准,在用人上你有哪些诀窍?哪种人是你坚决不用的?
  
  史玉柱:看人要看大方向:第一,人品有没有问题;第二,是不是可用之才。如果这两方面都符合,即使有些小毛病、小问题,也可以大胆使用。毕竟人无完人。最好的人才当然是德才兼备,但德才永远都只是相对的,如果德才都非常糟糕,当然坚决不用。能力很强,德行差一点的,就不一定做管理工作,可以让他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德行好,能力差一点,可以相对多做一些协调工作,因为大家会更信任他,而他可能也善于听取意见。
  
  CBR: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你是否被人背叛过呢?在那之后,有没有提炼出一些独特的经验教训?史玉柱:我不认为有人背叛过我,但在近20年创业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离开的人是非常多的。如果要说经验教训,根子还是要把公司做好,这是第一位的。
  
  CBR:具体到游戏行业,巨人网络的核心员工流失很少,你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如果有核心员工决意离开,你会怎样做?
  
  史玉桂: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员工时时刻刻都在观察你,是否斤斤 计较,是不是大度,对部下真不真诚,这些在言行上都会表现出来。员工的忠诚,首先要看老板做得正不正,老板不正公司肯定会散掉。
  除了感情因素之外,员工主要的追求有两点,一是收入,个人生活的改善。过去可能羞于启齿,我第一次创业时还用事业心和企业文化来淡化这点,但现在看为了钱是很正当的,完全可以放在桌面上说。作出多少贡献就应该给他多少报酬,上级对下级一定不能抠门,尤其是对业务骨干。二是实现自我价值。这个和事业心相关,员工都想得到上级、同事以及同行的认可,老板就要创造环境、条件,给他搭舞台,只满足员工金钱需要的公司是没有战斗力的。我直接参与巨人网络的管理后,管理团队没有一个离开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大家在这个公司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出现决意离开者,我们会尊重个人选择。
  
  CBR:在这样一个高度创新的行业,你怎样使各个级别的人员既追求未来增长同时也改善当前绩效?很多主管游戏开发的人可能早过了热衷网络游戏的年龄,怎样使他们一直保持创业的激情?
  
  史玉桂:我们去年底开始推行项目制,责任、利益、权利捆绑得更紧密,通过良好机制,项目负责人会自己评估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平衡。巨人网络所有研发高管都非常热爱网络游戏,和我本人一样,大家首先是冲着网络游戏的兴趣和爱好走到一起的,直到今天,我认为我和我的团队依然能够保持足够的热情。
  
  CBR:你的创意经常是公司爆发性增长的原点,你是如何获得这些创意的?保证创意被强力执行的要点在哪里?你觉得巨人网络具备持续推出爆炸性产品的能力吗?
  
  史玉柱:了解用户,不仅我本人常年坚持这么做,而且通过激励机制,督促公司所有人都更广泛深入地去了解用户。从用户需求出发,执行力必须围绕这个根本。我们希望成为本土最优秀的自主研发型公司,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成效。成功没有偶然,必定是人才、机制、组织、效率等各方面创新因素积淀的结果。我们仍在探索提高创新能力的制度建设,目前实施的对外部和内部的“赢在巨人”计划就是其中之一,项目制也是其中之一。我们也会关注未来互联网的增长点,比如社区,这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抢先布局,所以我们去年耗资5 100万美元收购了51.com 25%的股份。
  
  CBR:有人认为你是一个传统的“老大式”的人物,你喜欢这种角色吗?如果离开你,企业还能照常运转吗?
  
  史玉柱:我不同意“老大式”人物这种评价。我的家庭背景、所接受的教育决定了我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同时对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认可程度比较高。这两年我个人在公司的角色正在逐步转变,我已经退出日常管理事务,主要把精力放在产品研发方面。我个人比较喜欢做研发领域的事情,公司现在没有我肯定能照常运转,但我的参与可以保证公司运转得更好。
  
  CBR:你最崇敬的人是谁?理由是什么?
  
  史玉柱:毛泽东、邓小平都是非常值得崇敬的人,他们身上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实事求是,具备根据实际情况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
  
  CBR:一生中你扮演的哪个角色让你感到最成功,而哪个是失败的?史玉桂: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说不好。
其他文献
整合者、概念学习者、概念驱动者、开拓者一在竞争中,你的企业究竟应该扮演哪一类角色?你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又将遭遇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竞争优势”是企业梦寐以求的,核心竞争力、挖掘隐形价值、客户驱动导向、快速回应能力、客户驱动战略和超级竞争等热门词汇各领风骚。虽然畅销商业书不断“生产”出战略新概念,但在技术进化、产品生命周期等对企业战略的影响方面却鲜有阐述。  技术变革重新定义了产品和流程的
期刊
1989年之前,苏曼德拉·戈沙尔(Sumantra Ghoshal)名不见经传。虽然曾获得了两个博士学位,一个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另外一个来自美国哈佛大学,但这些并未改变戈沙尔在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授课教学的平淡生活。  转机发生在1989年。戈沙尔和克里斯托弗·巴特利特合作出版了《跨边界管理》一书,在书中,他们发展了“跨国公司”的概念,认为一种新的国际商业战略和机构模式正在崛起。在戈沙尔和巴特
期刊
正如刘学教授在文中所讲,变革是一个中性词汇,本身并不具有感情色彩,因为改变并不总是意味着良好的开端。中国近代史上的多次变革正可以说明这个道理。但是,随着西方变革理论的不断涌入和改革开放后国人对变革的深切渴望,“变革”二字被赋予了太多的感情色彩。  因而,变革者也随之被抬上了圣坛。的确,目前的时代处于一个变革的历史拐点,企业领导者喜欢用“change”来标榜自己。变革者更像是一只被追涨的股票。然而,
期刊
到底什么是管理?尤其是在中国,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非常变化的时期?  为何西方的管理思想在中国会遭遇磕磕绊绊,我们为何总是“食洋不化”?  如果没有彼得·德鲁克及他的《管理实践》,是否就不会有管理这门学科?  如果我们不引入西方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是否中国的企业界就谈不上什么管理?  为何中国企业界出不了一个杰克·韦尔奇,或者是萨姆沃尔顿,或者是亨利·福特?  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迈克尔·波特、吉姆·柯林斯
期刊
过去的全民所有制名义上人人都是所有者,实际上人人都不是所有者。公共信托基金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使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到资源租金的收益,对于未来社会的改造是非常有利的    在经济学中,租金是自然禀赋和要素的价格,其主体是资源要素的所有者;税收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报酬,其主体是政府;利润是资本投资的收益,其主体是投资者。在计划经济时期,租金、税收和利润三者是混在一起的。改革开放30年形成了产品
期刊
2008第一财经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评选盛大揭晓    上榜跨国企业名单(按排名先后顺序)  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宝洁(中国)有限公司  旧M(中国)有限公司  耐克体育用品(中国)有限公司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单项奖上榜跨国企业名单(排
期刊
在商界打拼了30多年、企业销售过百亿的常胜将军杨明宇,如今却深陷企业危机:库存高企。难以消化:产品市场价格暴跌,几乎不能冲销成本:巨额投资的项目刚刚竣工,下游市场却突然消失了。市场行情的波诡云谲,令杨明宇在迷茫而痛苦的同时,更多的是不知所措。他究竟该怎么办?    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黏胶纤维公司的老板,杨明宇从风光无限到跌入财务危机只用了不过半年时间。这期间,市场如同变魔术般突然消失,产品价格也像
期刊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有着最为严密的思想体系,有着以“巨子”为核心的严密的组织。而且有大量的“以守为攻”的实战经验。墨家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很好地为现代企业提供借鉴。    2200年年前,一位叫革离的“墨者”(墨家的门徒)被一个问题困扰着:一个只有4 000妇孺平民的“梁城”如何赢得对10万赵军虎狼之师的胜利。  许多年之后,担任新加坡陆军学院上士教官的辜思历培训了7届新兵——让一群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互
期刊
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我们应该从微观机制的创新开始,推动整个市场体系信任关系的重建和巩固:还是应该以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协调为主,完善全球监管体系    经历过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而被动式的变革。这场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金融市场重建的思路和模式是什么?牛津大学萨伊德商学院院长柯林-梅尔(Colin Mayer)教授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许小年教授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读
期刊
人们通常认为研发投人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企业家相对优势,人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新的视野,即通过企业家的作用去理解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内在运营机制    是什么或者说是“谁”成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大量有关经济增长的研究都强调了研发的作用,认为研发推动了技术的变革。然而事实上,中国却是在研发支出较少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经济的极大增长;相反,某些国家如日本,虽然对研发投入巨资,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