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手术期感染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包括如呼吸道感染、手术切口的感染、泌尿系统的感染等。造成围手术期感染的原因有很多种,围手术期多种诊疗手段的侵袭、各种高危物品的接触、手术本身对机体的损害、术后饮食营养摄入不足抵抗力下降、手术后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都可能造成机体感染,临床常见的包括肺炎、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败血症、局部病灶脓肿等。围手术期积极控制感染对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医院管理中要重视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积极完善围手术期消毒制度,认真落实消毒措施。
关键词:围手术期;感染控制;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的发展,围手术期的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围手术期的感染占到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15%左右,围手术期包括手术前期、手术中期以及手术后期。为减少临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临床总结控制感染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① 为患者提供安全洁净且符合卫生学标准的手术操作环境;② 为患者提供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手术器械、用品等;③ 严格的无菌意识,围手术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④ 围手术期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包括术前全面检查、心理护理、术中无菌技术控制、术后饮食指导及手术切口护理、抗生素应用管理等[2]。从以上几方面综合控制感染,以期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
1. 强化手术室环境管理
1.1 定期空气消毒并监测空气微生物合理布局的手术室是保证手术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空气是一种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统计发现41种常见传染病中14种疾病经空气传播,占各种传播媒介的第一位[3]。美国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浮游菌的菌落数达到700~1800cfu/m2时就可能发生感染[4]。因此,空气微生物监测是我国医院感染监控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现医院开始在手术室普及使用净化空调系统净化消毒手术室内空气,在手术前1小时开始运行净化空调系统,术毕继续运行1小时达到清洁消毒手术室的目的。控制室内温度在22℃~25℃,湿度在50%~60%[5]。遇到有患者血液、排泄物、体液以及分泌物感染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天清洗空调系统过滤网1次,每周大扫除1次,每月对手术室进行1次卫生学监测,遇到可疑感染源随时检测,严格执行不同级别手术室的空间环境要求。
1.2 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相关人员为减少手术室环境污染,要严格控制工作人员、参观人员等进出手术室,凡进入手术室者要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按要求更换衣鞋,戴口罩、帽子[6]。自身患有呼吸道、皮肤等感染者不得进入。同时控制进入人数,减少室内走动,最大限度维持手术室环境,以期减少环境污染造成手术患者发生感染。
1.3 强化手术用品消毒管理手术用品遵循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每次手术后更换床单被褥等,消毒手术床、器械台、推车及升降台等,对吸氧面罩、血压计袖带等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对鼻导管、麻醉插管导管、吸痰管等密切接触患者的器械使用蒸汽或环氧乙烷灭菌。对于气性坏疽、朊毒体、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患者手术时要在负压手术室进行,并按照特殊感染处理原则处理手术用品[7]。成立消毒治疗监控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或随时监察消毒质量,并进行记录。
2. 术前感染控制
2.1特殊感染患者术前手术室准备结核、破伤风、艾滋病、气性坏疽及肠伤寒等特殊感染性手术必须在感染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室内护理人员要将疾病情况及防护级别告知供应室、洗衣房及护理服务中心,提醒各科配合人员提高警惕[8]。同时,手术前将手术无关用品及器械移出手术室,术中在门外悬挂特殊隔离牌,警告无关人员切勿靠近。
2.2术前个人皮肤的准备术前患者要使用抗生素肥皂洗澡,并刮干净术区毛发。对于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患者尽量延期手术。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探视患者时要告知患者保持个人卫生,消毒术区皮肤,以预防术后发生感染。延期手术者定期进行常规化验和检查,传染病患者要进行单独隔离和控制,急诊手术者按传染病防范级别对待,做到万无一失,确保手术顺利进行[9]。
2.3严格无菌物品的管理对于接触患者组织或器官的医疗用品,要严格无菌处理,否则将直接引发感染,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无菌物品存放库房要选择宽敞、温湿度适宜的区域,严格管理外包装,存放期间有序摆放,做好分类标识。
手术室内用品在供应科领取时检查产品三证齐全,核对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生产厂家、外包装消毒标记等[10]。所有用品现用现拆,使用前要再次查验是否过期、破损、潮湿或松动等,核对用品是否符合无菌要求。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更换或重新灭菌,确保灭菌率为100%。
3. 术中感染监控
所有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要严格遵循更衣、洗手操作规程,保持自身清洁卫生,严格按照无菌要求做好术前准备,对于无菌意识薄弱、感染控制意识差及不严格消毒的工作人员给予严重处分或撤销手术室工作资格[11]。手术操作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术中人员走动会造成空气污染,因此要求术中各岗位工作人员要快速定位,避免走动,一般距手术操作者30cm以外为宜[12]。研究表明手术室内空气含菌量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空气含菌量越高,术后切口感染率越高[13]。随着医学条件的改善,对于特殊感染患者手术时尽可能选用一次性消毒用品,手术人员加倍防护,使用双层隔离衣及手套等。术中手术室内外物品供应安排两名人员,避免内外人员走动引起交叉感染。
4.术后感染监控
4.1手术垃圾及器械隔离、消毒处理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严格管理手术垃圾的收集和处理[14]:① 一次性手术垃圾处理:对于一次性的手术用品术后全部使用防渗漏型标准医用垃圾袋存放,每次手术完毕后更换垃圾袋。传染病患者手术后及时密封垃圾袋,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定时从手术室专用通道运出医疗垃圾至指定处理地点;② 病理性的医疗垃圾处理:手术中切除的组织在不需进行病理检查的情况下要准确装入专用病理袋中,由专业人员收取并统一处理;③ 锐器性医疗垃圾处理:围手术期使用的缝合针、注射针头、刀片及穿刺针等手术结束后要放置于指定的专用利器回收盒内;④ 化学性垃圾处理:过期的碘伏、过氧乙酸等化学性垃圾要稀释后进行处理;⑤ 敷料垃圾的处理:对于使用的敷料要在更换后放入双层防污染防渗漏的密封袋内,做好标记,统一焚烧处理;⑥ 手术器械处理:术毕先进行初步消毒处理,擦干净表面血迹,整理打包后做好感染标记送供应室高压灭菌[15]。
4.2术后整理术毕,所有工作人员更换下的隔离衣、手套、帽子及口罩等分类放置,对手术室彻底清洁和消毒后方可离开[16]。
4.3术后控制感染护理① 加强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定期更换切口敷料、冲洗引流管,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有感染征兆者及早控制,护理期间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切口和导管污染,降低感染发生率;② 合理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指征,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清洁手术患者可在术前2h给药,使手术开始时局部组织药物浓度足以杀灭手术操作过程中侵入的细菌。手术时间较长者术中可重复给药[17]。污染手术者可增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术后定期检查切口恢复情况,疑似感染者及时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及时用药控制感染[18]。③ 改善营养,提高免疫力:通常手术类患者要求禁食,患者营养低下,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术后感染。因此手术前后要给予营养支持,术后要加强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合理饮食,注意卫生,减少感染发生[19]。
5. 小结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尽管手术室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但是围手术期尤其要注意控制感染,保证每一个环节严格无菌操作,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关键[20]。有效控制和减少围手术期患者感染率的关键因素是手术人员,因此要强化手术人员的无菌理念,加强手术人员的操作训练,将围手术期患者的感染率降低在最低范围,同时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率,医院管理中药加强感染控制宣讲和培训,力争最大限度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21]。
总之,预防围手术期感染应综合分析考虑引起感染的各种因素,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手术操作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等有效措施,才可有效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冯 杰.特殊感染患者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204~205.
[2] 冯 蕾.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3693~3694.
[3] 谢玮娜,于美华.手术室物业保洁人员的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48.
[4] 赵 巍,鲁延君.外科手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2):175~176.
[5] 楚智慧,张 黎,王风华,等.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1):71~72.
[6] 毛静馥,李会玲,吴国松,等.黑龙江省医院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3):28~30.
[7] 李爱娟,张竞超,张玉华.保定市第三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3,19(2): 158-159.
[8] 何美清.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2(8):99~100.
[9] Diaz E,Planas K,Rello J.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tiie use of Assisted-ventilationdevices[J].Enferm Infec Microbiol Clin,2008,26(7): 465-470.
[10] 李传姣.舒适护理在妇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102,21(16):1807~1808.
[11] 高丽花.妇产科手术患者64例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220~2221.
[12] 刘丽君,孙晓妍.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298~299.
[13] 邢玲玲,王黎娜,邢佑红,同 军,刘卫红,李树分.妇产科腹腔镜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研究[J].武警医学,2009,3(16):218~219.
[14] 李丽卿,林羽纶.急诊手术患者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8):1227~1229.
[15] 顾荣华.手术室感染管理与探讨[J].医学信息,2010,5(12B):3788-3789.
[16] H oran T C, Andrus M. CDC/ NHSN surveillance definition of health care as sociated infect- ion and criteria for specific types of infect ions in the acute care setting [J]. Am J Infect Control,2008,36(5) : 309-332.
[17] 郭丽明,上官志毅,纪红梅,等.1 770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6):436~437.
[18] 任保艳.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35):152-154.
[19] 杨凤雄.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新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8):1780~1782.
[20] 梁玉金,何凤君.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4-6.
[21] 朱海玲,田 旭,柴树花.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5):104-105.
关键词:围手术期;感染控制;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的发展,围手术期的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围手术期的感染占到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15%左右,围手术期包括手术前期、手术中期以及手术后期。为减少临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临床总结控制感染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① 为患者提供安全洁净且符合卫生学标准的手术操作环境;② 为患者提供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手术器械、用品等;③ 严格的无菌意识,围手术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④ 围手术期精心有效的临床护理,包括术前全面检查、心理护理、术中无菌技术控制、术后饮食指导及手术切口护理、抗生素应用管理等[2]。从以上几方面综合控制感染,以期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
1. 强化手术室环境管理
1.1 定期空气消毒并监测空气微生物合理布局的手术室是保证手术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空气是一种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统计发现41种常见传染病中14种疾病经空气传播,占各种传播媒介的第一位[3]。美国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浮游菌的菌落数达到700~1800cfu/m2时就可能发生感染[4]。因此,空气微生物监测是我国医院感染监控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现医院开始在手术室普及使用净化空调系统净化消毒手术室内空气,在手术前1小时开始运行净化空调系统,术毕继续运行1小时达到清洁消毒手术室的目的。控制室内温度在22℃~25℃,湿度在50%~60%[5]。遇到有患者血液、排泄物、体液以及分泌物感染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天清洗空调系统过滤网1次,每周大扫除1次,每月对手术室进行1次卫生学监测,遇到可疑感染源随时检测,严格执行不同级别手术室的空间环境要求。
1.2 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相关人员为减少手术室环境污染,要严格控制工作人员、参观人员等进出手术室,凡进入手术室者要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按要求更换衣鞋,戴口罩、帽子[6]。自身患有呼吸道、皮肤等感染者不得进入。同时控制进入人数,减少室内走动,最大限度维持手术室环境,以期减少环境污染造成手术患者发生感染。
1.3 强化手术用品消毒管理手术用品遵循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每次手术后更换床单被褥等,消毒手术床、器械台、推车及升降台等,对吸氧面罩、血压计袖带等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对鼻导管、麻醉插管导管、吸痰管等密切接触患者的器械使用蒸汽或环氧乙烷灭菌。对于气性坏疽、朊毒体、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患者手术时要在负压手术室进行,并按照特殊感染处理原则处理手术用品[7]。成立消毒治疗监控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或随时监察消毒质量,并进行记录。
2. 术前感染控制
2.1特殊感染患者术前手术室准备结核、破伤风、艾滋病、气性坏疽及肠伤寒等特殊感染性手术必须在感染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室内护理人员要将疾病情况及防护级别告知供应室、洗衣房及护理服务中心,提醒各科配合人员提高警惕[8]。同时,手术前将手术无关用品及器械移出手术室,术中在门外悬挂特殊隔离牌,警告无关人员切勿靠近。
2.2术前个人皮肤的准备术前患者要使用抗生素肥皂洗澡,并刮干净术区毛发。对于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患者尽量延期手术。手术室护理人员术前探视患者时要告知患者保持个人卫生,消毒术区皮肤,以预防术后发生感染。延期手术者定期进行常规化验和检查,传染病患者要进行单独隔离和控制,急诊手术者按传染病防范级别对待,做到万无一失,确保手术顺利进行[9]。
2.3严格无菌物品的管理对于接触患者组织或器官的医疗用品,要严格无菌处理,否则将直接引发感染,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无菌物品存放库房要选择宽敞、温湿度适宜的区域,严格管理外包装,存放期间有序摆放,做好分类标识。
手术室内用品在供应科领取时检查产品三证齐全,核对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生产厂家、外包装消毒标记等[10]。所有用品现用现拆,使用前要再次查验是否过期、破损、潮湿或松动等,核对用品是否符合无菌要求。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的管理原则,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更换或重新灭菌,确保灭菌率为100%。
3. 术中感染监控
所有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要严格遵循更衣、洗手操作规程,保持自身清洁卫生,严格按照无菌要求做好术前准备,对于无菌意识薄弱、感染控制意识差及不严格消毒的工作人员给予严重处分或撤销手术室工作资格[11]。手术操作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术中人员走动会造成空气污染,因此要求术中各岗位工作人员要快速定位,避免走动,一般距手术操作者30cm以外为宜[12]。研究表明手术室内空气含菌量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空气含菌量越高,术后切口感染率越高[13]。随着医学条件的改善,对于特殊感染患者手术时尽可能选用一次性消毒用品,手术人员加倍防护,使用双层隔离衣及手套等。术中手术室内外物品供应安排两名人员,避免内外人员走动引起交叉感染。
4.术后感染监控
4.1手术垃圾及器械隔离、消毒处理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严格管理手术垃圾的收集和处理[14]:① 一次性手术垃圾处理:对于一次性的手术用品术后全部使用防渗漏型标准医用垃圾袋存放,每次手术完毕后更换垃圾袋。传染病患者手术后及时密封垃圾袋,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定时从手术室专用通道运出医疗垃圾至指定处理地点;② 病理性的医疗垃圾处理:手术中切除的组织在不需进行病理检查的情况下要准确装入专用病理袋中,由专业人员收取并统一处理;③ 锐器性医疗垃圾处理:围手术期使用的缝合针、注射针头、刀片及穿刺针等手术结束后要放置于指定的专用利器回收盒内;④ 化学性垃圾处理:过期的碘伏、过氧乙酸等化学性垃圾要稀释后进行处理;⑤ 敷料垃圾的处理:对于使用的敷料要在更换后放入双层防污染防渗漏的密封袋内,做好标记,统一焚烧处理;⑥ 手术器械处理:术毕先进行初步消毒处理,擦干净表面血迹,整理打包后做好感染标记送供应室高压灭菌[15]。
4.2术后整理术毕,所有工作人员更换下的隔离衣、手套、帽子及口罩等分类放置,对手术室彻底清洁和消毒后方可离开[16]。
4.3术后控制感染护理① 加强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定期更换切口敷料、冲洗引流管,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有感染征兆者及早控制,护理期间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切口和导管污染,降低感染发生率;② 合理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指征,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清洁手术患者可在术前2h给药,使手术开始时局部组织药物浓度足以杀灭手术操作过程中侵入的细菌。手术时间较长者术中可重复给药[17]。污染手术者可增大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术后定期检查切口恢复情况,疑似感染者及时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及时用药控制感染[18]。③ 改善营养,提高免疫力:通常手术类患者要求禁食,患者营养低下,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术后感染。因此手术前后要给予营养支持,术后要加强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合理饮食,注意卫生,减少感染发生[19]。
5. 小结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尽管手术室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但是围手术期尤其要注意控制感染,保证每一个环节严格无菌操作,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关键[20]。有效控制和减少围手术期患者感染率的关键因素是手术人员,因此要强化手术人员的无菌理念,加强手术人员的操作训练,将围手术期患者的感染率降低在最低范围,同时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率,医院管理中药加强感染控制宣讲和培训,力争最大限度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21]。
总之,预防围手术期感染应综合分析考虑引起感染的各种因素,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手术操作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等有效措施,才可有效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冯 杰.特殊感染患者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204~205.
[2] 冯 蕾.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3693~3694.
[3] 谢玮娜,于美华.手术室物业保洁人员的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48.
[4] 赵 巍,鲁延君.外科手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2):175~176.
[5] 楚智慧,张 黎,王风华,等.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1):71~72.
[6] 毛静馥,李会玲,吴国松,等.黑龙江省医院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3):28~30.
[7] 李爱娟,张竞超,张玉华.保定市第三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3,19(2): 158-159.
[8] 何美清.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2(8):99~100.
[9] Diaz E,Planas K,Rello J.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tiie use of Assisted-ventilationdevices[J].Enferm Infec Microbiol Clin,2008,26(7): 465-470.
[10] 李传姣.舒适护理在妇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102,21(16):1807~1808.
[11] 高丽花.妇产科手术患者64例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220~2221.
[12] 刘丽君,孙晓妍.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298~299.
[13] 邢玲玲,王黎娜,邢佑红,同 军,刘卫红,李树分.妇产科腹腔镜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研究[J].武警医学,2009,3(16):218~219.
[14] 李丽卿,林羽纶.急诊手术患者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8):1227~1229.
[15] 顾荣华.手术室感染管理与探讨[J].医学信息,2010,5(12B):3788-3789.
[16] H oran T C, Andrus M. CDC/ NHSN surveillance definition of health care as sociated infect- ion and criteria for specific types of infect ions in the acute care setting [J]. Am J Infect Control,2008,36(5) : 309-332.
[17] 郭丽明,上官志毅,纪红梅,等.1 770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6):436~437.
[18] 任保艳.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35):152-154.
[19] 杨凤雄.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新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8):1780~1782.
[20] 梁玉金,何凤君.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4-6.
[21] 朱海玲,田 旭,柴树花.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