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价值进行分析,有利于提升国库资金应用的效率,强化内部控制的效果,且能够在有效的监督模式下,预防不良问题的发生。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用的具体情况,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且提出相关改善建议,旨在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发挥内控管理的作用,更好的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促进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财政资金管理的创新方式,能够强化财政调控的能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应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性及持续性发展可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结合当前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而言,多具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应用体系不够规范等问题,致使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国库集中支付的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学习相关管理方式,基于当前单位内部控制的情况,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重视程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文章将基于当前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观点与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带来参考作用。
一、国库集中支付角度对行政事業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提升国库资金的应用效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可转变传统财政资金层层支付、多向管理及多户头存放的支付方式。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财政集中支付,可降低资金的应用数量,缓解财政资金运行中的成本压力,对国库资金应用效率的提升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二)优化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能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效果,减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压力,预防各类错报、漏报问题的发生率。这种方式下能够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对单位的持续性与规范性发展有利。
(三)增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国库集中制度制度以部门的预算为基础,具体包含预算资金申请体系、预算资金拨付体系等。在统一性的财政资金拨付模式下,可增强财政预算执行的效果,对各类财政支付的情况进行监督。比如根据财政支付的情况,了解一段时间内业务执行的情况,资金运转的情况等,预防资金滥用或者财政资金挤占等问题的发生,降低腐败问题的发生率。
二、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内控认知不足,系统难以对接
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中各类会计工作均需要集中会计核算中心予以处理。在相关单位管理人员内控内容认知不足,会计核算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下,则会影响单位内部的控制效果。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可能会比较依赖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对相关风险防范、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不同部门工作的情况及配合效果。同时一些单位中会计核算系统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相互独立,具有各自的体系要求,则在处理业务操作期间,不同系统需要分别确认信息及操作,影响着信息传输的速度与财政管理的效率,也会增加各类财务及管理风险的发生率。
(二)管理水平较低,审批制度不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细致化审查各类资金,记录资金应用的情况,且根据资金的性质与支付方式等,设置新的项目,便于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能够获得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应用情况的详细数据,增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量。
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期间,财务预算编制的制度不全,资金审批的流程不够完善,诸多编制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内部控制的效果不佳。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记录、明细均需要由财政资金的支付使用,增加了单位的日常对账核算要求。出于单位内部资金支付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可能会将日常备用金保持在较高水平状态下,但是由于显示支付账目管理比较复杂,可能存在大额度资金审批手续不全等问题。
(三)缺乏监管体系,信息沟通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期间,需要以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检查,保证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提升工作的质量。但是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而言,多具有监督部门未能够独立存在,监督审查部门工作权限不足,或者内部审计需要接受监督部门、行政单位双重管理的问题,影响其监督的质量及权威性。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制度,则难以使内部审计与监督工作的价值得到彰显,内部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
同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信息交流不足,很多信息不透明公开等情况。公众对相关活动的情况不了解,难以有效进行监督。尽管当前网络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依然存在着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的情况,内部信息交通渠道不够顺畅,员工和领导之间缺乏及时交流,致使项目管理的效果不佳,难以对各类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三、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质量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质量提升,为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需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审批权限及责任等,建立岗位问责制度,加强各类经济行为实施的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尽可能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及风险的发生率。
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工均需要积极学习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及细节管控方式等,有效防控行政风险和廉政风险,更好地发挥财政综合职能作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本单位内部控制基本制度等有关规定,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结合中心业务实际,制定清晰、规范、高效的业务流程。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重要事项,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合理划分职能,对有关业务实行统一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在中心信息化建设中充分体现内控理念,将控制活动、控制措施嵌入信息系统。对各类资金应用的情况、来源等进行分析,融合单位核算体系,保证各类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二)加强预算管理,合理配置资源
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需要结合内部控制的效果与外部控制的情况,规范资金应用的情况,合理配置资源,提升运营及管理的能力。规范管理单位中现金支付的需求,细致记录各类资金的支付情况,强化预算控制、资金审查的效果,可降低各类违法违规、徇私舞弊问题的发生率。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规范会计审核的业务流程,是控制信息质量、原始凭证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审查与监督管理,保证各类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全面性及合法性。会计审核业务中,首先需要审核会计岗受理单位报账业务,全面审查数据。其次需要实施移交支付环节办理结算支付,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入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执行各项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保证专项开支专款专用,对违反预算规定的项目及时提醒或提示。内部控制人员也需要加强业务学习,单位定期组织各责任会计业务学习,加强廉政教育。强化复核、互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且以责任追究机制等,强化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
(三)健全监督体系,注重信息交互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控制体系,能够预防各类不良问题及风险的发生,约束职工的行为,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国库集中支付的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清晰监督的作用及方法,对中心工作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监督的内容,具体包含预算单位其他资金应用的情况,用款计划业务风险防控、会计审核业务风险防控及会计报告业务风险防控的情况等等。内控管理中,可以设置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控制制度,对中心内各个层级的具体岗位形成书面岗位职责说明和清晰的报告关系,建立业务执行、复核与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
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对国库集中支付与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有益,可保证数据信息的快速传播,实现资源的有效交互,提高國库集中支付的运行效率,也能够使资金更加规范、合理的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设具有业务单元的会计信息系统,使不同系统和业务单元实施信息的实施共享,增强内部控制的效果与风险应对的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监督财务管理的情况,及时获得数据及资金应用的相关反馈等。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公式相关的资金应用情况等,便于受众监督,发挥全民监督的作用,及时检出风险、规避及处理风险等,使政务更加透明、公开,避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也能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
四、结语
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与业务流程等,规范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当前内部控制的现存不足,健全管理体系,且通过全面的监督管理模式,尽可能降低不良问题及风险的发生率,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能力。
(作者单位:武夷山市教育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财政资金管理的创新方式,能够强化财政调控的能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应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性及持续性发展可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结合当前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而言,多具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应用体系不够规范等问题,致使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国库集中支付的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学习相关管理方式,基于当前单位内部控制的情况,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重视程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文章将基于当前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观点与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带来参考作用。
一、国库集中支付角度对行政事業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提升国库资金的应用效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可转变传统财政资金层层支付、多向管理及多户头存放的支付方式。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财政集中支付,可降低资金的应用数量,缓解财政资金运行中的成本压力,对国库资金应用效率的提升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二)优化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能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效果,减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压力,预防各类错报、漏报问题的发生率。这种方式下能够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对单位的持续性与规范性发展有利。
(三)增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国库集中制度制度以部门的预算为基础,具体包含预算资金申请体系、预算资金拨付体系等。在统一性的财政资金拨付模式下,可增强财政预算执行的效果,对各类财政支付的情况进行监督。比如根据财政支付的情况,了解一段时间内业务执行的情况,资金运转的情况等,预防资金滥用或者财政资金挤占等问题的发生,降低腐败问题的发生率。
二、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内控认知不足,系统难以对接
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中各类会计工作均需要集中会计核算中心予以处理。在相关单位管理人员内控内容认知不足,会计核算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下,则会影响单位内部的控制效果。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可能会比较依赖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对相关风险防范、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不同部门工作的情况及配合效果。同时一些单位中会计核算系统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相互独立,具有各自的体系要求,则在处理业务操作期间,不同系统需要分别确认信息及操作,影响着信息传输的速度与财政管理的效率,也会增加各类财务及管理风险的发生率。
(二)管理水平较低,审批制度不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细致化审查各类资金,记录资金应用的情况,且根据资金的性质与支付方式等,设置新的项目,便于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能够获得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应用情况的详细数据,增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量。
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期间,财务预算编制的制度不全,资金审批的流程不够完善,诸多编制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内部控制的效果不佳。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记录、明细均需要由财政资金的支付使用,增加了单位的日常对账核算要求。出于单位内部资金支付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可能会将日常备用金保持在较高水平状态下,但是由于显示支付账目管理比较复杂,可能存在大额度资金审批手续不全等问题。
(三)缺乏监管体系,信息沟通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期间,需要以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检查,保证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提升工作的质量。但是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而言,多具有监督部门未能够独立存在,监督审查部门工作权限不足,或者内部审计需要接受监督部门、行政单位双重管理的问题,影响其监督的质量及权威性。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制度,则难以使内部审计与监督工作的价值得到彰显,内部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
同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信息交流不足,很多信息不透明公开等情况。公众对相关活动的情况不了解,难以有效进行监督。尽管当前网络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依然存在着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的情况,内部信息交通渠道不够顺畅,员工和领导之间缺乏及时交流,致使项目管理的效果不佳,难以对各类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三、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质量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质量提升,为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需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审批权限及责任等,建立岗位问责制度,加强各类经济行为实施的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尽可能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及风险的发生率。
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工均需要积极学习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及细节管控方式等,有效防控行政风险和廉政风险,更好地发挥财政综合职能作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本单位内部控制基本制度等有关规定,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结合中心业务实际,制定清晰、规范、高效的业务流程。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重要事项,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合理划分职能,对有关业务实行统一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在中心信息化建设中充分体现内控理念,将控制活动、控制措施嵌入信息系统。对各类资金应用的情况、来源等进行分析,融合单位核算体系,保证各类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二)加强预算管理,合理配置资源
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需要结合内部控制的效果与外部控制的情况,规范资金应用的情况,合理配置资源,提升运营及管理的能力。规范管理单位中现金支付的需求,细致记录各类资金的支付情况,强化预算控制、资金审查的效果,可降低各类违法违规、徇私舞弊问题的发生率。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规范会计审核的业务流程,是控制信息质量、原始凭证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审查与监督管理,保证各类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全面性及合法性。会计审核业务中,首先需要审核会计岗受理单位报账业务,全面审查数据。其次需要实施移交支付环节办理结算支付,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入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执行各项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保证专项开支专款专用,对违反预算规定的项目及时提醒或提示。内部控制人员也需要加强业务学习,单位定期组织各责任会计业务学习,加强廉政教育。强化复核、互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且以责任追究机制等,强化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
(三)健全监督体系,注重信息交互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控制体系,能够预防各类不良问题及风险的发生,约束职工的行为,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国库集中支付的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清晰监督的作用及方法,对中心工作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监督的内容,具体包含预算单位其他资金应用的情况,用款计划业务风险防控、会计审核业务风险防控及会计报告业务风险防控的情况等等。内控管理中,可以设置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控制制度,对中心内各个层级的具体岗位形成书面岗位职责说明和清晰的报告关系,建立业务执行、复核与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
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对国库集中支付与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有益,可保证数据信息的快速传播,实现资源的有效交互,提高國库集中支付的运行效率,也能够使资金更加规范、合理的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设具有业务单元的会计信息系统,使不同系统和业务单元实施信息的实施共享,增强内部控制的效果与风险应对的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监督财务管理的情况,及时获得数据及资金应用的相关反馈等。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系统公式相关的资金应用情况等,便于受众监督,发挥全民监督的作用,及时检出风险、规避及处理风险等,使政务更加透明、公开,避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也能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
四、结语
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与业务流程等,规范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当前内部控制的现存不足,健全管理体系,且通过全面的监督管理模式,尽可能降低不良问题及风险的发生率,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能力。
(作者单位:武夷山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