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教学之中,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能够将语文知识点,通过电脑,以图画、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以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其多媒体技术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昧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授的现状,改变了学生只能被动的进行语文笔记的记录却不能深入理解和探讨语文知识点的状况,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的积极性,能够调动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理解记忆,还能够集中小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文章就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农村;小学语文;作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88-01
引言:
小学语文的学习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铺垫了道路,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语文的学习增加对汉字的认识,还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为其他学科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需要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利用其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充实语文教学内容,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能够改变枯燥的语文知识教学形式,能够将枯燥的语文知识通过趣味的图片、美妙的语言进行展示,有利于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但小学生无法通过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水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漓江的特点。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山的投影片进行对比观察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先播放《飞夺泸定桥》的电视录像,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一是“飞”就是抢时间争速度,必须在敌人援兵的前面赶到泸定桥;二是“夺”就是攻天险,不顾惊涛骇浪,不畏铁索高悬,不惧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对岸消灭敌人。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就能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飞”的艰难,“夺”的艰险。使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使识字变的轻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很重要。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可视可听,可静可动,它以其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感受认知。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一至二年级则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然突破学习的重难点。《蝙蝠和雷达》一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了解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相当难度的,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教師设计了以下的动态画面:夜空中,一只蝙蝠边飞边从嘴里发出声音,碰上一棵大树,反射回来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开大树,安全飞去,在此基础上,展示第二幅画面,蝙蝠变为飞机,嘴变成雷达、天线、耳朵变成接收器,大树变成一座高山,飞机依靠雷达安全飞行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同学眼前,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蝙蝠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而且体会到雷达正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而发展的,这一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课文学习的难点在生动有趣的动画片观看中得到了有效的突破,一节语文课在宽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四、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由于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脱离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要让小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和情感进行深入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对语文内容进行体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的体验,但是要让学生单纯的进行语文有文章的朗读,不仅不利于学生感受文章情感,还会增添学生的厌烦情绪,然而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跟随多媒体的画面和音乐,自然而然的升华情感,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结语:
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多方面弥补传统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今天,它已走进了课堂,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的适当运用、操作,不断完善其各方面职能,明天,它将更加充分的发挥它的优势,为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所钟爱。
参考文献:
[1]苏婧.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66-67.
[2]周礼华.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1):68-68.
[3]顾克岚,孟庆峰.浅析多媒体课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学刊,2014(24):169-170.
[4]于宝生.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4(27):125-12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农村;小学语文;作用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7-0188-01
引言:
小学语文的学习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铺垫了道路,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语文的学习增加对汉字的认识,还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为其他学科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需要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利用其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充实语文教学内容,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能够改变枯燥的语文知识教学形式,能够将枯燥的语文知识通过趣味的图片、美妙的语言进行展示,有利于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但小学生无法通过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水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漓江的特点。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山的投影片进行对比观察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先播放《飞夺泸定桥》的电视录像,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一是“飞”就是抢时间争速度,必须在敌人援兵的前面赶到泸定桥;二是“夺”就是攻天险,不顾惊涛骇浪,不畏铁索高悬,不惧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对岸消灭敌人。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就能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飞”的艰难,“夺”的艰险。使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使识字变的轻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很重要。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可视可听,可静可动,它以其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感受认知。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一至二年级则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然突破学习的重难点。《蝙蝠和雷达》一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了解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相当难度的,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教師设计了以下的动态画面:夜空中,一只蝙蝠边飞边从嘴里发出声音,碰上一棵大树,反射回来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开大树,安全飞去,在此基础上,展示第二幅画面,蝙蝠变为飞机,嘴变成雷达、天线、耳朵变成接收器,大树变成一座高山,飞机依靠雷达安全飞行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同学眼前,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蝙蝠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而且体会到雷达正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而发展的,这一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课文学习的难点在生动有趣的动画片观看中得到了有效的突破,一节语文课在宽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四、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由于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脱离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要让小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和情感进行深入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对语文内容进行体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的体验,但是要让学生单纯的进行语文有文章的朗读,不仅不利于学生感受文章情感,还会增添学生的厌烦情绪,然而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跟随多媒体的画面和音乐,自然而然的升华情感,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结语:
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多方面弥补传统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今天,它已走进了课堂,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的适当运用、操作,不断完善其各方面职能,明天,它将更加充分的发挥它的优势,为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所钟爱。
参考文献:
[1]苏婧.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66-67.
[2]周礼华.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1):68-68.
[3]顾克岚,孟庆峰.浅析多媒体课件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学刊,2014(24):169-170.
[4]于宝生.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4(27):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