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研员,要有到学校上课的勇气和底气。为了锤炼自己的教学技艺,笔者经常到学校上课和开设讲座。这次,笔者选的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这是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文章。
一、以读入文明思路
上课之前,笔者很认真地读了好几遍这篇课文。首先,把自己放在一个学生的位置来考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它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我能从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得到什么启示?然后,作为教师,笔者又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怎样才能实现以文定教,把握观点,理清思路,激活思维,训练能力,打通阅读和写作的路径?
在读了好几遍《咬文嚼字》这篇课文后,笔者分析学情: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定的文学常识,学习本文难度不大。结合单元的学习要求,设计了学法:一是这篇课文容量很大,旁征博引,涉及范围很广,学习时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查阅文中出现的有关资料,开阔视野,加深理解;二是调动自己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相比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感悟理解;三是借鉴课文选例典型、评析结合的写法,在阅读中积累典型的写作素材,自觉运用到写作中去。最后,确定了学习目标:一是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借鉴课文选例典型、评析结合的写法;三是培养求真求实的“咬文嚼字”的精神。
这都是前期的工作。具体到教学中就不能天马行空,要以学生为主,应该把双基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结合在一起,既要能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培养能力,又要让学生学到一点终身受用的东西。正如特级教师刘坤老师所说,在当前,只有把高考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的课,才是接地气的课,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
于是,笔者在预习中设计了一些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要求学生:一是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查阅朱光潜先生的生平阅历,以知人论世,提升人文精神;二是通读课文,把握基本内容,提炼出课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三是找出本文用了哪些例子,在用例方面有什么特点,把握本文写作突出的特点;四是用课文内容设计了语音辨识、词语运用和句子衔接三道练习,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未来,学生如果养成了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在课前能把这些基本的东西弄清楚,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就掌握了,起码的语文素养就不会缺失,上课学习也会更为容易一些,更能展现学生的精彩。
众所周知,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内容、特点、风格,上课不能千篇一律,毕竟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学的重点放在哪里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句话说得好:“文无定法,文定法成。”通过阅读《咬文嚼字》,笔者认为这篇课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用例很多。正如华南师范大学陈妙云教授在高考评卷场所说:“我们60%以下的同学只达到二等下的写作水平,读懂材料却写不出高分作文的主要问题:一是想‘说什么’没想清楚;二是‘怎样说’没想好;三是‘怕讲理论堆材料’。”这实际上表明学生写作的突出问题是思路没有理清楚。因而,笔者把本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定为:一是文章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用例突出的特点;二是文章构思特点把握,看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观点一层一层向前推进的;三是文章内容合作探究,“咬一咬”名家的大作,获得阅读和写作的启示,提升自信力。为了学以致用,笔者还查阅名著资料,自己原创了几道能体现这节课学习内容的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巩固。
二、披文悟意深探究
虽说在教学设计上多花了一点心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错,学有所得,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正如一位老师在评课中指出,如果拿几句话让学生对比来读一读、品一品,比较一下原文与修改文的意味到底有何不同,可能会更好。他提的意见很中肯,语文就要品味语言,就要多读,就要多品。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这门艺术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磨砺。荀子说得好:“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唯有在长期反复的实践中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艺。
语文是什么?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正如罗易老师一样,学识广博,情智儒雅,学用结合,教学洒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如果以“吸星之法”博采精华,找到适合的治学方法,融会贯通,然后珠之贯串,成一家之长,教师就有可能到达教科研理想的彼岸。
文学作品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和“建议”能否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实现,关键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否成功。笔者的导师郭铭辉老师曾经用了大量的实例,从理解、共鸣、质疑三个方面向我们传授治学的方法。他强调,批判质疑精神的培养,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需要。他认为老师要做示范就必须有硬读课文的功夫,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双金睛火眼。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备教中,郭老师看见郑伯在起用烛之武时说“吾不能早用子,今事有急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于是想,烛之武如此一个奇才,为什么年轻时得不到重用呢?通过具体的分析,郭老师得出烛之武的另一面,是一个伶牙俐齿、善于诡辩、令人讨厌的佞人,正中了孔子“巧言令色而仁者鲜矣”之言,怎么有可能得到郑伯的重用呢?这种文本探究的功夫,正是教师非常需要的。
三、感悟精妙硬读功
在《咬文嚼字》的备教中,要在读的过程中感悟文章的精妙,打通由读到悟的路径,提升学生的悟性,从而较快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而且,筆者也充分发挥了教研员注重研究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了质疑和探究:
一是对照引用原文,指出了文中在引用中有误的地方。二是对作者提出的观点作出辩证分析,如作者认为,“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笔者分别从名著中找出典型例句,表明“你这”式语法并不表示深恶痛嫉,如:(1)只见迎儿出来说道:“你这道人,如何不来前门讨斋饭,却在后门里来?”(2)观音:“没有了约束,你这泼猴,指不定会捅出什么娄子。”(3)(熙凤)因笑道:“……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4)贾母忙哄道:“你这妹妹原来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带了去。”(5)《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在这些例子中,都有“你这”式句子,但没有一例是表明句子带有“深恶痛嫉”的感情。
对此,笔者表明自己的观点:“这”,词义本身无贬义,或为代词,指较近的时间、地点或事物,与“那”相对,或意为这时候,指说话的同时;文中的句子有的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本来就有加强语势的效果;“你这朵花”就含有赞美的意思;“你这”也许只表示语气上的强调,所含的感情是语句本身所具有的,而不是“你这”带来的。
三是补充和发展作者的观点。如作者关于“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分析用的是“意境说”,认为“推”和“敲”有“冷寂”和“热闹”之别,提出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笔者补充了孙绍振教授的感觉要素说,即“推”、“敲”分别为视觉和听觉信息,视觉无声,构成“静界”,听觉有声,构成反衬,在感觉的内在构成中,在相同条件下,异类的要素结构会产生更大的功能,故“敲”字佳。但就整首诗而言,则可能恰恰相反。也补充了一个写作背景说。诗歌的标题是“题李凝幽居”,诗中明白地写道“闲居少邻并”,则四周有寺庙之说没有依据。诗歌中的“僧”,无论是贾岛自己,还是别的什么僧人,推或敲的都是李凝幽居的大门。诗歌的情调是“幽静”,而不是“冷寂”,“幽静”和“冷寂”是有很大区别的。
对名家名作的质疑,正是创意性教学法所强调的:质疑是创造力最强的表现。只有充满创造力的老师,才能教出充满创造力的学生。只有锤炼自己“硬读”的功夫,在“硬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硬读”中感悟语言,在“硬读”中培养语感,在“硬读”中陶冶情感,在“硬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逼着自己在文本中捕捉文本本身呈现的文字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本意,在自身人生阅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才能建立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画到生时是熟时”的循环往复中获得“新生”。
一、以读入文明思路
上课之前,笔者很认真地读了好几遍这篇课文。首先,把自己放在一个学生的位置来考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它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我能从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得到什么启示?然后,作为教师,笔者又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怎样才能实现以文定教,把握观点,理清思路,激活思维,训练能力,打通阅读和写作的路径?
在读了好几遍《咬文嚼字》这篇课文后,笔者分析学情: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定的文学常识,学习本文难度不大。结合单元的学习要求,设计了学法:一是这篇课文容量很大,旁征博引,涉及范围很广,学习时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查阅文中出现的有关资料,开阔视野,加深理解;二是调动自己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相比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感悟理解;三是借鉴课文选例典型、评析结合的写法,在阅读中积累典型的写作素材,自觉运用到写作中去。最后,确定了学习目标:一是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借鉴课文选例典型、评析结合的写法;三是培养求真求实的“咬文嚼字”的精神。
这都是前期的工作。具体到教学中就不能天马行空,要以学生为主,应该把双基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结合在一起,既要能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培养能力,又要让学生学到一点终身受用的东西。正如特级教师刘坤老师所说,在当前,只有把高考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的课,才是接地气的课,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
于是,笔者在预习中设计了一些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要求学生:一是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查阅朱光潜先生的生平阅历,以知人论世,提升人文精神;二是通读课文,把握基本内容,提炼出课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三是找出本文用了哪些例子,在用例方面有什么特点,把握本文写作突出的特点;四是用课文内容设计了语音辨识、词语运用和句子衔接三道练习,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未来,学生如果养成了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在课前能把这些基本的东西弄清楚,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就掌握了,起码的语文素养就不会缺失,上课学习也会更为容易一些,更能展现学生的精彩。
众所周知,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内容、特点、风格,上课不能千篇一律,毕竟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学的重点放在哪里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句话说得好:“文无定法,文定法成。”通过阅读《咬文嚼字》,笔者认为这篇课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用例很多。正如华南师范大学陈妙云教授在高考评卷场所说:“我们60%以下的同学只达到二等下的写作水平,读懂材料却写不出高分作文的主要问题:一是想‘说什么’没想清楚;二是‘怎样说’没想好;三是‘怕讲理论堆材料’。”这实际上表明学生写作的突出问题是思路没有理清楚。因而,笔者把本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定为:一是文章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用例突出的特点;二是文章构思特点把握,看作者是如何将自己的观点一层一层向前推进的;三是文章内容合作探究,“咬一咬”名家的大作,获得阅读和写作的启示,提升自信力。为了学以致用,笔者还查阅名著资料,自己原创了几道能体现这节课学习内容的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巩固。
二、披文悟意深探究
虽说在教学设计上多花了一点心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错,学有所得,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正如一位老师在评课中指出,如果拿几句话让学生对比来读一读、品一品,比较一下原文与修改文的意味到底有何不同,可能会更好。他提的意见很中肯,语文就要品味语言,就要多读,就要多品。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这门艺术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磨砺。荀子说得好:“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唯有在长期反复的实践中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艺。
语文是什么?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正如罗易老师一样,学识广博,情智儒雅,学用结合,教学洒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如果以“吸星之法”博采精华,找到适合的治学方法,融会贯通,然后珠之贯串,成一家之长,教师就有可能到达教科研理想的彼岸。
文学作品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和“建议”能否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实现,关键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能否成功。笔者的导师郭铭辉老师曾经用了大量的实例,从理解、共鸣、质疑三个方面向我们传授治学的方法。他强调,批判质疑精神的培养,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需要。他认为老师要做示范就必须有硬读课文的功夫,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双金睛火眼。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备教中,郭老师看见郑伯在起用烛之武时说“吾不能早用子,今事有急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于是想,烛之武如此一个奇才,为什么年轻时得不到重用呢?通过具体的分析,郭老师得出烛之武的另一面,是一个伶牙俐齿、善于诡辩、令人讨厌的佞人,正中了孔子“巧言令色而仁者鲜矣”之言,怎么有可能得到郑伯的重用呢?这种文本探究的功夫,正是教师非常需要的。
三、感悟精妙硬读功
在《咬文嚼字》的备教中,要在读的过程中感悟文章的精妙,打通由读到悟的路径,提升学生的悟性,从而较快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而且,筆者也充分发挥了教研员注重研究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了质疑和探究:
一是对照引用原文,指出了文中在引用中有误的地方。二是对作者提出的观点作出辩证分析,如作者认为,“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笔者分别从名著中找出典型例句,表明“你这”式语法并不表示深恶痛嫉,如:(1)只见迎儿出来说道:“你这道人,如何不来前门讨斋饭,却在后门里来?”(2)观音:“没有了约束,你这泼猴,指不定会捅出什么娄子。”(3)(熙凤)因笑道:“……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4)贾母忙哄道:“你这妹妹原来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带了去。”(5)《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在这些例子中,都有“你这”式句子,但没有一例是表明句子带有“深恶痛嫉”的感情。
对此,笔者表明自己的观点:“这”,词义本身无贬义,或为代词,指较近的时间、地点或事物,与“那”相对,或意为这时候,指说话的同时;文中的句子有的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本来就有加强语势的效果;“你这朵花”就含有赞美的意思;“你这”也许只表示语气上的强调,所含的感情是语句本身所具有的,而不是“你这”带来的。
三是补充和发展作者的观点。如作者关于“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分析用的是“意境说”,认为“推”和“敲”有“冷寂”和“热闹”之别,提出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笔者补充了孙绍振教授的感觉要素说,即“推”、“敲”分别为视觉和听觉信息,视觉无声,构成“静界”,听觉有声,构成反衬,在感觉的内在构成中,在相同条件下,异类的要素结构会产生更大的功能,故“敲”字佳。但就整首诗而言,则可能恰恰相反。也补充了一个写作背景说。诗歌的标题是“题李凝幽居”,诗中明白地写道“闲居少邻并”,则四周有寺庙之说没有依据。诗歌中的“僧”,无论是贾岛自己,还是别的什么僧人,推或敲的都是李凝幽居的大门。诗歌的情调是“幽静”,而不是“冷寂”,“幽静”和“冷寂”是有很大区别的。
对名家名作的质疑,正是创意性教学法所强调的:质疑是创造力最强的表现。只有充满创造力的老师,才能教出充满创造力的学生。只有锤炼自己“硬读”的功夫,在“硬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硬读”中感悟语言,在“硬读”中培养语感,在“硬读”中陶冶情感,在“硬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逼着自己在文本中捕捉文本本身呈现的文字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本意,在自身人生阅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才能建立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画到生时是熟时”的循环往复中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