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就业工作档案是反映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真实记录,它为高校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着可靠的保证作用,是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校就业工作档案内容及范围、高校就业工作档案的现状及有效发挥高校就业工作档案作用的主要措施等三个方面对进一步改革就业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使之更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更好地发挥档案服务人才、服务社会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就业;就业档案;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毕业生就业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培养、分配的“统包统配”模式转变为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进而“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伴随高校就业机制的改革,有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及措施,不仅反映在现实的就业工作过程中,更应科学、真实、规范地记载在就业工作档案中。高校就业工作档案是全面反映高校就业工作的真实记录, 是反映就业工作过程的系统而完整的历史资料,是日后进行就业工作的基础资料,也是日后研究和处理问题的原始证据。因此,加强就业工档案的管理,建立健全就业工作档案,充分开发就业工作档案信息,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就业工作档案内容及范围
就业工作档案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就业工作档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综合类
主要包括就业工作年度计划、总结与具体实施工作计划; 就业工作制度、政策、重要通知;就业工作会议记录;各种政策学习、工作研讨、实务培训等情况记录、图片资料;就业率统计报表与动态就业率分析;就业经费预算及实际使用情况资料;就业工作人员考核、评估、奖罚、晋升等统计资料;其他日常管理工作记录及相应图片资料等。
2、用人单位类
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的申请、各种资质及企业介绍等资料;就业单位名称、地址、就业单位联系人、职务、联系电话、邮箱等信息;企业回访、调查分析记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等。
3、就业指导类
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相关资料,包括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工作量统计表,相关讲座的讲稿与讨论记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相关记录等;个别辅导与咨询记录,典型案例资料等。
4、毕业生类
毕业生个人档案情况:(1)毕业生个人信息:学号、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出生年月)、生源所在地、入学时间、学制、专业名称、通讯联系方式、培养方式等,(2)毕业生就业信息:毕业去向、派遣报到证号、就业单位、就业单位所在地、派遣时间等,(3)毕业生档案转递信息:档案处理情况,档案投递时间,档案邮寄号码,档案机要号码,档案回执等;(4)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5)毕业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材料等等。
二、高校就业工作档案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始逐步进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从整体情况看,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部分领导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其中,就业工作档案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档案管理格局混乱
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不明确。档案管理一般由设在学校行政办公室的综合档案室负责。由于历史的原因,综合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档案、音像档案和部分实物档案等,而科研档案、财会档案、人事档案、就业工作档案、设备档案等分属各个业务部门、系(部)管理,在一个单位内形成了诸多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不利于高校及档案事业的发展。
2、档案管理不专业
高校就业工作量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不多,专职就业档案工作人员更是少,就业档案往往是就业工作人员兼职,很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档案管理中去,档案工作的程序、业务不熟,自认为比较重要的材料流水归档,混合组装,混合保管,归档工作不及时,不完善,不专业,不安全。
3、利用率不高,没有统一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工作档案材料分散在各院(系)、处(室)乃至个人手中,用人单位上门查阅参考时,无法全面的提供有效的信息。
三、强化措施,有效发挥就业工作档案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1、规范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就业工作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确定就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使就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工作制度的建立要由学校分管的校长负责组织,由校档案馆具体牵头草拟制定,以体现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通过相关制度的贯彻执行,以规范就业档案工作行为,使就业工作档案管理步入制度化、正规化的轨道。高校就业工作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就业工作各项活动的真实记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历史、现状及发展状况。规范就业工作档案管理,确保就业档案的真实性,是当前就业工作档案管理的首要任务。不但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就业工作档案管理制度,还要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做到奖罚分明。严格按照《档案法》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确保各种就业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和系统,避免文件材料的重复归档和遗漏。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高校是高学历人才集中的地方,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在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中呈现出学历不高、专业水平不强的特点, 这就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首先,要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作为就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其次,就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针对就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大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素质不强的问题,各单位要做好他们的再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加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教育,热爱档案和档案工作,要总结和分析就业工作的经验和问题,从而使就业工作档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尽快适应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加强对高校就业工作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就业工作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就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是指用现代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传输。高校就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就业档案管理的紧迫任务,这对毕业生就业能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加强毕业生信息化建设,科学系统地分析研究和利用档案资源,可以更好的发挥档案作用,加强高校就业档案的电子化建设,重视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对毕业生的平时成绩、获奖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特长情况、获得资格证书情况、联系方式等信息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并通过审核,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利用电子档案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推荐,方便快捷,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为用人单位提供快捷的服务。同时,完备的用人单位信息库,就业单位名称、地址、就业单位联系人、职务、联系电话、邮箱及就业单位资质等,为毕业生提供最捷径、最准确的就业信息。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毕业生及时、充分就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对就业工作来讲就是“以毕业生为本”。关心毕业生的就业、成长和长远发展,应该包括就业档案工作。为使高校就业工作档案管理跟上时代步伐,必须进一步改革就业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使之更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更好地发挥档案服务人才、服务社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颜毓娟.如何做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J].西藏科技,2005(1).
[2]郎益鸣.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今日科苑,2009(4).
【关键词】高校就业;就业档案;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毕业生就业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培养、分配的“统包统配”模式转变为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进而“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伴随高校就业机制的改革,有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及措施,不仅反映在现实的就业工作过程中,更应科学、真实、规范地记载在就业工作档案中。高校就业工作档案是全面反映高校就业工作的真实记录, 是反映就业工作过程的系统而完整的历史资料,是日后进行就业工作的基础资料,也是日后研究和处理问题的原始证据。因此,加强就业工档案的管理,建立健全就业工作档案,充分开发就业工作档案信息,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就业工作档案内容及范围
就业工作档案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就业工作档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综合类
主要包括就业工作年度计划、总结与具体实施工作计划; 就业工作制度、政策、重要通知;就业工作会议记录;各种政策学习、工作研讨、实务培训等情况记录、图片资料;就业率统计报表与动态就业率分析;就业经费预算及实际使用情况资料;就业工作人员考核、评估、奖罚、晋升等统计资料;其他日常管理工作记录及相应图片资料等。
2、用人单位类
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的申请、各种资质及企业介绍等资料;就业单位名称、地址、就业单位联系人、职务、联系电话、邮箱等信息;企业回访、调查分析记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等。
3、就业指导类
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相关资料,包括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工作量统计表,相关讲座的讲稿与讨论记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相关记录等;个别辅导与咨询记录,典型案例资料等。
4、毕业生类
毕业生个人档案情况:(1)毕业生个人信息:学号、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出生年月)、生源所在地、入学时间、学制、专业名称、通讯联系方式、培养方式等,(2)毕业生就业信息:毕业去向、派遣报到证号、就业单位、就业单位所在地、派遣时间等,(3)毕业生档案转递信息:档案处理情况,档案投递时间,档案邮寄号码,档案机要号码,档案回执等;(4)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5)毕业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材料等等。
二、高校就业工作档案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始逐步进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从整体情况看,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部分领导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其中,就业工作档案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档案管理格局混乱
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不明确。档案管理一般由设在学校行政办公室的综合档案室负责。由于历史的原因,综合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档案、音像档案和部分实物档案等,而科研档案、财会档案、人事档案、就业工作档案、设备档案等分属各个业务部门、系(部)管理,在一个单位内形成了诸多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不利于高校及档案事业的发展。
2、档案管理不专业
高校就业工作量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不多,专职就业档案工作人员更是少,就业档案往往是就业工作人员兼职,很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档案管理中去,档案工作的程序、业务不熟,自认为比较重要的材料流水归档,混合组装,混合保管,归档工作不及时,不完善,不专业,不安全。
3、利用率不高,没有统一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工作档案材料分散在各院(系)、处(室)乃至个人手中,用人单位上门查阅参考时,无法全面的提供有效的信息。
三、强化措施,有效发挥就业工作档案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1、规范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就业工作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确定就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使就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工作制度的建立要由学校分管的校长负责组织,由校档案馆具体牵头草拟制定,以体现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通过相关制度的贯彻执行,以规范就业档案工作行为,使就业工作档案管理步入制度化、正规化的轨道。高校就业工作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就业工作各项活动的真实记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历史、现状及发展状况。规范就业工作档案管理,确保就业档案的真实性,是当前就业工作档案管理的首要任务。不但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就业工作档案管理制度,还要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做到奖罚分明。严格按照《档案法》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确保各种就业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和系统,避免文件材料的重复归档和遗漏。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高校是高学历人才集中的地方,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在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中呈现出学历不高、专业水平不强的特点, 这就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首先,要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作为就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其次,就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针对就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大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素质不强的问题,各单位要做好他们的再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加强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教育,热爱档案和档案工作,要总结和分析就业工作的经验和问题,从而使就业工作档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尽快适应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加强对高校就业工作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就业工作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就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就是指用现代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传输。高校就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就业档案管理的紧迫任务,这对毕业生就业能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加强毕业生信息化建设,科学系统地分析研究和利用档案资源,可以更好的发挥档案作用,加强高校就业档案的电子化建设,重视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对毕业生的平时成绩、获奖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特长情况、获得资格证书情况、联系方式等信息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并通过审核,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利用电子档案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推荐,方便快捷,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为用人单位提供快捷的服务。同时,完备的用人单位信息库,就业单位名称、地址、就业单位联系人、职务、联系电话、邮箱及就业单位资质等,为毕业生提供最捷径、最准确的就业信息。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毕业生及时、充分就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长远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对就业工作来讲就是“以毕业生为本”。关心毕业生的就业、成长和长远发展,应该包括就业档案工作。为使高校就业工作档案管理跟上时代步伐,必须进一步改革就业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使之更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更好地发挥档案服务人才、服务社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颜毓娟.如何做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J].西藏科技,2005(1).
[2]郎益鸣.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今日科苑,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