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就在我身边,数学作用真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发现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已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体现的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力图使“数学更加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等。”新大纲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让数学走进生活,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创新意识具有深远意义。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很短的,也很难把课堂中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老师从生活出发创设他们熟知的生活情境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教学“连续进位加”时完全可以不按课本例题教学,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农贸市场真热闹,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物品的价格,同桌商量你们俩要买哪些商品,并计算你们需要多少钱?”教师把枯燥的数学给它以“生命” ,学生做题兴趣盎然,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培养学生自觉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和认识实际生活。又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这样,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本领。
二、组织实践活动,走进生活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建立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的着、听的道的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激励学生创新。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怎样认识圆,从哪里入手认识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课前可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去观察,去回忆各种各样的车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都是圆的而不是其它形状?车轮不是圆形能行吗?再如学习“循环小数”时,教师先安排“拍打节奏”的场面,要求学生在教师指挥下一起拍打“ × ”的节奏,整齐动听。或请学生讲古老的故事:从前有座山……永远讲不完。也可看日历数星期等等,联系生活画面学习“循环小数”,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这种生活现象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同时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
此外,还可以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比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以上是我在探索中的一些实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经验 (解决)→ 数学问题 (获得)→ 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很短的,也很难把课堂中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老师从生活出发创设他们熟知的生活情境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教学“连续进位加”时完全可以不按课本例题教学,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农贸市场真热闹,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物品的价格,同桌商量你们俩要买哪些商品,并计算你们需要多少钱?”教师把枯燥的数学给它以“生命” ,学生做题兴趣盎然,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培养学生自觉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和认识实际生活。又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这样,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本领。
二、组织实践活动,走进生活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建立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的着、听的道的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激励学生创新。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怎样认识圆,从哪里入手认识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课前可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去观察,去回忆各种各样的车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都是圆的而不是其它形状?车轮不是圆形能行吗?再如学习“循环小数”时,教师先安排“拍打节奏”的场面,要求学生在教师指挥下一起拍打“ × ”的节奏,整齐动听。或请学生讲古老的故事:从前有座山……永远讲不完。也可看日历数星期等等,联系生活画面学习“循环小数”,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这种生活现象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同时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
此外,还可以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比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以上是我在探索中的一些实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经验 (解决)→ 数学问题 (获得)→ 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旨在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