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志一路坎坷却也顺利地走到今天,离不开海内外广大读者的支持。不管是文、美编还是发行,各司其职又交相互助,谨小慎微地做着每一件事的同时也大方爽朗地笑着,因为读者的批评与赞扬。谦聆批评,就是扛起责任,接收赞扬,就是拾取自信。今天,我们大胆地刊载读者的批评建议,以警醒自己。相信,读者的声音就是最好的鞭策。感谢!
要知道一本杂志好不好看,得掀开它的外衣看内在。就像品尝一碗地道的羊肉泡馍,从掰第一粒馍时的期待,至啜最后一滴汤的意犹未尽,这过程,需要时间。
时间对我这样的广告人而言,是海绵里的水,得挤挤才有。所以我挑杂志只贯彻一个原则:好不好,看里面;买不买,看封面。羊肉泡馍吃得多了,自然练就闻香知味的本事,一碗形色香俱全的泡馍端上来,味道能差到哪去?除非是厨师不想干了。但毫厘之差,却有千里之别。
记得那时只隔着玻璃橱窗与《中华奇石》对视了几秒,便决定将它带回家了。尽管此前我从未听过它的名字,而当它与一干奇石期刊站成一排,就凭它与众不同的尺寸,我确定,这是一本有品位亦有人情味的杂志。
广告人都知道,纸张费占期刊成本六成还多,节约用纸对控制成本意义重大。285×210mm(大16开)的尺寸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纸张利用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成为当下奇石期刊的首选。《中华奇石》敢吃螃蟹,以280×215mm的异形开本出现,就要付出成本锐增的代价。当然,石头舒服了,读者的眼睛也舒服了。“舞台”横向空间增加了,石头可以尽情展现自我。而纵向空间减少,可通过适当压缩栏标来补足。仅仅是细微的改变,体现了《中华奇石》以石为本、读者至上的人文情怀,也使它很快从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
除了尺寸,色彩搭配自然也逃不过我等“好色之徒”的法眼。
黑白中和的“灰”体现了东方人的质朴与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下来的“和”色。以渐变的形式铺于背底,呈现着“润物细无声”的物变至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边框及“刊眼”运用了由深入浅、由暗至明的“红”。喜庆的红将如黎明前的暗裹在其中,寄托了石友内心的期盼和希望,与当下石界盼望经济回暖的主流心态吻合。提亮期号“01”的“金”寓意丰收、高贵和富丽,是对石业蒸蒸日上的美好憧憬,也喻示万里长征迈出了重要的“01”步。
如此诗意的“色配”,绝非单纯地出卖“色相”。似我等贪婪之徒,于美色当前,自然不会错过对它构图品头论足一番。
主体奇石,“相当精神”的石头。腰杆立得笔直,筋肉爆突,血脉贲张,全身上下涌动着一股冲天的力量,如同三根立柱直指苍穹,一气贯穿。
奇石杂志封面设计与其它杂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奇石作为主体,无论坐卧,只能(也必须)位于版面正中。小了不行,看不清细节,藏者不答应;大了不好,影响构图,过不了编者那关。既要突出刊名,又不能埋没了石头;既要表现杂志艺术风格、人文精神,又不能跟石头抢戏。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拿捏好这个度,可见设计师是狠下了一番功夫。
构图采用了大回环布局方式,让气脉以最长的路线运行,开出如天的方形气场。气脉的生发,犹如作文,有“起、承、转、合”——白色宋体压膜而成的刊名为“起”,起得稳实、素雅醒目;杂志定位、办刊宗旨是“承”,立体的“01”是“承”中的小变化,抚之,指尖漾起一丝爽滑的触感;呼之欲出的红日与起伏的丘冈是“承转”,增加了构图的空间感和纵深透视度,融合隐约的村落和无际的庄稼使景致庄严而充满生机;日出劳作者和勤恳的牛是“转折”,将气脉引向主体奇石,再次点亮了奇石本身所折射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导读栏以三行错落有致与奇石形态相得益彰,宋体直书伸长气机,至刊眼处收住,是为“合”。
在有限的空间里,气脉延长且曲折迂回。气机被包裹在构图中,增强了自身的圆满性。其内在结构的合理与严谨,令人感慨一点一线都难以移易,丝丝入扣。
一切虽在想象外,却也尽在情理中,无可挑剔。只是,我确信我没眼花,在封面的黄金分割处,竟然有把椅子?!我想每个设计师都清楚由黄金分割导出的空间赏心悦目,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放一把椅子,这是怎样的创作意图?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百思不得其味。忽听隔壁老王扯着大嗓门训斥儿子:“好好的椅子你不坐,非要坐地上,小心屁屁着凉!”唉,我摇摇头,这话说的,多直白啊。而转念一惊!原来如此——
想想那些面朝黄土、辛勤耕种的人,他们在想啥?不是收成,不是房车,也不是钱,那些梦离他们还远。一万个美丽的未来,都抵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当梦想陷入现实的泥土,被疲惫的身心连根拔起的,或许只是一个怯怯的愿望:最好,能有把椅子,歇口气,打个盹儿,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再想想那些成功人士,他们还缺啥?良田万顷,不过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而已。名利,地位,该有的都有了。父母,妻儿,该给的也给了,却忘了留点时间给自己。一个人静静地,远离红尘喧嚣,在生命的旷野中,与心灵对话。这时候,他们只缺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就好。
石市何尝不需要一把椅子?天价神话漫天飞舞,把人心挠得“沸沸痒痒”,各家各店守着精品是“死了都不卖”。奇石市场的门槛越垒越高,想进来的被挡在门外,摸不清深浅只好学梁山好汉“说走咱就走哇,你走我走全都走哇”!这难道就是石市最后的出路吗?
不!石市需要休整。休整不是停止,而是休养生息、重整旗鼓。休整是让泡沫过多的奇石价格走向真实的必经之路,也是奇石产业通过优胜劣汰得到全面提升的必经之路。索罗斯曾经说过:一杯啤酒中总会有半杯泡沫在里面。在价格的黑手将泡沫一一撇去时,有许多人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下面酣畅美味的“啤酒”。石市终将迎来春暖花开。谁坐得住,谁坐得稳,谁就能面对奇石开怀畅饮。
我终于懂了,这把椅子,是《中华奇石》送给我们的一杯淡中有味的“茶”,让我们坐下来。“赏石有路需忘我,品茶甘苦自心知!”我感谢《中华奇石》为读者留下一把心灵的椅子,感谢椅子使繁劳的身心得以憩息。
柳州市博采广告有限公司立 荷
要知道一本杂志好不好看,得掀开它的外衣看内在。就像品尝一碗地道的羊肉泡馍,从掰第一粒馍时的期待,至啜最后一滴汤的意犹未尽,这过程,需要时间。
时间对我这样的广告人而言,是海绵里的水,得挤挤才有。所以我挑杂志只贯彻一个原则:好不好,看里面;买不买,看封面。羊肉泡馍吃得多了,自然练就闻香知味的本事,一碗形色香俱全的泡馍端上来,味道能差到哪去?除非是厨师不想干了。但毫厘之差,却有千里之别。
记得那时只隔着玻璃橱窗与《中华奇石》对视了几秒,便决定将它带回家了。尽管此前我从未听过它的名字,而当它与一干奇石期刊站成一排,就凭它与众不同的尺寸,我确定,这是一本有品位亦有人情味的杂志。
广告人都知道,纸张费占期刊成本六成还多,节约用纸对控制成本意义重大。285×210mm(大16开)的尺寸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纸张利用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成为当下奇石期刊的首选。《中华奇石》敢吃螃蟹,以280×215mm的异形开本出现,就要付出成本锐增的代价。当然,石头舒服了,读者的眼睛也舒服了。“舞台”横向空间增加了,石头可以尽情展现自我。而纵向空间减少,可通过适当压缩栏标来补足。仅仅是细微的改变,体现了《中华奇石》以石为本、读者至上的人文情怀,也使它很快从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
除了尺寸,色彩搭配自然也逃不过我等“好色之徒”的法眼。
黑白中和的“灰”体现了东方人的质朴与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下来的“和”色。以渐变的形式铺于背底,呈现着“润物细无声”的物变至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边框及“刊眼”运用了由深入浅、由暗至明的“红”。喜庆的红将如黎明前的暗裹在其中,寄托了石友内心的期盼和希望,与当下石界盼望经济回暖的主流心态吻合。提亮期号“01”的“金”寓意丰收、高贵和富丽,是对石业蒸蒸日上的美好憧憬,也喻示万里长征迈出了重要的“01”步。
如此诗意的“色配”,绝非单纯地出卖“色相”。似我等贪婪之徒,于美色当前,自然不会错过对它构图品头论足一番。
主体奇石,“相当精神”的石头。腰杆立得笔直,筋肉爆突,血脉贲张,全身上下涌动着一股冲天的力量,如同三根立柱直指苍穹,一气贯穿。
奇石杂志封面设计与其它杂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奇石作为主体,无论坐卧,只能(也必须)位于版面正中。小了不行,看不清细节,藏者不答应;大了不好,影响构图,过不了编者那关。既要突出刊名,又不能埋没了石头;既要表现杂志艺术风格、人文精神,又不能跟石头抢戏。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拿捏好这个度,可见设计师是狠下了一番功夫。
构图采用了大回环布局方式,让气脉以最长的路线运行,开出如天的方形气场。气脉的生发,犹如作文,有“起、承、转、合”——白色宋体压膜而成的刊名为“起”,起得稳实、素雅醒目;杂志定位、办刊宗旨是“承”,立体的“01”是“承”中的小变化,抚之,指尖漾起一丝爽滑的触感;呼之欲出的红日与起伏的丘冈是“承转”,增加了构图的空间感和纵深透视度,融合隐约的村落和无际的庄稼使景致庄严而充满生机;日出劳作者和勤恳的牛是“转折”,将气脉引向主体奇石,再次点亮了奇石本身所折射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导读栏以三行错落有致与奇石形态相得益彰,宋体直书伸长气机,至刊眼处收住,是为“合”。
在有限的空间里,气脉延长且曲折迂回。气机被包裹在构图中,增强了自身的圆满性。其内在结构的合理与严谨,令人感慨一点一线都难以移易,丝丝入扣。
一切虽在想象外,却也尽在情理中,无可挑剔。只是,我确信我没眼花,在封面的黄金分割处,竟然有把椅子?!我想每个设计师都清楚由黄金分割导出的空间赏心悦目,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放一把椅子,这是怎样的创作意图?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百思不得其味。忽听隔壁老王扯着大嗓门训斥儿子:“好好的椅子你不坐,非要坐地上,小心屁屁着凉!”唉,我摇摇头,这话说的,多直白啊。而转念一惊!原来如此——
想想那些面朝黄土、辛勤耕种的人,他们在想啥?不是收成,不是房车,也不是钱,那些梦离他们还远。一万个美丽的未来,都抵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当梦想陷入现实的泥土,被疲惫的身心连根拔起的,或许只是一个怯怯的愿望:最好,能有把椅子,歇口气,打个盹儿,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再想想那些成功人士,他们还缺啥?良田万顷,不过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而已。名利,地位,该有的都有了。父母,妻儿,该给的也给了,却忘了留点时间给自己。一个人静静地,远离红尘喧嚣,在生命的旷野中,与心灵对话。这时候,他们只缺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就好。
石市何尝不需要一把椅子?天价神话漫天飞舞,把人心挠得“沸沸痒痒”,各家各店守着精品是“死了都不卖”。奇石市场的门槛越垒越高,想进来的被挡在门外,摸不清深浅只好学梁山好汉“说走咱就走哇,你走我走全都走哇”!这难道就是石市最后的出路吗?
不!石市需要休整。休整不是停止,而是休养生息、重整旗鼓。休整是让泡沫过多的奇石价格走向真实的必经之路,也是奇石产业通过优胜劣汰得到全面提升的必经之路。索罗斯曾经说过:一杯啤酒中总会有半杯泡沫在里面。在价格的黑手将泡沫一一撇去时,有许多人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下面酣畅美味的“啤酒”。石市终将迎来春暖花开。谁坐得住,谁坐得稳,谁就能面对奇石开怀畅饮。
我终于懂了,这把椅子,是《中华奇石》送给我们的一杯淡中有味的“茶”,让我们坐下来。“赏石有路需忘我,品茶甘苦自心知!”我感谢《中华奇石》为读者留下一把心灵的椅子,感谢椅子使繁劳的身心得以憩息。
柳州市博采广告有限公司立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