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这是李玉如在解决小农户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的“董口特色”。
李玉如,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党委书记,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扶贫车间创始人,他立足董口镇深度贫困现状,将村小学旧址和闲置民宅等废弃场所改造成扶贫车间,吸引发制品、服装加工、户外家具、电子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车间“放活儿”,吸纳2000余名贫困人口,辐射带动5000余名当地群众稳定就业。
目前,山东省已建扶贫车间6126处,43万名小农户实现就业,带动9.8万名贫困人口脱貧。扶贫车间经验被纳入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的12个精准扶贫参阅案例之一,中央办公厅《中办通报》予以印发,扶贫车间以燎原之势,在全国多地推广。
“找李书记,别去办公室,你得到村里。”董口镇党委副书记马站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全镇33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才是李玉如的办公室。
在马站带领下,《民生周刊》记者到田间地头寻找李玉如。寒冬腊月,董口镇一片繁忙景象。镇政府大门敞开,运种子的三轮车、拖拉机进出无阻。镇上购置年货的群众来往如织,乡级公路两边农业大棚林立,大棚上“建设美丽董口”的标语十分醒目。
找书记,第一站来到大位庄村。在那里,首批300余亩金银花刚刚培土,李玉如放心不下初栽的幼苗,领导班子晨会结束,直接去大位庄村看幼苗,成为他近期的习惯。不过,在大位庄没有找到李玉如,他看完幼苗,径直去了金庄村。
在金庄村,200亩蓝莓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这是董口镇的又一新产业。这个基地吸纳70余人就业,其中28人是贫困户。“灌溉设备出了问题,给书记打电话,他就过来了。”蓝莓种植大户李志民告诉记者,李玉如对接了省里的维修专家,专家答应来董口帮助维修后,他去了军屯村。
在军屯村扶贫车间门外,李玉如坐在台阶上,一边裤腿挽至膝前,正与军屯村委会领导班子开会,商量车间招商问题。
皮革粗加工,是军屯村扶贫车间的项目。因产品附加值低、用工量少,年底在全镇33个扶贫车间评估中垫底,面临淘汰,军屯村扶贫车间需要再招商。“项目被淘汰不是坏事。”在李玉如看来,不能因为扶贫车间在乡村,就降低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这不符合市场规律,只会让扶贫车间昙花一现,有违他创立扶贫车间的初心。
谈及创立扶贫车间的初心,李玉如直言“为了群众能顾家、挣钱两不误”。
2015年11月的一天,李玉如开完领导班子晨会后到代堂村走访。在村民吴秀兰家院子西侧,一个小窝棚引起他的注意,窝棚里有8个老太太围坐一起,每人前面有个大筐,筐内堆满头发团。
询问得知,8个老太太在把结在一起的头发团逐一解开,是人发加工中的一道工序,每天13元钱,一月每人有300余元收入。
“从她家出来,我兴奋得几天睡不着。”李玉如说,小窝棚启发了他建设扶贫车间的“大思路”。在他的设想中,扶贫车间以村为单位,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为生产经营活动场所,以解决留守群众居家就业为目的,以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手工业、来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平台。
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在李玉如脑海里变得明朗。为节约成本,李玉如将村小学旧址和闲置民宅等废弃场所改造成扶贫车间,先期在6个村开展试点,扶贫车间一经推出便受到群众欢迎,李玉如决定把扶贫车间在全镇推开。
初步测算,按一个车间15万元的成本计算,要实现33个行政村扶贫车间全覆盖,至少需要资金约460万元。在财政和当地企业的帮助下,李玉如凑齐资金,33个扶贫车间同时开建。
在扶贫车间建设过程中,李玉如跑遍每个工地,群众自发到工地做工,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不到3个月,33个扶贫车间便建设完成。
经营扶贫车间,李玉如有三招。首先,他把散落民间的“老、笨、土”产业,如发制品加工、藤编加工、粉笔制造、扫帚加工等转移到扶贫车间,这些产业大多有群众基础,形式灵活,老百姓乐于接受,便于从业。
再者,李玉如通过各种渠道选好、用好乡村能人、小老板,这些人不仅有管理才能,还有代加工资源。他们承包扶贫车间,在厂家拿到活儿放到车间内代加工。
除了原有产业,李玉如还引导青年返乡创业。李致超是双庙村的打工小能人,李玉如得知他有回乡创业意愿时,曾三次登门拜访,给出承租优惠政策,协助做好招工事宜。最终,李致超承租了3个扶贫车间,从事手机数据线、打印机数据线等电子配件加工。目前,每个车间的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3个车间吸纳工人268人,其中贫困人口107人,月收入1500元左右。
扶贫车间投入使用后,所有权归所在村,村支部将扶贫车间出租后租金归集体所有。33个扶贫车间,共吸纳和辐射带动500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员在40%以上,每人每天的收入在20元至80元。
董口镇扶贫车间的经验,迅速在山东省推广。目前,山东已建扶贫车间6126处,43万名小农户实现就业,带动9.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车间的做法,被纳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参阅的精准扶贫案例之一,全国各地90次共计3000余人到董口镇学习。
“下一步要继续为农民创造就业空间。”在李玉如看来,十九大报告对于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破题思路指点得非常明确,那就是通过就业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李玉如,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镇党委书记,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扶贫车间创始人,他立足董口镇深度贫困现状,将村小学旧址和闲置民宅等废弃场所改造成扶贫车间,吸引发制品、服装加工、户外家具、电子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车间“放活儿”,吸纳2000余名贫困人口,辐射带动5000余名当地群众稳定就业。
目前,山东省已建扶贫车间6126处,43万名小农户实现就业,带动9.8万名贫困人口脱貧。扶贫车间经验被纳入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的12个精准扶贫参阅案例之一,中央办公厅《中办通报》予以印发,扶贫车间以燎原之势,在全国多地推广。
找书记
“找李书记,别去办公室,你得到村里。”董口镇党委副书记马站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全镇33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才是李玉如的办公室。
在马站带领下,《民生周刊》记者到田间地头寻找李玉如。寒冬腊月,董口镇一片繁忙景象。镇政府大门敞开,运种子的三轮车、拖拉机进出无阻。镇上购置年货的群众来往如织,乡级公路两边农业大棚林立,大棚上“建设美丽董口”的标语十分醒目。
找书记,第一站来到大位庄村。在那里,首批300余亩金银花刚刚培土,李玉如放心不下初栽的幼苗,领导班子晨会结束,直接去大位庄村看幼苗,成为他近期的习惯。不过,在大位庄没有找到李玉如,他看完幼苗,径直去了金庄村。
在金庄村,200亩蓝莓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这是董口镇的又一新产业。这个基地吸纳70余人就业,其中28人是贫困户。“灌溉设备出了问题,给书记打电话,他就过来了。”蓝莓种植大户李志民告诉记者,李玉如对接了省里的维修专家,专家答应来董口帮助维修后,他去了军屯村。
在军屯村扶贫车间门外,李玉如坐在台阶上,一边裤腿挽至膝前,正与军屯村委会领导班子开会,商量车间招商问题。
皮革粗加工,是军屯村扶贫车间的项目。因产品附加值低、用工量少,年底在全镇33个扶贫车间评估中垫底,面临淘汰,军屯村扶贫车间需要再招商。“项目被淘汰不是坏事。”在李玉如看来,不能因为扶贫车间在乡村,就降低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这不符合市场规律,只会让扶贫车间昙花一现,有违他创立扶贫车间的初心。
扶贫车间大思路
谈及创立扶贫车间的初心,李玉如直言“为了群众能顾家、挣钱两不误”。
2015年11月的一天,李玉如开完领导班子晨会后到代堂村走访。在村民吴秀兰家院子西侧,一个小窝棚引起他的注意,窝棚里有8个老太太围坐一起,每人前面有个大筐,筐内堆满头发团。
询问得知,8个老太太在把结在一起的头发团逐一解开,是人发加工中的一道工序,每天13元钱,一月每人有300余元收入。
“从她家出来,我兴奋得几天睡不着。”李玉如说,小窝棚启发了他建设扶贫车间的“大思路”。在他的设想中,扶贫车间以村为单位,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为生产经营活动场所,以解决留守群众居家就业为目的,以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手工业、来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平台。
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在李玉如脑海里变得明朗。为节约成本,李玉如将村小学旧址和闲置民宅等废弃场所改造成扶贫车间,先期在6个村开展试点,扶贫车间一经推出便受到群众欢迎,李玉如决定把扶贫车间在全镇推开。
初步测算,按一个车间15万元的成本计算,要实现33个行政村扶贫车间全覆盖,至少需要资金约460万元。在财政和当地企业的帮助下,李玉如凑齐资金,33个扶贫车间同时开建。
在扶贫车间建设过程中,李玉如跑遍每个工地,群众自发到工地做工,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不到3个月,33个扶贫车间便建设完成。
继续为农民创造就业空间
经营扶贫车间,李玉如有三招。首先,他把散落民间的“老、笨、土”产业,如发制品加工、藤编加工、粉笔制造、扫帚加工等转移到扶贫车间,这些产业大多有群众基础,形式灵活,老百姓乐于接受,便于从业。
再者,李玉如通过各种渠道选好、用好乡村能人、小老板,这些人不仅有管理才能,还有代加工资源。他们承包扶贫车间,在厂家拿到活儿放到车间内代加工。
除了原有产业,李玉如还引导青年返乡创业。李致超是双庙村的打工小能人,李玉如得知他有回乡创业意愿时,曾三次登门拜访,给出承租优惠政策,协助做好招工事宜。最终,李致超承租了3个扶贫车间,从事手机数据线、打印机数据线等电子配件加工。目前,每个车间的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3个车间吸纳工人268人,其中贫困人口107人,月收入1500元左右。
扶贫车间投入使用后,所有权归所在村,村支部将扶贫车间出租后租金归集体所有。33个扶贫车间,共吸纳和辐射带动500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员在40%以上,每人每天的收入在20元至80元。
董口镇扶贫车间的经验,迅速在山东省推广。目前,山东已建扶贫车间6126处,43万名小农户实现就业,带动9.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车间的做法,被纳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参阅的精准扶贫案例之一,全国各地90次共计3000余人到董口镇学习。
“下一步要继续为农民创造就业空间。”在李玉如看来,十九大报告对于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破题思路指点得非常明确,那就是通过就业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