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磨刀不误砍柴工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vk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求考生做到“切题”。要想做到切合题意,审题是关键。一般说来,审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牢记显性要求
  
  审题,首先要看题目的显性要求——看清题目属于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等要求。如200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试题,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一些考生在没有认真读题的情况下,误认为是一道话题作文,于是以《他们,我心中的骄傲》《抗震英雄》《他们踏上不归路》等为题写作,使作文在类型上出现了错误。今年广东高考也是标题作文,但据了解,也有不少考生习惯性自拟题目。所以,我们对作文题目的显性文字一定要认真重视,不要出现“一字审错,谬误千里”的情况。认真审题,第一,要看清楚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其次,还应牢记题目对文章体裁、字数、表达方式等的交代,准确审题,严格执行。
  
  二、推敲命题题眼
  
  推敲命题题眼就是仔细阅读给出的命题,前后推敲,找到题目中暗含的写作中心(主旨),从而迅速完成审题的一种方法。有些作文题目出现的文字比较多,由多个词语组成,但题眼只有一个,我们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才能抓住命题的题眼,写出切合题意的高质量的文章来。例如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不要轻易说“不”。这个题目的题眼在“轻易”上,这是对考生说“不”的态度而言。这种态度既不是全然否定,也不是全然肯定,而是要注意分寸,把好尺度。除了推敲“题眼”外,命题中的“次题眼”也不可轻视。如上面题目中“说‘不”’中“不”字就是次题眼,要准确理解它的暗示意义:它可以是对困难的放弃与追求,可以是人们对生命的坚强和软弱等。所以,理解好次题眼,也是作文审题的关键。
  
  三、洞悉隐性内容
  
  作文题目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考生自己悟出来。如2006年江西高考作文要求以“雨燕减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我们就必须理解并深入挖掘其隐含意义。雨燕要减肥,是因为太胖影响飞行。负重前行,飞而不高,甚至不能起飞。那么,从所减之“肥”的含义我们能挖掘出什么呢?肥,可能是从前的一些经历或财富,也可能是我们拥有的一些珍贵事物,也可能是我们幸福的回忆或拥有,但由于它会影响到“飞翔”,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减掉它。我们可以把“肥”定义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种“重”可以是负担,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安逸的生活、享乐的思想,这些东西不是说不可存在,但一旦阻碍了“飞翔”就一定得“减去”。明确了话题的隐性内含,作文时才不会偏离题意。
  
  四、掌握因素加减
  
  因素加减是审题的重要方法,包括因素添加和因素删减。“因素添加”,是作文审题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比较短小的作文题目中添加一二个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缩小题目所指的范围,从而快速地找到写作的方向和素材。如2008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举手投足之间”,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是空泛的。我们可以采用因素添加方法,将题目添加为“举手投足之间的友谊”“举手投足之间的爱心”“举手投足之间的亲情”“举手投足之间的灾难”等。添加词语,缩小了写作的范围,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枯燥的试题生动化,使我们作文的立意更加明确。
  因素删减指针对纷繁复杂的作文试题材料,我们常会感到迷惑,这时,就需要对给出的材料做一做减法。审题时,我们可以故意忽略某一因素,而集中针对另一因素深入挖掘。如全国I卷给出的素材有国家领导人对汶川地震灾区的关心,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援队、医疗队、工程抢修队等的救援。志愿者、救援物资从水陆空源源不断进入灾区,灾区的自救,各界的爱心等。面对这纷繁的素材,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点进行深入写作,删去其他的。如选择“师恩如海”,写地震中,那些老师舍生救生的感人故事,使文章深刻感人,从而切合题意。
  总之,牢记显性要求、推敲试题题眼、洞悉隐性信息、掌握因素添减等方法,是我们正确切题的关键。
  
  温馨提醒
  
  高考作文一般在60分钟左右完成,其中审题立意3分钟,选材构思3分钟,拟定提纲4分钟,挥笔成文45分钟,检查修改5分钟。
其他文献
201 9年1 2月1 7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与复旦发展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上海共同发布了“2019年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  入选的十大创新案例分别是成都天府市民云平台、河南省人大“智慧人大”平台、甘肃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公安部交管局微博矩阵、广西北海智慧党建、广东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我的南京APP、上海“一网通办”、深圳秒批和浙里办掌上办事平台。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
文章亮点一般表现在内容的表述、思想的展现以及语言的优美等方面。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得当,语言严密、流畅、无懈可击,还要做到巧舌如簧,用智慧的语言把论据材料和升华的思想优美地展示出来,使论说充满理陛的智慧之美。    一、用事实说话    一个典型的事例胜过千万句空洞的说教,不过这些事实必须确凿可靠,具有代表性,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所以议论文语言先求平实,“说清”是基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教育事业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为贯彻党中央的决策,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中,“关于学科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要“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宏大的,历史又是细腻的。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过:“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们善于捕捉人肉的气味,人才是他们追寻的目标。唯有在对人的不断追寻中,史学家才能完成将过去与现在连接的伟业”。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每每翻开历史课本,有革命战争、改革维新、盛世繁华、乱世危机......而作为一个感性的人,我时常想象在跌宕起伏的历史浪潮中沉浮的历史小人物的命运。在课堂教学中,我
今年是广东新高考“3 1 2”方案实施后,历史试题由全国卷到自主命题的第一年,试题平稳过渡,难度适中,呈现出“继承中发展,融合中出新”的特点。试题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将党史和试题有机融合,加强了对党史的考查;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突出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对今后历史教学与备考将起到积极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贻误 骀荡 心旷神怡 盱眙 迨到 百战不殆  B. 茸毛 绒布 融会贯通 峥嵘 容貌 戎马倥偬  C. 崛起 挖掘 精神矍铄 倔强 角逐 茕茕孑立  D. 豇豆 缸盆 天罡地煞 山冈 门岗 力能扛鼎  2.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
“历史解释”作为新课程提出的历史课程核心素养之一,近年来学界多有关注和论述。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1]其中,“历史解释”不同程度体现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本文以人教版《抗日战争》一课
一、由学生质疑引发的思考  《战国铜壶》(图1)是初中部编教材历史七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中第一子目“战国七雄”中的一组插图。左图是铜壶本身,右图是铜壶图纹拓片,下方配有说明“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1]。我引导学生观察组图并阅读说明,得出“图案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事频繁”的结论,教学效果不错。下课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质疑:“铜壶上部的图案也是在打仗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克己复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命题之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学习要点”中却没有列出,但作为孔子的主要观点,课堂教学无法回避,高考亦会有所关注。2017年高考江苏卷对其进行了考查: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
她是一所遐迩闻名的品牌学校,江泽民视察过,温家宝视察过,李岚清视察过,李长春视察过;她是人才的摇篮,诞生了中国革命先驱熊锐、林基路、陈少白、廖承志、谭天度,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岭南画派开创人高剑父,新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陈镜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邓锡铭、姜伯驹、蔡睿贤、范海福,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岑可法、黄耀祥等一批风云人物,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这里走出了几十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