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导学—讨论提高”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010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前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在高三总复习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按下列模式进行:讲解知识要点—讲解例题—课堂训练—布置作业(讲义)。这样做的弊端至少有六个方面:
  第一,忽略了课本的作用,丢失了教学活动的客观要素——课程,使得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
  第二,课堂上教师讲授太多,学生听的时间较多。而听是一种被动吸收的方式,学生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去做,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自己自觉行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发挥出能动的积极作用。
  第三,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虽然也提问一些学生,但往往提问一些学习较好的,认为他们能答出,全班同学就都会了。有时为了赶进度,教师索性不提问。这样做,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所以教师常常感叹,这道题讲过了还不会做,甚至讲了多遍,考试时还错得很多。
  第四,这种模式由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够,学生的头脑还没有很好地“预热”,导致许多学生思考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只能被教师拖着走。学生没有成功感,心情不快乐,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就会下降,注意力就很难集中。
  第五,复习课密度大,势必导致课堂巩固时间少,订正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把知识内化。教师希望学生课后复习订正,但事实上许多学生做不到,这使得课堂效率实际不高。
  第六,课堂上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讲得多,学生还没有把握知识结构,对各知识点不能融汇贯通。教学与社会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少,这不利于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不适应目前多变的高考要求。
  二、“定向导学——讨论提高”模式的应用
  针对上述弊端,笔者采用了“定向导学—讨论提高”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定向导学—讨论提高”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相互讨论等积极主动地方式进行学习。它的基本操作程序是:设疑激趣—指导自习—讨论答辩—启发释疑—练习小结。笔者结合中学实验“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基本原则,对“定向导学—讨论提高”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作了改进,确立了以下操作程序:定向启动—引导自学—交流讨论—释疑解惑—启发提高—跟踪巩固—反馈矫正—激励评价—重点小结。
  下面对每一操作程序,结合实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1.定向启动
  告诉学生本课堂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及需达到的目标。
  2.引导自学
  课前,教师按照考点各细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编出知识要点填空题,印发给学生。课上,学生独立填空,先回忆填空,填不出的自学教科书,若自学教科书还不会,可看参考书。每一概念和规律都必须弄清来龙去脉,可用数学语言表示的规律和导出结论都必须自己证明。这一方面能真正理解概念和规律,使他们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由已知知识推出未知知识也是一种创新。
  学生自学,一定要先看课本,因为课本对概念和规律的阐述论证原汁原味,而参考书经过了编著者的加工,加进了编著者个人的主观理解,一般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知识要点。只看参考书,学生对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不会很明白。而阅读课本,学生能学到各种物理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数学方法,还可以了解物理在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3.交流讨论
  学生独立自学后,一般还有不理解的知识,还会发现新的问题,这时让学生自由交流探讨。多人讨论,能增强被别人评价的意识和表现欲,从而提高个人的兴奋性,还能增强彼此竞争的动机,减少由单调的感觉和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提高了心理活动的水平,为教师的释疑能进一步“预热”。
  4.释疑解惑
  针对普遍性问题,教师或指导读书,或启发诱导,或及时讲授。这时讲授,必使学生获得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情绪体验,因为通过自学讨论,学生已处于“愤、悱”状态。
  5.启发提高
  由于课本一般从正面阐述概念、论证规律。教师可从侧面、反面,或者联系与之相关、相近的概念及规律等,提出启发性问题,开拓思路,进一步提高认识。
  例如,讲磁感线的知识时,可以和电场线作类比,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与电场线相同的东西,即两线的疏密程度都表示场的强弱,某点的切线方向都表示场的方向,两种线都不相交。同时,对两者不同的方面也会有更深刻的认知,即电场线不闭合,而磁感线是闭合的。
  ■
  关于共点力平衡的处理,课本上是用力的正交分解方法处理的,还可以从力的合成角度去处理,直接作出平行四边形。而且在作平行四边形时,既可以是F1、F2合成与F3反向,也可以是F1、F3合成与F2反向,还可以是F2、F3合成与F1反向,如此下来,就能大大提高学生认识知识与方法的能力。
  ■
  6.跟踪巩固
  为了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直接进行课堂训练。为了熟练应用物理知识,教师出示例题,然后跟踪训练。例题给出详细的分析和规范的解答,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要给予明示。
  7.反馈矫正
  针对课堂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先自己订正,后启发诱导。启发时指点方法,给予解决问题的钥匙;或提示,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支点;或把问题化解成几个小问题,铺设几段路。总之,要让学生通过再思考、再操作,自行矫正。
  8.激励评价
  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力求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切忌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子,唯我独尊。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显露不满情绪。多说“你可以试试这样做”,少说“你不应该那样做”。及时、充分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多加油、少泼水,多表扬、少批评,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活跃、开拓思维,摆脱千篇一律和平庸,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孕育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9.重点小结
  所谓重点小结,并不是仅指小结课本的重点内容,还包括学生个人遇到的疑难问题。因个体之间有差异,故每个学生需重点小结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所以重点小结必须学生自己完成,重点消化吸收。
  通过一段时期“定向导学——讨论提高”模式的教学实践,教师虽讲得少了,学生却学得多了,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更可喜的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消化率明显提高,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实现了课堂效率的优化提高。
其他文献
通过对离散小波变换域(DWT)下小波图像系数的分布特点和不同系数区对嵌入水印的敏感性分析,水印应当首先嵌入小波图像低频系数,若有剩余,再按小波图像频带重要性的排序嵌入高频带,
给出了时滞泛函微分方程的零解不稳定性的新判据,取消了李雅普诺夫泛函V的传统限制:dV/dt≥0,推广了J.K.Hale的结果.
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历史教师在课堂之外与学生几乎没什么接触交流,师生关系非常平淡,这严重制约着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效果。这客观上是由于历史科自身课时较少,学生对历史的重视不够,教师缺乏跟学生交流的时间,课后接触机会有限而导致的。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没有找到与学生加强交流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我找到了一条利用小纸条加强师生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一  第一次想到写小纸条,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
研究了著名的Lucas数列,并给出其计数函数均值的一个精确的计算公式.
美国是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约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和学院学习。其高等院校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经费之巨,都是惊人的。面对如此庞大的高教体系,美国是
利用阴影码和已知自对偶码的生成矩阵,给出二元自对偶码及其重量算子的几种方法和主要结果;通过对现有方法和结果分析,给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RuO2/La2O3/TiO2纳米粉体.以汞灯为光源,直接红棕M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结果表明:掺杂质量百分比为1.39%的La2O3,0.12%的RuO2,煅烧温度500℃
E中集M的有界性是指对于趋于0的任何数列{εn}以及任何元列{xn}包含M,均有εnxn→0(n→∞),由此证明了赋准范空间中集M的有界性蕴涵按准范有界和拟有界性,并通过例子说明了两个
研究了真空退火态93WNiFe合金的高温动态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93WNiFe合金抗拉强度逐渐下降, 断口形貌由钨颗粒解理断裂逐渐向钨颗粒与粘结相界面脱开型转变,钨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之下,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之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呆板枯燥的教学方式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情况下,情境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