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侯论》是苏轼早期论说文的代表,该文是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體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这篇文章很典型地表现出了苏轼早期论说文的特色。其中纵横捭阖、雄辩畅达的文风,层层深入、鞭辟入里的论证,新颖独特,自成一家的观点都是本文的闪光之处。同时,客观上我们也能看到其有失偏颇之处。通过对此文的分析,能够使我们对苏轼的论说文风格有更好的认识。
【关键词】新颖;清晰;雄辩;偏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与黄庭坚并称,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与辛弃疾并称,书法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的人物。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留侯论》是嘉祐六年苏轼参加制科考试所上的《进论》中的一篇论说文。该文是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留侯论》是苏轼早年论说文中的代表作,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苏轼论说文的特点。下面我将通过这篇文章,具体分析一下苏轼论说文中的得与失。
一、主题明确,立论新颖
作为一篇论说文,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证。论点是论说文的灵魂。而苏轼的这篇《留侯论》正是如此,本文以“忍”这一个字贯穿全文,成为本文的精魂。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尤其是立论文章,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即亮出了“文眼”: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1]
这句话凝结了青年苏轼对世事人生波折的经验,有意无意之中为以后的奋斗撰写了座右铭。苏轼当年,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也正由于此,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豪放派。因此可以说,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作者认为,真正有大智大勇之人,是那些能够忍的人。下面的文章便都是围绕这一论点而铺展开的。关于这一论点,历来的研究者都认为这可以称得上是新颖奇特,别出心裁。
如明人杨慎在《三苏文范》卷七中说:“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而尤长于陈述叙事。留侯一论,其立论超卓如此。”明人归有光在《文章指南》中说:“作文须寻大头脑,立得意定,然后遣词发挥,方是气象浑成。如韩退之《代张籍与李浙东书》以‘盲’字贯说,苏子瞻《留侯论》以‘忍’字贯说是也。”[2]关于留侯张良,前代的文人史家大都认为他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谋士。把他的成功归因于智慧,甚至归因于那本传说中的《太公兵法》。而苏轼却发前人之所未发,自成一家,认为张良的成功在于他能忍。这一论断看似出人意料,但读完作者的文章,细细想来,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思辨与见识。明确新颖的论点是苏轼论说文内在的灵魂。
二、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如果说论点是一篇论说文的灵魂的话,那么谋篇布局,行文结构便是论说文骨架。苏轼的这篇《留侯论》的论证结构可以说是非常严谨、清楚的。第一段直接提出论点,第二段引出前人对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一事的看法,并一反前人之论,提出“其意不在书”的观点。而“其意不在书”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中心论点“能忍”,下启张良受书,磨练忍性。第三段举出张良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之事,说明张良年少不能忍,所以圯上老人磨练他的耐性,第四段则正面举出了两例能忍最终成功的事例,并进一步论证了圯上老人是为了磨练张良的忍性,最后以刘邦能忍成功,项羽不能忍败亡的对比,更加突出忍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论证结构是层层深入的,先说天下大勇者必能忍,再说张良又不能忍到能忍,举例能忍成功的事例,最后张良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凸显了能忍的价值。全文紧紧围绕“能忍”展开,“一意反复到底,而中间生枝生叶,似断实连,变换出奇。”[3]
三、纵横捭阖,雄于论辩
灵魂和骨架都有了,剩下的便是血肉。而文章饱满的血肉便是出色的论证手法。苏轼的论说文确实是雄辩滔滔,纵横捭阖。且看这篇文章,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说理论证等等,让文章生色不少,开篇便先说匹夫之勇,是为了更加衬托出大勇者能忍的论点。举出博浪沙刺秦也是为了表现张良年少气盛,忿忿不忍,从而论证圯上老人之后是为了考验其耐性。更为出色的还在于,作者为了论证圯上老人是为了磨练张良的忍耐力,使其忍小忿而成大谋。作者进行了充分的推理、探讨,虽然没有其他佐证,但我们读来,确实信服。作者说道:“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作者依据常情常理,认为圯上老人的这些做法,的确是为了考验张良,锻炼其心智。这种以果证因的方法,也正凸显了作者的卓识与思辨。除了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本文也是波澜纵横,如长江大河水,颇有战国纵横家之余风。比如“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毙”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3有云:“《庄子》之文,以无为有,《战国策》之文,以曲作直。东坡平生熟此二书,故其为文,横说竖说,惟意所到,俊辩痛快,无复滞碍。” 苏轼的这些语句,读来气势逼人,其中虽有夸张,但读者往往又找不出其漏洞,因其论点、论据皆得完备,所以读者对此也是深信不疑,这也正是论说文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以理服人。
四、言过其实,略失偏颇
虽然苏轼的这篇《留侯论》别出新意,论证充分,但也有其不足之处,那便是有的地方有言过其实之处。比如: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作者把刘邦的成功和项羽的失败完全都归因于是否能忍这一点,未免就有些夸大忍的作用了。楚汉战争的胜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民心向背、刘邦善于用人、项羽刚愎自用等等。而苏轼仅仅就认为是能忍导致的成功,这样下结论,就有些言过其实,有失偏颇了。后来,苏轼阅世渐深之时,又曾说过自己早年为文,“诵说古今,考论是非”,“妄论厉害,搀说得失”,乃是“制科人习气”,譬如“候虫时鸟”,只是“自鸣自已”,不足“为损益”。又说:“少时好议论古人,既老,涉世更变,往往悔其言之過。”
可见,苏轼自己对年轻时的一些论说文发表的一些观点,也有所反思。毕竟人的认识是会随着他的成长、经历而发生改变的。所以,年轻时候的一些偏激、过激的言论,也是无可厚非的。此外,关于本文的不足,我还想谈一点,是本文结构上的一点小瑕疵。之前虽谈到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但我觉得也有重复,拖沓之处。比如,第二段中说到圯上老人是为了深折其少年锐气,使其能忍小忿而成大事,而第三段最后又说到这点,并以常情常理推断出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显得有些重复、杂乱。既然内容一样,为何不合并在一处写,第二段,就把圯上老人受书一事分析清楚,然后第三段举例能忍而成功的古事,之后写张良教刘邦能忍而成功的事例,这样写来,似乎更加清楚明了。而苏轼将圯上受书一事,反复提及,并且将其和真实史实混在一起,确实起到了所谓的“意实翻空,辞皆征实。使读者信其证据,而不疑其变幻。”的这样一种效果,但我个人觉得这里行文上略有不足,不过这也是瑕不掩瑜吧。
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匠心独运。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挥。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这篇文章有张有弛,气势俊逸奔放,虽然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青年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千百年来成为论说文的典范。总的说来,苏轼的论说文写得相当出色。这些苏轼年轻时代的作品,反映出了作者的卓识与才气,虽然还有些不足之处,但其得是远远超过其失的,堪称苏轼作品中的佳作。
参考文献
[1]王运熙,王水照,等.苏轼散文精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2]张庆福.翻空立论波澜横生——谈苏轼的《留侯论》[J].语文讲堂,2003(2).
[3]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夏梦薇,1991年生,江苏姜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新颖;清晰;雄辩;偏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与黄庭坚并称,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与辛弃疾并称,书法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的人物。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留侯论》是嘉祐六年苏轼参加制科考试所上的《进论》中的一篇论说文。该文是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留侯论》是苏轼早年论说文中的代表作,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苏轼论说文的特点。下面我将通过这篇文章,具体分析一下苏轼论说文中的得与失。
一、主题明确,立论新颖
作为一篇论说文,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证。论点是论说文的灵魂。而苏轼的这篇《留侯论》正是如此,本文以“忍”这一个字贯穿全文,成为本文的精魂。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尤其是立论文章,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即亮出了“文眼”: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1]
这句话凝结了青年苏轼对世事人生波折的经验,有意无意之中为以后的奋斗撰写了座右铭。苏轼当年,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也正由于此,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豪放派。因此可以说,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作者认为,真正有大智大勇之人,是那些能够忍的人。下面的文章便都是围绕这一论点而铺展开的。关于这一论点,历来的研究者都认为这可以称得上是新颖奇特,别出心裁。
如明人杨慎在《三苏文范》卷七中说:“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而尤长于陈述叙事。留侯一论,其立论超卓如此。”明人归有光在《文章指南》中说:“作文须寻大头脑,立得意定,然后遣词发挥,方是气象浑成。如韩退之《代张籍与李浙东书》以‘盲’字贯说,苏子瞻《留侯论》以‘忍’字贯说是也。”[2]关于留侯张良,前代的文人史家大都认为他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谋士。把他的成功归因于智慧,甚至归因于那本传说中的《太公兵法》。而苏轼却发前人之所未发,自成一家,认为张良的成功在于他能忍。这一论断看似出人意料,但读完作者的文章,细细想来,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思辨与见识。明确新颖的论点是苏轼论说文内在的灵魂。
二、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如果说论点是一篇论说文的灵魂的话,那么谋篇布局,行文结构便是论说文骨架。苏轼的这篇《留侯论》的论证结构可以说是非常严谨、清楚的。第一段直接提出论点,第二段引出前人对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一事的看法,并一反前人之论,提出“其意不在书”的观点。而“其意不在书”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中心论点“能忍”,下启张良受书,磨练忍性。第三段举出张良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之事,说明张良年少不能忍,所以圯上老人磨练他的耐性,第四段则正面举出了两例能忍最终成功的事例,并进一步论证了圯上老人是为了磨练张良的忍性,最后以刘邦能忍成功,项羽不能忍败亡的对比,更加突出忍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论证结构是层层深入的,先说天下大勇者必能忍,再说张良又不能忍到能忍,举例能忍成功的事例,最后张良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凸显了能忍的价值。全文紧紧围绕“能忍”展开,“一意反复到底,而中间生枝生叶,似断实连,变换出奇。”[3]
三、纵横捭阖,雄于论辩
灵魂和骨架都有了,剩下的便是血肉。而文章饱满的血肉便是出色的论证手法。苏轼的论说文确实是雄辩滔滔,纵横捭阖。且看这篇文章,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说理论证等等,让文章生色不少,开篇便先说匹夫之勇,是为了更加衬托出大勇者能忍的论点。举出博浪沙刺秦也是为了表现张良年少气盛,忿忿不忍,从而论证圯上老人之后是为了考验其耐性。更为出色的还在于,作者为了论证圯上老人是为了磨练张良的忍耐力,使其忍小忿而成大谋。作者进行了充分的推理、探讨,虽然没有其他佐证,但我们读来,确实信服。作者说道:“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作者依据常情常理,认为圯上老人的这些做法,的确是为了考验张良,锻炼其心智。这种以果证因的方法,也正凸显了作者的卓识与思辨。除了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本文也是波澜纵横,如长江大河水,颇有战国纵横家之余风。比如“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毙”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3有云:“《庄子》之文,以无为有,《战国策》之文,以曲作直。东坡平生熟此二书,故其为文,横说竖说,惟意所到,俊辩痛快,无复滞碍。” 苏轼的这些语句,读来气势逼人,其中虽有夸张,但读者往往又找不出其漏洞,因其论点、论据皆得完备,所以读者对此也是深信不疑,这也正是论说文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以理服人。
四、言过其实,略失偏颇
虽然苏轼的这篇《留侯论》别出新意,论证充分,但也有其不足之处,那便是有的地方有言过其实之处。比如: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作者把刘邦的成功和项羽的失败完全都归因于是否能忍这一点,未免就有些夸大忍的作用了。楚汉战争的胜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民心向背、刘邦善于用人、项羽刚愎自用等等。而苏轼仅仅就认为是能忍导致的成功,这样下结论,就有些言过其实,有失偏颇了。后来,苏轼阅世渐深之时,又曾说过自己早年为文,“诵说古今,考论是非”,“妄论厉害,搀说得失”,乃是“制科人习气”,譬如“候虫时鸟”,只是“自鸣自已”,不足“为损益”。又说:“少时好议论古人,既老,涉世更变,往往悔其言之過。”
可见,苏轼自己对年轻时的一些论说文发表的一些观点,也有所反思。毕竟人的认识是会随着他的成长、经历而发生改变的。所以,年轻时候的一些偏激、过激的言论,也是无可厚非的。此外,关于本文的不足,我还想谈一点,是本文结构上的一点小瑕疵。之前虽谈到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但我觉得也有重复,拖沓之处。比如,第二段中说到圯上老人是为了深折其少年锐气,使其能忍小忿而成大事,而第三段最后又说到这点,并以常情常理推断出这一论断的正确性,显得有些重复、杂乱。既然内容一样,为何不合并在一处写,第二段,就把圯上老人受书一事分析清楚,然后第三段举例能忍而成功的古事,之后写张良教刘邦能忍而成功的事例,这样写来,似乎更加清楚明了。而苏轼将圯上受书一事,反复提及,并且将其和真实史实混在一起,确实起到了所谓的“意实翻空,辞皆征实。使读者信其证据,而不疑其变幻。”的这样一种效果,但我个人觉得这里行文上略有不足,不过这也是瑕不掩瑜吧。
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匠心独运。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挥。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这篇文章有张有弛,气势俊逸奔放,虽然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青年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千百年来成为论说文的典范。总的说来,苏轼的论说文写得相当出色。这些苏轼年轻时代的作品,反映出了作者的卓识与才气,虽然还有些不足之处,但其得是远远超过其失的,堪称苏轼作品中的佳作。
参考文献
[1]王运熙,王水照,等.苏轼散文精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2]张庆福.翻空立论波澜横生——谈苏轼的《留侯论》[J].语文讲堂,2003(2).
[3]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夏梦薇,1991年生,江苏姜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