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发挥。而且,学生预习习惯养成对我们教学,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文主要从学生习惯预习的培养这一着力点及效果谈谈个人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预习习惯;养成;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预习一般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将要学习的课文做基本的准备和学习。它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情况都有莫大的关系和作用。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呢?
一、明确要求注重引导,注重能力夯实提高
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但是我们都要积极加强引导,给出学生明确的预习要求和能力达成要求。如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我们知道他们已经有着一定的预习习惯,如课前读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背背和写写优美的句子。但是,课文不同,学习内容相异,我们就要给出有差别的要求。对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也就是针对新课内容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看课文后做些字音、组词作业,并对课文的内容做些理解甚至主题、思想的感悟。但是关于一些基础的预习做法,还要给学生明确,如指导他们利用工具书在预习时扫除课文的文字障碍,对重点词语进行必要的理解和意思的掌握,在疏通课文基础性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明确文本中哪些地方自己不明白或是有疑问的地方,培养他们能够提出一些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能产生提高能力的机会,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能有针对性和侧重的讲授和点拨,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低年级学生预习应重在字词的积累和语感能力的提高,而高年级学生,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可以安排复述、背诵课文或文段的预习。
另外,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注意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学生有良好的预习氛围,从而保证预习的有效性和质量。如此,日积月累,我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生能力都会得到不断提高。
二、养成习惯发展能力 自主预习提升素质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应该也必须有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要指导学生如何让自己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其次重点教会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与技巧,从而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问题意识,养成质疑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我们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靠我们教师主导的作用和我们的教学经验、体会以及教学特色甚至个人魅力来引导学生在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让学生形成自我的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能力。我们在安排学生预习时,也要注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通过设置需要合作完成的预习任务,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提高能力,增强团队意识,达到合作能力的提高。学习小组在预习活动中,可以优势互补,解决个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减轻学习压力,也有利于纠正个人预习中可能有的不良习惯,如果能够形成比学习、比进步的氛围,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例如,我们老师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做成长报,让关系比较好的、住的地方比较近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彼此讨论怎么设计成长报更美观、更合理。这样就会提高了他们的合作与团结,另外,他们也能利用在一起的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预习新学期内容的任务,孩子们在一起预习的效果要比一个人预习效果好得多。而且这样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和善相处、团结互助。可见,自主学习和预习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监督和管理,但是,让他们养成了自主学习、自主预习的习惯之后,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提高了,行为习惯也相应的变好,因此,他们的素质、素养也会提高。
三、问题提升思维品质 预习能力效果斐然
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是他们形成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我们在设计预习内容时,要针对预习课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发现并产生新的想法。学生能够在预习中解决老师布置的预习问题,说明他们预习的到位;如果他们能够自己提出问题,说明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时候,他们某种程度上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要肯定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要多对学生的预习成果予以肯定,因为小学生都有着渴望展现自我、获得表扬的心理。只要我们对学生的问题不断肯定,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思考,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和设问的能力。学生提出了问题,就说明他们思考了,如果我们解答得让他们非常满意,就能够让他们有新的问题的产生的空间。当然,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有怎样的深度和难度;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以鼓励为主,有道理的要给予高度肯定,对提出的问题思维不够严密的,我们要给予精神上的奖励。如此,他们才能对预习更有积极性,更愿意开动脑筋。
总之,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要靠我们老师正确的、积极的引导,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鼓励和点拨,学生在预习中找到乐趣,形成思维,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同学融洽相处的能力都会提高,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甚至实施的素质教育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丹萍.对小学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的思考[J].新课程,2011(7).
[2]郦彩仙.指导小学生语文预习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1(21).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预习习惯;养成;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预习一般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将要学习的课文做基本的准备和学习。它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情况都有莫大的关系和作用。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呢?
一、明确要求注重引导,注重能力夯实提高
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但是我们都要积极加强引导,给出学生明确的预习要求和能力达成要求。如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我们知道他们已经有着一定的预习习惯,如课前读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背背和写写优美的句子。但是,课文不同,学习内容相异,我们就要给出有差别的要求。对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也就是针对新课内容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看课文后做些字音、组词作业,并对课文的内容做些理解甚至主题、思想的感悟。但是关于一些基础的预习做法,还要给学生明确,如指导他们利用工具书在预习时扫除课文的文字障碍,对重点词语进行必要的理解和意思的掌握,在疏通课文基础性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明确文本中哪些地方自己不明白或是有疑问的地方,培养他们能够提出一些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能产生提高能力的机会,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能有针对性和侧重的讲授和点拨,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低年级学生预习应重在字词的积累和语感能力的提高,而高年级学生,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可以安排复述、背诵课文或文段的预习。
另外,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注意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学生有良好的预习氛围,从而保证预习的有效性和质量。如此,日积月累,我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生能力都会得到不断提高。
二、养成习惯发展能力 自主预习提升素质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应该也必须有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要指导学生如何让自己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其次重点教会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与技巧,从而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问题意识,养成质疑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我们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靠我们教师主导的作用和我们的教学经验、体会以及教学特色甚至个人魅力来引导学生在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让学生形成自我的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能力。我们在安排学生预习时,也要注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通过设置需要合作完成的预习任务,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提高能力,增强团队意识,达到合作能力的提高。学习小组在预习活动中,可以优势互补,解决个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减轻学习压力,也有利于纠正个人预习中可能有的不良习惯,如果能够形成比学习、比进步的氛围,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例如,我们老师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做成长报,让关系比较好的、住的地方比较近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彼此讨论怎么设计成长报更美观、更合理。这样就会提高了他们的合作与团结,另外,他们也能利用在一起的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预习新学期内容的任务,孩子们在一起预习的效果要比一个人预习效果好得多。而且这样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和善相处、团结互助。可见,自主学习和预习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监督和管理,但是,让他们养成了自主学习、自主预习的习惯之后,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提高了,行为习惯也相应的变好,因此,他们的素质、素养也会提高。
三、问题提升思维品质 预习能力效果斐然
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是他们形成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我们在设计预习内容时,要针对预习课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发现并产生新的想法。学生能够在预习中解决老师布置的预习问题,说明他们预习的到位;如果他们能够自己提出问题,说明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时候,他们某种程度上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要肯定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要多对学生的预习成果予以肯定,因为小学生都有着渴望展现自我、获得表扬的心理。只要我们对学生的问题不断肯定,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思考,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和设问的能力。学生提出了问题,就说明他们思考了,如果我们解答得让他们非常满意,就能够让他们有新的问题的产生的空间。当然,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有怎样的深度和难度;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以鼓励为主,有道理的要给予高度肯定,对提出的问题思维不够严密的,我们要给予精神上的奖励。如此,他们才能对预习更有积极性,更愿意开动脑筋。
总之,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要靠我们老师正确的、积极的引导,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鼓励和点拨,学生在预习中找到乐趣,形成思维,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同学融洽相处的能力都会提高,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甚至实施的素质教育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丹萍.对小学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的思考[J].新课程,2011(7).
[2]郦彩仙.指导小学生语文预习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1(2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