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推进,素质教育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对学生学科兴趣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苏教版教材中“综合与实践”作为单独板块在各个年级都有设置,既富有可操作性也与单元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如何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实践中,并且能够保证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和技能,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就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步骤;教学策略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往往是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灌输式教育,学生接受的多是“解题训练”,教师最终的教学目的仅仅停留在帮助学生提升应试成绩.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来探索现实中的问题,在一系列参与实践中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学生由于年齡较小在探索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然后将整个实践活动拆解成若干个可操作的具体步骤,最终辅助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活动.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涵分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现实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实践参与的学习活动.通过这一描述我们可以清楚了解综合与实践的内涵,也可以得出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为保证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主动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开发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客观条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在教室内进行也可以在教室外进行,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究其本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一个引导学生利用已知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强化知识,收获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操作技能、思维创新等综合能力.
  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步骤分析
  (一)结合教学实践,确立实践活动项目
  活动主题和内容的选择是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前提,教师在选择活动项目的时候必须要以课程标准、教学实践内容以及学生的能力为标准.在最终敲定活动项目的时候,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活动的可行性,比如活动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否涵盖最近学习的知识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我们可以看到《球的反弹高度》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就十分适合学生的探究,它出现在五年级下册教材中,涵盖测量、统计以及分数等知识,与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相符的;其次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生活性与趣味性,学生对于各种球类相对熟悉,容易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实践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和研究价值,学生在结组研究过程中能够强化课内所学知识,促进科学探究思维发展.
  (二)完成活动拆解,规划学习研究方案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有序落实,教师需要将整体活动项目拆分成具体的研究环节和子问题供学生去循序渐进的完成.例如,在带领学生完成《球的反弹高度》这一活动时,可以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运动员打篮球的视频,当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时教师可以抽取三名同学到讲台上来拍一拍提前准备好的球,并要求学生谈一谈感受,随后教师可以引出这一活动主题.第二,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教师首先组织学生翻阅教材内容,然后分小组讨论活动的要求和方法,最后教师将操作方法、小组具体分工、注意事项、操作步骤等内容进行标准规范,要求学生依据规范的内容展开操作.第三,深化认知,形成共识.在学生完成实践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各种球从高处落下都会反弹,不同的球反弹的高度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球会反弹的高,什么情况下球会反弹的低呢?”并要求学生利用实践的数据进行回答,然后为学生梳理问题的答案.第四,分享感悟,活动总结.要求学生分享活动操作过程以及探究结果和心得,自由发言谈谈感受与收获.
  (三)合理规划课时,融入常规教学内容
  在带领学生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协调好与常规授课内容之间的关系,对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占用的课时进行提前划分和安排.接下来要对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尽可能将常规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相融合,这样既能保证整体教学进度也能保证实践活动的知识性.例如,在测量球的高度时如果教师不能为学生提供较长的卷尺,那么就要启发学生如何更快、更精确地利用现有的工具完成测量;在制作表格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融入学过的统计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复习统计表、统计图等相关内容;在整理数据的时候会涉及分数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在制订好这些教学计划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有的放矢,明确实践活动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兼具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权衡好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知识,也要保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让学生成为教师的提线木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明确实践活动目标,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小学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实践活动目标应该有所区别,低年级的活动要突出简易性、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乐趣和信心;高年级的活动应该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为目的.《球的反弹高度》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出现在五年级下册,那么教师就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一场“游戏”,更应该突出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要求学生能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能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最终得出实践结论.   (二)全面发展,体现综合性与实践性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对素质教育的践行,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出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在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受单元和课时的限制往往会将数学知识割裂,学生能够得到综合训练的机会并不多.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首先要体现出综合性,教师要梳理活动中涉及的知识点并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利用多板块知识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是实践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实践理解为参与深度,包括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思维思考参与、动手操作参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带著自主思考和探知欲去完成学习,而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和组织.当教学活动具备了综合性与实践性这两个特点时,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
  (三)培养思维,融入思维性与数学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综合与实践活动不等同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游戏活动,教师必须体现出其思维性与数学性.例如,在学生利用乒乓球做完三次反弹测试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次下落高度为1米,反弹高度为0.5米;第二次下落高度为1.5米,反弹高度为0.8米;第三次下落高度为2米,反弹高度为1米.在得出这些数据后,不能作为实验的最终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据,从中获取规律,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发现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比值是相近的,也就是说同一个乒乓球从不同的高度下落弹性是恒定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直观的数据进行了数学性的思考和处理,这一研究的方法对于学生的今后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重视评价,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成果展示和教师评价是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最后环节,但是对于整体探究学习的效果却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各个小组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之后,必须将研究的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文字报告、图表合计或者其他形式的最终成果.在活动成果展示环节,小组成员要进行完整的论述,将本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亮点进行分享,各个小组之间形成互相促进、相互借鉴的良好氛围.教师要根据活动探究成果的最终质量、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过程性表现以及答辩表现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优秀的个人以及优秀的集体.在完成最终评价之后,教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生成的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存档,为以后继续研究学习积累资料和经验.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将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然后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确定活动与知识的结合点,保证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做好评价和梳理工作,帮助学生将活动中收获的知识和技能全部内化.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系列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保证活动的趣味性,也要保证活动的知识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相对愉悦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倪永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趣味活动开展初探[J].魅力中国,2019(51):137.
  [2]袁幸玲.谈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渗透[J].少男少女,2019,3(36):56-57.
  [3]沈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程探微[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19(12):47-49.
  [4]王春进.简谈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的融合[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0):186.
其他文献
【摘要】问题引领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在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将知识点变为训练点与问题点,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框架.问题引领可以良好地完成现代教学任务,挖掘数学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训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借助问题引领可以良好地解决以往教学存在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带领学生积极
【摘要】微课“短、小、精”的特征,能够满足学生在线和移动式学习需求,讲授式微课不仅可以引领学生高效预习,也可以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复习,随时随地学习等.本文以定积分求面积为例,阐述如何将微课应用于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微课;高等数学;定积分的应用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高等数学概念复杂,理论性强,表达抽象,推理严谨.那么教师该如何
【摘要】基于启发式教学思想,以“平行线的判定”为例,结合数学命题学习的三个阶段(命题获得、命题证明、命题应用),进行教学设计及其理论分析.  【关键词】数学命题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的判定  【基金项目】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研究项目(2018SFKC40).  一、引言  在初中教学阶段,加强数学命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十分重要的任务.数学命题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挖掘命题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对学生提出基础性、整合性、前瞻性的学习要求,也是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习数学的本质要求,其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落实到小学数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文章主要是以小学数学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提出对应的措施,以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案例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泰州市第十一期教研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质是双向的,即教师主要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实现师生互动.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学会在质疑中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分组操作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查漏补缺.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因为学生往往过于被动,只有与学生共同营造一种融
【摘要】笔者以参加优质课评比——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上“认识厘米”为例,就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谈一些体悟.整堂课用各种感官的参与和环节的精心设计进行数学学习,凸显重点,效果明显.通过这堂课的磨炼,笔者认识到了要突破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促进1厘米建模,就是要“让孩子们放慢脚步,使学习的足迹印得深一些,再深一些”.  【关键词】突出重点;注重过程;放慢脚步;加深印迹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
【摘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如何有效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成长是一线教师的当前任务.该文首先阐述了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然后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为例,论述了生活化教学导入、教学素材选取、教学问题研讨、丰富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拓展五个方面的教学实践活动,最后分析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理论依据;教学实践;本真  数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校本化处理,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本文将对这两方面做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 推测;经历;猜想;分析;验证  “圆的周长”这一常
【摘要】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必要的认知水平,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图形的合理想象,加大了他们对空间理念形成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与教育领域结合的程度越来越紧密,微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在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规律,总结出对应的数学微课教学方案,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为例,探索出该类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摘要】初中数学动点问题是各地中考数学的热点考题,其中几何问题与二次函数相结合的动点问题更是中考的压轴大题.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解题要求高,学生存在的解题困难多.要提高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解题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在解决动点问题时存在的困难,掌握常见动点问题的类型和教学要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传授多种解题方法,加强解题指导,才能有效突破学生解决该类题目的困难,从而提升学生对动点问题的解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