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必要的认知水平,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图形的合理想象,加大了他们对空间理念形成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与教育领域结合的程度越来越紧密,微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在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规律,总结出对应的数学微课教学方案,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为例,探索出该类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策略,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之后加速微课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微课
网络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的普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便利,因此可以在这一大环境下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根据学生自己节奏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微课就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带来很大影响,以此来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结合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可知,虽然教师已经在教学理念和实践方面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由微课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的现状可知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教学条件差,教学模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及年龄、生活方面的影响,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化,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尤其是信息素养比较低的教师,更无法设计出丰富的微课资源,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学生空间观念形成难度大
空间观念的形成在帮助人类认识世界、创新思维模式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本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可知,他们对空间图形本质的理解和概念把握方面存在很多困难,知识储备不足,使他们在图形联想和想象力方面比较差,从而使得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空间观念形成方面的难度比较大.
(三)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资源库,自主学习的难度比较大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便利性方面得到很大改善,然而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比较弱,使得他们在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时筛选的难度比较大,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难度.本人结合长时间的微课教学实践得出,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贯彻,在这一模式下让微课的魅力得到真正发挥,从而带动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改善.
二、微課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小学数学微课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实施有极强的实操性和科学性,是对小学数学新课改及生本理念的有效贯彻.微课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得到改善,进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引导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改革.
微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时间短,知识点集中,这就使得微课显得非常精致和实用.教师也可以将学习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在对“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进行微课设计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要求,需要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带动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此外,微课借助流媒体的形式可以实现及时有效的传播,使得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开展交流与互动,实现优质数学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微课视域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模式构建
(一)需求分析
鉴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空间与图形”中的重要内容,我开展了相应的调研,结合分析结果可知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是有很大需求的,具体来说如下:
1.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微课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学生在自主参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无法对“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行全面把握,无法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尤其在对有关概念进行甄别时,学生极易出现混淆的情况,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需要有一种有效的课堂模式来辅助教学,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整节课的节奏比较紧,环环相扣,结合实际情况可知,成绩好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有效把握教学重难点,成绩一般的学生勉强可以跟上学习进度,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就很难跟上教学节奏,使得他们不敢进行发问.基于此,就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进度、接受能力、学习时间及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以此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几乎每个学生家里都配备了电脑和移动设备,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有借助网络获取知识的愿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来获取学习资源.因此学生需要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带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微课设计
1.结构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也是“空间与图形”教学模块的重要内容.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应用微课需要对整体结构进行设计,课程的整体结构逻辑较为清晰,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认识四边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等专题.在众多结构中,知识点是最为基础和细化的结构,按照知识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微视频、微讲义、测验、习题、实验指导等环节. 2.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是微课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就非常有必要了,在将课程内容进行呈现时,需要将内容进行精简,让微课内容更精致,在进行设计时注意结合认知符合理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在进行内容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筛选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来说,多是以其中一个知识点为微课的主要载体,但是这一知识点并非孤立存在的,是在某一知识体系中出现的.当然,也不是全部知识点都可以做成微课,如有的知识点经过教师的简单讲解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把握.
科学处理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是很关键的一步,微课的特点对微课所呈现的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长方形和正方形”课程会根据微课要求把课程划分为多个模块,一个模块会划分成多个专题,一个专题再细分为相应的知识点,然后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微课设计中的核心部分,教学设计优秀与否对微课是否优质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在进行微课设计时,需要遵循两个常用原则:
(1)实用性
这是微课的首要条件,如果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微课就是不合格的,只有内容有实用性才能让学生觉得值得付出更多时间去学习.
(2)趣味性
要想让学生对微课学习产生更大兴趣,就要提升微课的趣味性,可以通过设置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还可以利用幽默的语言或者设置有效的问题,以此来实现学生参与微课学习的积极性的改善.
4.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媒体的选择和设计对微课的最终表现形式有直接决定作用,媒体的运用方式和方法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可以将以下4种媒体在微课中进行运用:
(1)图片
图片在微课中的应用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是辅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知识点的工具.图片质量的好坏对微课的视觉效果有直接影响.图片有很多来源途径,可以从专业的图片网站获取、手机拍摄、扫描仪扫描,还可以借助画图软件进行绘制.图片在设计时要将微课的中心思想进行凸显,图片的大小、色彩和位置要恰到好处,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提升观看的舒适度.
(2)声音
声音是微课里非常重要的元素,包括录制时的声音、课件中呈现的声音等,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可以通过麦克风、摄像机等进行录制,确保声音清晰、语速适中,声音还要富有感情,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重难点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
(3)动画
动画在微课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直观、生动的方式进行呈现.动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媒体形式,有助于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掌握和理解.教师可以借助Flash 软件制作动画,也能借助Power point软件进行简单的教学动画制作,Power point软件是最简单的微视频制作工具,对教师来说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能帮助教师实现想要的动画效果.如在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微课时,可以将周长的计算过程、边长的移动过程制成动画,让周长的计算过程更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4)视频
微课最终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也正是视频獨具的直观性、信息量大等特征得到了师生的热爱.视频可以用会声会影、Windows Movie maker等专业软件制作,也能借助专业视频网站获取教学资源,还能借助摄像机或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拍摄.在进行视频设计时需要对视频的科学性和画面的自然流畅度进行关注,确保微课有最好的呈现效果.
将各种媒体信息进行整合,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微课视域下趣味图形教学的构建——基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系列微课的应用,教学模式简单及教学内容丰富可以让教学效率更高,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自主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改善,在微课辅助下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此外,微课制作的过程也是教学反思的过程,对实现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倪俊杰.“微”中也有“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赖艳,侯咏娴,赵姣姣.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3):36-39.
[4]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2014(4).
[5]李红晓.PBL教学法与启发式策略在VB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
[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19(1).
[7]陈美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3(26).
[8]陈晶.基于图形特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谈[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8).
【关键词】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微课
网络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的普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便利,因此可以在这一大环境下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根据学生自己节奏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微课就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带来很大影响,以此来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结合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可知,虽然教师已经在教学理念和实践方面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由微课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的现状可知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教学条件差,教学模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及年龄、生活方面的影响,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化,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比较低.尤其是信息素养比较低的教师,更无法设计出丰富的微课资源,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学生空间观念形成难度大
空间观念的形成在帮助人类认识世界、创新思维模式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本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可知,他们对空间图形本质的理解和概念把握方面存在很多困难,知识储备不足,使他们在图形联想和想象力方面比较差,从而使得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空间观念形成方面的难度比较大.
(三)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资源库,自主学习的难度比较大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便利性方面得到很大改善,然而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比较弱,使得他们在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时筛选的难度比较大,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难度.本人结合长时间的微课教学实践得出,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贯彻,在这一模式下让微课的魅力得到真正发挥,从而带动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改善.
二、微課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小学数学微课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实施有极强的实操性和科学性,是对小学数学新课改及生本理念的有效贯彻.微课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得到改善,进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引导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改革.
微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时间短,知识点集中,这就使得微课显得非常精致和实用.教师也可以将学习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在对“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进行微课设计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要求,需要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带动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此外,微课借助流媒体的形式可以实现及时有效的传播,使得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开展交流与互动,实现优质数学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微课视域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模式构建
(一)需求分析
鉴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空间与图形”中的重要内容,我开展了相应的调研,结合分析结果可知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是有很大需求的,具体来说如下:
1.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微课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学生在自主参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无法对“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行全面把握,无法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尤其在对有关概念进行甄别时,学生极易出现混淆的情况,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需要有一种有效的课堂模式来辅助教学,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整节课的节奏比较紧,环环相扣,结合实际情况可知,成绩好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有效把握教学重难点,成绩一般的学生勉强可以跟上学习进度,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就很难跟上教学节奏,使得他们不敢进行发问.基于此,就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进度、接受能力、学习时间及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以此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几乎每个学生家里都配备了电脑和移动设备,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有借助网络获取知识的愿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来获取学习资源.因此学生需要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带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微课设计
1.结构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也是“空间与图形”教学模块的重要内容.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中应用微课需要对整体结构进行设计,课程的整体结构逻辑较为清晰,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认识四边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等专题.在众多结构中,知识点是最为基础和细化的结构,按照知识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微视频、微讲义、测验、习题、实验指导等环节. 2.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是微课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就非常有必要了,在将课程内容进行呈现时,需要将内容进行精简,让微课内容更精致,在进行设计时注意结合认知符合理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在进行内容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筛选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来说,多是以其中一个知识点为微课的主要载体,但是这一知识点并非孤立存在的,是在某一知识体系中出现的.当然,也不是全部知识点都可以做成微课,如有的知识点经过教师的简单讲解就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把握.
科学处理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是很关键的一步,微课的特点对微课所呈现的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长方形和正方形”课程会根据微课要求把课程划分为多个模块,一个模块会划分成多个专题,一个专题再细分为相应的知识点,然后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案.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微课设计中的核心部分,教学设计优秀与否对微课是否优质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在进行微课设计时,需要遵循两个常用原则:
(1)实用性
这是微课的首要条件,如果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微课就是不合格的,只有内容有实用性才能让学生觉得值得付出更多时间去学习.
(2)趣味性
要想让学生对微课学习产生更大兴趣,就要提升微课的趣味性,可以通过设置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还可以利用幽默的语言或者设置有效的问题,以此来实现学生参与微课学习的积极性的改善.
4.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媒体的选择和设计对微课的最终表现形式有直接决定作用,媒体的运用方式和方法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可以将以下4种媒体在微课中进行运用:
(1)图片
图片在微课中的应用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是辅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知识点的工具.图片质量的好坏对微课的视觉效果有直接影响.图片有很多来源途径,可以从专业的图片网站获取、手机拍摄、扫描仪扫描,还可以借助画图软件进行绘制.图片在设计时要将微课的中心思想进行凸显,图片的大小、色彩和位置要恰到好处,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提升观看的舒适度.
(2)声音
声音是微课里非常重要的元素,包括录制时的声音、课件中呈现的声音等,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可以通过麦克风、摄像机等进行录制,确保声音清晰、语速适中,声音还要富有感情,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重难点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
(3)动画
动画在微课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直观、生动的方式进行呈现.动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媒体形式,有助于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掌握和理解.教师可以借助Flash 软件制作动画,也能借助Power point软件进行简单的教学动画制作,Power point软件是最简单的微视频制作工具,对教师来说也更容易掌握和应用,能帮助教师实现想要的动画效果.如在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微课时,可以将周长的计算过程、边长的移动过程制成动画,让周长的计算过程更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4)视频
微课最终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也正是视频獨具的直观性、信息量大等特征得到了师生的热爱.视频可以用会声会影、Windows Movie maker等专业软件制作,也能借助专业视频网站获取教学资源,还能借助摄像机或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拍摄.在进行视频设计时需要对视频的科学性和画面的自然流畅度进行关注,确保微课有最好的呈现效果.
将各种媒体信息进行整合,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微课视域下趣味图形教学的构建——基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系列微课的应用,教学模式简单及教学内容丰富可以让教学效率更高,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自主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改善,在微课辅助下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此外,微课制作的过程也是教学反思的过程,对实现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倪俊杰.“微”中也有“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赖艳,侯咏娴,赵姣姣.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3):36-39.
[4]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2014(4).
[5]李红晓.PBL教学法与启发式策略在VB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
[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19(1).
[7]陈美华.《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3(26).
[8]陈晶.基于图形特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谈[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