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学班主任,尤其是城市中学班主任,面临着一个新课题:城市中学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甚至是“纯独生”子女的班级。而且从发展的趋势看,解决好新课题,无疑具有极大的代表性。本文结合自己三十年工作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工作中的粗浅体会,谈谈作文教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诱导作用。
1 诱导作用一:收集信息的窗口
当接收一个新班,或一个学期开始,班主任最大的希望就是尽快了解学生有关信息,掌握“工作前馈”。这时,可以《当我上×××时》、《假期拾遗》、《当新学期开始时》、《妈妈的目光》、《我与家庭》等为题作文,触发学生感慨,引出学生共鸣,使他们抒胸臆,写想法,谈欢愉,诉烦恼,吐怨恨。其信息之多,容量之大,价值之高,往往会令班主任惊喜不已。而当学年结束或遇有重大问题需要学生参与解决时,班主任又急切想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时,可以《我们的课任老师》、《我对班级工作的看法》、《小议××》等为题作文,学生往往会坦诚直言或委婉相谕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使班主任很快地就了解情况,做出相关的决定。当然,如何利用“窗口”,语文教师仍需要动一番脑筋,尤其是在选题,批阅,积累信息时,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劳而无功。
2 诱导作用二:发现才智的舞台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对学生才智的判定,习惯从学习成绩上定高下。但实践证明,这种发现才智的方法有时又恰恰遗漏了学生的才智。譬如:学生的志向、兴趣、自信、耐力、坚毅、参与性、竞争性、无畏性、正义感、进取心等方面的“才智”,就不是简单地从分数上或平时老师所见到的行为上能全面反应出来的。它深藏于学生的内心,流动于学生的肌肤,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因此,只有让其喷涌,助其展示,才能发现他,珍视它,扶植它,培养它。这时,可借助某一事件,某一事物,某一现象,在恰当的时机,以《当我遇到歹徒时》、《当我陷入困境时》、《十五年后,我们再相会》、《我的绝招》、《假如我当××》等为题作文,你就会惊奇于学生们的胆大、心细、无畏、有谋、多才多艺而且又有不小的“野心”;同时也可以知道他们的愤懑、怨慨、痛疾。平时,从分数行为上看不出来的才智,不是在这一特定的舞台上亮相了吗?
3 诱导作用三:沟通情感的渠道
班级管理中,常碰到学生与班主任,学生与课任教师,学生与学生发生矛盾,严重时,甚至“顶牛”;或者师生对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某一景观、某一思想观点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而且以通常的批评教育,自我批评,互相帮助,又不能很好的解决时,就可以借教作文之机,举行“自由论坛”以《我对×××的看法》、《追××有何不可》、《爱×××没商量》等为题作文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老师也可以下水作文,参与争锋,相信经过一番较量,几个回合下来,意见大多能统一下来。认识统一了,感情上的矛盾不也就释然了吗?譬如一生痴迷游戏机。我多次找其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陈其行为的危害,或述其后果之严重。并与家长配合,两面说教,软硬兼施,均不见效。其甚至将“地下活动”变为“公开参与”,师生关系一度很僵。当以《我为什么××》为题作文时,他坦露了自己的心扉:兴趣使然。他在文中写道:“当我一走进游戏机室,一股莫名的兴奋充塞了全身,一种奇妙的冲动使自己兴奋不已,身不由己地扑向操纵台……”啊!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是我变换话题,谈兴趣的拥有,兴趣的作用,兴趣的发挥,兴趣的调整,兴趣的培养……,并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兴趣迁移”训练和教育,终于使他彻底摆脱了游戏机的纠缠,成为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我也曾用此法处理师生对“追星热”、“金钱热”、“赶新潮”等问题上的争论,且效果都不错。
4 诱导作用四:联系家长做桥梁
有人把班主任工作比作“跳新疆舞”,一手托学生,一手拉家长,的确很形象。怎样使两臂共振,舞的优美多姿,这既取决于舞者的技艺,也制约于其所采用的方式,一般班主任习惯于家访,班会或电话联系。但有些问题往往还是解决不了。其根源在于有的面对面,难于接受;有的因为时间短,不便推敲,感情不变化,心意未尽述。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很难说融洽,班主任“舞”起来当然显得别扭了。这时,我们可以请出第三者——学生。因为班主任与家长联系,总是因他们而起,让学生以《××,请听我说》、《我为什么会×××》、《不该发生的争论》、《××,你错怪了×××》等为题作文,学生在既顾及家长的面子,又尊敬老师的空间里,较公允地陈述自己的看法,责备自己的过失,指出家长,老师间的误会。班主任再把有关作文适当的时候,交家长阅读,并与之交流体会,相信一篇小小的作文,也许会成为班主任和家长间联系的桥梁呢!
综上所述,中学生作文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诱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妥否?请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1 诱导作用一:收集信息的窗口
当接收一个新班,或一个学期开始,班主任最大的希望就是尽快了解学生有关信息,掌握“工作前馈”。这时,可以《当我上×××时》、《假期拾遗》、《当新学期开始时》、《妈妈的目光》、《我与家庭》等为题作文,触发学生感慨,引出学生共鸣,使他们抒胸臆,写想法,谈欢愉,诉烦恼,吐怨恨。其信息之多,容量之大,价值之高,往往会令班主任惊喜不已。而当学年结束或遇有重大问题需要学生参与解决时,班主任又急切想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时,可以《我们的课任老师》、《我对班级工作的看法》、《小议××》等为题作文,学生往往会坦诚直言或委婉相谕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使班主任很快地就了解情况,做出相关的决定。当然,如何利用“窗口”,语文教师仍需要动一番脑筋,尤其是在选题,批阅,积累信息时,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劳而无功。
2 诱导作用二:发现才智的舞台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对学生才智的判定,习惯从学习成绩上定高下。但实践证明,这种发现才智的方法有时又恰恰遗漏了学生的才智。譬如:学生的志向、兴趣、自信、耐力、坚毅、参与性、竞争性、无畏性、正义感、进取心等方面的“才智”,就不是简单地从分数上或平时老师所见到的行为上能全面反应出来的。它深藏于学生的内心,流动于学生的肌肤,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因此,只有让其喷涌,助其展示,才能发现他,珍视它,扶植它,培养它。这时,可借助某一事件,某一事物,某一现象,在恰当的时机,以《当我遇到歹徒时》、《当我陷入困境时》、《十五年后,我们再相会》、《我的绝招》、《假如我当××》等为题作文,你就会惊奇于学生们的胆大、心细、无畏、有谋、多才多艺而且又有不小的“野心”;同时也可以知道他们的愤懑、怨慨、痛疾。平时,从分数行为上看不出来的才智,不是在这一特定的舞台上亮相了吗?
3 诱导作用三:沟通情感的渠道
班级管理中,常碰到学生与班主任,学生与课任教师,学生与学生发生矛盾,严重时,甚至“顶牛”;或者师生对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某一景观、某一思想观点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而且以通常的批评教育,自我批评,互相帮助,又不能很好的解决时,就可以借教作文之机,举行“自由论坛”以《我对×××的看法》、《追××有何不可》、《爱×××没商量》等为题作文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老师也可以下水作文,参与争锋,相信经过一番较量,几个回合下来,意见大多能统一下来。认识统一了,感情上的矛盾不也就释然了吗?譬如一生痴迷游戏机。我多次找其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陈其行为的危害,或述其后果之严重。并与家长配合,两面说教,软硬兼施,均不见效。其甚至将“地下活动”变为“公开参与”,师生关系一度很僵。当以《我为什么××》为题作文时,他坦露了自己的心扉:兴趣使然。他在文中写道:“当我一走进游戏机室,一股莫名的兴奋充塞了全身,一种奇妙的冲动使自己兴奋不已,身不由己地扑向操纵台……”啊!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是我变换话题,谈兴趣的拥有,兴趣的作用,兴趣的发挥,兴趣的调整,兴趣的培养……,并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兴趣迁移”训练和教育,终于使他彻底摆脱了游戏机的纠缠,成为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我也曾用此法处理师生对“追星热”、“金钱热”、“赶新潮”等问题上的争论,且效果都不错。
4 诱导作用四:联系家长做桥梁
有人把班主任工作比作“跳新疆舞”,一手托学生,一手拉家长,的确很形象。怎样使两臂共振,舞的优美多姿,这既取决于舞者的技艺,也制约于其所采用的方式,一般班主任习惯于家访,班会或电话联系。但有些问题往往还是解决不了。其根源在于有的面对面,难于接受;有的因为时间短,不便推敲,感情不变化,心意未尽述。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很难说融洽,班主任“舞”起来当然显得别扭了。这时,我们可以请出第三者——学生。因为班主任与家长联系,总是因他们而起,让学生以《××,请听我说》、《我为什么会×××》、《不该发生的争论》、《××,你错怪了×××》等为题作文,学生在既顾及家长的面子,又尊敬老师的空间里,较公允地陈述自己的看法,责备自己的过失,指出家长,老师间的误会。班主任再把有关作文适当的时候,交家长阅读,并与之交流体会,相信一篇小小的作文,也许会成为班主任和家长间联系的桥梁呢!
综上所述,中学生作文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诱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妥否?请专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