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教养方式,也叫抚养方式、养育方式,是指父母在对子女的养育和管教方面的特点。教养方式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同时,也是其教育观念的反应。
主观幸福感 ( 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 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它表明了个体生活质量的基线。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在以往对主观幸福感各主观维度的研究中,人们比较重视情感因素,而对认知因素的研究较少。
国内外学者不断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由于角度不同,形成了各种流派和观点。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研究影响幸福感的主观因素;另一种是研究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变量、生活事件。对家庭因素,尤其是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较少涉及,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更少。
本文通过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父母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新世纪色社会栋梁具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另外,也可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完美结合。
一、性别差异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出现这种情况,人际关系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的显著差异是重要的原因。但除此之外,高校中两性地位和成就获得的微妙变化对于这种差异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男女平等意识的提升和两性地位的日趋平衡,使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女大学生在学业、学生工作、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其表现有赶上甚至超过男大学生的趋势。而且女性天生情感更为细腻,成就感的获得和地位的攀升能使她们增强对自我的肯定,因此其主观幸福感开始赶上并超过男生。
二、城乡差异、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城镇的男学生。而且非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独身子女。出现这种状况,童年经验是产生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同的重要因素,农村学生的童年生活自在、丰富,充满童真、童趣;而城镇学生的童年生活被各种辅导班、补习班所占据,失去儿童的天真、活泼。与独生子女家庭相比,非独生子女家庭之间的分享、教导、帮助、友谊等亲密温和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这都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三、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差异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非常重要,尤其是母亲。母亲在情感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等因子得分均显若高于父亲,由此可知孩子能更多地感受到来自于母亲的温暖、关爱与理解,但母亲比父亲更容易干涉、保护、拒绝孩子。这一结果可能和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空不同有关,一般来说,母亲是孩子日常生活主要照顾者和参与者,在家庭教育处于主导地位。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大多数以家庭主要由母亲负责照顾和管教孩子,父亲起的作用很小,所以母亲对地方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为重要。
四、不同教养方式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一)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童年期的经验会固化为个体以后的行为或行为倾向,能促使子女性格平衡发展,情绪乐观而稳定,适应良好。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能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而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则会降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父母采用情感温暖和理解的教养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生活乐趣,家庭的温暖关爱,不仅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和挫折感,而且给予了孩子沉着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的信心。另外,良好的温暖的家庭气氛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能够让学生在人格上独立、积极、稳定而成熟,树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都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从而让学生感到幸福。
(二)父母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影响
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不良教养方式起负面影响的作用 。若父母经常以否认、惩罚的手段对待子女,往往会使子女缺乏正常的安全感,获得真正的爱,造成消极情绪,从而获得较低的主观幸福感。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否认和惩罚,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影响他们对人生和自我价位的消极认识。当他们在学校中遇到问题和挂折时,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辅导,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焦虑,更多的体验到自卑和茫然失措。这些都会大大降低学生对幸福的体验。
(三)母亲偏爱教养方式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作用
研究表明,母亲偏爱教养方式对地方院校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作用。母亲的偏爱使孩子在家庭中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在纪律问题上以一种接受、和蔼甚至有些顺从的方式对待儿童。他们较少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要求,赋予孩子高度的按照自我意愿行动的自由。这不是积极地塑造行为,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我中心等不良人格特征。在校园中,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使这些在家庭中受到偏爱的被试更多的体会到挫折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五、展望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研究设想:我国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显得比较滞后,跟不上实践需要。因此,加强幸福感理论研究,对切实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主观幸福感 ( 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 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它表明了个体生活质量的基线。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在以往对主观幸福感各主观维度的研究中,人们比较重视情感因素,而对认知因素的研究较少。
国内外学者不断探讨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由于角度不同,形成了各种流派和观点。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研究影响幸福感的主观因素;另一种是研究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变量、生活事件。对家庭因素,尤其是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较少涉及,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更少。
本文通过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父母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新世纪色社会栋梁具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另外,也可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完美结合。
一、性别差异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出现这种情况,人际关系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的显著差异是重要的原因。但除此之外,高校中两性地位和成就获得的微妙变化对于这种差异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男女平等意识的提升和两性地位的日趋平衡,使女大学生在高校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女大学生在学业、学生工作、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其表现有赶上甚至超过男大学生的趋势。而且女性天生情感更为细腻,成就感的获得和地位的攀升能使她们增强对自我的肯定,因此其主观幸福感开始赶上并超过男生。
二、城乡差异、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城镇的男学生。而且非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独身子女。出现这种状况,童年经验是产生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同的重要因素,农村学生的童年生活自在、丰富,充满童真、童趣;而城镇学生的童年生活被各种辅导班、补习班所占据,失去儿童的天真、活泼。与独生子女家庭相比,非独生子女家庭之间的分享、教导、帮助、友谊等亲密温和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这都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三、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差异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非常重要,尤其是母亲。母亲在情感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等因子得分均显若高于父亲,由此可知孩子能更多地感受到来自于母亲的温暖、关爱与理解,但母亲比父亲更容易干涉、保护、拒绝孩子。这一结果可能和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空不同有关,一般来说,母亲是孩子日常生活主要照顾者和参与者,在家庭教育处于主导地位。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大多数以家庭主要由母亲负责照顾和管教孩子,父亲起的作用很小,所以母亲对地方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为重要。
四、不同教养方式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一)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童年期的经验会固化为个体以后的行为或行为倾向,能促使子女性格平衡发展,情绪乐观而稳定,适应良好。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能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而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则会降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父母采用情感温暖和理解的教养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生活乐趣,家庭的温暖关爱,不仅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和挫折感,而且给予了孩子沉着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的信心。另外,良好的温暖的家庭气氛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能够让学生在人格上独立、积极、稳定而成熟,树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都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从而让学生感到幸福。
(二)父母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影响
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不良教养方式起负面影响的作用 。若父母经常以否认、惩罚的手段对待子女,往往会使子女缺乏正常的安全感,获得真正的爱,造成消极情绪,从而获得较低的主观幸福感。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否认和惩罚,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影响他们对人生和自我价位的消极认识。当他们在学校中遇到问题和挂折时,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辅导,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焦虑,更多的体验到自卑和茫然失措。这些都会大大降低学生对幸福的体验。
(三)母亲偏爱教养方式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作用
研究表明,母亲偏爱教养方式对地方院校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作用。母亲的偏爱使孩子在家庭中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在纪律问题上以一种接受、和蔼甚至有些顺从的方式对待儿童。他们较少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要求,赋予孩子高度的按照自我意愿行动的自由。这不是积极地塑造行为,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我中心等不良人格特征。在校园中,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使这些在家庭中受到偏爱的被试更多的体会到挫折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五、展望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研究设想:我国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显得比较滞后,跟不上实践需要。因此,加强幸福感理论研究,对切实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