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80后”人群之惑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上,游走着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孩子,他们和韩寒、张悦然们有着同样时髦、响亮的名字——“80后”。但是,相较于城市同龄人的轰轰烈烈,沉默的他们仿佛已被遗忘在交错纵横的黄土沟壑、麦田谷地中。
他们经历了与城市“80后”完全迥异的童年,他们渴望能和城市“80后”共同拥有一片长大后的蓝天。年轻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接过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担,激情洋溢而又彷徨张望地融入了新农村建设的滚滚洪流当中。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区别于以往任何人群的甘甜与困惑。
走进城市,心灵指引的结果
丁家滩,北京远郊的一个普通村子,整洁的街道、错落的房屋、袅袅的炊烟。村口小“广场”坐着一溜七八十岁的老大爷,还有几个跳跃的顽童,在享受着农闲时的安逸生活。这里几乎看不到青壮年男女的身影。这个小小村落,正是目前中国众多乡村的缩影。正值大好年华的80一代,弃土离乡,去充满诱惑的城市追寻全然不同的人生方向。
他们告别了乡村的犬吠鸡鸣,见识了城市的车水马龙。任何一个初入城市的青年,都如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被那里的霓虹灯照耀得难以睁开眼。可他们却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喜悦。
是知识的钥匙开启了乡村贫寒学子的梦想之门。大学扩招了,上个大学不似前些年那么难了,但是印象中考上大学就能分配工作、拿到城市户口的时代已随风远去,不过,一批批的农村青年仍乐此不疲。或许在别无选择时不作选择便是最佳选择。
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有流动人口14439万人,其中15岁~35岁的人口占64.65%,而25岁左右是进入城镇人群的峰值年龄。这可谓“80后”的先遣队。除了上大学那座独木桥,更多的农村青年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以“打工者”的身份拥入城市,背起行囊走四方。
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在如川涌动的人潮车流里,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憧憬着、挣扎着、感受着……
回归乡村,无奈之后的必然选择
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城市是必需的体验场所,在酸甜苦辣的历练中,他们调试着自己的情感和心态,并不断尝试着做出抉择。
娶妻生子成为他们中很多人命运的转折点。在农村,“80后”们已到了成家的年龄,外出打工的他们必须结束城市的逐梦旅程。在体味过质感十足的城市生活后,他们或光鲜亮丽,或灰头土脸,常会叶落归根,返回告别未久的家乡。
尽管有人说:“我不再适应农村生活。”然而留在城市的总是少数。对于回到乡村的,或者说干脆未曾远离乡村的年轻人而言,有时心愿竟是那么简单:种一块田,干一份活,开一爿店,过平凡俗气的农家生活,有妻有子,有屋有粮,真正的丰衣足食不一定是囤溢柜满,而是够吃够用。
与前卫的城市“80后”相比,他们的叛逆思想是孱弱的,甚至是匮乏的。有人认为农村“80后”在矛盾和迷惑之中渐遗当年凌霄气魄,于浑浊和困顿之中消沉堕落迷失自我。
他们对于家乡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们全心全意地热爱着,却又不能否认自己同时在嫌弃着。农村是让他们浮躁心灵得以沉静的港湾,却也有让他们难以言尽的不愿回归的困惑。他们渴望家乡日新月异,渴望父老乡亲过上连城里人都羡慕的富足生活。他们有着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但他们却不知是否应该、何时能够,攒足勇气放手一搏。
新农村亟待“80后”新一辈
农村“80后”绝非没有对自身、对乡村、对生命的思索。只是很多时候、在很多地方,没有给他们提供充分表演的时机和舞台。而当我国的乡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推进时,这样的时机来临了,这样的舞台出现了。正如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的:“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恰好给了这一代青年一个绝佳的成长契机。
这是一场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素质、习俗、观念全方位创新和推动的“乡村革命”。也许在长辈看来“孩子们毕竟还嫩了些”,也许在一些基层干部眼里“他们想法怪异,缺乏常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完成这一场大变革的历史使命必然要交到他们的手上,与其迟一天,不如早一天。要知道,重任之下,勤劳淳朴的劳动者本色和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将很快在这代人身上显现出来。
越来越开放的城乡环境,造就了他们不知疲倦的游走风格,他们的游走正是证明他们存在价值的有效方式。来如潮,去似风,涨浮飘落中脚步渐渐坚稳、踏实,踩一路的泥尘,洒一路的汗水,而且,扬一路的歌声,最终响彻乡村的阡陌田塍。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土地上,游走着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孩子,他们和韩寒、张悦然们有着同样时髦、响亮的名字——“80后”。但是,相较于城市同龄人的轰轰烈烈,沉默的他们仿佛已被遗忘在交错纵横的黄土沟壑、麦田谷地中。
他们经历了与城市“80后”完全迥异的童年,他们渴望能和城市“80后”共同拥有一片长大后的蓝天。年轻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接过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担,激情洋溢而又彷徨张望地融入了新农村建设的滚滚洪流当中。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区别于以往任何人群的甘甜与困惑。
走进城市,心灵指引的结果
丁家滩,北京远郊的一个普通村子,整洁的街道、错落的房屋、袅袅的炊烟。村口小“广场”坐着一溜七八十岁的老大爷,还有几个跳跃的顽童,在享受着农闲时的安逸生活。这里几乎看不到青壮年男女的身影。这个小小村落,正是目前中国众多乡村的缩影。正值大好年华的80一代,弃土离乡,去充满诱惑的城市追寻全然不同的人生方向。
他们告别了乡村的犬吠鸡鸣,见识了城市的车水马龙。任何一个初入城市的青年,都如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被那里的霓虹灯照耀得难以睁开眼。可他们却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喜悦。
是知识的钥匙开启了乡村贫寒学子的梦想之门。大学扩招了,上个大学不似前些年那么难了,但是印象中考上大学就能分配工作、拿到城市户口的时代已随风远去,不过,一批批的农村青年仍乐此不疲。或许在别无选择时不作选择便是最佳选择。
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有流动人口14439万人,其中15岁~35岁的人口占64.65%,而25岁左右是进入城镇人群的峰值年龄。这可谓“80后”的先遣队。除了上大学那座独木桥,更多的农村青年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以“打工者”的身份拥入城市,背起行囊走四方。
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在如川涌动的人潮车流里,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憧憬着、挣扎着、感受着……
回归乡村,无奈之后的必然选择
对于他们这一代人来说,城市是必需的体验场所,在酸甜苦辣的历练中,他们调试着自己的情感和心态,并不断尝试着做出抉择。
娶妻生子成为他们中很多人命运的转折点。在农村,“80后”们已到了成家的年龄,外出打工的他们必须结束城市的逐梦旅程。在体味过质感十足的城市生活后,他们或光鲜亮丽,或灰头土脸,常会叶落归根,返回告别未久的家乡。
尽管有人说:“我不再适应农村生活。”然而留在城市的总是少数。对于回到乡村的,或者说干脆未曾远离乡村的年轻人而言,有时心愿竟是那么简单:种一块田,干一份活,开一爿店,过平凡俗气的农家生活,有妻有子,有屋有粮,真正的丰衣足食不一定是囤溢柜满,而是够吃够用。
与前卫的城市“80后”相比,他们的叛逆思想是孱弱的,甚至是匮乏的。有人认为农村“80后”在矛盾和迷惑之中渐遗当年凌霄气魄,于浑浊和困顿之中消沉堕落迷失自我。
他们对于家乡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们全心全意地热爱着,却又不能否认自己同时在嫌弃着。农村是让他们浮躁心灵得以沉静的港湾,却也有让他们难以言尽的不愿回归的困惑。他们渴望家乡日新月异,渴望父老乡亲过上连城里人都羡慕的富足生活。他们有着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但他们却不知是否应该、何时能够,攒足勇气放手一搏。
新农村亟待“80后”新一辈
农村“80后”绝非没有对自身、对乡村、对生命的思索。只是很多时候、在很多地方,没有给他们提供充分表演的时机和舞台。而当我国的乡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推进时,这样的时机来临了,这样的舞台出现了。正如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的:“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恰好给了这一代青年一个绝佳的成长契机。
这是一场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素质、习俗、观念全方位创新和推动的“乡村革命”。也许在长辈看来“孩子们毕竟还嫩了些”,也许在一些基层干部眼里“他们想法怪异,缺乏常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完成这一场大变革的历史使命必然要交到他们的手上,与其迟一天,不如早一天。要知道,重任之下,勤劳淳朴的劳动者本色和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将很快在这代人身上显现出来。
越来越开放的城乡环境,造就了他们不知疲倦的游走风格,他们的游走正是证明他们存在价值的有效方式。来如潮,去似风,涨浮飘落中脚步渐渐坚稳、踏实,踩一路的泥尘,洒一路的汗水,而且,扬一路的歌声,最终响彻乡村的阡陌田塍。